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50)
- 2023(7629)
- 2022(6357)
- 2021(5649)
- 2020(4741)
- 2019(10551)
- 2018(10029)
- 2017(18562)
- 2016(10550)
- 2015(11431)
- 2014(10941)
- 2013(10753)
- 2012(10131)
- 2011(9126)
- 2010(8792)
- 2009(8076)
- 2008(7863)
- 2007(6882)
- 2006(6026)
- 2005(5302)
- 学科
- 济(38707)
- 经济(38649)
- 管理(27882)
- 业(27584)
- 企(21161)
- 企业(21161)
- 方法(18212)
- 数学(16359)
- 数学方法(16198)
- 农(11778)
- 学(11340)
- 财(10703)
- 中国(10596)
- 贸(9349)
- 贸易(9346)
- 易(9112)
- 业经(8729)
- 农业(8160)
- 制(7263)
- 地方(6947)
- 技术(6560)
- 务(6499)
- 财务(6495)
- 财务管理(6479)
- 环境(6402)
- 企业财务(6198)
- 银(6078)
- 银行(6016)
- 融(5848)
- 金融(5847)
- 机构
- 大学(151758)
- 学院(149982)
- 研究(59492)
- 济(58804)
- 经济(57669)
- 管理(53344)
- 理学(47008)
- 理学院(46390)
- 管理学(45364)
- 管理学院(45139)
- 农(42867)
- 科学(42582)
- 中国(42130)
- 农业(34887)
- 所(33706)
- 业大(32761)
- 京(32621)
- 研究所(31591)
- 中心(25962)
- 财(24294)
- 农业大学(22642)
- 江(22361)
- 院(21686)
- 省(20976)
- 北京(20248)
- 财经(19842)
- 科学院(19578)
- 室(19532)
- 业(19169)
- 经(18276)
- 基金
- 项目(112243)
- 科学(85977)
- 基金(81754)
- 家(78039)
- 国家(77400)
- 研究(69530)
- 科学基金(62916)
- 自然(45219)
- 省(44363)
- 自然科(44221)
- 自然科学(44203)
- 社会(43912)
- 自然科学基金(43480)
- 基金项目(43400)
- 社会科(41556)
- 社会科学(41543)
- 划(39206)
- 资助(33440)
- 教育(31017)
- 重点(26484)
- 计划(26014)
- 编号(24388)
- 发(24254)
- 科技(23923)
- 部(23778)
- 创(23591)
- 科研(23170)
- 业(22206)
- 创新(22189)
- 农(20342)
共检索到213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家文 张跃彬 刘少春 罗志明 刘家勇 赵培芳
采用盆栽土培试验,研究对土壤施P2O50、225、337.5 kg/hm2对甘蔗的生长、植株氮磷钾营养状况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供试品种为新台糖22和桂糖11。结果表明,适宜的施磷能够促进甘蔗干物质的积累、分蘖、生长,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对其产生不利的影响。根冠比两个品种都随供磷水平的升高呈降低的趋势。适宜的施磷能够促进甘蔗体内氮、磷、钾素的积累,但不同的品种间存在差异。适宜的施磷能够明显增强甘蔗的光合作用,新台糖22号的光合作用随供磷水平的升高而增加,桂11的光合作用随供磷水平升高先增加后降低。
关键词:
甘蔗 磷素水平 氮磷钾 光合速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娜 郭世伟 沈其荣
室内营养液培养,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处理、根系烫伤处理测定质外体途径水分吸收和0.5mmol.L-1HgC l2处理抑制水通道蛋白活性的方法,在3种供氮形态下(NH4+-N、NO3--N、NH4+-N与NO3--N(等浓度混合)),研究了苗期水稻的生长和水分吸收状况。结果表明,无论在非水分胁迫条件下,还是在水分胁迫条件下,NH4+-N与NO3--N混合处理的水稻生物量最大。在非水分胁迫条件下,NO3--N处理和NH4+-N与NO3--N混合处理的水稻单位干质量吸水量高于NH4+-N处理的水稻;烫伤处理和加HgC l2抑制水通道蛋白活性后,各处理水稻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干质量水...
