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76)
2023(2918)
2022(2486)
2021(2325)
2020(1962)
2019(4081)
2018(4016)
2017(7001)
2016(4090)
2015(4151)
2014(3957)
2013(3860)
2012(3626)
2011(3185)
2010(3165)
2009(2761)
2008(2640)
2007(2232)
2006(1803)
2005(1548)
作者
(13488)
(11707)
(11175)
(10758)
(7129)
(5973)
(4954)
(4527)
(4359)
(4166)
(4042)
(3875)
(3800)
(3707)
(3676)
(3652)
(3492)
(3324)
(3309)
(3224)
(3127)
(2864)
(2855)
(2654)
(2647)
(2628)
(2561)
(2552)
(2515)
(2490)
学科
(12103)
经济(12092)
(7741)
管理(7271)
(5495)
企业(5495)
(4987)
(4935)
方法(4458)
地方(4376)
数学(3951)
数学方法(3888)
农业(3478)
(3224)
中国(3156)
业经(3020)
(2177)
贸易(2177)
环境(2175)
地方经济(2132)
(2113)
(2055)
财务(2052)
财务管理(2048)
(2041)
企业财务(1964)
生态(1661)
水产(1636)
(1629)
(1625)
机构
学院(53344)
大学(51010)
研究(22717)
科学(18367)
(17246)
(15592)
经济(15201)
管理(14927)
中国(14406)
农业(14199)
(13556)
业大(13146)
理学(12898)
研究所(12887)
理学院(12674)
管理学(12284)
管理学院(12204)
(10472)
(10339)
(9573)
中心(9519)
农业大学(9287)
(9009)
(8833)
实验(8589)
实验室(8224)
(7991)
重点(7806)
技术(7749)
科学院(7662)
基金
项目(42037)
科学(30377)
(28227)
基金(28170)
国家(28017)
研究(25333)
科学基金(21500)
(18928)
自然(16100)
自然科(15700)
自然科学(15693)
(15564)
基金项目(15454)
自然科学基金(15385)
社会(14154)
社会科(13327)
社会科学(13320)
资助(11355)
教育(11345)
科技(11020)
计划(10893)
重点(10671)
(9682)
编号(9529)
科研(8755)
(8533)
(8448)
专项(8129)
(8093)
创新(8081)
期刊
(17985)
经济(17985)
学报(17229)
(15887)
科学(12963)
研究(12250)
大学(11370)
农业(11136)
学学(11119)
中国(9527)
(6324)
(5283)
业大(5234)
林业(5206)
管理(4600)
教育(4250)
(4192)
农业大学(4162)
科技(3893)
业经(3709)
资源(3191)
自然(3131)
中国农业(3019)
技术(2945)
经济研究(2877)
科技大(2787)
科技大学(2787)
(2740)
金融(2740)
自然科(2551)
共检索到74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海水  陈玉培  曾杰  李文良  
从西南桦分布区内选择的13个种源在南亚热带山地进行筛选试验的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在生长、产量、形态 特征上都有很大差异。以胸径、树高、材积和干形等为指标,用坐标综合评定方法对13个不同种源进行综合评定, 结果表明:潞西、屏边和镇源3个种源生长和形态等各种特征都比其它种源好,位列前3名,是当地适生的好种源; 西马、龙陵和百色种源表现较好,属可利用种源;腾冲和西莲种源表现差,不好利用;平果、凭祥、靖西、景洪和田林5 种源表现一般,最好不发展。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华  张弘  李文良  赵虹  张汝国  于连松  
为寻找形态鉴定之外的方法进行活体云南松和思茅松的区分,对生长于云南省景东山区的云南松、思茅松活体枝叶的挥发物进行动态顶空密闭循环吸附捕集,并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CT-GC/MS)联用技术加以检测.结果表明,思茅松挥发物中含有1%左右的长叶松烯而云南松挥发物中未发现该成分;云南松和思茅松的挥发物主要以萜烯类成分为主,其中β-蒎烯相对含量(云南松14.44%,思茅松41.68%)均高于α-蒎烯(云南松3.68%,思茅松9.72%),与云南松松脂和思茅松脂松节油中的含量相反.云南松和思茅松挥发物中均检测到约10%的苯系物对繖花烃,云南松挥发物中还检出其少量异构体邻繖花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鑫  李昆  段安安  崔凯  高成杰  
【目的】云南松地理种源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研究不同种源间云南松子代幼苗生物量及其异速生长,以期深入了解云南松幼苗生物量分配在不同种源间的变异。【方法】通过容器植苗,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比较了9个地理种源云南松子代幼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差异及其与种源地理、气候因子的关系,并运用标准化主轴回归分析了云南松幼苗各器官在种源间的异速生长关系。【结果】云南松幼苗生物量及其分配在种源间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永仁种源茎和叶以及总生物量最大,但根生物量及其分配比最小,云龙种源各器官生物量和总生物量较小,但具有最大的叶生物量分配比。生物量及其分配受种源地理气候因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海拔和年均温影响较大。云南松各器官间的异速生长关系在种源间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样的情况在器官生物量与个体大小之间也有发生。【结论】尽管物种相同,云南松幼苗各器官生物量在种源间的分配关系无一致的协同变化规律,体现了云南松子代幼苗因不同种源地理气候因子长期影响而形成生物量分配模式上的遗传变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芳群  张守攻  王军辉  马建伟  蒋明  王美琴  李悦  
