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6)
- 2023(7415)
- 2022(6250)
- 2021(5820)
- 2020(4914)
- 2019(10935)
- 2018(11057)
- 2017(20591)
- 2016(11382)
- 2015(12469)
- 2014(11859)
- 2013(11244)
- 2012(9621)
- 2011(8712)
- 2010(8970)
- 2009(8355)
- 2008(7766)
- 2007(6640)
- 2006(5600)
- 2005(4845)
- 学科
- 济(40114)
- 经济(40085)
- 管理(27933)
- 业(26879)
- 方法(21548)
- 企(21092)
- 企业(21092)
- 数学(19652)
- 数学方法(19120)
- 农(12583)
- 学(9596)
- 中国(9408)
- 业经(9021)
- 农业(8141)
- 理论(7876)
- 贸(7810)
- 贸易(7805)
- 易(7609)
- 财(7504)
- 技术(6107)
- 和(6005)
- 地方(5946)
- 制(5922)
- 环境(5908)
- 教学(5644)
- 划(5541)
- 银(4924)
- 银行(4881)
- 策(4810)
- 务(4658)
- 机构
- 学院(153285)
- 大学(147867)
- 管理(54705)
- 济(54092)
- 经济(52871)
- 研究(51145)
- 理学(47980)
- 理学院(47464)
- 管理学(45973)
- 管理学院(45765)
- 科学(37110)
- 农(36873)
- 中国(36529)
- 京(31307)
- 业大(30212)
- 农业(29698)
- 所(27699)
- 研究所(25771)
- 中心(23254)
- 财(22356)
- 江(22292)
- 技术(20961)
- 农业大学(19494)
- 北京(19001)
- 范(18509)
- 州(18309)
- 财经(18263)
- 院(18170)
- 师范(18163)
- 省(17737)
- 基金
- 项目(110635)
- 科学(84295)
- 基金(77388)
- 研究(73978)
- 家(71626)
- 国家(71128)
- 科学基金(58756)
- 省(46477)
- 社会(44087)
- 社会科(41826)
- 社会科学(41814)
- 自然(41249)
- 自然科(40354)
- 自然科学(40341)
- 基金项目(39702)
- 自然科学基金(39560)
- 划(39078)
- 教育(35132)
- 资助(33216)
- 编号(30317)
- 重点(26037)
- 发(24204)
- 计划(23856)
- 创(23743)
- 成果(22699)
- 部(22317)
- 创新(22303)
- 科研(21801)
- 科技(21740)
- 课题(21614)
共检索到211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岳华 李晓锋 刘伟 姚明久 伍文丹 蒋旭东 唐祈林 程明军
为充分挖掘四川地区丰富的水热资源,建立饲草料周年生产体系,进行了不同种植模式下青贮玉米(Zea mays)与饲用燕麦(Avena sativa)产量和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随播期延迟,燕麦和青贮玉米生育期均缩短。晚秋播种‘林纳’综合表现良好,可前作青贮玉米。青贮玉米播期为5月21日时,‘奥玉3628’表现最优,可作为两季青贮玉米轮作模式中的第一季饲草。播期为8月21日时,‘雅玉158’综合表现最好,可作为两季青贮玉米轮作模式中的第二季饲草。“青贮玉米‘奥玉3628’→青贮玉米‘雅玉158’→饲用燕麦‘林纳’”轮作模式下饲草全年生长时间长达339 d,全年干草产量高达48 905.15 kg·hm~(-2),粗蛋白产量达5 388.35 kg·hm~(-2),显著高于其他种植模式,具有良好的推广利用潜力。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闫慧颖 李春喜 唐生华 王子录 白永吉
为了筛选出适宜青海旱地推广种植的青贮玉米(Zea mays)品种,引种了3个品种在海拔2 040m的青海旱地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豫玉22号综合性状表现突出,株高314.80cm,单株鲜重1 148.67g,单株干重257.96g,单株绿叶数13.60片,鲜草产量121 066.95kg·hm-2,较金穗3号和金凯3号分别增产44.70%和6.74%,干草产量分别增产11.42%和11.09%。干草中粗蛋白含量达6.94%,粗脂肪含量达13.87g·kg-1,钙含量达3.82g·kg-1。以上结果说明,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裴亚斌 杜文华 刘汉成 刘翠 田新会
