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20)
- 2023(9225)
- 2022(8362)
- 2021(7970)
- 2020(6731)
- 2019(15618)
- 2018(15695)
- 2017(30234)
- 2016(16814)
- 2015(18891)
- 2014(18930)
- 2013(18768)
- 2012(17169)
- 2011(15294)
- 2010(15060)
- 2009(13575)
- 2008(13078)
- 2007(11160)
- 2006(9553)
- 2005(8068)
- 学科
- 济(61585)
- 经济(61512)
- 管理(45540)
- 业(43282)
- 企(36509)
- 企业(36509)
- 方法(31136)
- 数学(26842)
- 数学方法(26516)
- 学(16470)
- 农(15877)
- 财(14937)
- 中国(14621)
- 业经(13557)
- 地方(12727)
- 理论(11134)
- 贸(11019)
- 贸易(11015)
- 和(10919)
- 易(10689)
- 农业(10668)
- 技术(10167)
- 环境(10098)
- 务(9739)
- 财务(9668)
- 制(9655)
- 财务管理(9652)
- 教育(9169)
- 企业财务(9149)
- 划(8772)
- 机构
- 大学(236104)
- 学院(233352)
- 管理(94190)
- 济(84799)
- 经济(82804)
- 理学(82685)
- 理学院(81760)
- 管理学(80227)
- 管理学院(79831)
- 研究(78464)
- 中国(54624)
- 科学(53633)
- 京(50943)
- 农(42395)
- 业大(40912)
- 所(40613)
- 研究所(37746)
- 财(37040)
- 中心(34784)
- 农业(33533)
- 江(32533)
- 北京(32111)
- 财经(30654)
- 范(30633)
- 师范(30275)
- 院(29065)
- 经(27885)
- 州(26790)
- 技术(26103)
- 师范大学(24616)
- 基金
- 项目(170575)
- 科学(131386)
- 基金(121734)
- 研究(120355)
- 家(108482)
- 国家(107609)
- 科学基金(90630)
- 社会(71978)
- 社会科(68030)
- 社会科学(68010)
- 省(67477)
- 基金项目(65923)
- 自然(62091)
- 自然科(60617)
- 自然科学(60600)
- 自然科学基金(59474)
- 划(57390)
- 教育(54659)
- 资助(50473)
- 编号(49042)
- 成果(39298)
- 重点(38275)
- 部(36448)
- 发(35921)
- 创(35372)
- 课题(33721)
- 科研(33349)
- 计划(32999)
- 创新(32957)
- 大学(31221)
共检索到321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颜耀 李秉钧 何宗明 刘雨晖 李明 俞新妥 马祥庆
[目的 ]比较不同种源杉木人工林木材特性的差异,分析不同种源杉木材性的地理分布规律,筛选材性较优的杉木种源。[方法 ]选择1958年营造的全国第一片杉木种源试验林,进行不同种源杉木的生长调查,取样测定不同种源杉木木材密度、管胞形态、干缩性、湿胀性、顺纹抗剪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冲击韧性、硬度等指标,比较不同种源杉木木材材性差异,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不同种源杉木木材特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结果表明,9种不同种源杉木的木材特性存在显著差异(P 浙江金华>福建南平>四川彭县>四川庐山>湖北竹溪>湖南会同>安徽休宁>贵州剑河。安徽休宁种源的差异干缩最小,贵州剑河种源的体积干缩系数最小。福建南平种源木材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最高,安徽休宁种源木材冲击韧性和顺纹抗剪强度最高,广东郁南种源木材顺纹抗压强度最高,四川庐山种源木材硬度最高。不同材性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木材密度与部分力学性质显著相关。根据不同种源杉木材性的差异,将9种种源杉木分为3类,福建南平、广东郁南、四川庐山和安徽休宁种源归为一类,四川彭县、浙江金华、湖北竹溪和湖南会同种源归为一类,贵州剑河种源归为一类。综合不同材性指标对9种种源杉木材性的综合评价排序为安徽休宁>四川庐山>福建南平>广东郁南>四川彭县>浙江金华>湖北竹溪>湖南会同>贵州剑河。[结论 ]地理种源在一定程度上对杉木木材材性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杉木 种源 材性 管胞 力学性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何福基 马灵飞 许元科
通过对浙江省临安县和龙泉市各15株杉木子代优树材性测试和综合评定,认为临75,临5,龙7,龙25和龙26号是优良的工程用材优树;龙23,龙25,龙28和临78号是优良的制浆造纸用材优树。其中龙25号是两者兼优的优树,临78和龙26号是两者较好的优树。
关键词:
优树 木材性质 杉木 评价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怡 景美清 阳胜男 朱宁华 周原驰
为更好地协调农业用地与林业用地之间的关系,探讨杉木-花生林农间作模式,本论文选取广西种源2.5代实生苗(简称"广西-2.5")杉木、福建种源无性系扦插苗-020(简称"福建-020")以及福建种源无性系扦插苗-061(简称"福建-061")杉木幼林纯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花生间作对相应种源杉木幼林的成活率、光合特性以及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花生-杉木间作模式下的广西-2.5、福建-020、福建-061杉木的成活率分别提高了4.02%、6.06%、7.39%;树高总增长量分别增加了8.31%、28.57%和6.55%;地径、冠幅和新枝分支角度均略低于于未进行花生间作的对照组;不同种源的杉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曲线均为不对称双峰曲线,其中净光合速率Pn的大小依次为:广西-2.5>福建-020>福建-061;花生间作模式和未间作的杉木纯林的光响应曲线趋势一致,依次为:广西-2.5>福建-020>福建-061。研究结果可为科学优化杉木幼林套种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杉木 间作 光合特性 生长特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洪昌端 沈辛作 陈天霞 童再康 范义荣
