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
2023(121)
2022(77)
2021(87)
2020(88)
2019(168)
2018(166)
2017(238)
2016(158)
2015(168)
2014(156)
2013(168)
2012(163)
2011(140)
2010(123)
2009(116)
2008(101)
2007(76)
2006(57)
2005(59)
作者
(647)
(558)
(551)
(529)
(340)
(281)
(234)
(231)
(230)
(205)
(200)
(193)
(189)
(188)
(184)
(182)
(182)
(179)
(170)
(160)
(159)
(155)
(143)
(137)
(136)
(135)
(131)
(128)
(123)
(121)
学科
(420)
经济(420)
(316)
方法(272)
数学(267)
数学方法(264)
(165)
管理(156)
(118)
(118)
森林(118)
(117)
(97)
企业(97)
生态(96)
中国(87)
环境(86)
农业(84)
(81)
(81)
水产(79)
土壤(77)
(77)
生态学(76)
及其(70)
气候(70)
(69)
植物(68)
动物(67)
其他(65)
机构
大学(2134)
学院(2090)
研究(1176)
科学(1107)
(915)
中国(815)
(778)
研究所(756)
农业(734)
(672)
业大(671)
实验(665)
实验室(638)
重点(616)
(574)
经济(561)
(523)
(516)
(505)
林业(480)
管理(474)
农业大学(456)
中心(451)
科学院(446)
研究院(437)
(420)
理学(413)
理学院(399)
资源(398)
科学研究(396)
基金
项目(1868)
(1477)
国家(1475)
科学(1387)
基金(1381)
科学基金(1110)
自然(930)
自然科(907)
自然科学(907)
自然科学基金(893)
研究(885)
基金项目(791)
(760)
(708)
计划(653)
科技(618)
重点(557)
专项(550)
资助(493)
(474)
科研(470)
(432)
社会(431)
社会科(393)
社会科学(393)
教育(388)
(384)
创新(370)
(358)
(353)
期刊
学报(973)
科学(863)
(734)
大学(678)
学学(661)
林业(490)
(480)
经济(480)
农业(466)
研究(435)
中国(396)
(334)
业大(293)
资源(225)
科技(207)
中国农业(199)
自然(188)
(186)
农业大学(184)
科技大(183)
科技大学(183)
(164)
农林(149)
(149)
农业科学(139)
(135)
(131)
自然科(129)
自然科学(129)
中南(118)
共检索到2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小英  段爱国  张建国  张雄清  朱安明  
#N/A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商志远  王建  赵兴云  张茂恒  崔明星  陈振举  
对大兴安岭北部3株樟子松树轮进行δ13C测定,分析树轮δ13C对气候因子响应的方位差异以及不同采样方位数和方位组合方式对整轮代表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樟子松树轮不同方位δ13C的均值序列对大区域气候环境因子的响应是一致的;树轮不同方位的δ13C序列多数呈正相关,少量呈负相关,其中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性水平的序列多数呈对称分布;树轮不同方位δ13C序列提取气候因子的能力和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当无法整轮周向取样时,选取3~4个方位采样既经济高效又能较完整地提取样本的δ13C变化信息;在方位组合上,应尽量避免各孔向间呈180°夹角。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静  郭滨德  孙洪志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种源的樟子松在帽儿山地区的生长差异,研究该地区气候因子对樟子松径向生长的影响,本文建立了来自于阿尔山、高峰、红花尔基、卡伦山、图强罕达盖和金山等7个种源樟子松树轮年表。[方法]通过年轮-气候响应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探讨了不同种源樟子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7个种源地樟子松树轮年表整体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但局部也有不同之处,除图强种源外,其余6个种源地樟子松在生长初期年轮宽度呈增加趋势。阿尔山、高峰、红花尔基和卡伦山种源地樟子松径向生长与当年2月平均温度显著正相关,罕达盖种源地樟子松径向生长与前一年4月平均温度显著正相关;高峰、图强、卡伦山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辉  颜耀  胡亚楠  黄智军  吴鹏飞  马祥庆  
为探讨杉木不同径向生长指标对气候因子的响应,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杉木径向生长敏感性与适应性的差别,采用树轮气候相关分析方法,以60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杉木整轮宽度、早材宽度和晚材宽度,并利用杉木树轮自回归年表(ARS)分析主要气候因子(月份水平温度和降水)对杉木径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杉木径向生长均受到温度和降水的显著影响,早材宽度与当年2月平均温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晚材宽度与当年10月平均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冗余分析量化了气候因子对杉木径向生长的影响,当年7月平均最高温度和当年10月平均降水量是限制该区域杉木径向生长的关键气候因子.滑动相关分析表明,气候因子变化在短时间尺度上对杉木径向生长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杉木径向生长对当年9月最高温度的响应稳定性最强.当年10月平均降水量对晚材宽度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杉木年轮生长对上一年气候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晚材生长对当年早期杉木生长气候因子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亚热带地区气候影响杉木径向生长的效应复杂,但ARS年表仍包含丰富的气候信号,研究结果对亚热带针叶树种年轮生态学、年轮气候学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朱安明  段爱国  张建国  张雄清  