为明确甘南高寒牧区3种饲草不同种植模式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设置了秋播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套作式复种箭筈豌豆(Vicia sativa)、50%春播小黑麦混播50%箭筈豌豆、小黑麦秋季单播、箭筈豌豆春季单播和燕麦(Avena sativa)春季单播5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的干草产量、营养价值(粗蛋白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经济效益及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秋播小黑麦套作式复种箭筈豌豆和50%春播小黑麦混播50%箭筈豌豆的干草产量分别为14.06和12.31 t·hm~(–2),纯收益分别为6 286和11 011元·hm~(–2),显著高于3种单播模式(P <0.05),且显著提高了土壤的全氮含量,可作为甘南高寒牧区高效种植模式进行种植推广。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想 张业猛 朱丽丽 杨学贵 李文军 王元兰 徐慧君 祁琪 陈志国
为筛选出适宜青海高原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Zea mays)品种,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50个玉米品种的青贮性能和营养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参试品种间主要农艺性状差异显著(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洁 张晨 张崇玉 曲绪仙 战汪涛 杨景晁 王英楠 张桂国
【目的】在国家大力推进"粮改饲"的背景下,研究以全株玉米青贮为基础的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饲喂小尾寒羊和不同组合杂交羊,对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推进全株玉米青贮应用和肉羊健康养殖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尼龙袋法对全株玉米青贮前后的营养成分和瘤胃降解性进行评价;饲养试验中选择4个不同品种的3月龄断奶健康公羔羊各30只,体重相近(27.6±1.7)kg,以品种差异分为4个处理,分别是小尾寒羊(SH),"杜泊×小尾寒羊"杂交F1(DH),"蒙古羊×小尾寒羊"杂交F1(MH)和"杜泊×洼地绵羊"杂交F1(DW),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10只羊,饲喂以全株玉米青贮为基础的TMR,精粗比25:75。预试期10 d,正试期80 d,进行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测定。【结果】与青贮前相比,青贮后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DM含量、有机物(OM)含量和瘤胃降解参数的快速降解部分(a值)显著提高(P<0.01),NDF含量、ADF含量和有效降解率显著降低(P<0.001)。生产性能方面,不同组合杂交羊比小尾寒羊DMI有增加的趋势(0.05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熊雪 邵玲智 董建新 高俊虎
为筛选出适宜承德坝上御道口地区饲草生产利用的燕麦(Avena sativa)品种,本研究对引进的8个饲用燕麦品种的株高、产草量、叶面积、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及相对饲喂价值(RFV)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燕麦品种的生产性能及营养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牧王’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晓娟 何海军 寇思荣 周玉乾 刘忠祥 杨彦忠 连晓荣 周文期
为寻求青贮玉米(Zea mays)适宜种植密度,以6个青贮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种植密度对其生物产量、农艺性状及其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种植密度下生物产量高、营养品质好、综合性状优良的青贮玉米新品种,为试验区青贮玉米生产技术提供优化依据。结果表明,生物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6个品种高、中密度较低密度分别增产8.1%~43.0%和5.0%~19.9%,以陇青贮2号和北农青贮368增产幅度较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各品种青贮玉米收获天数延长,茎粗减小,持绿性降低,其中高密度较低密度收获天数延长3.2%~10.6%,茎粗减小6.0%~22.8%,持绿性降低2.7%~3.9%。各品种青贮玉米粗脂肪含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高密度较低密度降低6.8%~13.5%;相反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升高,高密度较低密度增加5.0%~8.5%和5.9%~16.2%。综合生物产量、农艺性状、品质等相关性状,在张掖地区适栽青贮玉米品种为陇青贮2号、武科青贮107和北农青贮368,其中陇青贮2号和北农青贮368适宜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武科青贮107适宜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真真 张玉芹 杨恒山 毛海龙 康利平