关键词:
水稻 氮素形态 水分胁迫 水分吸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勇春 张俊伶 李晓林 冯固 杨志福
用五室方法研究了不同收获期三叶草根间菌丝桥对受体植株生长及体内磷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叶草根问菌丝矫形成以后,受体三叶草的生物量和体内磷的含量和浓度均有所增加,且与对照处理间的差异随接种时间的延长表现的更为明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淑章 季书勤 王绍中 吕凤荣
试验研究了土壤不同营养状况对强筋小麦子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个处理中,土壤长期施用N,P,K等主要营养元素且配合比为1∶1∶1(N120.0kg/hm2,P2O5120.0kg/hm2,K2O120.0kg/hm2)时产量最高为5433.0kg/hm2,不施肥(ck)产量最低为1260.0kg/hm2;蛋白质含量以单施N素(N120.0kg/hm2)时最高达17.00%,N、P元素配合比为1∶1(N60.0kg/hm2,P2O560.0kg/hm2)时蛋白质含量最低为10.53%;蛋白质产量以N、P配合比为3∶1(N180.0kg/hm2,P2O560.0kg/hm2)时最高为6...
关键词:
不同营养 强筋小麦 产量和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春琴 范晓云 石荣丽 张福锁
利用砂培试验,研究了铵态氮和硝态氮,以及不同铁供应水平对旱稻和水稻生长与铁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供铁显著促进了水稻和旱稻的生长,提高了铁吸收量;与铵态氮相比,不供铁时硝态氮加重了缺铁旱稻和水稻的铁缺乏状况。就氮素形态的影响而言,铵态氮明显促进了旱稻和水稻的生长,表现在株高、地上部干重的显著增加,植株铁营养状况的显著改善,叶片SPAD值和植株铁含量、铁吸收量的显著增加,尤其是不供铁条件下,这种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同时,铵态氮还促进了植物体内铁的转移。硝态氮的作用则与此相反,特别是在铁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硝态氮的供应降低了叶片SPAD值和植株铁含量,加重了铁缺乏症状。以上结果表明,铵态氮有利于旱稻...
关键词:
氮素形态 旱稻 水稻 生长 铁营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小龙 刘凤之 史祥宾 王孝娣 冀晓昊 王志强 王宝亮 郑晓翠 王海波
为解决葡萄根系上浮和土壤酸化问题,探明葡萄园生草对葡萄根系生长和土壤营养状况的影响,以清耕为对照,在辽宁兴城地区葡萄园行内种植黑麦草(Lp)和紫花苜蓿(Ms),研究行内生草对葡萄不同根层根系长度和表面积、土壤有机质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麦草和紫花苜蓿均较清耕显著提高不同时期和不同土层的根系长度和根系表面积(P 紫花苜蓿>清耕。黑麦草具有减轻葡萄园土壤酸化的效果,其土壤pH值6. 22~7. 04,高于清耕的6. 14~6. 39。黑麦草在坐果期、转色期和收获期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清耕分别显著提高了24. 71%,48. 07%和44. 44%(P
关键词:
葡萄园 生草 根系生长 土壤营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许樊蓉 唐盛兰 吴文 张于卉 喻方圆
【目的】娜塔栎为壳斗科栎属树种,最早由北美引入长三角。研究生物炭添加对娜塔栎容器苗的生长和营养状况的影响,为娜塔栎容器苗高效培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设置秸秆炭和竹炭各3个处理,共6个处理和1个对照,试验结束后,每处理每重复随机抽取5株娜塔栎容器苗,对形态指标、根系指标及营养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不同生物炭添加对娜塔栎苗木生长和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生物炭添加对娜塔栎容器苗的生长整体上产生正面影响,不同含量的秸秆炭和竹炭对其促进效果各异。在4%秸秆炭处理下各项指标总体上最优,娜塔栎容器苗苗高为57.23 cm、地上部分生物量为15.65 g、地下部分生物量为12.76 g、总生物量为28.42 g。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2.97%、53.58%、76.49%、63.15%。同时,一级侧根数平均为16.07条,根系总长为696.94 cm,根系表面积为466.94 cm~2,根系体积为26.55 cm~3。分别比对照增加了82.82%、43.26%、35.71%、65.73%,娜塔栎容器苗的根系形态得到明显优化。营养状况方面,添加适量的生物炭显著提高娜塔栎容器苗根系可溶性糖及淀粉的积累,增加根、茎中的氮含量,降低碳氮比,对其可溶性蛋白含量积累的促进作用最明显。【结论】生物炭可显著优化娜塔栎容器苗的各项形态指标和根系形态,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BS2(4%秸秆炭)处理效果最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丽萍 刘家勇 昝逢刚 赵培方 赵俊 朱建荣 杨昆 覃伟 姚丽 夏红明 陈学宽 吴才文
