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06)
2023(9013)
2022(7518)
2021(6578)
2020(5306)
2019(11646)
2018(11608)
2017(20443)
2016(12196)
2015(13397)
2014(13218)
2013(12355)
2012(11361)
2011(10301)
2010(10047)
2009(8506)
2008(8099)
2007(7092)
2006(6028)
2005(5085)
作者
(38970)
(32497)
(32303)
(30411)
(20513)
(15864)
(14405)
(13023)
(12482)
(11362)
(11232)
(10807)
(10595)
(10566)
(10443)
(10210)
(9871)
(9736)
(9408)
(9257)
(8673)
(8082)
(8055)
(7432)
(7387)
(7386)
(7230)
(7184)
(6800)
(6783)
学科
(37197)
经济(37145)
管理(33017)
(27133)
(20760)
企业(20760)
方法(15270)
(13889)
数学(13489)
数学方法(13340)
(12519)
环境(12142)
中国(11322)
(10371)
(8644)
业经(8447)
理论(8283)
农业(8166)
(8138)
贸易(8138)
(7925)
(7672)
(7289)
地方(6978)
技术(6950)
教育(6816)
(6685)
银行(6623)
(6397)
(6380)
机构
学院(164733)
大学(162418)
研究(61718)
(57797)
经济(56489)
管理(55587)
理学(48704)
理学院(48053)
管理学(46867)
管理学院(46627)
(46260)
科学(44793)
中国(42389)
农业(37323)
业大(36246)
(34380)
(34111)
研究所(32006)
中心(26972)
(25286)
(24934)
农业大学(24796)
技术(23225)
(23066)
(22381)
(21346)
北京(20766)
(20721)
师范(20202)
财经(20196)
基金
项目(123251)
科学(93201)
基金(86203)
(81304)
国家(80643)
研究(80477)
科学基金(65549)
(51879)
社会(48164)
基金项目(46390)
自然(46109)
社会科(45496)
社会科学(45484)
自然科(45043)
自然科学(45017)
(44215)
自然科学基金(44200)
教育(38169)
资助(34027)
编号(30842)
重点(29302)
计划(27993)
(26770)
(26521)
科技(26115)
(25234)
创新(24876)
科研(24836)
(23726)
课题(23557)
期刊
(58429)
经济(58429)
学报(43565)
(41104)
研究(40238)
中国(36306)
科学(33548)
大学(30621)
学学(29639)
农业(27799)
教育(22275)
(18651)
管理(18636)
(15190)
业大(13676)
技术(13558)
农业大学(11691)
(11430)
业经(10950)
(10919)
金融(10919)
科技(10241)
经济研究(10006)
林业(9441)
财经(9349)
(8050)
问题(7747)
中国农业(7647)
职业(7581)
自然(7491)
共检索到233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改静  李守勉  李明  田景花  王俊玲  李伟平  
研究了7种不同碳氮比栽培料对猴头菌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旨在筛选出最适宜猴头菌生长发育的碳氮比。结果表明:猴头菌菌丝在7种碳氮比栽培料处理上均能生长,且都能形成子实体,但存在差异。在碳氮比为28∶1~38∶1的栽培料处理上菌丝生长最好,表现为菌丝生长速度快,且洁白浓密,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与其他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在所设置的处理间,随碳氮比的增加,生物学效率呈增加趋势,当碳氮比达到38∶1时生物学效率达最高峰,此后,随碳氮比的增加生物学效率逐渐下降。综合考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方面的因素,最适宜猴头菌生长发育的碳氮比为38∶1。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杨星  曹秀明  林冬梅  林辉  林兴生  林占森  林应兴  林占熺  
对菌草和传统木屑两种培养料栽培的猴头菌子实体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营养成分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草和木屑栽培的猴头菌在菌蕾期、成熟期和衰老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子实体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都在不断变化.其中,成熟期用菌草栽培的子实体蛋白含量是木屑栽培的1.14倍,总糖含量与木屑栽培的相当,氨基酸总量和各种氨基酸含量均略高于木屑栽培的子实体,除总汞外,铅、镉、总砷等重金属含量均略低于木屑栽培的子实体.可见,用菌草栽培的猴头菌子实体的营养成分含量高于木屑栽培的子实体.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祥  杜双田  蔺林田  
本研究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10个不同来源的猴头菌菌株从产量、发菌期,现蕾期及子实体形态4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为陕西关中地区猴头菌菌株的筛选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一、材料与方法供试菌株8402、8405、8408、8414引自陕西省疏菜研究所;8406引自北京市农业科学研究院,8411、8413引自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8410引自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8415、8416从野生猴头组织分离获得。制备母种的培养基为麦芽糖10g、葡萄糖2g,蔗糖8g,蛋白胨0.5g,硫酸镁0.5g,磷酸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大明  杜志强  李秀娜  程宇  石莉娜  王莹  