从全国第2次杉木种源试验的浙江省开化、建德和临安3个试验点中取1485株样木,分析其胸高木材密度。结果表明:木材密度在种源间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且种源内株间变异丰富;种源的木材密度同地理纬度相关极显著,呈纬向渐变,且同1月均温相关,表现为从北到南木材密度呈下降的趋势。依木材密度所作的聚类分析可以把3个试点均参试的49个种源划分为南、中、北3大类群;木材密度呈中等程度的遗传,单地点的种源遗传力为0.3103~0.3789,多点的种源遗传力达0.5833,且同胸径生长量有较高的遗传相关;依各种源的木材密度值的大小,为浙江省杉木造林区选出了福建南平和广西那坡2个生长、材质兼优的种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宏伟 于海燕 卢绍辉 张江涛 刘俊磊 王晶
Chinese Pistache(Pistacia chinensis Bunge)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woody oil plant and timber tree in China.A provenance test was conducted to measure and make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index of photosynthetic rate,transpiration rate,leaf area and height of growth of the two-year-old Chines...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林峰 高建亮
【目的】研究对比了7个杉木速生无性系和1个对照(CK)30年生木材材性的差异,为杉木从木材材性方面选择良种提供依据。【方法】以采自湖南省金洞林场同一立地条件上营造的7个杉木速生无性系和1个对照实生林(CK)30年生的木材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标准测量气干密度、基本密度、抗弯强度、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顺纹抗拉强度、横纹全部抗压强度(弦向、径向)、横纹局部抗压强度(弦向、径向)10个指标。运用Excel 2016、SPSS 25.0等软件对这些测试结果进行数据统计、方差分析。【结果】7个速生无性系之间的10项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30年生木材在实验室的气干密度、基本密度、抗弯强度、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顺纹抗拉强度、横纹全部抗压强度(弦向、径向)、横纹局部抗压强度(弦向、径向),其的测定均值分别为0.409 g·cm~(-3)、0.322 g·cm~(-3)、70.652 MPa、8.298 GPa、46.56 MPa、104.30 MPa、2.06 MPa、1.91 MPa、3.46 MPa、3.29 MPa,与对照(CK)的误差分别为-0.97%、-0.60%、-0.07%、0.43%、-0.47%、-0.51%、0%、0.53%、-0.29%、-0.49%。【结论】30年生速生无性系的材性与对照(CK)的材性测定均值误差均在±0.9%以下,即没有差异;根据《木材力学性质分级表》和《国产树种分级规格材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要求》的规定,它们是属于同一等级强度的木材。经方差分析后认为:不同无性系之间的木材材性是有显著差异的,在95%的置信度估计下,各无性系间有显著差异的材性项目有密度、顺纹抗压和抗拉强度及横纹局部抗压强度(弦向、径向);有极显著差异的材性项目有抗弯强度、弹性模量和横纹全部抗压强度(弦向、径向)。在30年生时,木材密度大的无性系其木材材性比实生林木材要好,也比密度小的无性系木材要好。通过木材材性分析后认为:速生系7922和79172可作杉木速生系良种培育。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木材 材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任海青 江泽慧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杉木、马尾松横纹拉应力、顺纹拉应力及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破坏表面 ,结果表明不同的加载方式、加载速度对木材的断裂过程有影响 ;木材的微观构造影响其断裂过程。
关键词:
杉木 马尾松 扫描电子显微镜 断裂过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符韵林 徐峰 唐黎明 韦广绥
为了解不同立地类型杉木木材解剖上的差异 ,为杉木速生材的定向培育及材质改良提供更为充分的理论依据 ,该文采用宏观、微观的方法 ,以广西国营高峰林场 1 2~ 1 3年生的杉木木材为试材 ,于 2 0 0 1— 2 0 0 3年研究了南带产区不同立地类型 (南坡、山谷、山脊、山顶 )间杉木木材解剖上的差异 .结果表明 :①生长轮宽度及晚材率差异显著 .生长轮宽度径向变异随着年龄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纵向变异随着高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而晚材率的径向、纵向变异规律均不明显 .②管胞双壁厚及壁腔比差异显著 ,而长度、宽度、长宽比差异不显著 .各解剖因子径向变异模式相似 ,而纵向变异...
