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25)
- 2023(8055)
- 2022(6823)
- 2021(6158)
- 2020(5154)
- 2019(11491)
- 2018(11178)
- 2017(19956)
- 2016(11758)
- 2015(12787)
- 2014(12371)
- 2013(11702)
- 2012(10950)
- 2011(9879)
- 2010(9952)
- 2009(8932)
- 2008(8910)
- 2007(7877)
- 2006(6892)
- 2005(5854)
- 学科
- 济(37950)
- 经济(37902)
- 管理(32667)
- 业(29172)
- 企(22835)
- 企业(22835)
- 方法(17328)
- 数学(15038)
- 数学方法(14827)
- 学(13463)
- 农(12652)
- 环境(11993)
- 财(10762)
- 中国(10210)
- 业经(8934)
- 贸(8710)
- 贸易(8710)
- 农业(8570)
- 易(8497)
- 划(8374)
- 理论(8197)
- 技术(7302)
- 务(6807)
- 地方(6807)
- 财务(6804)
- 财务管理(6793)
- 制(6758)
- 企业财务(6490)
- 和(6392)
- 教育(6075)
- 机构
- 学院(166499)
- 大学(165963)
- 研究(61585)
- 济(59430)
- 经济(58189)
- 管理(57412)
- 理学(50525)
- 理学院(49851)
- 管理学(48629)
- 管理学院(48387)
- 科学(44794)
- 农(43905)
- 中国(42420)
- 京(35754)
- 农业(35245)
- 业大(34969)
- 所(34173)
- 研究所(32139)
- 中心(26615)
- 财(25850)
- 江(25328)
- 农业大学(23455)
- 院(22463)
- 范(22300)
- 北京(22013)
- 师范(21878)
- 省(21291)
- 财经(21226)
- 技术(20676)
- 室(20110)
- 基金
- 项目(123033)
- 科学(94054)
- 基金(87948)
- 家(82796)
- 国家(82148)
- 研究(79464)
- 科学基金(67135)
- 省(49736)
- 社会(48586)
- 自然(47874)
- 基金项目(47444)
- 自然科(46721)
- 自然科学(46694)
- 社会科(45932)
- 社会科学(45915)
- 自然科学基金(45866)
- 划(43245)
- 教育(37627)
- 资助(35212)
- 编号(29786)
- 重点(29436)
- 计划(27216)
- 创(26059)
- 发(26038)
- 部(25910)
- 科技(24992)
- 科研(24678)
- 创新(24432)
- 业(22958)
- 成果(22573)
共检索到233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伊田 梁东丽 王松山 吴雄平 陈宏森
【目的】探讨不同种植年限对设施栽培土壤养分累积及其环境的影响,为设施栽培土壤的养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农田和菜地土壤为对照,测定了陕西杨凌地区5个不同种植年限(1,3,5,7,10年)的25个大棚不同土层深度(0~10,10~20,20~40cm)土壤的pH、电导率及养分含量,通过分层聚类分析筛选出最有代表性的土壤养分指标。【结果】相对于农田和菜地土壤,种植1~5年的设施栽培土壤的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及有效态锰、铜、锌含量均随种植年限的增长而升高,种植5~10年后各养分含量则趋于稳定,其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种植1~3年时,土壤硝态氮含量及电导率均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显著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褚可龙 裴峰 张琪 崔心红 沈烈英
对上海市奉贤区非洲菊栽培现状进行野外调查和取样分析,研究了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盐分的累积及离子组成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出现酸化和次生盐渍化趋势,土壤的酸化主要和NO3-的累积有关;除HCO3-、K+外,Cl-、SO42-、NO3-、Na+、Mg2+、Ca2+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积,且这6种离子间的相关性较好;土壤中盐分阴离子以NO3-为主,阳离子以Ca2+为主,对全盐量与各种离子进行逐步回归,得到模型为:ρ(全盐量)=0.291+5.295ρ(Ca2+)+2.177ρ(NO3-),且差异极显著。
关键词:
设施土壤 非洲菊 盐分累积 离子组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艾天成 武美燕 胡学玉
采用野外调查和取样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武汉市郊部分设施蔬菜栽培地土壤盐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研究区,轻度盐化土壤占52.63%,中度盐化土壤占21.05%,重度盐化土壤占5.26%,另有15.79%的设施土壤盐分含量超过了10g/kg,达到盐土的标准。(2)设施栽培土壤的可溶性盐含量与电导率(EC)均明显高于露天栽培菜地及植棉地土壤,且变化幅度大,平均值分别为6.6g/kg和0.31mS/cm。其中,10.5%的设施土壤表层EC值达到了作物生长障碍临界点(>0.6mS/cm)。表层土壤中以NO3-和Ca2+的相对富集为主要特征。(3)盐分的运移同时存在着向下迁移和向表层聚集两种方...