为了解光照处理下不同种源苗木的性状表现,建立高效的黑云杉补光育苗技术体系,用日光灯、日光色镝灯和碘钨灯3种光源对10个引自加拿大的种源容器苗进行了补光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光照处理可以抑制苗木休眠,促进其持续生长,日光灯午夜补光8h处理135d的种源苗高可达对照的5.47倍。光源对苗木生长、枝条和根系分生有显著影响,日光色镝灯的处理效果最好,日光灯更经济方便。用日光灯补光时,以午夜补光8h的苗木生长最好。苗木性状存在种源与光源的极显著互作效应,说明黑云衫种源在适应光环境上存在较大差异。应重视引种试验的种源选择,在补光育苗中根据种源选择合适光源,以期达到最佳育苗效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骆丹  王春胜  刀保辉  赵志刚  郭俊杰  曾杰  
[目的 ]研究西南桦天然林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征,为西南桦天然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西南桦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云南省德宏州瑞丽派罗山1958年皆伐后形成的天然次生林(PLS)和芒市桦桃岭刀耕火种1967年丢荒地形成的天然次生林(HTL)内分别设置总面积为10 000 m2和5 000 m2的样地开展物种多样性调查。运用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并对林分整体及重要值> 5.00%的乔木层主要树种绘制径级分布图。[结果 ]PLS林分内无绝对优势种,树种润楠的重要值最大(14.76%),其次为西南桦(9.55%);HTL林分,树种西南桦的重要值最大(26.47%),在林分内占据绝对优势。PLS林分各林层物种丰富度(草本层除外)、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高于HTL,但物种优势度低于HTL,物种分布更均匀。不同林层间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以灌木层最高,而物种丰富度则乔木层最高。2种林分的径级结构均呈倒J形分布,重要值> 5.00%的主要树种除西南桦分布在中大径级外,均集中分布在中小径级。[结论 ]PLS林分较HTL更接近演替后期,二者均属于稳定的群落类型。研究结果为西南桦天然林保护以及人工纯林近自然化改造和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清河  张景波  李慧卿  江泽平  王志刚  
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地区,依据多年平均月降水量,对5个种源的白刺幼苗进行极度干旱、干旱、轻度干旱和正常降雨水平4种不同的水分梯度处理,开展水分梯度试验。通过测定不同水分梯度、不同种源的光合生理指标表明:水分梯度显著影响白刺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限制值、气孔导度、光合水分利用效率、表观光能利用效率、表观CO2利用效率等生理生态特征,并影响植株的苗高和最大新枝长等生长量指标;不同种源之间的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表观光能利用效率、表观CO2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且在苗高和最大新枝长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种源、不同水分梯度对幼苗的地径均无显著影响。相比于临河、乌拉特后旗种源,磴口、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凯  韩永振  王希贤  李磊  沈秋水  郑郁善  荣俊冬  陈礼光  
【目的】通过种源试验研究不同种源福建柏叶性状的差异、光合以及生长特性,为福建柏引种栽培、遗传改良及高效培育提供优良的种植材料。【方法】以福建省安溪丰田国有林场福建柏种源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15个种源福建柏叶功能性状以及生长特性(胸径、树高、冠幅、材积、木材基本密度)以及生理特性(光能利用率、水分利用率),通过多重比较和方差分析对不同种源福建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不同种源的福建柏8个叶功能性状存在差异性,8个功能性状的种间变异范围为6.26%~27.05%,种间平均变异系数为23.83%;种内变异范围为6.10%~22.75%,种内平均变异系数为14.05%。2)福建柏胸径、树高以及冠幅种间变异幅度为16.17%~23.70%,种间平均变异幅度为19.84%,种内平均变异幅度为18.87%;材积在种源间变异系数高达19.90%,而在种源内变异系数为7.44%;福建柏木材基本密度在种源间变异系数为14.05%,而在种源内变异系数为8.86%;种间平均变异系数大于种内平均变异系数,这表明其生长性状在种源间变异较丰富。15个种源建柏胸径、树高、冠幅、材积以及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遗传力均大于或等于0.59。3)7号和12号种源最大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对光能的吸收转化利用效率较高。【结论】通过研究福建柏的功能形状、生长特性以及生理特性,通过分析以及比较,选出两个优良种源,分别是5号、8号种源,本研究筛选优良种源的方法可以为其他树种提供研究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升  张华新  杨秀艳  陈秋夏  武海雯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沙枣在Na Cl胁迫下的生长表现差异,以期为盐碱地沙枣引种提供指导依据,也为筛选优良耐盐碱沙枣种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6个沙枣种源(阿拉尔、昌吉、金昌、银川、盐池和磴口)的实生苗为材料,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系统调查不同Na Cl浓度(0,150和300 mmol·L-1)处理60天后,沙枣苗高生长量、地径、叶片参数、生物量积累和根冠比的变化规律,并利用隶属函数法结合权重综合评价各沙枣种源幼苗的耐盐能力。【结果】在150 mmol·L-1Na Cl胁迫条件下,除阿拉尔种源各生长指标与对照之间无明显差异外,其他5个沙枣种源的苗高生长量、地径、单株叶面积、叶片数和总生物积累量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皮文林  罗方书  
