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17)
- 2023(10275)
- 2022(8612)
- 2021(7903)
- 2020(6577)
- 2019(15182)
- 2018(15104)
- 2017(28250)
- 2016(15691)
- 2015(17749)
- 2014(17780)
- 2013(17682)
- 2012(16579)
- 2011(15267)
- 2010(15892)
- 2009(14340)
- 2008(14131)
- 2007(12565)
- 2006(11255)
- 2005(10366)
- 学科
- 济(69209)
- 经济(69151)
- 业(37473)
- 管理(36922)
- 企(29034)
- 企业(29034)
- 方法(27697)
- 数学(24609)
- 数学方法(24078)
- 中国(20847)
- 地方(19872)
- 农(18816)
- 学(17987)
- 业经(15302)
- 农业(12756)
- 制(12345)
- 财(11624)
- 贸(11184)
- 贸易(11171)
- 地方经济(11165)
- 发(11027)
- 理论(10912)
- 融(10897)
- 金融(10894)
- 银(10867)
- 银行(10825)
- 易(10698)
- 行(10554)
- 技术(10395)
- 环境(10316)
- 机构
- 学院(228489)
- 大学(226530)
- 研究(89143)
- 济(84248)
- 经济(81999)
- 管理(79034)
- 理学(67197)
- 理学院(66229)
- 管理学(64348)
- 中国(64104)
- 管理学院(63992)
- 科学(60776)
- 农(52345)
- 京(50879)
- 所(48886)
- 研究所(44875)
- 业大(41520)
- 农业(41406)
- 中心(38705)
- 财(37428)
- 江(36870)
- 北京(32790)
- 院(32421)
- 省(32384)
- 范(32057)
- 师范(31609)
- 州(29982)
- 技术(28932)
- 财经(28926)
- 科学院(28045)
- 基金
- 项目(154527)
- 科学(118013)
- 基金(107282)
- 研究(104036)
- 家(98376)
- 国家(97590)
- 科学基金(80271)
- 省(64038)
- 社会(61636)
- 社会科(58306)
- 社会科学(58293)
- 基金项目(56016)
- 自然(55722)
- 自然科(54412)
- 自然科学(54383)
- 划(54369)
- 自然科学基金(53351)
- 教育(48991)
- 资助(45651)
- 编号(41384)
- 发(38683)
- 重点(36812)
- 成果(33254)
- 计划(32519)
- 创(32007)
- 课题(31687)
- 部(31616)
- 科技(30413)
- 科研(30020)
- 创新(30016)
- 期刊
- 济(100911)
- 经济(100911)
- 研究(67390)
- 中国(55028)
- 农(49166)
- 学报(48094)
- 科学(40918)
- 大学(34401)
- 农业(33907)
- 学学(32818)
- 教育(31115)
- 管理(30856)
- 财(26512)
- 技术(20990)
- 融(20236)
- 金融(20236)
- 业(18880)
- 业经(17911)
- 经济研究(16017)
- 业大(14043)
- 财经(13573)
- 科技(12702)
- 版(12673)
- 问题(12209)
- 统计(11922)
- 资源(11760)
- 经(11674)
- 农业大学(11453)
- 林业(11295)
- 策(11159)
共检索到354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穰中文 朱三荣 田峰 袁谋志 陈武 戴林建
为明确烟田细菌种群特征与烤烟青枯病发生的相互关系,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研究了烟草连作(连作4年、8年和12年),轮作(烟草–玉米、烟草–百合、烟草–萝卜),绿肥(黑麦草、箭舌豌豆和油菜)还田等种植模式下烟田耕层土壤的细菌种群特征。结果表明:连作年限越长,烟田土壤细菌多样性与均一度越低,土壤细菌生态网络趋于松散,青枯病害发生更为严重,连作8年与12年烤烟青枯病发病率分别为连作4年的33.60倍与33.69倍;烟草–玉米轮作与黑麦草还田可明显改善烟田细菌群落结构,在青枯病发病盛期
关键词:
种植模式 细菌 种群特征 烟田土壤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方远鹏 王娜 白羽祥 王戈 徐照丽 邓小鹏 杜宇 周鹏
为探讨长期不同烟草种植制度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征及各因子间的内在关系,在长期定位试验点分别收集撂荒地(AL)、烤烟连作(CC)、烤烟-玉米轮作(CR)的土壤样品,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种植制度下土壤细菌群落和其他土壤环境因子特征及关系。结果表明,CC显著提高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其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LEfSe差异分析表明,不同种植制度土壤的优势菌群组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CC、CR土壤中的主要优势细菌分别为假节杆菌属(Pseudarthrobacter)和赭黄嗜盐囊属(Haliangium)。RDA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优势菌群与差异微环境因子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以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速效钾含量对细菌群落分布影响最大,均与假节杆菌属(Pseudarthrobacter)的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赭黄嗜盐囊属(Haliangium)的相对丰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由此可见,不同种植制度会导致土壤微生态环境发生显著变化,长期连作会导致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富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升高,有益细菌生长受到抑制,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受到破坏,进而影响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平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申云鑫 沈广材 包玲凤 濮永瑜 张庆 周旭东 尹兴盛 张荣琴 陈齐斌 何永宏 杨佩文
