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13)
- 2023(5908)
- 2022(4957)
- 2021(4388)
- 2020(3733)
- 2019(8096)
- 2018(7732)
- 2017(14379)
- 2016(8206)
- 2015(8653)
- 2014(8284)
- 2013(8017)
- 2012(7446)
- 2011(6631)
- 2010(6334)
- 2009(5701)
- 2008(5544)
- 2007(4804)
- 2006(4049)
- 2005(3492)
- 学科
- 济(28066)
- 经济(28035)
- 业(21728)
- 管理(21270)
- 企(16067)
- 企业(16067)
- 方法(13539)
- 数学(12339)
- 数学方法(12255)
- 农(9191)
- 财(9171)
- 学(8103)
- 贸(7748)
- 贸易(7748)
- 中国(7552)
- 易(7468)
- 业经(6520)
- 农业(6471)
- 技术(5326)
- 地方(5126)
- 环境(5057)
- 制(4980)
- 务(4911)
- 财务(4909)
- 财务管理(4903)
- 收入(4840)
- 企业财务(4684)
- 产业(4521)
- 银(4381)
- 银行(4329)
- 机构
- 大学(115183)
- 学院(114951)
- 济(44863)
- 经济(44070)
- 研究(43782)
- 管理(41863)
- 理学(37431)
- 理学院(36953)
- 管理学(36235)
- 管理学院(36052)
- 农(33796)
- 科学(31762)
- 中国(30235)
- 农业(27527)
- 业大(26046)
- 所(24933)
- 京(23782)
- 研究所(23645)
- 中心(19042)
- 农业大学(18211)
- 财(17778)
- 江(16599)
- 院(16003)
- 省(15596)
- 财经(15099)
- 室(14917)
- 业(14754)
- 科学院(14345)
- 北京(14302)
- 实验(14056)
- 基金
- 项目(88988)
- 科学(67794)
- 基金(64566)
- 家(61933)
- 国家(61403)
- 研究(54754)
- 科学基金(49817)
- 自然(35536)
- 省(35460)
- 社会(35214)
- 基金项目(34936)
- 自然科(34756)
- 自然科学(34739)
- 自然科学基金(34174)
- 社会科(33387)
- 社会科学(33376)
- 划(31089)
- 资助(25880)
- 教育(24278)
- 重点(20825)
- 计划(20747)
- 编号(19400)
- 科技(19291)
- 发(19146)
- 创(18946)
- 部(18750)
- 科研(18456)
- 业(18332)
- 创新(17792)
- 农(16893)
共检索到154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义 梁洲瑞 余雯雯 常丽荣 卢龙飞 肖露阳 郑言鑫 刘福利
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养殖向离岸深水区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但不同离岸距离的海区对海带养殖状况的影响未见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选取了不同离岸距离的养殖海区(由远到近分别为高区、中区、低区),研究了不同海区环境对3个海带品种/品系(“寻山2号”、“寻山3号”和“205”)的生长性状,如长度、宽度、厚度、鲜重和干重的影响,结合不同捻距(80.8、65.6、61.1、53.4和48.3 mm)的养殖苗绳,分析了影响海带脱苗率的主要因素,同时对比研究了不同海区和苗绳捻距对养殖苗绳力学性能和老化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1)对于相同海带品种/品系,其长度、宽度和厚度性状在不同海区表现不同,海带“寻山2号”和海带“寻山3号”在高区具有更优良的经济性状;2)不同品种海带的鲜重和干重均呈现为在高区较大、中区次之、低区最低,但离岸养殖对不同品种鲜重与干重的提升作用不同;3)无论养殖前还是养殖后,特制养殖苗绳的断裂强力均显著高于传统的养殖苗绳(P
关键词:
海带 离岸距离 养殖绳性能 捻距 脱苗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志刚 史西志 胡远皆 孙育平
对中国海区海带(Laminariajaponica)不同栽培品系(种)及长海带(L.longissima)的配子体无性繁殖系进行12个酶系统的同工酶检测,获得了31个基因位点,酶谱分析结果说明,来自同一株海带的雌、雄配子体无性繁殖系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但"860"品系可能因杂合度大,导致该品系雌、雄配子体无性繁殖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远。对它们相应的亲本孢子体进行RAPD分析,30个随机引物共得到185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76个,占41%。利用UPGMA对同工酶及RAPD所得到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表明中国海区养殖海带的不同品系或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性较大,而"烟杂1号"与长海带之间具有较近...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福利 梁洲瑞 张朋艳 汪文俊 孙修涛 王飞久 袁艳敏
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海藻之一,我国海带养殖业已形成了完整的技术链条和产业链条。近年来,在内外因素双重驱动下,我国海带养殖业呈现出向离岸深水区发展的趋势。本文围绕海带离岸养殖,介绍海带近岸养殖和离岸养殖的概念,对比分析海带近岸养殖和离岸养殖的优劣势,探讨海带离岸养殖发展的动因,总结海带离岸养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为海带离岸养殖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为海带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新理念。
关键词:
海带 经济海藻 近岸养殖 离岸养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红生 王健 周毅 张涛 王萍 何义朝 张福绥
于 1998年 4月 5日至 6月 2 3日 ,在山东省烟台市四十里湾海区进行了 3种养殖模式养殖效果比较的模拟实验。在该海区岸边建立了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ri)单养 ,栉孔扇贝和海带 (Laminariajaponica)混养 ,栉孔扇贝、海带和刺参 (Apostichopusjaponicus)混养等 3个系列、9个养殖系统和 1个对照系统(5 .0m× 2 .0m× 1.0m ,日换水量 10 0 % ) ,进行对比实验。定期观测环境和营养盐的变化 ,栉孔扇贝、海带和刺参的存活和生长状况等。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扇贝单养和贝藻参混养模式栉孔扇贝的生产力分别为 :0 .5 6...
