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89)
- 2023(10382)
- 2022(9297)
- 2021(8752)
- 2020(7357)
- 2019(17044)
- 2018(16982)
- 2017(32250)
- 2016(17972)
- 2015(20046)
- 2014(19923)
- 2013(19643)
- 2012(17899)
- 2011(15972)
- 2010(15705)
- 2009(14121)
- 2008(13548)
- 2007(11504)
- 2006(9800)
- 2005(8207)
- 学科
- 济(65393)
- 经济(65325)
- 管理(47467)
- 业(45085)
- 企(37845)
- 企业(37845)
- 方法(32974)
- 数学(28679)
- 数学方法(28310)
- 学(18217)
- 农(17158)
- 中国(15850)
- 财(15333)
- 业经(14726)
- 地方(14034)
- 农业(11709)
- 理论(11632)
- 和(11295)
- 环境(11121)
- 贸(10880)
- 贸易(10875)
- 技术(10568)
- 易(10542)
- 制(10174)
- 务(10167)
- 财务(10107)
- 财务管理(10091)
- 企业财务(9569)
- 划(9370)
- 教育(9198)
- 机构
- 大学(249811)
- 学院(248462)
- 管理(97727)
- 济(87806)
- 理学(85940)
- 经济(85687)
- 研究(85088)
- 理学院(84917)
- 管理学(83128)
- 管理学院(82711)
- 科学(60135)
- 中国(58767)
- 京(53838)
- 农(49577)
- 业大(45668)
- 所(44685)
- 研究所(41768)
- 农业(39476)
- 财(38106)
- 中心(37501)
- 江(34872)
- 北京(33677)
- 范(32678)
- 师范(32281)
- 财经(31565)
- 院(31331)
- 技术(28920)
- 经(28747)
- 州(28695)
- 省(26689)
- 基金
- 项目(184607)
- 科学(142056)
- 基金(131784)
- 研究(127242)
- 家(118712)
- 国家(117783)
- 科学基金(98821)
- 社会(75871)
- 省(74111)
- 社会科(71727)
- 社会科学(71706)
- 基金项目(71322)
- 自然(68747)
- 自然科(67101)
- 自然科学(67080)
- 自然科学基金(65810)
- 划(63011)
- 教育(57828)
- 资助(54440)
- 编号(51070)
- 重点(42136)
- 成果(40215)
- 发(39077)
- 部(38604)
- 创(38205)
- 计划(37376)
- 科研(36540)
- 课题(35804)
- 创新(35693)
- 科技(34096)
共检索到340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旭 杨志玲 王依清
【目的】揭示木姜叶柯叶片活性成分的变异规律及环境因子对其叶片主要有效成分总黄酮和二氢查耳酮类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分光光度法,比较了6个省区9个种源木姜叶柯当年生和往年生叶片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并运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地理气候及土壤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木姜叶柯叶片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差异。当年生叶片中根皮苷和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含量最高的为江西安福种源(3.53%和1.25%)、三叶苷和总黄酮含量最高的为重庆梁平种源(19.91%和7.41%)、根皮素含量最高的为湖北长阳种源(4.03),往年生叶片中根皮苷和总黄酮含量最高的为重庆酉阳种源(20.71%和9.68%),三叶苷和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含量最高的是重庆梁平种源(0.58%和0.023%),根皮素含量最高的是湖北长阳种源(0.057%)。当年生叶片中三叶苷、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根皮素含量,往年生叶片中根皮素与纬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8、-0.762、-0.779、-0.884;各种源地的年均温和极端最低温度与当年生叶片三叶苷、根皮素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3和0.675;当年生和往年生叶片中总黄酮的含量与土壤pH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9和-0.706,往年生叶片中根皮苷的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和速效氮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4、0.749和0.729,三叶苷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磷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4和0.744。【结论】木姜叶柯叶片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存在着丰富的变异,叶片有效成分受纬度、年均温、极端最低气温、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及土壤含氮量等因子的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关广晟 屠乃美 肖汉乾 肖春生 朱列书
研究了湖南部分烤烟主产县烟稻复种连作和一年一熟连作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和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烟稻复种连作,土壤pH值高于一年一熟连作,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氯和钙的含量均显著高于一年一熟连作,全钾、速效钾含量显著低于一年一熟连作;烟叶总糖、还原糖、总氮含量均高于一年一熟连作,烟碱含量低于一年一熟连作,但差异均不显著;烟叶氯、钾含量均显著高于一年一熟连作.
