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88)
- 2023(3148)
- 2022(2657)
- 2021(2442)
- 2020(2132)
- 2019(4591)
- 2018(4398)
- 2017(8407)
- 2016(4884)
- 2015(4935)
- 2014(5015)
- 2013(4940)
- 2012(4622)
- 2011(4172)
- 2010(4106)
- 2009(3617)
- 2008(3740)
- 2007(3244)
- 2006(2637)
- 2005(2408)
- 学科
- 济(14728)
- 经济(14709)
- 业(12206)
- 管理(11174)
- 企(9816)
- 企业(9816)
- 方法(7889)
- 数学(6973)
- 数学方法(6881)
- 学(6462)
- 财(4990)
- 农(3703)
- 中国(3573)
- 务(3504)
- 财务(3500)
- 财务管理(3492)
- 制(3439)
- 企业财务(3424)
- 技术(3115)
- 银(3103)
- 银行(3075)
- 融(3018)
- 金融(3015)
- 行(2932)
- 业经(2849)
- 农业(2511)
- 理论(2434)
- 体(2419)
- 贸(2409)
- 贸易(2409)
- 机构
- 大学(68454)
- 学院(67917)
- 研究(27907)
- 济(22795)
- 经济(22250)
- 科学(21487)
- 农(21159)
- 管理(21014)
- 理学(18562)
- 中国(18501)
- 理学院(18263)
- 管理学(17746)
- 管理学院(17623)
- 农业(17152)
- 所(16486)
- 业大(16017)
- 研究所(15556)
- 京(14515)
- 中心(11755)
- 财(11295)
- 农业大学(11102)
- 省(10939)
- 室(10672)
- 江(10283)
- 实验(10122)
- 院(10100)
- 实验室(9724)
- 业(9648)
- 科学院(9455)
- 财经(9323)
- 基金
- 项目(52196)
- 科学(39239)
- 基金(37994)
- 家(37339)
- 国家(37095)
- 研究(30148)
- 科学基金(29441)
- 自然(22046)
- 自然科(21603)
- 自然科学(21588)
- 自然科学基金(21220)
- 省(20897)
- 基金项目(20082)
- 划(18464)
- 社会(18207)
- 社会科(17279)
- 社会科学(17272)
- 资助(15840)
- 教育(13626)
- 计划(13077)
- 重点(12681)
- 科技(12539)
- 科研(10892)
- 发(10860)
- 创(10842)
- 部(10773)
- 业(10308)
- 创新(10283)
- 专项(10201)
- 编号(9796)
共检索到93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小勇 柳新红 袁德义 谭晓风 赵思东 张琳 魏来
以5个种源的翅荚木叶为材料,采用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制片技术观测叶片结构特征、电导率法测定其半致死温度、差示热量扫描仪测定其过冷点温度,并结合田间试验分析不同种源翅荚木苗期的抗寒性及其与叶片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南通道翅荚木种源抗寒性最强,苗期在湖南株洲无冻害,在浙江丽水冻害率为4·83%,极显著低于其他种源;其叶片半致死温度为-5·34℃,过冷点温度为-15·04℃,均低于广东翁源和广西忻城种源。不同种源翅荚木叶片细胞结构紧密度(CTR)和疏松度(SR)与种源的抗寒性有一定的关系,CTR值越大、SR值越小,种源的抗寒性越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柳新红 何小勇 苏冬梅 魏来 袁德义 王军峰
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衡量翅荚木单项抗寒能力大小的6个指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这些指标转换成综合指数,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评价体系。根据指标权重和隶属函数值,求得翅荚木各个种源抗寒性的综合指数值,依照综合指数的大小判定不同种源的抗寒性强弱的排序为:湖南通道>贵州兴义>广西忻城>广东英德>湖南江华>广西靖西。通过聚类分析,将翅荚木种源划分为3类:湖南通道和贵州兴义种源为一类,抗寒性较好;广西忻城和广东英德种源为一类,抗寒性一般;湖南江华和广西靖西种源为一类,抗寒性较差。
关键词:
翅荚木 种源 抗寒性 综合评价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陆畅 李斌 刘儒 夏良放 祝良 林富荣 郑勇奇
采集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4个种源的秋季和冬季的枝条和叶芽,测量抗寒生理指标,使用隶属函数分析法综合评价种源的抗寒性。结果显示:鹅掌楸不同种源的各抗寒生理指标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具体为,鹅掌楸冬季叶芽中的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脯氨酸质量分数均高于秋季叶芽,相对电导率和含水量均低于秋季叶芽。根据测量的生理指标数据,计算出鹅掌楸4个种源的隶属函数值作为抗寒性的综合评价值,大小分别为云南勐腊0.021,贵州黎平0.286,安徽大别山0.834,浙江富阳0.488。对4个鹅掌楸种源的抗寒性进行了综合排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葛朝红 赵爽 师树新 李伟明 周永萍 高倩