关键词:
栉孔扇贝 海带 刺参 混养 养殖效果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马晓 王晓清 熊钢 王璐明 李学军
为分析不同日龄池塘养殖雌雄中华鳖体重与形态性状的相关性,随机选取100及300日龄雌雄中华鳖各50只,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计算了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体高和体重的表型相关及不同性状对体重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雌雄中华鳖背甲长、腹甲长及体高有显著差异(P<0.05)。各性状与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100日龄中华鳖,背甲长对雌鳖体重的直接影响最大,对体重的决定程度最高;腹甲长对雄鳖体重直接影响最大,对体重的决定程度最高。300日龄中华鳖,背甲长对雌雄个体体重直接影响最大,决定程度最高。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利永 王伟继 孔杰 栾生 官健涛 胡玉龙 马雨
选择来自25个家系的536尾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进行为期90 d的低温(10.5~12℃)生长实验,通过采集18、54、90 d的体质量、体长数据,以特定生长率(SGR)为指标评估大菱鲆在低温下18~54 d、54~90 d这两个时间段的生长性能;在一般动物模型中,运用非求导约束极大似然法,以18 d时的初始体质量、体长为协变量,估算低温生长54、90 d时大菱鲆数量性状遗传力,并分析低温生长时长对它们的影响。结果显示,大菱鲆低温生长18~54 d、54~90 d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869±0.181)%/d、(1.039±0.185)%/d(平均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红琴 何铁光 李忠义 韦彩会 胡鈞铭 俞月凤 王瑾 张野 李婷婷 蒙炎成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养殖废水对狐尾藻生长状况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探讨狐尾藻对养殖废水的适应性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将狐尾藻插入从养殖场1、2、3、4、5级滤池采集的废水中培养,在试验期间测量各处理狐尾藻株高、生物量以及叶绿素、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指标,并与对照相比较,分析不同浓度养殖废水下狐尾藻生长发育及生理变化的特征。【结果】各级养殖废水培养的狐尾藻均长势良好,其植株高度、生物积累量及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在试验过程中狐尾藻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
关键词:
狐尾藻 养殖废水 生长性状 生理指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大海 韩立民 闫金玲
我国海水养殖主要集中在近岸海域,水深10米以上的离岸海域总体上处于待开发状态。推动海水养殖从近岸向离岸转移,有利于海洋食物生产空间优化、效率提高和资源环境改善,有利于现代海洋渔业发展。通过发展深水设施养殖和建设海洋牧场,能够打造我国海洋食物增长的新空间。本文认为,针对离岸养殖面临的自然、技术和管理等风险,应在财政、规划、技术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加快海水养殖从近岸向离岸发展步伐。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樊星 魏皓
采用改进的一维水动力模型对我国近岸典型筏式养殖海区的潮流垂直结构进行了数值研究。模型通过增加潮流上边界层来描述养殖活动与潮流垂直分布的关系。数值实验结果表明,高密度养殖对潮流的阻碍作用很强,使得海水表层流速显著减缓;当养殖密度达到临界值后,流速剖面出现变形,流速迅速减小。流速剖面随底应力的变化也会出现同样的变形。潮流流速及其垂直分布情况均受到上层养殖阻力和海底应力的共同作用,呈非线性变化趋势。潮流垂直结构就是对在外海传入潮波的驱动下,海水对上层养殖阻力和海底应力的适应与调整。这为进一步优化养殖设施布放、养殖品种安排等奠定了理论基础。生物生长与吊笼等因素对海水运动的阻力效应是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
潮流垂直结构 海水养殖 数值研究 桑沟湾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皓东 宫金华 马克异 陈焕根 李家乐 冯建彬
