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4)
2023(12257)
2022(10824)
2021(10236)
2020(8828)
2019(20348)
2018(20263)
2017(38984)
2016(21836)
2015(24197)
2014(24257)
2013(24045)
2012(21998)
2011(19618)
2010(19497)
2009(17574)
2008(17076)
2007(14737)
2006(12552)
2005(10875)
作者
(64866)
(54038)
(53771)
(51147)
(34479)
(26169)
(24477)
(21433)
(20393)
(19333)
(18426)
(18130)
(17297)
(17179)
(17011)
(16752)
(16608)
(16036)
(15488)
(15365)
(13807)
(13150)
(13082)
(12194)
(12191)
(12174)
(12000)
(11803)
(11079)
(10867)
学科
(81595)
经济(81504)
管理(59338)
(57067)
(48052)
企业(48052)
方法(42394)
数学(37249)
数学方法(36659)
(21307)
(20520)
(20127)
中国(19560)
业经(16930)
地方(15529)
理论(14461)
(13997)
财务(13928)
财务管理(13906)
(13899)
贸易(13892)
农业(13532)
(13489)
(13452)
企业财务(13270)
技术(13185)
(13182)
环境(12531)
(11744)
银行(11609)
机构
大学(304402)
学院(302365)
管理(118390)
(111318)
经济(108727)
理学(103992)
研究(103373)
理学院(102746)
管理学(100453)
管理学院(99925)
中国(72744)
科学(70166)
(64698)
(57468)
(54209)
业大(51734)
研究所(50239)
(49689)
中心(45987)
农业(45719)
(42736)
财经(40769)
北京(40451)
(39868)
师范(39341)
(37561)
(37177)
(35107)
技术(34153)
经济学(32274)
基金
项目(217917)
科学(169433)
基金(157307)
研究(151469)
(140448)
国家(139333)
科学基金(117830)
社会(91758)
社会科(86884)
社会科学(86861)
(86541)
基金项目(83828)
自然(81357)
自然科(79517)
自然科学(79497)
自然科学基金(78023)
(73838)
教育(70116)
资助(66031)
编号(60533)
重点(49259)
成果(48817)
(46969)
(45559)
(45250)
计划(43015)
科研(42961)
课题(42443)
创新(42206)
大学(39971)
期刊
(114198)
经济(114198)
研究(82445)
学报(58301)
中国(53140)
(51257)
科学(50261)
大学(41879)
管理(41745)
学学(39719)
(36671)
农业(35851)
教育(33305)
技术(25253)
(21854)
金融(21854)
(19152)
财经(18863)
业经(18504)
经济研究(18282)
科技(16243)
图书(16091)
(15931)
业大(15645)
(15419)
问题(14717)
理论(14144)
技术经济(14041)
林业(13813)
统计(13582)
共检索到422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胜君  陈建华  刘立新  刘明国  吴月亮  夏泽臻  
为研究不同种源西伯利亚杏表型性状多样性,本研究通过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国内外125个不同种源西伯利亚杏无性系的51个表型性状。结果表明:供试西伯利亚杏无性系表型性状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其中,19个质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值为0.27,32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值为0.18。不同种源质量性状的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内蒙古(0.26)>辽宁(0.25)>俄罗斯(0.17),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内蒙古=辽宁(0.18)>俄罗斯(0.1)。数量性状的Shannon-wiener指数均值(1.93)大于质量性状(0.67)。相关性分析表明,与经济效益相关的性状中有23对性状间的相关系数>0.707。单果重与果长等15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受果实性状的影响最大;单核重与核宽等20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单仁重与仁宽等22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核重和单仁重受核、仁性状的影响最大。出核率与单果重等7个性状、出仁率与单核重等7个性状呈极显著负相关,且分别受单果重、单核重的影响最大。聚类分析将125个西伯利亚杏无性系分为6类:A类出核率高;B类出仁率高;C类花冠径小;D类核壳薄,出仁率、出核率较高;E类核壳厚;F类果实大,果肉厚。聚类结果反映出地理种源特点和表型性状特征。主成分分析表明,前8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9.90%。综合32个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11个有代表性的主要数量性状,依次为果长、果宽、果厚、果肉厚度、核长、核宽、核厚、仁长、仁宽、单核重、单仁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明宇  朱绪春  刘慧敏  柳江群  乌云塔娜  