[目的]为选择适合试验区域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生长的杉木种源,[方法]运用年轮气候学方法,研究52个杉木地理种源3个树轮宽度指标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整轮宽度、早材宽度和晚材宽度与年平均气温的响应呈强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最大值分别为-0.515、-0.590和-0.451;整轮宽度、早材宽度和晚材宽度与年最高气温均呈强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最大值分别为-482、-0.624和-0.499。[结论]未来试点年平均气温有升高的趋势,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杉木的径向生长,而选择对温度响应不太敏感的湖南江华、广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荣凤  古川郁夫  鲍甫成  赵有科  
该文应用年轮气候学理论和方法对毛乌素沙地小叶杨和北京杨年轮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的响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叶杨和北京杨的年轮宽度指数序列的变动模式很相似,但小叶杨年轮宽度指数的变动幅度比北京杨大得多,这与毛乌素沙地的气候变化大的特点相一致.用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作为气候因子建立的响应函数模型,能够说明2种杨树年轮宽度和导管腔径变化的46%~5 5 % .小叶杨的年轮宽度和导管腔径对月平均气温及月降水量的反应基本上是一致的.当年2月气温过高会抑制小叶杨年轮宽度和导管腔径的增加,而夏季降水量和气温对其年轮宽度和导管腔径增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北京杨的年轮宽度和导管腔径对月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金梅  张冉  吕建雄  Robert Evans  
为探明木材细胞结构对气候因子的响应,以祁连山中部3个海拔高度的青海云杉为研究对象,利用Silviscan-3测定了青海云杉的木材细胞结构参数(管胞径向直径、管胞个数、管胞壁厚);在掌握木材细胞结构随海拔高度和年际变化的基础上,借鉴树木年轮气候学研究方法,建立木材细胞结构差值年表,分析木材细胞结构与月均温度和降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管胞径向直径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管胞个数随海拔的增加而减少,管胞壁厚在3个海拔上无明显的变化规律。管胞径向直径与温度呈负相关,与降雨量呈正相关。管胞个数与温度呈正相关,与降雨量呈负相关;温度和降雨量对管胞个数的影响时间段与管胞径向直径相似,均与6、7月温度显著相关,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靳翔  徐庆  刘世荣  姜春前  
研究四川卧龙亚高山森林岷江冷杉和铁杉树木年轮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树木径向生长主要受气温的制约,卧龙地区岷江冷杉树轮宽度序列与当年2和4月月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多数月平均降水量和月平均相对湿度负相关;铁杉树轮宽度序列与上一年7月和当年2—4月月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P≤0.05),与上一年10月和当年5月月平均降雨量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上一年7月及当年4和9月月平均相对湿度显著负相关(P≤0.05)。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建  贺清艳  商志远  钱君龙  杨海燕  赵兴云  
树木年轮宽度指标在气候重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是在温暖湿润的地区,利用树木年轮宽度重建古气候遇到了困难。因此寻找其他代用指标就成为一项急迫而重要的任务。一些研究发现,树轮稳定碳同位素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是否所有的树种的树轮碳同位素对气候的响应都同样的敏感,还需要通过大量的研究分析工作来验证。为了了解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区马尾松树轮δ13 C对气候响应的敏感性,选取了南京紫金山的两个马尾松树盘,进行了树轮δ13 C的分析,建立了1939~2002和1955~2002年两个树轮δ13 C变化序列。与降水、温度、相对湿度、光照时数、风速等气候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马尾松树轮δ1...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伯前  林万众  刘琪璟  于健  
