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47)
- 2023(9083)
- 2022(8232)
- 2021(7836)
- 2020(6641)
- 2019(15397)
- 2018(15468)
- 2017(29727)
- 2016(16510)
- 2015(18569)
- 2014(18600)
- 2013(18414)
- 2012(16732)
- 2011(15018)
- 2010(14720)
- 2009(13197)
- 2008(12656)
- 2007(10693)
- 2006(9174)
- 2005(7660)
- 学科
- 济(59893)
- 经济(59828)
- 管理(44845)
- 业(42293)
- 企(35793)
- 企业(35793)
- 方法(30549)
- 数学(26453)
- 数学方法(26126)
- 学(16206)
- 农(15522)
- 中国(14402)
- 财(14398)
- 业经(13232)
- 地方(12378)
- 理论(10907)
- 和(10636)
- 农业(10444)
- 贸(10293)
- 贸易(10289)
- 环境(10030)
- 易(9974)
- 技术(9946)
- 务(9561)
- 财务(9503)
- 财务管理(9488)
- 制(9263)
- 企业财务(8984)
- 教育(8805)
- 划(8652)
- 机构
- 大学(230116)
- 学院(228473)
- 管理(92101)
- 济(81628)
- 理学(80976)
- 理学院(80090)
- 经济(79656)
- 管理学(78508)
- 管理学院(78127)
- 研究(77155)
- 科学(53486)
- 中国(53424)
- 京(49281)
- 农(43172)
- 所(40255)
- 业大(40081)
- 研究所(37543)
- 财(35564)
- 农业(34432)
- 中心(33850)
- 江(31841)
- 北京(30870)
- 范(29972)
- 师范(29594)
- 财经(29492)
- 院(28325)
- 经(26854)
- 州(26418)
- 技术(25963)
- 师范大学(23973)
- 基金
- 项目(168102)
- 科学(129417)
- 基金(119980)
- 研究(117887)
- 家(107010)
- 国家(106149)
- 科学基金(89454)
- 社会(70377)
- 省(67042)
- 社会科(66532)
- 社会科学(66513)
- 基金项目(64994)
- 自然(61695)
- 自然科(60210)
- 自然科学(60193)
- 自然科学基金(59069)
- 划(56795)
- 教育(53473)
- 资助(49673)
- 编号(47983)
- 成果(38231)
- 重点(37542)
- 部(35750)
- 发(35227)
- 创(34892)
- 课题(32951)
- 计划(32947)
- 科研(32828)
- 创新(32503)
- 大学(30496)
共检索到313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童再康 斯金平 刘饶
采集厚朴 5年生种源试验林共 13个种源 39个树皮样品 ,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HPL C)测定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表明 :厚朴酚、和厚朴酚、厚朴酚类总量、厚朴酚 /和厚朴酚比例等品质性状在种源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叶先端小凸尖型的鄂西种源酚类含量最高 ,凹叶型的庐山种源最低 ,总含量前者是后者的 10 .34倍。以上 4个厚朴品质性状均受较强的遗传控制 ,其种源遗传力为 0 .7585~ 0 .94 6 5,且呈经向为主 ,经、纬双向地理变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明 杨硕知 裴刚 蒋丽娟 宋庆安 蔡能 李永欣 曾慧杰
为了研究凹叶厚朴树厚朴酚、和厚朴酚的积累分布规律,以10年生凹叶厚朴为试验材料,建立了凹叶厚朴树体解析木高度与厚朴酚、和厚朴酚及树皮厚度含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解析木高度与总酚含量、厚朴酚含量、和厚朴酚含量关系最优模型依次为y=─0.053 636x3+0.665 503x2─2.543 869x+3.964 848,y=─0.008939x3+0.110 233x2─0.419 464x+0.693 864,y=─0.044 697x3+0.555 271x2─2.124 405x+3.270 985;树体解析木高度与树皮厚度关系最优模型为y=─0.008 965x3+0.031 331x...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旭 杨志玲 谭美 程小燕 曾平生 谭梓峰
厚朴为我国传统木本药材,用药面广、药材需求量大,人工林培育获得了广泛重视,但其药材质量优劣不等,优质资源筛选工作势在必行。厚朴生长性状及遗传力优劣决定药材产量及遗传稳定性高低。对20个厚朴种源8年生林分生长性状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树皮厚度均值为6.34 m、6.9 cm、1.97 mm,树高、胸径和树皮厚度方差均达极显著差异;树高、胸径和树皮厚度的遗传力分别为0.813 0、0.811 4和0.890 1。经综合评价,筛选出4号、12号、11号和17号等4个最优种源,4个入选优良种源树高、胸径和树皮厚度比群体分别提升16.32%、15.87%和10.78%,树高、胸径和树皮厚度的遗传增益比群体依次提升13.27%、12.88%和9.60%,胸径、树高和树皮厚度的遗传进度比群体则提升16.47%、12.81%和8.91%,胸径和树高为早期选择可靠的生长性状指标。建议厚朴育种先从地理种源筛选着手,结合对种源内的单株筛选,可望获得优良的无性系,为厚朴产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志玲 杨旭 舒枭 严琳香 谭梓峰 王洁 檀国印 刘毅 俞文仙
研究了15个厚朴种源间生物量变异、分配格局及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厚朴种源间总生物量及各指标生物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种源间生物量分配格局有4种类型,其中12个种源生物量分配格局为叶>茎>根;苗高和地径在地点及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基因型对苗高的影响大于环境,环境对地径的影响大于基因型;略阳等7个种源苗高遗传稳定性较好,城固等5个种源的地径遗传稳定性较好.