关键词:
设施土壤 盐分累积 土壤盐渍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伟 朱静华 高宝岩 李明悦 赵秋 郑鹤龄
为了保护设施蔬菜土壤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针对不同种植年限的设施蔬菜土壤养分状况展开调查。结果表明,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在设施土壤中出现了大量的累积,并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累积强度增大,超过10年的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天津市设施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累积强度与其他地区相差不多,速效钾累积强度高于其他地区;在设施蔬菜土壤中,硝酸盐在表层及深层土壤都出现了累积现象,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含量也较高,种植年限超过10年的设施蔬菜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已经达到149.1mg/L,而种植大田作物地下水硝酸盐含量仅为1.13mg/L;在种植不足10年设施土壤的pH未发生明显变化,超过10年则pH显著降低;种...
关键词:
设施蔬菜 棚龄 土壤 地下水 速效养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当前,设施蔬菜生产已成为我省效益最大的农业支柱产业。由于灌溉与施肥措施不合理,各地普遍出现了养分失衡、盐化、酸化、土传病害加重等系列土壤障碍问题,且随着设施使用年限增长这些土壤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成为严重制约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土壤问题,本项目运用土壤学、肥料学、农田水利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采用实地生产调查与室内分析、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式,首次对辽宁设施蔬菜栽培土壤质量状况与演变规律、机理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构建了设施土壤质量调控技术体系,为设施土壤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蒙亚 李忠佩 吴萌 刘明 江春玉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地土壤微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变化规律,探索高度集约利用下土壤质量退化的根本原因和机理,为设施菜地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集江苏省常熟市由稻麦轮作农田转变为设施菜地种植3 a、6 a和10 a等3个不同年限0—20 cm表层土壤,以周围种植水稻/小麦的农田土壤作为参照,分别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量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等指标。【结果】由稻麦轮作农田转变为设施菜地种植3 a的土壤微生物活性较强,养分含量较高;种植6 a后微生物活性明显降低,速效养分含量积累。种植年限从3 a到10 a,速效氮含量升高66.1%,速效磷含量升高97.2%。种植3 a以内p H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费超 张士荣 梁斌 李俊良 江丽华 徐钰 丁效东
针对设施菜地磷肥过量施用,以便为设施蔬菜土壤磷肥施用限量标准制定及磷肥增效调控方法建立提供数据支撑,以山东寿光设施蔬菜土壤为研究对象,调查并采集150个设施蔬菜温室,其中种植年限0-4年50个(样本n=50)、4-9年40个(n=40)、9年以上60个(n=60),每个样点共采集土壤剖面(030 cm,3060 cm,6090 cm)3层土壤样品,分别测定土壤全磷、有效磷、水溶性磷及微生物量磷及水溶性碳、微生物量碳、有机质含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种植年限增加,剖面深度在030 cm,3060 c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裴志强 卢树昌 王茜 王大凤
集约化设施土壤磷素积累日益严重,导致土壤磷素环境风险增大。为减轻设施土壤磷素积累,在设施菜田休闲期选用短时期内生物量大、深根系的鲜食糯玉米和饲用甜高粱为供试材料,分别设计了3个不同种植密度,即糯玉米6.75万(NY1),10.50万(NY2),13.50万(NY3)株/hm~2,饲用甜高粱10.50万(TG1),15.00万(TG2),21.00万(TG3)株/hm~2,研究填闲作物磷素吸收量及其对设施土壤磷素含量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提高,2种填闲作物总生物量和总吸磷量均先增后减,饲用甜高粱处理中TG2处理吸磷量最多,为150.03 kg/hm~2,糯玉米处理中NY2,吸磷量最高,为128.80 kg/hm~2。填闲糯玉米各处理和甜高粱TG1、TG2处理均可显著降低土壤表层总磷含量,分别降低15.2%~19.7%和10.7%~10.9%,2种填闲作物种植处理土壤表层水溶性磷含量分别显著降低28.4%~41.0%和16.2%~26.1%,且NY2、NY3、TG1、TG2处理对阻控下层土壤水溶性磷移动效果较好。另外,填闲糯玉米处理在西兰花种植初期土壤碱性磷酸酶没有明显增加,可以控制土壤有机磷矿化,TG2处理可以降低后茬初期土壤水溶性磷含量。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设施菜田填闲糯玉米和饲用甜高粱的适宜密度分别为10.50,15.00万株/hm~2,且NY2处理对减少设施土壤磷素积累,阻控磷素向下移动效果较为明显,TG2处理对吸收设施土壤磷素较为明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段曾平 周晓罡 汉瑞林 姚春馨 乔琦 王奕文 曾黎琼 杨自光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肥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对魔芋品质和产量及其栽培土壤的影响,为魔芋绿色健康种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4个处理:T1为不施微生物菌剂对照;T2、T3、T4分别为施用稀释100、300、500倍微生物菌剂。用量为200 mL·株~(-1),施用3次。定期测定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养分含量和魔芋长势、产量以及品质。