【目的】解析保山植烟土壤罹患烟草青枯病病株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种群多样性特征,揭示烟草青枯病害发生与根际可培养微生物种群间的关系,为利用微生物功能多样性防控烟草青枯病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集隆阳区和施甸县10个乡(镇)、30个村的30份患病烟株根际土壤样品和30份健康烟株根际土壤样品,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获得可培养细菌种群,基于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健康烟株和患病烟株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种群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的差异。【结果】健康烟株和患病烟株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的OTU数量和α多样性指数间差异不显著。与健康烟株相比,在门分类水平上,患病烟株根际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提高,Firmicutes和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降低;在纲分类水平上,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纲(Bacteroidia)的相对丰度提高;杆菌纲(Bacilli)和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降低;在属分类水平上,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和剑菌属(Ensifer)的相对丰度提高;假节杆菌属(Pseudarthrobacter)、赖氨酸芽胞杆菌属(Lysinibacillus)和土壤芽孢杆菌属(Solibacillus)的相对丰度降低。鞘脂单胞菌目(Sphingomonadales)、鞘脂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苯基杆菌属(Phenylobacterium)、假诺卡氏菌目(Pseudonocardiales)和假诺卡氏菌科(Pseudonocardiaceae)是健康烟株根际土壤中富集的细菌种群,而Chitinophaga_sp__MHS12、Azospirillaceae、Azospirillum和Flavitalea则是患病烟株根际土壤中富集的细菌种群。【结论】保山健康烟株与患病烟株土壤根际可培养细菌群落呈分化趋势,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发展可能与烟株根际细菌种群丰度变化有关,利用有差异的可培养细菌种群可进行烟草青枯病的生物防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海洋 王伟 张仁福 热西达·阿不都热合曼 姚举
【目的】真菌是土壤微生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环境变化有明显的指示作用。本研究对黄萎病不同发生程度棉田土壤中的真菌群落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探明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入侵棉田对土壤中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揭示土壤中真菌群落在棉花黄萎病发生过程中的生态作用。【方法】以阿克苏、石河子不同发病程度棉田和库尔勒人工接菌棉田为研究对象,从中采集6个土壤样品:阿克苏重病田土壤(AD)、阿克苏对照田土壤(ACK)、石河子重病田土壤(SD)、石河子对照田土壤(SCK)、库尔勒重病田土壤(KD)、库尔勒对照田土壤(KCK)。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土壤中真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结合冗余分析(RDA)明确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结果】在97%相似度水平下,AD和SD样品中真菌的OTU数量、Chao1和Ace丰富度指数均分别高于其对照ACK、SCK,而Simpson指数均分别低于其对照;人工接菌的KD与其对照KCK样品之间OTU数量、Chao1和Ace丰富度指数以及Simpson指数均无显著差异。NMDS分析表明,AD、SD土壤样品首先表现为明显的空间趋向性,之后表现为时间趋向性,而库尔勒土壤样品则首先表现为时间趋向性,其次是空间趋向性。群落组成方面,在门水平上,土壤中Ascomycota的丰度占绝对优势,其次为Basidiomycota和Mortierellomycota,3个门在KD与KCK样品之间以及SD与SCK样品之间的丰度差异较小,而在AD和ACK样品之间丰度差异较大;在属水平上,Sporobolomyces的丰度最高,其与Mortierella在不同区域重病田土壤中丰度均高于对照,而Wardomyces均低于对照。此外,AD样品中Pyrenochaetopsis、Microdochium、Fusarium的丰度均低于ACK,而此3个属在SD样品中的丰度均高于SCK样品。组间差异显著分析表明,库尔勒、石河子土壤中的显著差异标记均主要富集于重病田中,而阿克苏土壤中显著差异标记主要富集于无病田中。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中有机质、全氮量与真菌的OTU数量、丰度呈显著正相关,与Simpson指数的相关性低;pH、全磷和全钾与Simpson指数明显正相关,总盐与Simpson指数明显负相关。RDA分析表明,土壤中的真菌群落与有机质、全氮、总盐明显相关。【结论】自然重病棉田土壤中真菌的OTU数量、丰度均高于轻病或无病田,而真菌的多样性低。人工接种大丽轮枝菌短期内未对土壤中真菌的丰度、多样性和群落结构造成明显影响。土壤中真菌的多样性、丰度和组成受有机质、全氮、含盐量等指标影响显著。采样时期对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同样有明显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武海杰 杨国锋 孙娟 李长忠 刘洪庆 李海梅