关键词:
厚朴 种源 生物量 分配格局 遗传稳定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玉球 童再康 斯金平
采集 5年生种源试验林共 1 3个厚朴种源 1 30个单株的树叶样品 ,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法测定了POD、EST和GOT等 3种酶系同工酶。结果表明 :GOT同工酶各种源仅有 1条谱带 ,鄂西种源与其他种源呈等位基因分离关系 ;POD和EST同工酶各有 7条和 1 0条带。经 3种酶系谱带单独分析和综合 3种酶系的相似系数聚类分析 ,所划分的类群同叶形分化类型基本一致。图 4表 2参 9
关键词:
厚朴 种源试验 同工酶 聚类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志玲 杨旭 谭梓峰 舒枭 王洁 檀国印
【目的】掌握厚朴不同种源苗期苗高、地径的生长规律及物候期参数和生长参数特征,为厚朴幼苗生产管理和优良种源筛选提供参考。【方法】对15个不同种源及2个种源区厚朴幼苗在苗期的生长状况进行连续观察,并用Logistic方程对其生长动态过程进行拟合,获得苗高、地径、物候期与生长特征参数。【结果】厚朴不同种源间苗高生长节律基本一致,速生期起止时间和持续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线性生长始期、线性生长末期和线性生长持续期最多分别相差21,22和18d,线性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55%以上,该时期为幼苗生长的关键期;种源间幼苗地径的线性生长期、最大线性生长速率、线性生长速率均存在较大差异;苗高与线性生长始期、线性生...
关键词:
厚朴 种源 苗期 生长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金花 姜英淑 宋红竹 王春城 张绮纹
参试材料为美洲黑杨50号(母本)和5个种源(各10个单株)青杨(父本)杂交获得的25个家系115个子代无性系。5年生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子代无性系在父本不同种源间、种源内家系间和家系内无性系间3个不同水平上存在α=0 001水平的显著差异,具有较大选择潜力。根据子代无性系的生长量和水泡溃疡病抗性,初步选择出了36个生长量大且对水泡溃疡病有一定抗性的优良无性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郁重彦 童再康 黄华宏 朱玉球
为了建立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药材品质快速有效的评价方法,采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测定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质量分数。通过在全波长条件下,运用不同数学预处理、光谱散射校正和统计方法对来发展定标回归方程,其中统计方法包括偏最小二乘法(PLS)、修正的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法(MPLS)和主成分回归法(PCR)。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得到最佳的数学方法为"3,6,6,1"组合,光谱散射校正方法为SNV+D或SNV,统计方法为MPLS,厚朴酚类物质的定标决定系数RSQ均达到了0.97以上。该定标模型的外部独立检验相关系数也均达0.95以上。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测定厚朴药材酚类物质质量分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熊仕发 吴立文 陈益存 高暝 周新华 汪阳东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白栎果实形态特征和营养成分变异规律,为白栎品种选育和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白栎自然分布区14个天然种源368个单株果实,分别测定4个形态特征指标和6个营养成分含量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白栎4个形态特征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均差异极显著,6个营养成分含量在种源间均差异极显著。白栎果实形态特征的Shannon-Wiener指数(H)均值为1.839,其中,果实宽度(1.886)>果实长度(1.837)>长宽比(1.832)>百粒质量(1.801);(2)白栎果实10个特征参数间大多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仅个别存在显著相关性;(3)对10个特征参数进行Q型聚类分析,可将14个白栎种源划分为3大类群:湖北利川、四川邻水、四川阆中、贵州黄平、湖南新晃、江西宜黄和广西全州种源为第一类;重庆万州、重庆江津、湖南龙山、福建武夷山、浙江武义、浙江西湖种源为第二类;浙江遂昌种源单独归为一类。[结论]白栎果实形态特征在种源内和种源间均差异极显著,种源内的变异高于种源间的变异,营养成分含量在种源间均差异极显著,说明其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果实特征参数与地理气候因子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综合聚类分析和营养成分含量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浙江遂昌种源果实综合品质最好。
关键词:
白栎 种源 果实形态 营养成分 地理变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甜甜 汪明磊 陈阳峰 朱妙华 肖深根
以厚朴为试材,设置露晒根、包埋干根干反向生长模拟处理,以未作任何处理的根皮、干皮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厚朴总酚,采用LC–MS技术分析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包埋干、露晒根处理的干皮和根皮总酚含量均增加;厚朴中检测到873种代谢物,其中,对照的根皮组与干皮组显著性差异代谢物有107个,露晒根皮与对照干皮组显著性差异代谢物有71个,包埋干皮与对照根皮组显著性差异代谢物有76个,各处理组间差异代谢物以上调为主;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脂质和类脂化合物、有机酸及衍生物、有机氧化物、木脂素、新木脂素及其相关化合物,且主要聚集在β–丙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等途径;根干反向生长模拟处理能诱导处理部位与模拟部位之间差异代谢物数量显著降低,并引起氨基酸类物质和代谢途径积极响应。