关键词:
烤烟 种植方式 土壤养分 化学成分 湖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小英 段爱国 张建国 张雄清 朱安明
#N/A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红 段爱国 张建国
树种群体的地理变异是林木选择育种的基础,研究不同种源径向生长的气候敏感性,对于种子调拨及优良种源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不同种源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长期和短期响应,指出同一树种不同种源对气候变化具有不同的响应特征。利用不同种源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可指导未来气候下的种源选择。然而,国内有关同一树种不同种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仍十分缺乏,树木种源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亟待进一步深入开展。采用树轮气候学方法探讨不同树木种源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可有效促进我国森林培育管理,指导选择生产力高、适应性强的种源用于更新造林。
关键词:
种源 径向生长 气候变化 极端天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宏伟 于海燕 卢绍辉 张江涛 刘俊磊 王晶
Chinese Pistache(Pistacia chinensis Bunge)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woody oil plant and timber tree in China.A provenance test was conducted to measure and make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index of photosynthetic rate,transpiration rate,leaf area and height of growth of the two-year-old Chines...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佳成 武妍妍 朱景乐 孙永玉 冯健 江泽平 史胜青
【目的】明确和比较不同种源栎属和锥属橡实品质特征,充分挖掘其果用资源潜力,为今后两属优良种质资源选育、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借鉴。【方法】本研究收集了我国15个省(市)的6个种28个种源栎属和7个种48个种源锥属的橡实,对其形态、营养物质和多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并利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形态特征方面,栎属橡实体型上多为椭球形,而锥属橡实多为近圆球形,前者体型大小和重量分别约为后者的1.5倍和2倍。(2)种仁营养物质方面,栎属可溶性糖含量约为18.31~79.94 mg/g,其中,麻栎、短柄枹栎和蒙古栎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栎属平均值;锥属整体水平上可溶性糖含量较低,约为20.16~52.08 mg/g,而苦槠和黧蒴锥等个别种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栎属平均水平。栎属淀粉含量为169.33~382.27 mg/g,锥属淀粉含量为130.29~544.12 mg/g,整体高于栎属,但黧蒴锥的淀粉含量显著低于各个种。栎属和锥属的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平均值相差较小,但各个种之间具有显著差异。(3)种仁功能性成分方面,栎属总多酚含量为54.64~242.90 mg/g,锥属总多酚含量为1.28~138.11 mg/g,前者平均值约是后者的4.5倍。除苦槠和黧蒴锥外,其他锥属总多酚含量极低,为1.28~4.66 mg/g,且总黄酮和可溶性单宁含量变化趋势与总多酚类似。栎属维生素E含量高于锥属平均值,而锥属中除多酚含量高的苦槠和黧蒴锥之外,其他种维生素E含量均较低。两属中25号短柄枹栎抗氧化活性最高,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可达82.98%。(4)综合得分排名发现,16号种源橡实体型最大,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20号种源橡实体型较大,淀粉和多酚类物质较高,可溶性蛋白和总氨基酸含量适中,各方面整体表现平稳;排名前十的橡实分别为16、17、20、14、2、24、28、8、3、19号种源的橡实。【结论】我国栎属和锥属种质资源的橡实形态、营养、功能成分等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程度较高,其中,筛选出了10份综合排名靠前的优质橡实种源。研究结果为后续富含淀粉和富含多酚类物质的优良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关键词:
橡属 锥属 橡实品质 综合评价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崔思明 郝亚涵 周玮 任颖 周鹏 陈晓阳