本研究测定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缅甸野生、泰国和越南养殖群体共109尾个体的全长、体长和体重等10个形态性状,综合运用相关分析法、通径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分析野生和养殖群体主要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结果显示:3个群体体重的变异系数均较大,显示出较大的选育潜力,其中缅甸野生群体选育潜力最大。除第2腹节长外,群体间其他形态性状的变异系数均是缅甸野生群体最大,越南养殖群体最小,形态性状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缅甸野生群体的头胸甲宽、第2腹节长和第2腹节宽对体重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泰国养殖群体的全长、头胸甲宽和第2腹节长对体重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越南养殖群体的头胸甲长和第2腹节宽对体重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此外,缅甸野生和泰国养殖群体的第2腹节长对体重都呈负相关作用。各群体所筛选出的形态性状对体重回归方程的回归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缅甸野生、泰国和越南养殖群体所筛选出的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82、0.941和0.933。结果表明,在实际生产中,可基于群体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多元回归方程,对体重通径关系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的形态性状可作为定向选育指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史洁 魏皓 赵亮 方建光 张继红
基于已建立的桑沟湾多元养殖生态模型,模拟得到桑沟湾海带的生长情况和最终的产量分布。并且运用数值实验的方法,通过改变海带养殖密度,探寻桑沟湾海带的养殖容量。结果表明,养殖密度越大,对海水流动的阻碍作用越强,海带生长期间由外海补充到湾内的无机氮营养盐就越少。因此,提高养殖密度,最终海带产量并非相应增加。由模型实验得到,0.9倍于现有养殖密度为最适养养殖密度,对应的最大海带养殖产出为7.21万t淡干重。
关键词:
桑沟湾 海带 养殖密度 模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韩婷婷 蒋增杰 张继红 方建光 李加琦 毛玉泽 黄瑶 刘光谋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在海带养殖水体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无机氮(NO-3-N和NH+4-N)对海水无机碳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碳体系各组分的变化趋势与无机氮添加浓度和无机氮形态有关。当NO-3-N和NH+4-N浓度范围分别在(4.73~52.78)μmol/L和(2.56~34.66)μmol/L时,DIC、HCO-3和pCO2均随着营养盐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以NO-3-3和NH+4-3组变化最为明显,均达到最低值,分别为2 054、2 112μmol/L,1 776、1 869μmol/L,86、114μatm;而当NO-3-N和NH+4-N浓度范围分别为(52.78~427.29)...
关键词:
溶解无机氮 无机碳体系 固碳 海带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义涛 张继红 杨凤 任黎华 陈洁 隋海东 姜娓娓 高振锟
通过实验室可控条件,以桑沟湾(Sanggou Bay)养殖海带(Sacharina japonica)为研究对象,探讨养殖海带碎屑降解过程中营养盐释放速率及对底质、溶解氧的影响。实验设置2个底质条件(加底泥,无底泥)、2个溶氧条件(好氧,厌氧),各处理组设3个平行,实验持续27 d。结果显示,(1)加入底泥,可以促进海带碎屑的降解。实验结束时,加入底泥组无机氮(din)、总氮(Tn)、活性磷酸盐(dip)、总磷(Tp)的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1.234、1.802、0.028、0.033μmol/(g·d),显著高于未加底泥组的0.039、1.476、0.005、0.010μmol/(g·d)。而...
关键词:
海带 降解速率 营养盐结构 底质 溶解氧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顾志峰 黄锋绍 王海 甘凯 战欣 石耀华 王爱民
为探讨不同环境对珍珠质颜色的影响,本研究将遗传背景相同的马氏珠母贝分布于海南黎安、广东流沙、广西北海和广西防城4个不同的海区养殖。一年后,用CSE-1型成像色度仪测量4个区域贝壳珍珠质的颜色,记录相应的颜色参数Lab值。结果显示,不同海域养殖的贝壳珍珠质颜色显示了不同的特征,其中广西北海、广西防城和海南黎安这3组贝壳珍珠质颜色较为接近,均表现为明度高、偏黄绿;而广东流沙与这3个地区的色差较大,表现为明度低、黄绿杂色浅、偏白色的特征。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珍珠质颜色 不同区域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傅永进
彭泽鲫的生物学性状及养殖技术傅永进(江西省九江市水产研究所)彭泽鲫(CarassiusauratusVar.Pengaesis)是我所选育出的优良品种,现深受各地养殖场(户)的欢迎。现将彭泽鲫主要经济性状和养殖技术概述如下。一、彭泽鲫的性状1.形态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