为探明不同配置模式对青贮型米豆复合体青贮饲料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玉米金岭17和大豆东豆9为试验材料,设置玉米大豆行比2:2(T1)、2:4(T2)、4:4(T3)、4:6(T4)4个配置模式,测定玉米、大豆生物量和复合体青贮饲料产量及发酵、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复合体青贮饲料中,T3处理玉米生物量占复合体总生物量比值最高(79.26%和79.53%),产量显著增加,两试验点分别较T1、T2和T4提高了16.21%、43.92%、61.97%和17.34%、39.60%、60.08%;干物质、可溶性糖、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中性、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低于其它处理(P<0.05);T4处理大豆生物量占比值最高(35.64%和35.35%),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但产量最低。感官评定和隶属函数分析均表明,T3处理复合体青贮饲料产量高且品质较优,可推荐为西辽河平原灌区较为适宜的青贮型米豆复合种植模式。
关键词:
青贮型 米豆复合体 产量 青贮饲料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培义 刘景辉 韩延滨 王利强 贺志强 焦立新
为呼和浩特地区青贮玉米品种选用提供依据和指导,文章以呼和浩特地区种植的6个青贮玉米品种为材料,通过对不同收获时期不同器官营养能量指标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青贮玉米品种可消化养分、总能、消化能及代谢能含量与积累量,随收获时期推后均呈递增趋势,且品种间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散粉、灌浆和乳熟3个不同时期收获,均以东陵白、华农1号、中北410能量积累较多,其中以东陵白表现最好,值得进一步大面积推广种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晓朋 郭家选 刘秀位 张喜英 孙宏勇
光能利用效率(RUE)的提高是增加玉米产量非常重要的因素。夏玉米不同种植模式对产量和RUE均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探讨不同种植模式如何通过改善RUE进而提高玉米产量,试验研究了不同行距种植对玉米产量及光能利用率的影响。试验于2012年在中科院栾城试验站进行,选用该区域普遍使用的先玉335和郑单958 2个品种,设20 cm+100 cm,40 cm+40 cm,60 cm+60 cm,40 cm+80 cm 4个行距水平,除了40 cm+40 cm密度为6.2×104株/hm2,其他密度均为7.5×104株/hm2。结果表明:郑单958的叶面积系数在60 cm+60 cm处理下比其他3个处理高5%...
关键词:
玉米 行距 光能利用率 产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健 黄德均 唐露 高立芳
为了给三峡库区"粮改饲"筛选出高产质优、适应性强的青贮玉米(Zea mays)品种,对10个青贮玉米品种的生产性能和饲用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0个青贮玉米品种中,干草产量最高的为"渝青玉3号",达30 636.16 kg·hm~(–2);株高表现最好的为"重艮166"和"渝青玉3号",分别为311.93、310.67 cm;穗位高变化范围为99.04~123.05 cm,最大值为"大爱111";叶长和叶宽表现最好的分别为"大爱111"和"渝青玉3号";茎粗表现最好的为"渝青玉3号"和"曲辰九号";粗蛋白含量最高的为"青贮玉米318",达10.4%;中、酸性洗涤纤维最低的皆为"青贮玉米318"。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排名前3位的均为"渝青玉3号"、"青贮玉米318"和"大爱111",该3个品种适宜在三峡库区推广种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黄荣才 郭子泰 高胜涛 卜登攀
中国是养殖业大国,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动物粪便,有机肥资源丰富。为实现动物粪便就地转化,探索动物粪便用作有机肥种植农作物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按照地形分为4个区组,每个区组4个施肥处理,分别为施以干物质为基础的牛粪组500 g·m~(–2)(Cow组)、鸡粪组500 g·m~(–2)(Fowl组)、猪粪组500 g·m~(–2)(Hog组)和不施肥的对照组(CK组),分析了不同种类有机肥对全株玉米(Zea mays)青贮营养品质及发酵品质的影响。在玉米籽粒达到2/3乳线期收割玉米,随后调制青贮饲料。测定青贮饲料样品青贮120 d后玉米青贮饲料的常规营养含量和发酵参数。结果表明,施用500 g·m~(–2)的鸡粪显著提高(P
关键词:
有机肥 全株玉米青贮 常规营养 发酵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明雪花 王斌 王腾飞 马霞 张译尹 赵小娜 兰剑
