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44)
- 2023(6447)
- 2022(5339)
- 2021(4541)
- 2020(3620)
- 2019(7888)
- 2018(7546)
- 2017(13863)
- 2016(7923)
- 2015(8267)
- 2014(7861)
- 2013(7743)
- 2012(7144)
- 2011(6479)
- 2010(6013)
- 2009(4996)
- 2008(4727)
- 2007(3920)
- 2006(3230)
- 2005(2601)
- 学科
- 济(27660)
- 经济(27630)
- 管理(23981)
- 业(20585)
- 企(15748)
- 企业(15748)
- 方法(13186)
- 数学(12079)
- 数学方法(11995)
- 环境(11097)
- 学(9977)
- 农(8304)
- 财(7629)
- 贸(6936)
- 贸易(6936)
- 易(6789)
- 中国(6532)
- 划(6159)
- 业经(6132)
- 农业(5838)
- 技术(4964)
- 务(4880)
- 财务(4879)
- 财务管理(4874)
- 企业财务(4663)
- 和(4622)
- 规划(4513)
- 环境规划(4436)
- 资源(4344)
- 制(4263)
- 机构
- 大学(111830)
- 学院(111829)
- 济(42928)
- 经济(42250)
- 研究(41289)
- 管理(40456)
- 理学(36741)
- 理学院(36255)
- 管理学(35456)
- 管理学院(35302)
- 农(34987)
- 科学(31506)
- 农业(28449)
- 中国(27987)
- 业大(27597)
- 所(23042)
- 京(22494)
- 研究所(21969)
- 农业大学(19502)
- 中心(18130)
- 财(16652)
- 室(15719)
- 江(15194)
- 实验(15151)
- 业(14913)
- 院(14841)
- 省(14834)
- 实验室(14544)
- 财经(14305)
- 科学院(14248)
- 基金
- 项目(89925)
- 科学(68905)
- 基金(66558)
- 家(63725)
- 国家(63251)
- 研究(52847)
- 科学基金(52120)
- 自然(38093)
- 自然科(37240)
- 自然科学(37219)
- 自然科学基金(36578)
- 基金项目(36419)
- 省(36312)
- 社会(34588)
- 社会科(32932)
- 社会科学(32923)
- 划(31365)
- 资助(25816)
- 教育(23107)
- 计划(21799)
- 重点(21069)
- 科技(20294)
- 发(19361)
- 创(19250)
- 科研(18787)
- 部(18427)
- 业(18286)
- 创新(18185)
- 编号(17508)
- 农(16684)
共检索到142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虞伟斌 杨兴明 沈其荣 徐阳春
以磷酸盐生长培养基作为液体培养基,研究了不同碳源(可溶性淀粉、蔗糖、麦芽糖、乳糖、D-半乳糖、果糖和葡萄糖)、氮源(硫酸铵、尿素、硝酸铵和硝酸钾)及C/N(40∶1、20∶1和8∶1)对解磷菌K3溶解磷酸三钙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时解磷菌K3表现出最强的解磷效果,溶磷量达653.00μg.mL-1;可溶性淀粉为碳源时的解磷效果最差,溶磷量仅为4.83μg.mL-1。以NO3-为唯一氮源时,解磷菌K3的溶磷量仅为14.3μg.mL-1;酰胺态氮源时其溶磷量增加到460.0μg.mL-1;NH4+是解磷菌K3的最佳氮源,其解磷量为单一NO3-源的37倍。K3的溶磷量随着培养基中C/N...
关键词:
碳源 氮源 C/N 解磷菌K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雪红 张丽燕 范延辉 张兰 郝雅丽 刘南南
对沾化冬枣根际解无机磷细菌进行了分离、筛选与鉴定,并对获得的高效溶磷菌进行培养条件及溶磷特性研究。利用透明圈法对沾化冬枣根际土壤中具有溶磷能力的细菌进行初筛;利用改良蒙金娜液体培养基对初筛菌株进行培养后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发酵液的可溶性磷含量,对解磷菌进行复筛;通过形态指标、16S rDNA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同时对该溶磷菌株进行了耐盐试验、液体培养条件下溶磷特性研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试验,以及促进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增加等一系列研究。结果显示,本试验从沾化冬枣根际土壤中分离出1株耐盐高效解无机磷细菌PSB6,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土壤杆菌属,能显著增加发酵液和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为通过生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玲利 卫迎 刘洋 洪坚平
为培肥复垦土壤、提高土壤潜在的磷素有效性,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施用不同浓度单一及混合解磷菌群对复垦土壤磷形态以及油菜产量、吸磷量、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解磷菌群处理相比,施入不同浓度的解磷菌群能够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土壤全磷的含量,其中,效果最好的是解磷细菌群,较不施解磷菌群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土壤全磷含量分别提高21.69%50.42%,7.17%25.45%,2.38%9.52%,且在中浓度4 m L/盆处理下含量达到最大;施入解磷菌群能够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叶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哲叶 陈莎莎 王文超 杨华 邓照亮 李真 王世梅 徐阳春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微生物活化土壤中的磷素,提高植物磷素吸收效率,促进植物生长。[方法]采用蒙金娜固体平板从不同类型的土壤中分离筛选溶磷效果较好的细菌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理化特性检测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摇瓶试验比较研究其溶解Ca3(PO4)2及氟磷灰石的能力,并采用定性的方法检测其产生IAA及铁载体的能力,盆栽试验探索其对大豆促生的潜能。[结果]从土壤中分离获得7株溶磷细菌san5、san6、san8、DLT2、DLT3、DLT4、DK6。菌株san8和DLT4对Ca3(PO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范丙全 金继运 葛诚
采集石灰性土壤样品进行了溶磷微生物的筛选 ,获得了具有溶磷作用的草酸青霉菌菌株P8和Pn1。不同培养条件下测定了它们的溶磷能力 ,并与拜莱青霉菌ATCC2 0 85 1和解磷巨大芽孢杆菌ATCC14 5 81进行了比较。在固体培养基上草酸青霉菌P8、Pn1表现较强的溶解Ca3 (PO4) 2 、Ca8H2 (PO4) 65H2 O、CaHPO4、FePO4和骨粉的能力 ;在液体培养条件下 ,能有效的溶解摩洛哥磷矿粉 ,氮源对其溶磷效果有显著影响 ,硝态氮高于铵态氮 ;接种P8能够显著增加灭菌和不灭菌土壤的有效磷含量 ,灭菌土壤增加的有效磷略高于不灭菌土壤。氮源影响草酸青霉菌产生有机酸的种类 ,...