关键词:
杉木 立地类型 木材解剖因子 气干密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小英 段爱国 张建国 张雄清 朱安明
#N/A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鲍甫成 王正 郭文静
以人工林杨木和杉木木材为研究对象 ,对其表面自由能、表面极性和表面化学官能团等木材表面特征因子进行测定 ,并探讨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木材表面特性的变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比杨木有较高的总表面自由能 (42 35mN·m- 1 对 38 93mN·m- 1 )和非极性表面自由能 (41 6 1mN·m- 1 对 35 5 2mN·m- 1 ) ,而杨木的极性表面自由能比杉木要高 (3 4 1mN·m- 1 对 0 74mN·m- 1 )。杨木和杉木木材经过不同温度处理后 ,其总表面自由能和非极性表面自由能都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而极性自由能则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主...
关键词:
杉木 杨木 表面自由能 表面化学官能团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明鹤 沈宝仙 李传涵 梅勇 严明学
Fifteen cuttings of each donor were taken from a clonal hedging orchard and rooted in Hunan Province in spring of 1991. A total of 552 clones were selected out of 1 000 clones based on rooting percentage, growth rate and resistance to disease and insects in 1992 and wa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e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晓储 黄利斌 王伟 王敏敏 陈志银 蒋志新
利用设置在分布区北缘江苏宁镇丘陵(句容、江宁)的各种试验测定林所收集的24个种源、50个江苏当地种源优树半同胞子代、17个产地间杂交组合子代490株平均木选择材料,以及融水种源山洼、山谷、山坡3种栽植立地,3000、4950、6000株·hm-23种栽植密度,以及6、8、10、15、18a等5个年龄组林分275株样木材料研究杉木木材的基本密度变异规律。结果表明,杉木全分布区试验不同种源,江苏种源优树自由受粉子代家系,江苏江宁×四川德昌种源产地杂交组合子代间有显著的遗传变异(依次为:F=6.71**>F0.01=2.40;F=3.87**>F0.01=2.19;F=2.63*>F0.05=2.3...
关键词:
杉木 木材基本密度 变异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王沈南
木材高温热处理具有反应条件可控、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特点,可以显著改善木材的尺寸稳定性、耐久性,是杉木等人工林木材提质增效的有效手段。作为热处理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工艺参数,热处理温度对人工林杉木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等均具有显著影响。本文重点研究热处理温度对人工林杉木各项性质的影响机制,旨在从化学成分、微观结构等角度探讨温度对杉木材性变化的作用机理。本文以人工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边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常压过热蒸汽热处理技术,固定热处理时间2h,分别在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洑香香 杨立伟 施季森 王桂风
利用差异显示法(DDRT-PCR)研究杉木的2个自然变异类型(句容0号及独干杉)木材形成过程中基因表达差异。通过银染后切割回收54个差异条带,经2次扩增和纯化、克隆转化及反向Northern杂交验证后共获得29个阳性克隆。测序后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1)Blastn比对(分值>60)有9个cDNA克隆在GeneBank中找到了相似的功能,分别与核糖体蛋白基因、信号传导功能、泛素蛋白基因、抗性功能、组氨酸磷酸转移蛋白、细胞发生功能及能量代谢相关;2)Blastx比对有12个序列可进行功能推测;3)还有8个cDNA在数据库中未发现匹配信息。这些信息可为杉木木材形成相关基因的分离和克隆提供研究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骆秀琴 管宁 文小明 罗吴明
以微密度分析对19 个种源杉木的木材密度径向变异模式进行了研究。不同种源间和种源内株间,年轮平均密度的径向变异曲线都存在一定的变异,但此变异主要表现在种源内株间。年轮平均密度的幼龄—成熟相关性从第3 年起就极显著。由微密度分析得出的一系列密度和年轮宽特征值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在年龄影响下的变异过程中,年轮内密度变异曲线随年轮宽的变动导致晚材率变动的效应较为显著,年轮平均密度主要受晚材率影响;年轮平均密度与年轮宽呈特别显著的负相关。而在种源影响下的变异过程中分析,上述效应不明显,而不同种源间密度变异曲线的上下移动影响显著;年轮平均密度主要受早材平均密度影响;年轮平均密度与年轮宽的负相关远不如在年龄...
关键词:
木材密度 径向变异模式 杉木 种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