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29)
- 2023(7114)
- 2022(6299)
- 2021(5716)
- 2020(5191)
- 2019(12118)
- 2018(11918)
- 2017(22791)
- 2016(12977)
- 2015(14901)
- 2014(15028)
- 2013(15168)
- 2012(14554)
- 2011(13368)
- 2010(13456)
- 2009(12562)
- 2008(12808)
- 2007(11766)
- 2006(10108)
- 2005(9038)
- 学科
- 济(52522)
- 经济(52465)
- 管理(31733)
- 业(31502)
- 方法(26785)
- 企(24599)
- 企业(24599)
- 数学(23937)
- 数学方法(23694)
- 学(16235)
- 农(14739)
- 财(13588)
- 中国(12693)
- 贸(10232)
- 贸易(10230)
- 地方(9990)
- 易(9910)
- 农业(9679)
- 制(9640)
- 业经(9599)
- 和(8367)
- 务(8107)
- 财务(8093)
- 财务管理(8065)
- 银(7684)
- 企业财务(7613)
- 银行(7612)
- 理论(7438)
- 环境(7401)
- 融(7381)
- 机构
- 大学(198022)
- 学院(195062)
- 研究(75172)
- 济(74361)
- 经济(72613)
- 管理(66965)
- 理学(57503)
- 理学院(56718)
- 管理学(55336)
- 管理学院(55012)
- 中国(54529)
- 科学(53238)
- 农(49686)
- 京(43544)
- 所(42590)
- 农业(40195)
- 研究所(39424)
- 业大(38435)
- 中心(33835)
- 财(33781)
- 江(31181)
- 北京(27351)
- 院(26805)
- 财经(26786)
- 省(26025)
- 农业大学(25959)
- 范(25455)
- 师范(24976)
- 经(24270)
- 州(24032)
- 基金
- 项目(133438)
- 科学(100937)
- 基金(94875)
- 家(88317)
- 国家(87649)
- 研究(86481)
- 科学基金(70467)
- 省(52921)
- 社会(51076)
- 基金项目(50269)
- 自然(50040)
- 自然科(48823)
- 自然科学(48799)
- 社会科(48161)
- 社会科学(48140)
- 自然科学基金(47928)
- 划(46418)
- 资助(40219)
- 教育(39832)
- 编号(33874)
- 重点(31958)
- 计划(29694)
- 发(29115)
- 部(28795)
- 成果(28079)
- 科技(27703)
- 科研(27220)
- 创(26692)
- 创新(25179)
- 课题(24619)
共检索到286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熊仕发 吴立文 陈益存 高暝 周新华 汪阳东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白栎果实形态特征和营养成分变异规律,为白栎品种选育和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白栎自然分布区14个天然种源368个单株果实,分别测定4个形态特征指标和6个营养成分含量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白栎4个形态特征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均差异极显著,6个营养成分含量在种源间均差异极显著。白栎果实形态特征的Shannon-Wiener指数(H)均值为1.839,其中,果实宽度(1.886)>果实长度(1.837)>长宽比(1.832)>百粒质量(1.801);(2)白栎果实10个特征参数间大多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仅个别存在显著相关性;(3)对10个特征参数进行Q型聚类分析,可将14个白栎种源划分为3大类群:湖北利川、四川邻水、四川阆中、贵州黄平、湖南新晃、江西宜黄和广西全州种源为第一类;重庆万州、重庆江津、湖南龙山、福建武夷山、浙江武义、浙江西湖种源为第二类;浙江遂昌种源单独归为一类。[结论]白栎果实形态特征在种源内和种源间均差异极显著,种源内的变异高于种源间的变异,营养成分含量在种源间均差异极显著,说明其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果实特征参数与地理气候因子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综合聚类分析和营养成分含量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浙江遂昌种源果实综合品质最好。
关键词:
白栎 种源 果实形态 营养成分 地理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厉月桥 李迎超 吴志庄
随着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和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发展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已成为各国的共识[1]。生物燃料乙醇作为汽油的第1代替代品,广受世界关注[2]。近年来该行业迅速崛起,并掀起了以甘蔗、玉米、小麦等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工业化热潮;由此引发粮食短缺,对世界粮食安全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在中国耕地资源紧缺,粮食供求处于紧平衡,以玉米为原料的发展空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为保证粮食安全,生物燃料乙醇原料多元化势在必行[3]。目前,国内外重点研究开发的糖基或淀粉基能源植物仍以谷物、甜高粱、薯
关键词:
蒙古栎 种子 表型性状 淀粉含量 种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连润 陶磅 陈霞 李坤明 丁仁展 王卫清 吴定财 沙毓沧
【目的】综合比较分析野生猕猴桃优异种质资源感官性状、形态指标、营养成分含量及营养品质,为云南省野生猕猴桃优异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大果、无毛或少毛、优质为目标,确定选优标准,通过感官和形态指标评价,筛选出优良单株LB-2、LBBH-1和XSD-1;测定总糖、总酸、维生素C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优异资源的感官性状、形态指标及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比较分析;按照品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3个优良单株与‘云猕1号’进行营养品质比较分析。【结果】果实纵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SD-1>LB-2>LBBH-1,LB-2、LBBH-1与‘云猕1号’差异达显著水平(PLB-2>XSD-1,3个优良单株与‘云猕1号’差异达显著水平(PLB-2>XSD-1,3个优良单株之间差异不显著,3者与‘云猕1号’差异达显著水平(PXSD-1>LB-2,3个优良单株与‘云猕1号’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LBBH-1>XSD-1,3个优良单株均比‘云猕1号’低。糖酸比由高到低的顺序为XSD-1>LBBH-1>LB-2,风味方面XSD-1最甜,LBBH-1次之,LB-2甜味最淡。3个优良单株的维生素C含量均比‘云猕1号’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的是LB-2,LBBH-1和XSD-1均低于栽培种‘云猕1号’。综合评价指数由高到低的顺序为LB-2>LBBH-1>XSD-1。【结论】营养品质由高到低的顺序为LB-2>LBBH-1>XSD-1,3个野生猕猴桃优良单株果实大小均匀,果形整齐美观,风味好,质地细嫩,汁液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仲山民 何照斌