【目的】分析构树不同种源叶表型性状遗传变异规律,为构树遗传多样性研究和优良种源的筛选等提供参考。【方法】以30个构树种源的叶为材料,通过测量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周长等8个叶的表型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构树不同种源间8个叶表型性状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性状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叶面积与叶长、叶宽、叶周长、叶柄长和绒毛密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2)不同叶片性状间变异系数幅度为12.72%~64.50%,该结果初步表明不同种源间叶片性状的遗传变异幅度较大,叶面积、叶长、叶宽和叶周长的种源重复力均在55%以上,表明构树的叶性状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遗传控制的。3)对不同种源建立叶面积拟合方程,除四川大邑外,其他种源的叶面积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说明这些模拟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好,后续试验可通过叶长与叶宽预测叶面积,简化试验。4)对构树叶各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周长和绒毛密度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种源间构树叶的地理变异是以纬度变异为主。5)根据叶片的8个性状可将30个构树种源聚为3类。【结论】构树不同种源间叶表型性状差异显著,可为构树遗传多样性研究和优良种源的筛选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构树 种源 叶性状 遗传变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美玉 陈益银 习向银 陈亚
在网室盆栽条件下,采用3水平灌水量(40,60,80 L/株)×4水平施氮量(0,3,7,12 g/株),以烤烟K32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氮耦合对烤烟生育期内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烟土壤4种酶活性随生育时期推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旺长期或现蕾期达最高。在相同生育时期和相同灌水水平下,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植烟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以3 g/株施氮水平下活性最高,酸性磷酸酶活性以7 g/株施氮水平达最高;而脲酶活性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12 g/株施氮水平下达最高。在相...
关键词:
水氮耦合 烤烟 酶活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新玉
在湿地生态系统恢复重建过程中,湿地土壤质量变动与景观类型的相互关系及其耦合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豫东黄河故道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故道湿地景观类型与土壤质量因子之间的关系,探讨景观类型与土壤生态过程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显示:1主成分分析(PCA)和典型相关分析(CCA)表明,主成分与湿地景观类型密切相关;主成分P1(土壤有机质与微生物活性)与山杨林地的相关性最大;主成分P2(土壤总磷与容重)与莎草沼泽的相关性最大;主成分P3(土壤p H值)与碱蓬滩地的相关性最大;2土壤性质的改变能够很好地响应湿地景观类型,各景观类型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鸥 魏天兴 刘飞 李英勇
为促使高速公路边坡植被群落正向演替,探究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以山东省青临高速公路16种典型绿化护坡类型为例,选取代表植物群落、地形条件和土壤特性的指标,运用冗余分析法揭示植被重建后群落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构建不同护坡模式下植被-土壤耦合模型。结果表明:1)各类环境因子共同解释了公路边坡植物多样性变异信息的87.599%,土壤理化性质的解释度最高,达到69.539%;2)多样性指数对土壤作用的反馈程度排序为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3)与群落多样性平均关联系数大于0.65的土壤因子排序为速效磷...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冗余分析 耦合协调 护坡类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莉 覃静婷 刘世男 覃永华
【目的】分析不同种源黄果厚壳桂种子和叶片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含量,为黄果厚壳桂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分别从8个种源[金秀(JX)、永福(YF)、龙胜(LS)、上思((SS1和SS2)、桂平(GP)、隆安(LA)和武鸣(WM)]黄果厚壳桂的种子和叶片中提取挥发油,测定种子含油率,利用气相色谱(GC)法测定种子挥发油的脂肪酸组成,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叶片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比较分析不同种源黄果厚壳桂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差异。