关键词:
草酸青霉菌 溶磷作用 有机酸 氮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邢芳芳 徐文凤 宋涛 罗华 胡兆平 李新柱
对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离保藏的一株溶磷真菌PSFK的溶磷性能进行研究,并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其对鸡毛菜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PSFK菌株具有很强的降解无机磷能力,在以Ca3(PO4)2为唯一磷源的无机磷液体培养基中培养6 d水溶磷含量达到886.2 mg/L,为对照组的89.92倍。在土壤中培养50 d,有效磷含量升高27.19 mg/kg。PSFK菌剂对鸡毛菜的促生作用明显,以添加2%菌剂的处理增产效果最好,显著提高鸡毛菜的生物产量和叶片数。鲜质量与单施硝基肥处理相比差异极显著,增幅达到32.94%,干质量增幅达到29.37%,有明显的促生作用。
关键词:
溶磷真菌 鸡毛菜 菌剂 促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晨曦 刘前刚 张志元
为了筛选解磷解钾能力强的磷钾细菌新菌株用于有机菌肥的研制,分别以磷矿粉和钾长石为底物进行磷钾细菌的摇瓶发酵试验,并测定发酵液中有效磷钾的含量,选择解磷解钾能力强的磷钾细菌进行米高粱盆栽试验,当植株生长至拔节时切取地上部分测定其生物产量和植株内磷钾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大部分喷施菌液的植株磷钾元素含量及其生物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其中混合菌株发酵液的处理生物产量最高,由此确定 S-2,S-6,S-12 和ACCC10010 为新菌肥生产用菌株组合.
关键词:
钾细菌 磷细菌 解磷解钾能力 高粱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欢 俞新玲 林勇明 吴承祯 谢安强 陈灿 李键 洪滔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对柳桉、邓恩桉和尾巨桉3种桉树林地根际土壤解磷细菌进行分离和筛选,并对其解磷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3种林分根际土壤中均存在大量的解磷细菌,其中的解有机磷细菌数量为(2.23~4.17)×104cfu·g-1,溶无机磷细菌数量为(2.05~4.00)×104cfu·g-1,解有机磷细菌数量多于溶无机磷细菌数量.不同林分根际土壤解磷细菌数量分布有差异,其数量大小为:柳桉>尾巨桉>邓恩桉.(2)筛选到12株溶无机磷细菌和14株解有机磷细菌,且不同解磷细菌的解磷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12株溶无机磷细菌在无机磷培养液中的有效磷含量为55.854~367.169μg·m...
关键词:
桉树 解磷细菌 溶磷能力 有效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余旋 朱天辉 刘旭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3种施P水平下绿针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蜡样芽孢杆菌3种细菌及其混合菌群对美国山核桃苗3个生长时期根际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4种细菌菌剂后山核桃根际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真菌数量减少,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上升;3种施P水平下,随着施P水平的提高,各种菌剂对根际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逐渐降低,且3种细菌的混合菌剂较单一菌种对根际微生物数量及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解磷细菌 根际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山核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邢芳芳 高明夫 禚优优 胡兆平 李新柱
为得到高效溶磷、促生菌株,对大麦根际土壤的溶磷细菌进行筛选,将筛选得到的高效解磷菌PSM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行溶磷性能及促生效果研究,为解磷微生物肥料的研发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通过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表明菌株PSM为枯草芽孢杆菌,35℃在以CA3(PO4)2为唯一磷源的无机磷液体培养基中培养6 D水溶磷含量达到449.1 Mg/L。盆栽试验表明PSM解磷菌对小白菜的促生作用明显,显著提高小白菜的叶绿素、生物产量和叶片数,以添加5.0×108Cfu/g PSM解磷菌剂的处理增产效果最好,鲜质量、干质量与单施复合肥处理(CK1)相比差异极显著,鲜质量增幅达到16.72%,干质量增幅达...