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黑桃果实不论大小,成熟时的水分含量均高达88%左右,为多汁水果。果实富含4种糖,5种有机酸。含量的高低次序均为:蔗糖>果糖>葡萄糖>棉籽糖,苹果酸>柠檬酸>乙酸>草酸>琥珀酸。果实含有4种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大果和小果分别含有14种和9种游离氨基酸,但都以苏氨酸和组氨酸为主,两者之和分别占大果和小果所含氨基酸总量的72 63%和70 63%;大果和小果都含有15种水解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所占比例大果为33 51%,小果为28 36%。此外,水解氨基酸中酸性氨基酸占绝对优势,大果中占52 58%,小果中占49 19%。表5参12
关键词:
植物学 黑挑 果实 营养成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景芸 梁一池 杨华
为了选育和推广优质高产的锥栗品种,通过对25个不同无性系锥栗Castaneahenryi果实的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和淀汾等4个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后,用方差分析对各个无性系锥栗的营养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无性系间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有极显著差异,可溶性糖含量有显著差异,而淀粉含量和总营养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Q型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在中等以上(150g·kg-1)的有9个无性系,脂肪含量在中等以上(22g·kg-1)的有16个无性系,可溶性糖含量在中等以上(100g·kg-1)的有21个无性系,淀粉含量在中等以上(580g·kg-1)的有11个无性系。根据对营养成分的不同需求...
关键词:
锥栗 无性系 果实 营养成分 聚类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常君 任华东 姚小华 王开良 周燕 周振琪
[目的]探明山核桃无性系果实形态结构特征、内含物营养成分组成与含量及其变异规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对山核桃无性系测定试验林11个无性系果实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山核桃果实除青果果长和坚果果长无性系间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外,其它指标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种仁富含脂肪(52.64%58.51%)、蛋白质(55.07 65.50 mg·g-1)、可溶性糖(0.26%0.68%)和K、Ca、Na、Mg、Ze、Mn、Fe等矿质元素,种仁蛋白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各氨基酸含
关键词:
山核桃 无性系 果实性状 营养成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沈奇 王仙萍 杨森 商志伟 杜才富
[目的]为给紫苏材料创新及品质育种提供资源数据支撑。[方法]对国内外132份紫苏种质资源籽粒的含油量、蛋白质含量、脂肪酸含量及含水量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132份紫苏籽粒的含油量、蛋白质和α-亚麻酸含量分别为20.24%~53.71%、10.86%~27.60%和39.10%~73.06%。含油量与蛋白质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脂肪酸成分中,α-亚麻酸与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亚油酸与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检测样本中含油量及蛋白质含量呈双峰分布;α-亚麻酸、亚油酸和油酸呈正态分布。[结论]132份紫苏籽粒的含油量、蛋白质及脂肪酸组成等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异范围较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筛选到17份材料含油量超过50%,3份超过53%;10份材料蛋白质含量超过25%,2份超过27%;8份材料α-亚麻酸含量超过60%,2份超过70%,紫苏品质育种中可对这些材料加以应用。
关键词:
紫苏 籽粒 含油量 蛋白质 脂肪酸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仲山民 田荆祥 吴美春
本文报道了常山胡柚果实在贮藏期间,果实质量、可食部分所占比例以及果肉中总酸、总糖、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水分和灰分等含量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常山胡柚 贮藏 营养成分 变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献民 龚榜初 吴开云 江锡兵 邓全恩 熊春艳 郑先芳 陈文海
【目的】对农家柿品种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为高营养型优良柿品种的选育及品质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72份浙江省农家柿资源为研究对象,对13个柿果实营养指标值进行变异分析、指标值分布频率分析和Kolmogorv-Smimov(K-S)检验、概率分级及相关分析等。【结果】浙江省172份农家柿果实的含水量为62.22~85.63g/hg,平均为78.96g/hg,主要分布在75.00~85.00g/h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1.07~29.06g/hg,平均为17.26g/hg,主要分布在14.00~20.00g/hg;可溶性糖含量为7.73~16.83g/hg,平均为11.60g/hg,主要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睦就 张云跃 马常耕
The contents of starch, fat, protein, macro\|and micro\|elements of Ginkgo nuts collected from 42 trees located at 13 original regions in 9 provinces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ces among region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among individuals within region, although the variation ...