【结果】施用微生物菌剂后15、30和60 d时T2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均高于T1(CK)。60 d时T2的蛋白酶活性最高,为772.8 U,比T1(CK)提高了44.6%;15、30和60 d时T2的蔗糖酶、脲酶、中性磷酸酶活性均最高,分别比T1(CK)提高了104.3%、88.71%、224.95%,35.29%、34.91%、20.00%,56.93%、9.36%、28.90%。施用微生物菌剂后魔芋根际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比对照有所提高,尤其是T2表现最为明显,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最高,比T1(CK)分别提高了5.21%、18.91%、18.74%、4.42%。T2的株高、根状茎数、最大根长、地下部分重量都最大,分别比T1(CK)增加4.5 cm、4.5个、6.5 cm、92.17 g。T4单株产量最高为0.432 kg,生长系数为6.55,折合单产为31 455 kg·hm~(-2),比T1(CK)增产12.41%。T2的烂芋和死株占比最大,为29.17%。T2鲜芋粘度和葡甘露聚糖含量在4个处理中最大,分别为1950 mPa·s和18.51%,比T1(CK)提高了600 mPa·s和4.45%;T4蛋白质含量在4个处理中最大,为10.79%,比T1(CK)提高了3.76%。【结论】施用肥效微生物菌剂后提高了魔芋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蛋白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中性磷酸酶活性,加快了土壤有机物质的分解转化,进而促进了魔芋的生长,提高了魔芋球茎的粘度、葡甘露聚糖和蛋白质含量。
关键词:
魔芋 微生物菌剂 土壤 产量 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鸿雁 薛泉宏 唐明 王玲娜 段春梅
【目的】探索不同种植年限人参地土壤中放线菌的生态差异,分离筛选有较好防效的生防放线菌。【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法及皿内琼脂块法,对采自黑龙江省铁力市小兴安岭南麓桃山、石长不同种植年限(1,5和7年)人参地土壤样品中的放线菌进行分离测数及拮抗放线菌筛选。【结果】①在石长样点,种植5,7年人参地土壤的放线菌总数和链霉菌数量分别为106×105,193×105CFU/g和41×105,83×105CFU/g,其年份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5),...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翔 范艺宽 毛家伟 孙春河 桂言伟 陈启龙
分析了烤烟连作与轮作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以及底肥中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不同配施比例对烤烟生育期土壤NO3--N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田连作3年、6年与轮作相比,土壤有机质均下降,速效氮、磷和钾含量增加,pH值上升;连作6年与3年相比,土壤pH值、速效磷和速效钾又有所升高,碱解氮持平,有机质降低4.3%。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随连作年限增加而呈减少趋势,真菌以连作3年最低;连作使细菌和真菌有益菌群数量降低,而腐霉等有害菌群数量增加。烤烟生育前期,随着底肥中NO3--N施用比例增加,耕层土壤NO3--N含量增加,而生育中后期没有显著差异;随着烤烟生育期推进,土壤N...
关键词:
烤烟 种植制度 施肥 土壤养分 微生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继澄 李家金 毕德义 马爱军 程平娥
模拟玻璃温室、塑料大棚的积盐特点,用不同浓度硝酸钙进行辣椒盆栽试验,研究土壤中硝酸钙加入量与辣椒生长及植株体内锰浓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2.50g/kg硝酸钙处理对辣椒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00g/kg处理则难以生长,7.50g/kg和10.00g/kg处理不能立苗。硝酸钙用量在低于2.50g/kg范围内,随着用量增加,辣椒叶中锰的含量由对照的85.00mg/kg上升到130.02mg/kg;而当硝酸钙含量达到5.00g/kg时,辣椒叶中的锰含量又降到50.32mg/kg.硝酸钙用量在5.00g/kg以上,因盐浓度过高直接危害辣椒生长;2.50g/kg处理的辣椒生长受到影响可能是由于锰浓...
关键词:
保护地栽培,硝酸盐,辣椒,锰,生长,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岳亚鹏 董鲜 周毅 薛林 洪立洲 徐阳春 沈其荣 郭世伟
选用长期定位水稻旱作试验土壤,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稻旱作方式对后作大麦产量、产量构成及养分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旱作均较水作有利于后作大麦的生长;水稻旱作的后作大麦株高均高于水作后作大麦,产量及其构成也均优于水作后作大麦;在不同水稻旱作方式中,水稻盖草旱作后作大麦的冬前分蘖发生早,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均略高于其他旱作处理,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产量,分别较覆膜旱作和水作高10.84%和17.43%。大麦养分累积则表现为:氮累积量各生育阶段均以前茬盖草旱作处理的为最高,在成熟期达到每盆958.85mg,而磷累积量则是生育前期最高,钾累积量则是生育后期最高。
关键词:
大麦 产量构成 养分累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武海杰 杨国锋 孙娟 李长忠 刘洪庆 李海梅
为了探究出适合山东地区苜蓿的最优生态种植模式,合理利用土地,在苜蓿轮作小麦地、苜蓿复种冬牧70黑麦地与苜蓿连作地3种种植模式下,采用定期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的水分、容重、总孔隙度、p H值、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及全氮含量的方法,研究了3种模式下土壤表层结构的变化及养分的消耗和利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苜蓿轮作模式与苜蓿连作和复种相比:可以明显降低土壤容重,0~30 cm土壤平均总孔隙度增加7.716%;可以降低土壤酸碱度,除5月份20~30 cm土层高于AA处理0.805,6月份10~20,20~30,0~30 cm土层高于AR处理1.413,0.673,0.569外,其余时间整体略低于其他处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