采用盆栽方法,以ROC22、云蔗06–407、云蔗05–211为试验材料,研究磷素(磷浓度分别为0.2、1 000μmOl/l,分别记为P1、P2)对3个甘蔗品种(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1处理下,云蔗06–407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直径、根体积、茎径、冠鲜重、冠干重比P2处理分别增加了19.50%、31.63%、11.11%、42.25%、14.21%、39.99%和36.31%,ROC22、云蔗05–211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茎径、冠鲜重、冠干重均低于P2处理;在P2处理下,ROC22具有较高的磷利用效率,在P1和P2处理下,云蔗06–407的磷利用效率均较高。综合分析结果表...
关键词:
甘蔗 根系形态 磷利用效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谷战英 马金山 龙金先 赵西哲 原野 郑斯坤
研究了4种整地方式对核桃叶片营养元素(氮、磷、钾、钙、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整地方式下5种营养元素含量均在标准范围之内;氮、磷和钙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钾和镁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处理3的钾元素含量最大,处理1的镁元素含量最大,磷元素变异系数最小,幼龄期苗木对氮元素的需求量最大。
关键词:
核桃 整地方式,叶片 营养元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霞 徐春梅 王丹英 陈松 陶龙兴 章秀福
【目的】研究不同根际溶氧量对分蘖期水稻生长及其氮素代谢的影响,并探讨适宜水稻生长及提高其氮素利用效率的溶氧浓度。进一步完善水稻需氧规律、了解氧气在水稻生长中的作用,为中国中低产田——潜育性稻田的改良、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方法】正式试验在2013年于中国水稻研究所网室进行。试验采用国际水稻所营养液配方进行水培,营养液中添加双氰胺抑制硝化作用,控制营养液铵硝比约为1﹕1;供试材料为常规籼稻中嘉早17和常规粳稻秀水134;移栽行间距为15 cm,移栽后10 d进行不同梯度的氧处理,通过安装水体循环泵将空气中的氧气带入营养液以控制营养液中的氧气含量,试验设置了对照(C...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晓冰 朱彦光 李帅 韦灵 陈廷速 甘磊
[目的]研究不同耕作和覆盖方式对甘蔗种植地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探究适宜的耕作管理方式,为广西地区甘蔗种植和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广西农业科学院里建科学研究基地典型甘蔗种植区内,设置粉垄耕作+无秸秆覆盖处理(T0)、免耕+无秸秆覆盖处理(NT0)、粉垄耕作+秸秆覆盖处理(TS)和免耕+秸秆覆盖处理(NTS)等4个处理,原位监测其5、20和40 cm土层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分析其在不同时期内的土壤水热状况的变化及原因。[结果]秸秆覆盖处理(TS和NTS)相比于无覆盖处理(T0和NT0)显著降低了土壤温度(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伍胜 何丽莲 王先宏 李富生
采用田间栽培试验及离体叶片低温胁迫法,研究氮(N)、磷(P)、钾(K)不同配比施肥对新植高原甘蔗新品系YAU01/58的生长及耐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④(N∶P∶K=2∶1∶2)对甘蔗主要农艺性状、工艺性状和耐寒性等方面的影响较处理①(N∶P∶K=1∶1∶1)、处理②(N∶P∶K=2∶1∶1)、处理③(N∶P∶K=1∶2∶1)为好,说明在均衡施用N、P、K肥的基础上适当增施N、K肥能有效提高甘蔗的耐寒性及其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甘蔗 施肥 耐寒性 农艺性状 工艺性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丽 王晓华 屈智勇
目的:了解流动和留守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提供依据和政策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和方便抽样方法,使用测量法和问卷法测查3-9年级5174名在校学生的身高、体重及食物摄取状况。结果:(1)流动儿童发育状况相对较好,留守儿童发育迟缓率较高。(2)男生的超重率高于女生,流动儿童的消瘦率和超重率均较高。(3)在经济状况相当时,不同类型儿童的食物摄取状况总分仍然存在差异。(4)调查中的6种食物每周摄入4-7次的儿童发育迟缓率最低,每周摄入1-3次的儿童超重率相对较低。结论:留守儿童的发育不良问题较严重,流动儿童的营养过剩问题开始显现。营养摄入与儿童的发育关系密切,...