秦岭地区是我国最为典型的太白红杉温带针叶林分布区,也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已有的研究已经显示树木的生理特征会随着树木年龄发生变化,这可能会造成与树木生长有关的气候信号随时间改变。为探索该区不同年龄太白红杉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本研究运用树木年轮气候学传统方法,研究了不同年龄太白红杉年表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以期揭示年龄因素对年表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年龄太白红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存在差异,老龄组太白红杉年表较中、低龄组年表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更加敏感,更适合用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兰彦平  陈晶晶  黄荣凤  郭飞  
以北京地区板栗为材料,建立板栗年轮宽度、早材宽度和晚材宽度3项年轮结构指标的标准化年表和差值年表,分析板栗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和响应,并对可重建的气候因子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板栗年轮宽度和晚材宽度的年表质量明显好于早材宽度年表,其中差值年表优于标准化年表,其样本总体代表性达到93%,第1主成分方差解释量达到40%。差值年表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和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年轮宽度、早材宽度和晚材宽度与各项气候因子间响应关系不同,在将来重建过去气候时,可利用年轮宽度和晚材宽度重建当年6月的温度,晚材宽度还可以重建当年7月的降水,早材宽度重建当年3月和4月的温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玉芳  刘琰琰  赵艺  郭翔  周雪惠  王明田  
水稻是中国和四川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气候变化已对其产量及构成要素产生显著影响,研究水稻不同生育期间气候因子在产量形成中的作用,能为水稻灾损判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本文在水稻分区及分生育期的基础上,选取了四川省24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和2个农业气象试验站33年的水稻生育期及产量构成要素资料,采用线性回归、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从较微观的层面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省大部区域水稻空壳率与孕穗到抽穗期温度、降水量成负相关;穗粒数与孕穗到抽穗期最低气温和降水量成正相关;千粒重与抽穗到成熟期温度成负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志江  郭文霞  康东伟  崔莉  赵联军  李俊清  
【目的】探讨川西亚高山地区各海拔生境处岷江冷杉和紫果云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为进一步揭示当地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分别获取王朗自然保护区中海拔与高海拔生境处岷江冷杉和紫果云杉的标准年表,分析年表同气候因子间的关系。【结果】中海拔生境处岷江冷杉生长在1990年后与年均气温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效应";中海拔生境处岷江冷杉和紫果云杉生长与上年生长季(上年7月和8月)气温和上年生长季末(上年10月)降水量显著负相关(P<0.05),岷江冷杉生长与当年9月气温和降水量显著负相关(P<0.05),紫果云杉生长与当年2、6月月均最低气温显著正相关(P<0.05);高海拔生境处岷江冷杉和紫果云杉生长均与当年生长季前(上年11月、当年1月、当年2月)、当年生长季(当年7月)和上年生长季(上年6月)气温显著正相关(P<0.05),岷江冷杉生长还与当年6月份的降水量及上年8月份的气温显著负相关(P<0.05);滑动相关分析和年表特征年气候分析结果充分印证了各年表对月气候因子响应的可靠性。【结论】上年生长季气温的"滞后效应"对中海拔生境处的岷江冷杉、紫果云杉以及高海拔生境处的岷江冷杉生长均有显著影响;近几十年来,上年生长季末降水对中海拔生境处的岷江冷杉、紫果云杉以及高海拔生境处的紫果云杉生长都具有稳定而显著的抑制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靳翔  徐庆  刘世荣  姜春前  
利用四川卧龙亚高山暗针叶林岷江冷杉树木年轮样本资料,建立树轮宽度年表,对比宽度年表,提取树木年轮(简称树轮)碳稳定同位素(δ13C)序列和去趋势序列(DS),研究岷江冷杉树轮碳稳定同位素序列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岷江冷杉(1904—2009年)树轮碳稳定同位素变化范围为-23.33‰~-26.31‰,平均值为-24.91‰,变异系数为-0.025;相关分析表明,岷江冷杉δ13C序列(DS)与前一年11月和当年1月的月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P≤0.05),与前一年1月和当年2,11月的月平均气温极显著正相关(P≤0.01),冬季平均气温对岷江冷杉树轮碳稳定同位素的响应最为敏感,是研究过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红   段爱国   张建国  
树种群体的地理变异是林木选择育种的基础,研究不同种源径向生长的气候敏感性,对于种子调拨及优良种源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不同种源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长期和短期响应,指出同一树种不同种源对气候变化具有不同的响应特征。利用不同种源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可指导未来气候下的种源选择。然而,国内有关同一树种不同种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仍十分缺乏,树木种源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亟待进一步深入开展。采用树轮气候学方法探讨不同树木种源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可有效促进我国森林培育管理,指导选择生产力高、适应性强的种源用于更新造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