应用保健功能的评价方法,通过对血清溶菌酶含量、胸腺指数与脾指数、腹腔巨嗜细胞吞噬功能的测定以及迟发型超敏反应,来定性分析猴头菌丝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通过对血清SOD、CAT、MDA含量的测定,来分析猴头菌丝多糖的抗氧化功能。试验结果表明,猴头菌丝多糖能够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嗜细胞的吞噬功能,高剂量多糖的吞噬率达到(70.4±1.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中剂量多糖的吞噬率达到(58.4±0.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同时猴头菌丝多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鼠血清溶菌酶含量;能够明显促进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发生,高剂量多糖引起的肿胀度达到(29.5±0.6)m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波  鲜明耀  王蓓  鲜灵  
对7个猴头菇菌株进行了鉴定和栽培出菇比较试验。经鉴定,H3、H4、H5为同株异名,其他4个菌株均为不同的品种。根据子实体发生快慢,将H1、H7、H8划分为慢生型菌株;H3、H4、H5、H6划分为快生型菌株。品种比较和不同温度下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产量高、质量好的菌株有H1和H6。H1菌株适宜出菇温度范围为15~28℃,最适出菇温度为20~25℃;H6菌株适宜出菇温度为5~28℃,最适宜出菇温度为5~25℃。不同原料组成栽培结果表明,猴头菇在含棉籽壳高的培养料上产量高,随着阔叶树木屑含量增加,产量下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灿琴  韦仕岩  吴圣进  覃晓娟  陈雪凤  吴小建  
【目的】利用桉木屑作为栽培主料,进行猴头菇菌株出菇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宜广西栽培的猴头菇优良菌种。【方法】采用55%桉木屑含量的栽培配方进行出菇试验,对10个猴头菇菌株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形态特征、抗杂性、产量表现等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在以桉木屑为栽培主料的比较试验中,10个参试菌株的各种性状表现存在明显差异。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是常山猴头菌株和猴头BJ菌株,两者的平均产量较高,分别为276.19和245.10 g/袋;菇体单个重量较大,分别为88.41和77.60g。此外,两者的其它性状均表现良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阳   乔鑫   张俊青   胡磊   姜兰兰   王星   边银丙  
为探求抑制香菇镉富集的方法,开发镉污染防控技术,设置实验室菌丝培养和大棚袋式栽培2个阶段试验,分析培养条件及外源添加物对香菇菌丝及子实体中镉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温度10~30℃范围内随着培养温度升高,菌丝镉含量呈现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在pH 4~8范围内随着培养基pH值升高,菌丝镉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含镉的液体培养基中分别添加5 mmol/L Ca(NO_3)_2、KNO_3和Mg(NO_3)_2,发现Mg~(2+)能明显抑制菌丝对镉的富集;随着香菇子实体发育成熟,镉含量逐渐降低,不同部位镉含量呈现菌褶>菌盖>菌柄;在培养料中分别添加硫酸镁、硫酸锌、活性炭和沸石,发现添加50 mg/kg硫酸镁、60 mg/kg硝酸锌和2.5%活性炭,能使子实体镉含量下降42.8%、46.9%和50.3%。上述研究表明,培养条件和外源添加物对香菇菌丝体和子实体镉含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可通过外源添加物抑制香菇对镉的富集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永真  杜双田  车进  常昕  江微  王崇鼎  
【目的】探讨不同碳源、氮源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作用。【方法】以羊肚菌M-4菌株为供试材料,以该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长势、直径,菌丝生长速率、生长指数为指标,考察15种碳源、27种氮源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羊肚菌具有较广的碳源及氮源谱,其对15种碳源和27种氮源均能利用,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尿素时,菌丝长势较好,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10.84,10.26 mm/d和54.20,51.30;羊肚菌对复合氮源、氨基酸、铵盐利用较差;在含不同碳源、氮源的培养基上,羊肚菌菌丝生长曲线差异较大。【结论】羊肚菌生长的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尿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书倩  辛广  刘长江  
采用结合AAS、CS、EAAI、BI、NI、SRC等评价体系对白灵菇子实体与菌丝体进行蛋白质营养评价,研究了白灵菇蛋白质结构的均衡性及合理性。结果表明:白灵菇菌丝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氮比例56%,子实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氮比例55.8%,高于鸡蛋(49%)和FAO标准模式(35%);但二者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值不高,表明白灵茹蛋白质菇氨基酸在均衡性方面尚存不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泽清  徐中志  