为了探究出适合山东地区苜蓿的最优生态种植模式,合理利用土地,在苜蓿轮作小麦地、苜蓿复种冬牧70黑麦地与苜蓿连作地3种种植模式下,采用定期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的水分、容重、总孔隙度、p H值、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及全氮含量的方法,研究了3种模式下土壤表层结构的变化及养分的消耗和利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苜蓿轮作模式与苜蓿连作和复种相比:可以明显降低土壤容重,0~30 cm土壤平均总孔隙度增加7.716%;可以降低土壤酸碱度,除5月份20~30 cm土层高于AA处理0.805,6月份10~20,20~30,0~30 cm土层高于AR处理1.413,0.673,0.569外,其余时间整体略低于其他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万青 李季 曹志平 李钰飞
为研究温室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探索以土壤线虫为指示生物,评价温室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健康状况的敏感指标。本研究设置3个处理:有机种植模式(ORG)、无公害种植模式(LOW)和常规种植模式(CON),试验中对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线虫群落各生态指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温室种植模式土壤线虫总数为有机模式>无公害模式>常规模式。土壤线虫具有明显的表聚性,线虫总数表层明显高于下层。3种种植模式下土壤线虫均以食细菌线虫为优势类群,食真菌线虫最少。线虫总属数为有机模式(39个属)>无公害模式(30个属)>常规模式(28个属)。香农指数(H′)和丰富度指数(SR)在种植模式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土壤线虫 种植模式 温室 群落结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佩文 杨群辉 倪明 郭应成 肖志新 胡志明 李家瑞 杨明英
【目的】分析高黎贡山绿色生态优质烟叶生产示范区烟草青枯病发生流行的气象因素,研究不同土壤调理剂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以指导病害的有效防控。【方法】于2012、2103和2014年烟草生长时期内,选择烟草青枯病历年发生的地块,定期调查病害的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根据气象数据,计算调查间隔10 d内有效积温和降雨量,分析气象因素与病情指数之间的关系。考察壮根丰、腐殖酸和石灰等3种土壤调理剂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结果】气象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田间病情指数的增长与10 d内有效积温和降雨量成正相关,10 d
关键词:
烟草青枯病 气象因素 土壤调理 防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慧菊 田敏 杨明愈 刘海怡 林原 柳蓉 秦玉芝 熊兴耀 胡新喜
以华薯5号为材料,于2022、2023年在湖南省株洲市开展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土壤化学性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产高效方式(种植密度为82 500株/hm~(2),每hm~(2)施硫酸钾复合肥1 125 kg、有机肥1 500 kg、生物酶活化磷肥750 kg、40%硫酸锌15 kg)的株高、茎粗高于农民方式(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每hm~(2)施750 kg硫酸钾复合肥)和高产方式(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每hm~(2)施1500 kg硫酸钾复合肥);2022、2023年高产高效方式的产量最高,分别为28.78、46.83 t/hm~(2),显著高于农民方式和高产方式;高产高效方式的土壤pH、有机质含量和脲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农民方式和高产方式;高产方式显著提高了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通过高通量测序对不同种植方式马铃薯根区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产方式 observed_otus、chao1指数最高;主成分分析表明,农民方式与高产方式、高产高效方式细菌群落组成差异较大;高产高效方式门水平上Proteobacteria和Deferribacterota相对丰度及属水平上Mucispirillum和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均高于农民方式和高产方式;RDA分析表明,土壤pH、NPK、有机质、土壤脲酶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SEM分析表明,土壤pH、SOM和NPK含量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改变土壤细菌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因子。综上所述,与农民方式、高产方式相比,高产高效方式能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缓解土壤酸化和提高有机质含量,增加主要优势门的丰度,显著增加块茎产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慧菊 田敏 杨明愈 刘海怡 林原 柳蓉 秦玉芝 熊兴耀 胡新喜