【目的】研究氮肥对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确定宁夏雨养区饲用小黑麦的最佳氮肥施用量,为饲用小黑麦的高效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2021-2022年,以‘晋饲草1号’饲用小黑麦为试验材料,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曹堡村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氮肥不同施用量(0 kg/hm~2(F_1,对照),75 kg/hm~2(F_2),150kg/hm~2(F_3)和225 kg/hm~2(F_4))对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和氮肥偏生产力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并分析生产性能与营养品质间的相关性,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氮肥处理饲用小黑麦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21-2022年,施氮肥处理的饲用小黑麦株高、叶茎比、叶片数和叶面积均高于未施氮肥处理,其中F_3处理的上述所有指标均最高。2021年和2022年,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饲用小黑麦粗灰分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呈降低趋势,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F_3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较低,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均最高。2021年和2022年,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饲用小黑麦干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饲用小黑麦氮肥偏生产力呈降低趋势,其中F_3处理饲用小黑麦的干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饲用小黑麦的干草产量与株高、叶片数、粗蛋白产量以及粗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叶茎比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不同氮肥处理对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得分由高到低为F_3>F_2>F_4>F_1。【结论】当氮肥施用量为150 kg/hm~2时,饲用小黑麦生长指标、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总体均较优,为宁夏雨养区饲用小黑麦的最佳氮肥施用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郑美 李娟 王玉芬 白岚方 张德健
为探究内蒙古高原(东华北地区)玉米(Zea mays)青贮时间对青贮品质的影响,确定最适玉米青贮用品种及青贮时间,促进畜牧业发展。选用‘先锋38P05’、‘先玉1409’、‘海玉11’、‘利合228’和‘A6565’ 5个品种,设置青贮0、15、30、45、60和90 d,测定其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各品种青贮30 d后pH小于4.00;青贮过程中不同品种间乳酸(LA)、乙酸(AA)存在显著差异(P 0.05),‘先玉1409’青贮45 d的LA最高占鲜物质(FM)的6.18%。各品种青贮45 d后营养成分变化趋于稳定;青贮90 d后‘先玉1409’的干物质(DM)、粗脂肪(EE)和相对饲喂价值(RFV)最高,干物质为21.73%, EE和RFV分别占干物质(DM)的5.43%、170.36%,粗蛋白(CP)损失率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最低,CP损失率为36.63%,ADF占干物质的23.21%。综上,玉米青贮45 d后品质基本达到稳定状态,内蒙古高原(东华北地区)选用‘先玉1409’作为青贮原材料,青贮效果最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婷 杨雪娇 张越利 王红俊 杨云贵
【目的】研究燕麦品种及其与全株玉米(Zea mays)质量比对混合青贮料营养成分及品质的影响,以筛选出青贮效果较好的燕麦品种及燕麦与玉米的最佳混合青贮模式。【方法】以3个燕麦品种白燕2号、白燕7号和白燕8号为研究对象,每个品种分别按燕麦与玉米鲜质量比0∶1,3∶7,5∶5,7∶3和1∶0混贮,共设置15个处理,常温贮存90d后开封,测定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和pH值、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AF)等指标。【结果】(1)白燕8号燕麦与玉米质量比为7∶3的处理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灰分(CA)、无氮浸出物(NFE)含量较高,水分和粗纤维(CF)含量较低,因此青贮后的营养成分最...
关键词:
燕麦品种 混合比例 青贮品质 营养成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