【目的】明确西伯利亚杏(Armeniaca sibirica(L.)Lam)花表型性状、花粉特性、雌蕊发育程度的变异特点和规律。【方法】以从13个种源地共筛选出的256份种质资源为材料,对西伯利亚杏的花数量性状(花长、花冠径、花瓣长、花瓣宽、雄蕊个数、雄蕊长、雌蕊长、花粉量、花粉活力)和质量性状(花瓣颜色、花萼颜色、花瓣形状、花瓣状态、花瓣类别)以及雌蕊发育程度进行调查,了解花数量性状变异规律,并对花表型性状与花粉特性以及雌蕊发育程度与坐果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西伯利亚杏花数量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尹明宇  刘慧敏  包文泉  赵罕  乌云塔娜  
[目的]以西伯利亚杏优良单株为选择目标,结合地理生态因子对核仁表型和成分性状的变异规律进行研究,明确内蒙古西伯利亚杏核仁形态及成分的变异特点和地理变异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类型优良单株的选择。[方法]结合单株产量高、生长势好等指标,对来自内蒙古地区的10个西伯利亚杏种源中筛选出的217个单株的核纵径、核横径、核侧径、核壳厚、核形指数、核干质量、仁纵径、仁横径、仁侧径、仁形指数、仁干质量、出仁率、产仁量、粗脂肪、粗蛋白、苦杏仁苷等16个形态及成分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国  张欣  董胜君  吴月亮  梁海霞  
为查明西伯利亚杏无性系间主要数量性状的差异、性状的遗传稳定性,进而对无性系进行评价,以位于辽宁省北票市林木良种繁育中心的山杏种质资源圃中66个西伯利亚杏优良无性系为试验对象,对其29个数量性状进行了观测研究,分析了性状的变异系数、重复力,采用变异系数较大且重复力较高的性状对无性系进行主成分-Q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5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0%以上,其中单位冠影面积产果量变异系数最大,达86%,单果重、单核重、单仁重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7%、25%和22%;果、核、仁及花方面性状指标的重复力高,冠幅和干径重复力低;将66个西伯利亚杏无性系划分为11类,分析了各类的数量性状特征。西伯利亚杏无性系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国  张欣  董胜君  吴月亮  梁海霞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任俊杰  庞新博  刘昭阳  李静雅  张婉莹  尹书乐  王利兵  李迎超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种子表型性状多样性,为蒙古栎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中国蒙古栎天然分布区选取11个种源采集种子,分别测量种子的种长、种宽、种形指数、单粒重、千粒重5个表型性状。并利用SPSS软件对不同种源的蒙古栎种子进行性状差异性、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1)不同种源蒙古栎种子的种长、种宽、种形指数、单粒重差异较大,各种源千粒重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不同种源蒙古栎种子的种长与种宽、单粒重、千粒重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3)不同种源海拔与种宽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与单粒重、千粒重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4)影响种子性状的因素按照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单粒重、千粒重、无霜期、北纬;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11个种源划分为4类,分别为Ⅰ、Ⅱ、Ⅲ和Ⅳ类,其中,黑龙江省黑河市、辽宁省本溪市、辽宁省抚顺市聚为Ⅰ类,单粒重和千粒重显著高于其他类别种源(P<0.05),为最优种源。【结论】蒙古栎种子表型性状随地理梯度变异明显,整体呈从东北—西南种源质量逐渐下降的趋势,单粒重和千粒重可以作为快速筛选种源优良与否的优先筛选指标。图1表5参37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华波  王哲  刘君  麻丽颖  王斯琪  唐岩  庞晓明  