对云南松10个地理种源的高径生长进行7年连续的观测.生长量统计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种源间年平均生长量的差异极显著;连年生长量呈递增趋势;苗期与7年生时的高、径生长相关均极显著,可作为优良种源早期选择的参考.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高建社  刘玉媛  符毓秦  符军  王军  杨自湘  
应用田间生长量实测法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22个不同种源青杨Populuscathayana幼树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所有参试青杨种源间和无性系间的生长特性均有显著差异。生长较好的卢氏、洛南、长安等6个种源,其内部的无性系间亦有差别,每一种源内部都有生长较好的无性系,这说明进行林木杂交育种时,在优良的种源中选择好的单株作杂交亲本也是有意义的。表3参7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豁然  柴修武  郑勇奇  臧道群  方玉霖  王维辉  
不同种源巨桉生长与材性变异王豁然,柴修武,郑勇奇,臧道群,方玉霖,王维辉关键词巨桉,种源,材性变异在我国南方,巨按(EucalyptusgrandisW.HillexMaiden)是生长最快的桉树之一,现已被选作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的主要树种。中...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翠  康平德  杨丽云  汤王外  徐中志  袁理春  杨少华  
在相同种植条件下,对来源于云南省23份云南重楼种源进行了物候期、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的观察、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的重楼生长物候期、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因地理来源不同有一定的差异;综合物候期、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的分析与评价,来自于鹤庆县马鞍山、玉龙县巨甸的重楼为优势种源,可作为今后良种选育的种质材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苏泽春  王泽清  李兆光  徐中志  杨少华  陈翠  
为了从研究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更适合种植云南重楼和环境因子中与云南重楼平均净增产量关联密切的因子,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将环境因子和平均净增产量组成一个灰色系统,对同一组数据从不同试验点与理想指标的灰色关联分析和平均净增产量与各项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两个层面加以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点的灰色关联度排序是:丽江玉龙县石头乡利苴(H5)>大理鹤庆县马场(H7)>丽江玉龙县鲁甸乡拉美荣(H6)>丽江玉龙县石鼓镇(H1)>丽江玉龙县巨甸镇德良(H3)>丽江古城区白沙乡高山所试验基地(H4)>丽江玉龙县巨甸镇金河(H2);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度排序是:有效氮>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有效钾>降雨量>海拔>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文大荣  吴玉萍  陈萍  周冀衡  邓建华  
对1998~2008年全省12个植烟州(市)的19 207个烤烟烟叶样品进行了不同州市和不同主栽品种烟叶中的还原糖分析,并对2004~2008年的12 910个数据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云南烤烟还原糖含量保持在较高水平,上部叶还原糖含量平均为23.08%,中部叶平均为24.85%,下部叶平均为25.15%;还原糖含量呈增长趋势,近2年来趋于平稳。各州(市)间烤烟相同部位的还原糖含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楚雄烤烟的还原糖含量相对较高,文山相对较低。云南4个烤烟主栽品种烟叶还原糖含量总体上是云烟87较高,上部叶和中部叶与其它品种差异达显著水平;K326较低,中部叶和下部叶与其它品种差异达显著...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冯璐  吴春梅  张焱  李勃  陶大云  
随着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我国农村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农业生产风险问题依然存在。其中,云南南部边境热带亚热带山区贫困问题突出,农作物种类繁多且利润风险不同。基于2015年云南南部边境山区366户农户的微观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标准差和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云南南部边境山区不同种植结构农户的收入及作物投入产出,探讨不同种植结构条件下的利润风险。结果表明,云南南部边境山区种植结构呈现多样化发展形式,经济作物以甘蔗、香蕉、咖啡、茶叶为主,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旱稻为主。在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不同种植结构的利润风险差异显著。其中,单项农作物种植的利润风险普遍高于多项农作物种植,而多项农作物种植的种植结构中,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比高于50%的种植结构,其利润风险普遍低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比低于50%的种植结构,但利润则正好相反。当前,云南南部边境山区的种植结构以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比低于50%为主,结构调整的方向是良性的但利润风险较高。因此,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需顺应云南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依托农业企业引导农户结合当地实际发展经济作物,调整种植结构降低利润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