关键词:
银杏 营养物质 无机元素 遗传变异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万松良 汪亮 李杰 李金忠 刘慧集 蔡聪梅 卢伶俐 温周瑞
测定了鳡(Elopichthys bam busa)的含肉率、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鳡的含肉率达77.61%。肌肉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分别为77.08%、18.82%、1.28%、1.65%和1.17%。17种氨基酸(除色氨酸外)的鲜样含量为18.57%,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7.24%,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7.52%。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其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都高于FAO/WHO提出的标准,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6.32,氨基酸分和化学分分别为84和63,缬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奇江 汪奎宏 华锡奇 童晓青
The test site was located in Jincheng Town, Lin'an City, Zhejiang Province. The leaves, culms and rhizomes of two-year-old and three-year-old flowering individuals or non_flowering individuals were taken from the same bamboo (Phyllostachys praecox f. prevernalis) forest. The culms and rhizomes of on...
关键词:
雷竹 开花 内源激素 氨基酸 营养成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秋 吴天宇 田增智 张宏斌 邢桂梅 张惠华 鲁娇娇 屈连伟
老鸦瓣[Amana edulis(Miq.)Honda]为百合科(Liliaceae)郁金香属(Tulipa)的一种多年生球根花卉,主要分布于江西、浙江、湖北、安徽、江苏、陕西、山东、辽宁等地。去除鳞茎皮后的干燥鳞茎即为中药“光慈姑”,是中国传统的中药材。目前,研究者对老鸦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类、生理、组培、栽培及繁殖等方面,对其药用成分的研究较少,尤其对分布在辽宁的老鸦瓣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研究未见报道。为了探讨老鸦瓣的药食用开发价值,以分布在辽宁省大连市境内的老鸦瓣为试验材料,分别在萌芽期和盛花期取母鳞茎、在枯萎期和休眠期取更新鳞茎,进行了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老鸦瓣鳞茎中的蛋白质、淀粉、多糖、维生素C、钙和粗纤维等营养成分含量丰富。在萌芽期,母鳞茎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488.513μg·g-1,显著高于盛花期,极显著高于枯萎期和休眠期;在盛花期,钙和粗纤维含量最高,分别为1 333.412μg·g-1和53.930 mg·g-1,两种物质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时期;在休眠期,更新鳞茎的蛋白质、淀粉和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191.162,160.581,115.332 mg·g-1,其中,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萌芽期,极显著高于盛花期和枯萎期,淀粉和多糖2种物质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时期。此外,鳞茎中还含有氨基酸、还原糖、皂苷、黄酮、鞣质、脂肪、铁、锌及秋水仙碱等成分,其中,秋水仙碱在不同时期的含量为0.067~0.094μg·g-1。综上,老鸦瓣鳞茎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种药用成分,具有较高的药食用开发潜力。
关键词:
老鸦瓣 鳞茎 药用价值 营养成分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代露茗 郭涛 李飞 王芳彬 贾倩民 潘发明 张爱文 李发弟
本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构建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干草的近红外预测模型,于甘肃省庆阳市采集101份高羊茅样品,将湿化学分析结果和NIRS结合,利用改良偏最小二乘法(MPLS)进行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最终建立了高羊茅干草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脂肪(EE)、灰分(Ash)这7种营养成分的预测模型,其中建立的CP和DM的预测模型外部验证相对分析误差(RPD)值为3.53和2.55,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可以用于实际生产中预测成分含量;OM、 NDF、 ADF、EE和Ash的预测模型RPD值为2.17、2.04、2.06、2.06和2.02,所预测的结果可以作为一些饲料生产中的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辛雷 李纪元 范正琪 田敏 范妙华
The nutritional components and poisonous elements in flowers of Camellia chekiangoleosa,C.polydonta,C.semiserrata and C.azalea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oluble sugar content of the four Camellia flowers had no difference.The maximum protein content was 82.9 g?kg-1,detected in the ...
关键词:
山茶 花 营养成分 有害元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