旨在探讨不同种源辣木在北方种植的适应性,为辣木在北方优良种源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以5个种源的辣木为试材,采用实地调查、人工霜箱控温等方法,对其生长性状、产量性状和抗寒性进行测定,分析不同种源间的差异,并通过隶属函数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适宜北方地区种植的优良种源。结果表明,5个种源的辣木在相同生长条件下的各指标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各种源中H种源的株高最低,为267. 57 cm,但其冠幅、地径和分枝数均最高,分别为137. 57 cm、5. 01 cm和50. 33;在产量性状中,不同种源的嫩叶、鲜叶和鲜茎枝产量由高到低排序分别为:H> K> F> S> J,H> F> K> S> J,H> F> S> K> J。其中,H种源的嫩叶、鲜叶和鲜茎枝的产量均为最高,分别为0. 22,0. 93,1. 76 kg/m~2,产量最低的为J种源;不同种源辣木枝条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不同种源辣木枝条的结冰点在-1. 60~-4. 37℃,过冷却点在-3. 42~-5. 63℃,其中H种源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均为最低,其抗寒性最好。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种源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为:H> K> S> G> J。因此,H种源可作为在北方地区培育和推广的潜在良种遗传资源。
关键词:
辣木 种源 性状 综合评价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柳新红 何小勇 王军峰 李因刚
为了探讨翅荚木苗木田间抗寒力的地理种源变异,并为浙西南地区初选一批优良抗寒种源,采集了翅荚木天然分布区湖南、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10个种源的种子,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开展了连续3年的田间苗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遭遇的极端低温为-6.1℃,全部种源苗木寒害平均受害率为71.95%,受冻苗木整株枯死,第2年不能萌发新梢;2006年遭遇的极端低温为-4.3℃,所有种源苗木没有发生寒害;2007年苗木遭遇的极端低温为-5.4℃,寒害率平均为24.91%,所有种源苗木根部没有枯死,第2年可以萌发新梢,抗寒力指标为1.04~2.88,抗寒力等级为Ⅰ~Ⅲ。不同种源翅荚木苗木田间抗寒力从大到小的...
关键词:
翅荚木 种源 抗寒力 林木引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卢芳
用双荚槐和伞房决明的1年生枝条为试材,通过低温处理,用电导法测定它们的相对电导率,并用Logistic方程拟合求拐点值来估计其半致死温度,探讨它们的抗寒性.结果表明:双荚槐的半致死温度为-6.27℃,伞房决明的半致死温度为-11.13℃;伞房决明的抗寒性大于双荚槐;在徐州地区引种这2个树种,冬天须保护越冬.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擢溪 李振问 张沈龙 李春林 苏梦云
黑剂树是重要的栲胶原料树种,原产澳大利亚,我国早有引种栽培。福建省尤溪县于1976年开始引种,长势良好。为了建立适度规模的黑剂树栲胶基地,引进了多个种源,1985年在全县进行推广种植。但是该地区有时遇到冷冻天气,极端最低温度为-5.8℃,冷冻天气对黑剂树生长构成了明显的威胁,因此对黑荆树种源进行抗冻性测定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
黑荆树 种源选择 抗寒生理指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素勤 耿广东 程智慧
以抗寒性不同的兰州长茄(耐寒)、荷苞长茄(中等耐寒)和美国红茄(不耐寒)茄子品种为试材,通过喷施的方法,研究了水杨酸(SA)对不同耐寒性茄子品种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的SA处理后,3个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升高;除美国红茄外,其他2个品种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升高,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为了提高茄子幼苗的抗寒性,不同耐寒性的茄子品种适宜的SA浓度不同,2.5 mmol/L的SA对提高抗寒性弱的品种的抗寒效果最好,而对于抗寒性强的品种则以7.5 mmol/L的作用效果最好.