关键词:
生长发育 营养状况 流动儿童 留守儿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成孜 高丽敏 孙玉明 王博 郭世伟
[目的]本文旨在探明超级稻与常规稻的光合特性对弱光胁迫的响应及其机制。[方法]以‘国稻6号’‘Ⅱ优084’(超级杂交稻)和‘扬稻6号’(常规稻)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营养液培养,通过供应低强度(200μmol·m~(-2)·s~(-1))光照模拟弱光胁迫的方法,分析弱光胁迫对分蘖期超级稻及常规稻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弱光胁迫导致水稻生物量及叶片光合速率(P_n)显著降低,超级杂交稻的P_n显著高于常规稻;弱光胁迫下水稻叶片的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羧化效率(CE)及叶片叶肉导度均显著降低,且超级稻降幅大于常规稻;弱光导致超级稻及常规稻的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氧化酶(Rubisco)含量显著降低,且弱光胁迫下超级稻Rubisco活性(CE/Rubisco)显著高于常规稻。[结论]弱光胁迫对叶片光合速率的抑制主要是由于叶片ΦPSⅡ下降及暗反应过程中叶肉导度下降导致羧化效率下降造成的;超级稻弱光胁迫下光合速率高于常规稻主要是由于其具有更高的Rubisco活性及叶肉导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霆 吴建明 闫海锋 邓宇驰 Prakash Lakshmanan 丘立杭 陈荣发 范业赓 周慧文 黄柯钧 黄杏 周忠凤
【目的】分析不同土壤调节剂(肥料)对甘蔗宿根黄化的防治效果及甘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甘蔗宿根黄化的大面积高效低成本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2020年第1年宿根蔗地中设 6个土壤调节剂(肥料)处理[处理A为出苗3叶左右时叶面喷施铁肥,处理B为出苗前土施硫酸亚铁10.0 kg/667 m~(2),处理C为出苗前土施熟石灰20.0 kg/667 m~(2),处理D为出苗前根区土壤淋灌修复菌剂500.0 g/667 m~(2)(稀释3000倍),处理E为出苗前土施生物炭1.0 t/667 m~(2);处理F为出苗前土施糖厂煤灰1.0 t/6670 m~(2)],以不作任何处理为对照(CK),处理后70 d统计当年(2020年)的黄化发生率和第2年宿根苗期的黄化发生率,并对比株高、分蘖率和叶片数等农艺性状及有效茎数和茎径等产量指标与CK的差异,比较不同土壤调节剂(肥料)处理对甘蔗宿根黄化的防治效果。【结果】各供试土壤调节剂(肥料)对甘蔗宿根黄化均具有极显著的防治效果(P0.05),但均极显著差于其他土壤调节剂(肥料)处理;在2021年,各土壤调节剂(肥料)处理间的防治效果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显著(PA>F>C>D>B。【结论】叶面喷施含Fe~(2+)叶面肥对当年已发生的甘蔗宿根黄化具有显著复绿作用,能快速挽回甘蔗宿根黄化引起的产量损失,但无法从根本上防治甘蔗宿根黄化。综合考虑防治成本及对蔗苗生长和甘蔗产量的影响,生产上以土施糖厂煤灰1.0 t/667 m~(2)对甘蔗宿根黄化的防治效果及对甘蔗前期生长和后期产量的促进作用效果较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