以华薯5号为材料,于2022、2023年在湖南省株洲市开展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土壤化学性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产高效方式(种植密度为82 500株/hm~(2),每hm~(2)施硫酸钾复合肥1 125 kg、有机肥1 500 kg、生物酶活化磷肥750 kg、40%硫酸锌15 kg)的株高、茎粗高于农民方式(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每hm~(2)施750 kg硫酸钾复合肥)和高产方式(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每hm~(2)施1500 kg硫酸钾复合肥);2022、2023年高产高效方式的产量最高,分别为28.78、46.83 t/hm~(2),显著高于农民方式和高产方式;高产高效方式的土壤pH、有机质含量和脲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农民方式和高产方式;高产方式显著提高了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通过高通量测序对不同种植方式马铃薯根区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产方式 observed_otus、chao1指数最高;主成分分析表明,农民方式与高产方式、高产高效方式细菌群落组成差异较大;高产高效方式门水平上Proteobacteria和Deferribacterota相对丰度及属水平上Mucispirillum和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均高于农民方式和高产方式;RDA分析表明,土壤pH、NPK、有机质、土壤脲酶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SEM分析表明,土壤pH、SOM和NPK含量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改变土壤细菌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因子。综上所述,与农民方式、高产方式相比,高产高效方式能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缓解土壤酸化和提高有机质含量,增加主要优势门的丰度,显著增加块茎产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怀俊 顾钢 纪成灿 陈顺辉 林伟杰
研究了烤烟品种CB-1,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85等田间青枯病发生情况,以及K326,CB-1烟株根系土壤青枯病菌的数量动态变化及其与田间病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不同抗性品种的土壤中,青枯病菌的数量差异较大;根系中病原菌繁殖到一定数量且生长一段时期后,田间烟株才会出现症状且与前者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土壤温湿度高有利于青枯病的发生、为害.
关键词:
根系土壤 青枯病原菌 土壤微生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鑫钰 朱宏建 周倩 任佐华 吴凌婧 刘二明
为了筛选具有生防价值的拮抗烟草青枯雷尔氏菌的内生细菌,从湖南长沙、永州、郴州烟草青枯病发病区的健康烟株采集茎秆,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获得150个内生菌株。抑菌结果表明,21个内生菌株对烟草青枯雷尔氏菌2316菌株有拮抗效果,占总菌株数的14.0%。拮抗菌株中,F1菌株24 h对烟草青枯雷尔氏菌株2316抑菌圈直径达6.5 mm,其抗菌谱研究表明,该菌株对辣椒白绢病菌等5种植物病原真菌和柑橘溃疡病菌等5种病原细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F1菌株为莫哈韦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
关键词:
烟草 青枯雷尔氏菌 内生细菌 分离 鉴定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耀全 邓长芳 罗珠珠 牛伊宁 李玲玲 蔡立群 谢军红 马欣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作为黄土高原退耕还林主要草种,其种植面积日益扩大。本研究依托布设在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不同种植年限的苜蓿栽培试验,分析不同种植年限苜蓿草地(14、12、5 a)土壤温室气体(CO_2、N_2O和CH_4)排放特征的影响,同时从土壤温度、含水量及酶活性的角度探究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对以上温室气体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苜蓿地为CO_2和N_2O的排放源,CH_4的吸收汇;在测定期内CO_2排放速率表现为6月最高,1月最低;N_2O排放速率表现为7月最高,12月最低;CH_4吸收速率表现为7月最高,3月最低。CO_2累计排放量表现为5 a> 14 a> 12 a,5 a苜蓿地较12 a苜蓿地和14 a苜蓿地分别显著增加16.60%、13.01%(P 12 a> 5 a,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 0.05);CH_4累计吸收量表现为5 a> 12 a> 14 a,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分析综合增温潜势发现5 a苜蓿地增温潜势显著高于12 a和14 a苜蓿地。逐步回归分析表明,CO_2排放通量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温度和水分(R~2=0.870),N_2O排放通量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温度(R~2=0.930),CH_4排放通量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温度和脲酶含量(R~2=0.96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翔 范艺宽 毛家伟 孙春河 桂言伟 陈启龙
分析了烤烟连作与轮作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以及底肥中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不同配施比例对烤烟生育期土壤NO3--N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田连作3年、6年与轮作相比,土壤有机质均下降,速效氮、磷和钾含量增加,pH值上升;连作6年与3年相比,土壤pH值、速效磷和速效钾又有所升高,碱解氮持平,有机质降低4.3%。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随连作年限增加而呈减少趋势,真菌以连作3年最低;连作使细菌和真菌有益菌群数量降低,而腐霉等有害菌群数量增加。烤烟生育前期,随着底肥中NO3--N施用比例增加,耕层土壤NO3--N含量增加,而生育中后期没有显著差异;随着烤烟生育期推进,土壤N...
关键词:
烤烟 种植制度 施肥 土壤养分 微生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