关键词:
水杨酸 茄子 抗寒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菊红
【目的】研究外源亚精胺(Spd)对金边瑞香抗寒性的生理效应,为金边瑞香的室外越冬管理与露地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于2010-12-01-2011-03-16,以2年生盆栽金边瑞香为试材,叶面喷施1mmol/L外源Spd,喷施量约100mL/株,每隔10d喷1次,共喷10次,以同样的方法喷施清水作为对照。研究Spd对室外越冬条件下金边瑞香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12月至翌年1月,Spd处理和对照金边瑞香叶片中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抗氧化保护酶SOD、POD和CAT的活性均逐渐增强,2月份开始逐渐降低,试验期间上述指标均以Spd处理较高,且在试验中期(01-05-02-13),Spd处...
关键词:
金边瑞香 亚精胺 抗寒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耀华 郑蓉 邵继锋 方伟
为探明4个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地理种源的抗寒特性,测定了它们在越冬期间叶片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越冬过程中,4个绿竹地理种源的LT50值均随温度的下降而下降,并在1月份降到-5.10~-8.14℃;各地理种源绿竹的POD活性、MDA质量摩尔浓度和脯氨酸质量分数均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增加,但上升幅度因种源而异。各抗寒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可溶性蛋白与POD、MDA和脯氨酸、POD和脯氨酸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纬度与LT50和MDA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荣文琛 秦国峰 吴天林 王明庚 骆启斌
This paper is dealt with genetic variation of cold tolerance of ten representative of seed sources of masson pine which were raised and planted at three locations,Tonglu of Zhejiang,Liuan of Anhui and Tongbo of Hena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existed marked...
关键词:
马尾松 种源 抗寒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勇 陈艳 张志毅 李新国
为研究施肥对三倍体毛白杨苗木生长和抗寒性的影响 ,采用不同施肥时期和不同施肥量处理苗木 ,结果表明 :在苗高生长结束后的秋季进行了一次性施肥 ,促进苗木对N ,P的被动吸收 ,提高了苗木的抗寒性 .既有速生前期施肥又有秋季施肥的处理 ,不仅提高了苗木的生长量 ,而且增强了苗木的抗寒性 .在室内应用相对电导率、失水率、水分饱和亏缺以及生长恢复试验对各施肥处理苗木的抗寒性进行了测定 .综合评定结果表明 ,各施肥处理在提高苗木抗寒力的作用方面大小顺序为 :秋季将肥料全部施入 >速生前期施 1/ 2 ,秋季施 1/ 2 >速生前期将肥料全部施入 >速生前期施 1/ 3 ,速生后期施 1/ 3 ,秋季施...
关键词:
毛白杨 苗期施肥 秋季施肥 生长 抗寒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艳萍 朱延林 康向阳 张江涛
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又名洋玉兰、荷花玉兰,属木兰科(Magnoliaceae)木兰属,常绿乔木,原产北美东南部(火树华,1990)。1913年前后引入我国广州,故名广玉兰。广玉兰树姿端庄雄伟、枝繁叶茂、叶大光亮、花期较长且洁白芳香,耐烟抗风,尤其是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具有很高的抗性,具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自湘 王守宗 韩玉兰
应用电导法测定电解质渗漏质,研究了青杨分布区内21个产地、每产地17个单株的三年生幼树上的一年生休眠枝条的抗寒性,结果表明:产地内单株间有差异,产地间抗寒的能力与纬度变化呈显著正相关。此外还调查了各产地青杨的封顶期及芽萌发期,发现不同产地青杨的封顶期、芽萌发期也与纬度呈正相关变化。说明不同产地的青杨秋末抗早霜、抗冬季寒冷及抗晚霜能力都是适应各自起源地生态因子的结果
关键词:
青杨,电导法,抗寒性,种源,物候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军武 唐和平 黄意欢 龚志华 肖文军
为探讨正常栽培条件下茶树抗寒性与保护酶类活性的关系 ,以抗寒性不同的茶树品种槠叶齐、高桥早、凤凰水仙、乐昌白毛茶、云南大叶种、海南大叶种为材料 ,对其成熟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 (POD)等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含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抗寒性强的品种其 S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 ,抗寒性弱的品种其 SOD,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低 ,P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与茶树抗寒性强弱之间无明显规律可循 .SOD,CAT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用作鉴定茶树抗寒性强弱的生理生化指标
关键词:
茶树 品种 抗寒性 保护酶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