以西伯利亚杏分布的核心区域燕山山脉地区的17个群体为材料,利用9对微卫星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分析。在533个个体扩增得到203个等位基因,每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2.556个。分析表明燕山山脉西伯利亚杏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每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5.714,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100%,期望杂合度(He)为0.788。根据有效等位基因数(Ne)、期望杂合度(He)和Shannon信息指数(I)3个遗传多样性参数,遗传多样性最高的群体为北京八达岭,其次为平泉榆树林子,而最低的群体为崇礼驿马图。群体间总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65,总的基因流Nm为3.836。分子方...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胜君  范雯萱  张云程  王蓬锴  陈建华  李彪  
为了探明粉花西伯利亚杏呈色机理,为花色变异的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粉花西伯利亚杏为试验材料,以白花西伯利亚杏为对照,对4个时期花瓣的花色参数、细胞液pH值、色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花色变化与各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开花过程中,粉花花瓣明度L*值与红度a*值变化趋势相反。粉花花瓣细胞液pH值持续升高,在花后11 d和19 d极显著低于白花花瓣。粉花花瓣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同时伴随着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各时期色素含量不同程度高于白花花瓣。开花阶段粉花花瓣与白花花瓣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SOD酶活性、POD酶活性与CAT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相反,粉花花瓣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各时期含量均极显著低于白花花瓣。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花青素是影响粉花花瓣呈色的关键色素,可溶性糖含量与花青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蛋白、细胞液pH值、CAT酶活性与花青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花青素为影响粉花西伯利亚杏花色的主要因子,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细胞液pH值、CAT酶活性等物质通过参与花瓣着色相关生理过程改变花青素含量,影响花色变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新鑫   陈建华   王蓬锴   刘权钢   董胜君  
【目的】探究西伯利亚杏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学特征,揭示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官形态的关系,为西伯利亚杏生殖生物学研究和种质创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西伯利亚杏雄性不育和可育系的花蕾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改良醋酸洋红染色技术观测不同发育时期小孢子的形态,并对其花器官形态进行表型观测和分析。【结果】西伯利亚杏的小孢子发育时期包括四分体时期、小孢子时期和成熟期,其中小孢子时期包括单核期(单核早期、单核中期、单核靠边期)和双核期(双核早期、双核中期、双核晚期),各发育时期的细胞学特征明显。在双核早期,雄性不育系的小孢子因未能完成有丝分裂而发育异常,但花器官发育无异常。西伯利亚杏的花蕾横径、花蕾纵径、花药横径和花药纵径随小孢子发育时期的推进而逐渐增大。小孢子时期与花器官形态特征存在对应关系,依花蕾横径、花药横径和花药纵径可区分双核早期至双核晚期的小孢子,依花萼颜色可区分单核中期与单核靠边期的小孢子,再结合小孢子直径可区分单核早期至双核早期的小孢子。在双核早期,西伯利亚杏雄性不育和可育系的花蕾横径分别为3.36和3.34 mm,花药纵径分别为0.95和0.96 mm,花药横径均为0.73 mm,小孢子直径均为28.90μm。【结论】西伯利亚杏花蕾横径、花药横径、花药纵径和花萼颜色与小孢子时期存在对应关系,能够作为划分小孢子时期的重要依据。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尹明宇  
西伯利亚杏(Armeniaca sibirica(L.)Lam)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广泛应用于沙漠防护林营造,发挥着重要生态价值;西伯利亚杏仁富含脂肪酸、蛋白质、苦杏仁苷等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植物蛋白资源和药用资源。为明确内蒙古西伯利亚杏天然群体种群间和种群内的表型多样性,以内蒙古西伯利亚杏天然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巢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种群间和种群内的表型多样性及其与地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对入选西伯利亚杏优良种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宋超  庄平  章龙珍  张涛  