关键词:
溶磷细菌 筛选鉴定 枯草芽孢杆菌 促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辉 吴小芹 任嘉红 陈丹
从杨树根际筛选出一株荧光假单胞菌JW-JS1菌株,通过液体发酵试验研究其溶磷特性,并利用温室盆栽试验探究其对杨树苗木的促生效果。结果表明:该菌株分别以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和碳氮比为100∶1时溶磷能力最强,溶磷量分别达到580.72,708.34和608.97 mg·L-1;该菌株分别在温度为30℃,初始pH 7.0,装液量为1/5和NaCl质量浓度为0时溶磷能力最强,溶磷量分别为562.89,594.58,638.62 mg·L-1和527.82 mg·L-1。接种该菌株可显著促进NL-895杨和美洲黑杨苗期的生长和营养元素含量的提高,其中,NL-895杨和美洲黑杨的苗高、地径、鲜质量...
关键词:
杨树 荧光假单胞菌 特性 促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永亮
用根垫-冰冻切片法研究不同氮源对石灰性潮土中黑松幼苗根-土界面无机磷形态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铵态氮(NH4+-N)处理后幼苗根-土界面pH值较对照处理明显降低,而硝态氮(NO3--N)处理后幼苗根-土界面pH值较对照处理升高,不同氮源引起的幼苗根-土界面pH值变动的幅度取决于氮源的质量分数。铵态氮处理明显降低了幼苗根-土界面Ca2-P,Fe-P和Al-P质量分数,100,200和400mg·kg-1的铵态氮处理后,距根表0~1mm处Ca2-P较土体亏缺率分别为37.1%,45.9%和57.7%,Fe-P较土体亏缺率分别为23.4%,29.1%和38.2%,Al-P较土体亏缺率分别为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永廷 谢媛媛 黄丽丽 康振生
利用改进的MS液体培养基,通过改变碳、氮源组合,分别在振荡培养小麦全蚀病菌7,14,21 d时(26℃,150 r/min),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培养滤液中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分别以小麦茎秆、叶片,玉米茎秆、叶片和根系为碳源与不同氮源组合,培养滤液中β-1,3-葡聚糖酶活性有明显差异,其中以小麦叶片为碳源时酶活性最高,以玉米根系为碳源时酶活性较低,但两者之间酶活性无明显差异。培养基中加入有机氮时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加入无机氮,但两种有机氮培养基中的酶活性变化趋势完全不同。以牛肉膏为氮源时,在小麦全蚀病菌培养7 d时培养滤液中的酶活性最高,且酶活性随病...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永真 杜双田 车进 常昕 江微 王崇鼎
【目的】探讨不同碳源、氮源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作用。【方法】以羊肚菌M-4菌株为供试材料,以该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长势、直径,菌丝生长速率、生长指数为指标,考察15种碳源、27种氮源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羊肚菌具有较广的碳源及氮源谱,其对15种碳源和27种氮源均能利用,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尿素时,菌丝长势较好,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10.84,10.26 mm/d和54.20,51.30;羊肚菌对复合氮源、氨基酸、铵盐利用较差;在含不同碳源、氮源的培养基上,羊肚菌菌丝生长曲线差异较大。【结论】羊肚菌生长的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尿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思旺 许凯 王文磊 徐燕 陈昌生 谢潮添 纪德华
为了研究养殖海带的生态环境效应,通过南日岛海带养殖区现场测量和取样,分析了海带的生长速率、组织C、N 、P含量和元素比值,以及养殖区颗粒和溶解有机物的季节变化。结果显示,在1个生长周期内,海带的湿重与长度呈明显幂函数关系(W = 0.02 L~(7.57),R~(2) = 0.84),海带的湿重、长度和宽度与养殖天数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湿重、长度和宽度与养殖天数的R~(2)分别为0.96、0.96和0.93)。海带C/N比变化范围为9.13~18.66,N/P比变化范围为11.32~18.48,C/P比变化范围为153.18~267.99。海带C/P比与P含量呈明显指数函数关系(Y = 748.30 e -4.10X,R~(2 )= 0.88),C/N比与N含量呈明显指数函数关系(Y = 50.21 e ~(-0.60X),R~(2 )= 0.92)。海带养殖海区POC、PON和POP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33~0.86、0.07~0.11和0.01~0.02 mg/L;DOC、DON和DOP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98~17.06、0.20~0.55和0.01~0.04 mg/L。海带C、N 、P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2.82%~26.43%、1.65%~2.97%和0.25%~0.42%。收获时海带的平均碳氮磷含量分别为26.17%、1.76%和0.29%,2018年福建海带养殖总产量76.83万t计算,即通过收获可移除C、N 、P分别为20.13、1.35和0.22万t。研究表明,养殖海带可能是养殖区海水有机物的重要来源,是近海碳循环的重要组成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