对产自云南丽江的粗腿羊肚菌(Morchella crassipes)人工栽培时不同碳源、不同氮源、不同温度及不同酸碱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粗腿羊肚菌菌丝能利用多种碳、氮源,其中以可溶性淀粉和麦芽糖作为最佳碳源,以硝酸钾或硝酸铵作为最佳氮源;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6~7.5,最适温度为18~25℃。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桂红  苗月  李肖宏  Mahfuz Shad  甄东  宋慧  
为研究小刺猴头菌[Hericium caput-medusae(Bull.:Fr.)Pers]发酵浸膏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以工厂化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为原料,采用透析法分级,DEAE sepharose fast flow柱层析纯化,分别获得粗多糖组分HFCP1和中性多糖HFCP1-1;通过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对单糖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单糖组成均以葡萄糖和半乳糖为主。化学法检测多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HFCP1和HFCP1-1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的IC50值分别为7.66和6.77mg/mL、6.16和5.30mg/mL、0.63和0.85mg/mL、0.39和2.62mg/mL。以RAW264.7细胞建立H2O2诱导损伤模型,细胞抗氧化结果表明:HFCP1和HFCP1-1处理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显著增强细胞活力(P0.05)。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尚红梅  宋慧  沈思捷  姚旭  吴波  王丽娜  隋源  丁国栋  姜云瑶  
为研究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the fermentation extract of Hericium caputmedusae,HFP)对肉鸡血清脂类指标、腹脂沉积、盲肠短链脂肪酸以及肝脏、肌肉、粪便中脂肪含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AA肉鸡2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20只,分别饲喂含HFP为0、0.1%、0.3%和0.5%的日粮,试验期为42d。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HFP可显著降低14、28和42日龄肉鸡血液甘油三酯(TG)含量(P<0.05),0.3%和0.5%水平的HFP添加组可显著降低肉鸡肝脏TG含量(P<0.05);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江微  杜双田  常昕  朱永真  王崇鼎  
【目的】探讨不同碳源及氮源物质对钉子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效应。【方法】以钉子菇菌株J-4为供试材料,以菌丝生长速率及气生菌丝的长势为指标,考察10种碳源及20种氮源物质对钉子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钉子菇具有较广的碳源及氮源谱,在10种碳源中,对菌丝生长效果较好的碳源有可溶性淀粉、麦芽糖和蔗糖,其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4.28,2.76和2.04。在20种氮源中,对菌丝生长效果较好的氮源有牛肉膏、酵母膏和牛肉蛋白胨,其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6.432,5.440和5.436;钉子菇对复合氮源利用效果较好,对无机氮和氨基酸类氮源利用效果较差。【结论】钉子菇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牛肉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鸿雁  杜双田  孟胜楠  纪晓朋  
【目的】探讨不同碳、氮源对红汁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为红汁乳菇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红汁乳菇LH-1菌株为供试材料,以菌落直径、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为测定指标,研究了13种碳源、22种氮源对红汁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红汁乳菇具有较广的碳源及氮源谱,在13种碳源中,以果糖为碳源时,红汁乳菇菌落长势最好,其菌落直径、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48.31mm、8.37mm/d和41.87;在22种氮源中,以酵母膏为氮源时红汁乳菇菌落长势最好,其菌落直径、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50.82mm、7.84mm/d和39.18;红汁乳菇对氨基酸及铵盐类物质利用较差。【结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尹立伟  池玉杰  
为提高猴头菌菌株CB1锰过氧化物酶(MnP)基因的表达产量,采用PEG/CaCl2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将携带有He-mnp1的重组质粒pLB01/He-mnp1转入到构巢曲霉尿嘧啶尿苷营养缺陷菌株TN02A7的原生质体中,获得了转化子菌株TN02A7-He-mnp1,并在乙醇脱氢酶启动子alcA(p)控制下实现了异源表达。将TN02A7-He-mnp1、TN02A7、构巢曲霉野生型菌株WJA01、猴头菌菌株CB1在相同的木质素环境下进行培养并检测MnP酶活性,结果表明:转化子菌株TN02A7-He-mnp1在0.05 g.L-1血红素的情况下、诱导96 h后酶活性最高为38.31 U.L-...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