关键词:
厚朴 根干反向生长模拟 总酚 差异代谢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甜甜 汪明磊 陈阳峰 朱妙华 肖深根
以厚朴为试材,设置露晒根、包埋干根干反向生长模拟处理,以未作任何处理的根皮、干皮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厚朴总酚,采用LC–MS技术分析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包埋干、露晒根处理的干皮和根皮总酚含量均增加;厚朴中检测到873种代谢物,其中,对照的根皮组与干皮组显著性差异代谢物有107个,露晒根皮与对照干皮组显著性差异代谢物有71个,包埋干皮与对照根皮组显著性差异代谢物有76个,各处理组间差异代谢物以上调为主;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脂质和类脂化合物、有机酸及衍生物、有机氧化物、木脂素、新木脂素及其相关化合物,且主要聚集在β–丙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等途径;根干反向生长模拟处理能诱导处理部位与模拟部位之间差异代谢物数量显著降低,并引起氨基酸类物质和代谢途径积极响应。
关键词:
厚朴 根干反向生长模拟 总酚 差异代谢物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增金 郑风英 任可 吴佳木 荣俊冬 陈礼光 郑郁善
为了解凹叶厚朴不同种源苗期性状变异规律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筛选出适合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育苗的凹叶厚朴优良种源.以21个种源的凹叶厚朴为研究对象,对其苗期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相关性分析,并在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开展种源试验.结果表明:凹叶厚朴不同种源间的苗期性状除平均根径外,其它性状均有显著差异,苗期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2.67%~48.76%,除地径、总根长和平均根径外其余性状遗传力均达到90%以上;苗高与茎生物量、总生物量、平均根茎、叶总酚含量、茎总酚含量、全株总酚含量呈显著相关;地径与茎生物量、总根长、叶生物量、根生物量、总生物量呈显著相关;年降水量与地径、总根长、平均根径呈显著相关,平均根径与纬度、经度呈显著相关,年日照时数与苗期性状无显著相关性.利用多性状综合评定方法,初步筛选出适宜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生长的优良种源,即江西九江庐山、浙江杭州淳安、浙江丽水景宁、湖北黄冈蕲春、湖北恩施5个种源.
关键词:
凹叶厚朴 苗期性状 种源 地理变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超 路丙社 白志英 王洁 冯献彬
采用RAMP对我国不同地区的180份黄连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对引物组合所产生的115条DNA扩增片段中,有109条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4.78%;Shannon多样性指数I=0.5541,Nei's多样性指数H=0.38030,物种总基因多样性(Ht)为0.2963;种群内基因多样性(Hs)为0.3803,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2209,表明22.09%的变异存在于种群间,群体内的变异占总变异的77.91%;基因流(Nm)为1.7633,显示种群间的基因交流顺畅。
关键词:
黄连木 RAMP 遗传多样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舒枭 杨志玲 杨旭 段红平 于华会 黄建昌 李树朝
The length,width,thickness,length/width ratio and 100-seed weight of Magnolia officinalis seeds from 15 natural distribution regions in China were measured and their germination rates were tes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seeds from different region in seed cha...
关键词:
厚朴 产地 种源 种子性状 聚类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培 阙青敏 欧阳昆唏 李俊成 湛欣 朱芹 张俊杰 邓小梅 陈晓阳
[目的]由于过度采伐和天然更新能力较差等原因,红椿天然林分和林木的数量日益减少。深入研究红椿不同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揭示其群体结构分布,可为其种质资源保护和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相关序列多态性分子标记(SRAP)对来自中国的29个种源及1个澳大利亚种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各种源地选取母树30株,株距50 m以上。澳大利亚种源取自华南农业大学红椿资源收集圃。利用POPGENE1.32,NTSYSPc2.1,GEN AIEx 6.5和STRUcTRUE 2.3进行遗传参数估计、聚类图构建、主坐标分析、地理隔离模式构建及遗传结构分析。[结果]24对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05条多态性条带...
关键词:
红椿 SRAP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