【结果】8个种源黄果厚壳桂种子的平均含油率为1.70%~4.67%,以YF种源种子的挥发油提取率最高;种子挥发油中均检测出9种类型脂肪酸,且均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含量达76.45%~81.15%;从8个种源黄果厚壳桂叶片挥发油中共鉴定出89种化学成分,包括醇类20种、酚类2种、醛类1种、酮类11种、烷烃类8种、烯烃类24种、酯类19种和其他类4种;不同种源叶片的挥发油化合成分组成和含量存在差异,其中,SS1、GP和LA种源叶片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相对含量最高的是豆甾烷-3,5-二烯,分别达39.31%、32.61%和45.01%;YF、LS和WM种源叶片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相对含量最高的是氧化石竹烯,分别为23.98%、18.70%和16.59%;SS2种源叶片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相对含量最高的是γ-谷甾醇,为23.45%,JX种源叶片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相对含量最高的是16-三十一酮,为30.91%;各种源均具有自身特有的化学成分。【结论】YF种源黄果厚壳桂种子的挥发油提取率最高;8个种源黄果厚壳桂种子挥发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高于饱和脂肪酸;不同种源黄果厚壳桂叶片的挥发油中均含有多种共有化学成分和特有成分,但含量存在差异。因此在香料工业、日用化工、制药工业和保健品开发方面可根据不同的油脂特性和化学成分含量选择合适的黄果厚壳桂种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松 李在留 薛建辉 李雪萍 陈晶晶
【目的】研究掌叶木种子千粒质量、出仁率、含油率和籽油脂肪酸等经济性状在种源间的差异及变异规律,评估并筛选最优生物柴油原料种源。【方法】以广西乐业、田林、凤山、环江和贵州独山5个种源掌叶木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千粒质量和出仁率后,采用索氏抽提法分别测定种子、种仁和种皮含油率,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籽油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对种子经济性状间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各种源进行聚类分析;基于脂肪酸燃料特性因子对各种源进行评估。【结果】1)各种源间的种皮含油率差异不显著,千粒质量、出仁率、种子和种仁含油率差异均极显著(P1%)占籽油脂肪酸组成的98. 19%,它们在种源间的变异系数均值为7. 21%,其中神经酸平均质量分数(7. 8%)排在已知含有神经酸木本植物第4位。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含油率与种仁含油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徐明 张健 刘国彬 邱甜甜 郑明清
植被和土壤的耦合协调关系是沟谷地植被恢复进入良性演替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研究通过建立9个植被因子和11个土壤因子的2级层次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构建沟谷地植被-土壤系统耦合协调模型。结果表明:沟谷地经过20多年的植被恢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沟谷地的植被-土壤系统发展趋势均处于中级协调发展水平上;其中,刺槐林沟处于中级发展模式水平植被土壤同步型,柠条灌丛沟和天然草地沟为中级发展模式水平土壤滞后型;逐步回归线性分析表明,不同植被属性或土壤属性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的环境因子(植被群落或土壤条件)存在差异。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沟谷地植被-土壤系统耦合协调关系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与植...
关键词:
刺槐 柠条 天然草地 黄土丘陵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静 郭滨德 孙洪志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种源的樟子松在帽儿山地区的生长差异,研究该地区气候因子对樟子松径向生长的影响,本文建立了来自于阿尔山、高峰、红花尔基、卡伦山、图强罕达盖和金山等7个种源樟子松树轮年表。[方法]通过年轮-气候响应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探讨了不同种源樟子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7个种源地樟子松树轮年表整体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但局部也有不同之处,除图强种源外,其余6个种源地樟子松在生长初期年轮宽度呈增加趋势。阿尔山、高峰、红花尔基和卡伦山种源地樟子松径向生长与当年2月平均温度显著正相关,罕达盖种源地樟子松径向生长与前一年4月平均温度显著正相关;高峰、图强、卡伦山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协全 汪其双 覃兴化 黄思琦 严洪 邹双全 邹小兴
通过查阅本草著作植物志、地方志等书籍,结合实地考察,对木姜叶柯进行考证梳理,明确其历史源流、名称、基原植物、药用部位、药性.经考证,木姜叶柯为壳斗科石栎属植物,其拉丁学名为[Lithocarpus litseifolius(Hance) Chun],过去部分植物学和茶学工作者将其误认为是多穗柯[Lithocarpus polystachyrus(Wall. ex DC.) Rehd].木姜叶柯的根、茎、叶、果均可入药,药性主要呈“味甘、涩,性平,入肝、肺、胃、肾、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滋补肝肾、润肺镇咳、和胃降逆等功效.木姜叶柯最早以“甜茶”一名出现于宋朝,在清朝,湖南溆浦称其为“溆浦瑶茶”,在民间则有“甜茶”“甜叶子树”等近40种别称.
关键词:
木姜叶柯 甜茶 本草考证 药性 功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