实验所用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为全人工繁殖所得的幼鱼,其初始体长为(7.04±0.32)cm,初始体重为(4.54±1.80)g,实验周期35 d。实验设计了5个温度处理组,水温分别为12℃、17℃、22℃、27℃和32℃。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水温环境条件下的幼鱼具有不同的生长速度。用指数方程[W=b×exp(a d)]分别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生长的西伯利亚鲟的体重生长进行拟合,12℃、17℃、22℃、27℃和32℃不同温度下体重的生长系数a值依次为:0.037、0.057、0.061、0.050、0.020,养殖在22℃温度条件下的西伯利亚鲟幼鱼的体重生长系数最大,而32℃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硕  陈建华  李彪  张剑  董胜君  刘权钢  
【目的】利用西伯利亚杏全基因组数据库鉴定CBF家族成员,并分析CBF转录因子保守域特点与功能及其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情况。【方法】根据西伯利亚杏全基因组数据库,利用BLASTP和HMM Search搜索西伯利亚杏CBF基因,通过CDD和MEME验证其保守结构域。使用Prot-Param、WOLF PSORT、MAGA X、Phyre2、PlantCARE等生物信息学工具分别分析蛋白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系统发育、蛋白三级结构、染色体定位及顺式调控元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西伯利亚杏CBF基因在低温胁迫后的表达模式。【结果】本研究共鉴定出4个西伯利亚杏CBF基因,它们均具有AP2基因家族保守结构域PKKPAGR和DSAWR序列。西伯利亚杏CBF蛋白包含206~246个氨基酸,蛋白理论分子量平均值为25.80 kDa,平均等电点为5.92。PsCBF3和PsCBF4在基因结构上较为相似,亲缘关系更近。4个PsCBFs亚细胞定位均位于细胞核内。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结果显示CBF家族成员可参与植物激素和非生物胁迫响应。西伯利亚杏CBF成员均属于酸性和亲水性蛋白。低温胁迫后,CBF基因主要在早期(15 min)表达量较高。【结论】本研究提供了较为完整的西伯利亚杏CBF基因家族信息,为了解PsCBF在西伯利亚杏低温胁迫的多个时期的复杂机制和途径提供了新的依据。为进一步研究CBF家族成员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绘芳  高亚琪  李霞  朱雅丽  地力夏提·包尔汉  
基于50株样木的实测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采用四种模型构建了西伯利亚云杉的地上、地下和各组分器官的生物量估测模型,对比分析了各拟合结果得出以下结论:各生物量模型对比得知,地上和树干生物量模型估计精度均高于树枝、树叶和地下生物量模型;最优的二元模型拟合度和预估精度都优于一元模型,其中地上和树干生物量二元模型精度提高显著;树枝、树叶和地下生物量模型二元模型精度提高有限,建议实际应用时采用一元模型W=a Db。各生物量二元模型拟合优度和预估精度对比分析显示,不同的变量组合拟合效果不同,常用变量D2H在估计树枝、树叶生物量时效果不如一元模型精度,而变量D3/H对树枝树叶生物量的估计最有效。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洪玉  夏磊  彭翔  刘晓勇  赵明军  齐茜  
选择规格相近[体重(8.41±0.82)g,体长(10.12±0.44)cm]的西伯利亚鲟鱼225尾,分为3组,每组3个平行,分别用8%(对照组)、12%(中脂组)、16%(高脂组)油脂含量的饲料投喂。养殖42 d后,测定体长、体重,尾静脉取血,解剖。通过生长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及肝脏组织切片观察等评价建模是否成功。结果表明,高脂组生长最快,终末体长、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中脂组(P<0.05),肝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中脂组(P0.05);高脂组血清AST、ALT及TC、T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TG显著高于中脂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肝脏呈暗红...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黄宁宇  夏连军  么宗利  周凯  高露姣  庄平  
对西伯利亚鲟鱼在我国西部甘肃省酒泉市海马泉的驯养及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平均体长220 mm、平均体重25 g的西伯利亚鲟鱼经180 d培育后,平均体长达到547 mm,日均增长1.79 mm,瞬时增长率平均0.498%;水温在16.7~24.7℃时,瞬时增长率保持在0.8%以上,水温19.9℃时,瞬时增长率为最高1.462%;平均体重达649 g,日均增重3.49 g,瞬时增重率平均1.81%;水温在16.7~24.7℃时,瞬时增重率保持在3%以上,水温20.6℃时,瞬时增重率为最高4.51%。拟合1龄西伯利亚鲟鱼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0.000 4L3.5936(r2=0.998)其中b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