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15)
2023(6432)
2022(5345)
2021(4557)
2020(3614)
2019(7876)
2018(7572)
2017(13735)
2016(8052)
2015(8359)
2014(8000)
2013(7901)
2012(7314)
2011(6650)
2010(6189)
2009(5183)
2008(4935)
2007(4148)
2006(3383)
2005(2759)
作者
(28716)
(24083)
(24013)
(22411)
(15157)
(12070)
(10517)
(9624)
(9177)
(8326)
(8316)
(8000)
(7933)
(7873)
(7753)
(7481)
(7334)
(7239)
(7022)
(6846)
(6577)
(6019)
(5777)
(5530)
(5376)
(5358)
(5353)
(5350)
(5191)
(5014)
学科
(26833)
经济(26802)
管理(23195)
(19877)
(15069)
企业(15069)
方法(12805)
数学(11759)
数学方法(11669)
(11541)
环境(10994)
(8082)
(7225)
(6831)
贸易(6830)
(6684)
中国(6321)
(6030)
业经(5945)
农业(5722)
技术(4891)
(4624)
财务(4623)
财务管理(4618)
(4514)
规划(4457)
企业财务(4418)
环境规划(4390)
资源(4348)
产业(4087)
机构
大学(114507)
学院(114134)
研究(44231)
(41576)
经济(40919)
(39708)
管理(39204)
理学(35595)
科学(35572)
理学院(35091)
管理学(34279)
管理学院(34137)
农业(32533)
业大(30444)
中国(29684)
(25820)
研究所(24708)
(23510)
农业大学(22075)
中心(18918)
(18695)
实验(18165)
实验室(17458)
(17217)
(16703)
重点(16521)
(16120)
(16063)
(15947)
科学院(15666)
基金
项目(92914)
科学(70680)
基金(68691)
(66858)
国家(66385)
科学基金(53930)
研究(52565)
自然(40469)
自然科(39577)
自然科学(39555)
自然科学基金(38876)
(38057)
基金项目(37333)
社会(33460)
(33175)
社会科(31820)
社会科学(31811)
资助(26886)
计划(23910)
教育(22785)
科技(22505)
重点(22114)
(20165)
(19836)
科研(19766)
(19485)
创新(18775)
(18667)
(18268)
专项(18051)
期刊
学报(37786)
(36218)
经济(36218)
(34828)
科学(28581)
大学(25551)
学学(25283)
农业(23643)
研究(22651)
中国(18638)
(12772)
业大(12527)
管理(11654)
(11159)
农业大学(10900)
(9023)
科技(8106)
林业(8001)
中国农业(7675)
自然(7176)
业经(6831)
经济研究(6747)
(6340)
金融(6340)
财经(6229)
自然科(6213)
自然科学(6213)
技术(5716)
资源(5542)
农林(5369)
共检索到146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陆晴  曹伟平  董建臻  王金耀  冯书亮  王容燕  杜立新  
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14种碳源和11种氮源测定,球孢白僵菌HFW-05菌株的萌发率、生长速率、产孢量及胞外蛋白酶活性。综合各项指标得出,HFW-05菌株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蔗糖,产孢量与产酶量最大,分别为16.13×107孢子/cm2和117.38μg/(min.mL);最适氮源为豆粕粉,其产孢量和酶活远高于对照和无机盐类,分别为15.62×107孢子/cm2和74.01μg/(min.mL)。除硝酸钾外,无机盐类在供试浓度上均对孢子萌发和生长有抑制作用。在各种碳(氮)源培养基中添加1%蛋白胨(葡萄糖)后,菌株的产孢量和产酶量均有所提高。结果表明,HFW-05菌株的产孢量和胞外蛋白酶之间具有一定的相...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健  曹伟平  陆晴  杜立新  
通过对温度和紫外线等条件的变化,明确了该因素对HFW-05菌株生长与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5℃培养有利于提高孢子萌发率及菌株产孢量;30℃培养有利于提高菌株产酶量,最适菌株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5~30℃。生测试验表明,HFW-05菌株对小菜蛾的最佳致死温度范围为25~30℃。菌株在25℃下经紫外线1 h处理后,萌发率可比对照增加12%,产孢量增加26%,表明适量紫外处理有利于菌株生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甄伟  杜立新  曹伟平  王容燕  宋健  王金耀  冯书亮  
通过对粉虱、小菜蛾高效的球孢白僵菌HFW-05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旨在从分子水平上了解HFW-05菌株的几丁质酶特性。根据已发表的几丁质酶基因序列(EU828354)设计几丁质酶基因全长引物,扩增HF-WBbchit1全长基因,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克隆载体pMD19-T连接获得含有HFWBbchit1全长基因的重组质粒pMDchit1并测序。该基因的编码区包括1 047 bp,编码了348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36.795 kDa,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其基因序列与球孢白僵菌菌株NCIM1216几丁质酶基因(EU828354)和球孢白僵菌菌株Bb006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健  曹伟平  张海剑  王广君  杜立新  
为了研究球孢白僵菌HFW-05菌株在土壤中的宿存情况,采用土壤拌菌法进行了初步探索。以初始土壤拌菌量1.0×107个孢子/m L浓度,连续观察60 d,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在土壤中宿存2个月内,成菌落数呈波动下降趋势,下降速度较慢,在释放的30~60 d,白僵菌处于平稳波动状态,成菌落数持续在106cFu/g,同时球孢白僵菌释放前后,对小菜蛾的毒力无显著差异,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亦无明显影响,不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健  曹伟平  张海剑  王广君  杜立新  
采用常规叶面喷雾法研究了HFW-05菌株在蔬菜上的宿存情况。在施菌前对白僵菌、细菌和放线菌进行本底调查。以2.5×107个孢子/m L浓度间隔5 d连续喷药3次后,2个月内,白僵菌在不同寄主植物中的成菌落数呈波浪状。白僵菌在不同作物叶片表面的最终宿存量在106cFu/g水平,在叶肉中的最终宿存量在103cFu/g水平。同时,白僵菌的释放对环境细菌、放线菌种群数量影响不明显,不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伟平  宋健  陆晴  魏利民  冯书亮  杜立新  
球孢白僵菌HFW-05对粉虱有很高的杀虫活性,为扩大该菌株的杀虫范围及明确其与常用化学农药的混用效果,测定了HFW-05菌株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及化学药剂对HFW-05菌株孢子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HFW-05菌株对小菜蛾幼虫表现出很高的杀虫活性,5×107孢子/mL浓度下,HFW-05菌株对小菜蛾2,3龄幼虫的6 d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7%和76.7%,各试验浓度下对2龄小菜蛾幼虫的毒力显著高于3龄幼虫。随浓度降低化学药剂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均明显减弱,药剂对孢子的影响与菌药混用时对昆虫的毒力影响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常规用量下,抑太保、三氟氯氰菊酯和辛硫磷强烈抑制孢子萌发,孢子萌发率为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健  曹伟平  杜立新  王刚  王容燕  王金耀  冯书亮  
采用不同的生测方法测定了球孢白僵菌HFW-05油悬剂对四种捕食性天敌和一种寄生性天敌各虫态的毒力。结果表明:该油悬剂在常规用药浓度107孢子/mL时,对四种捕食性天敌卵的孵化基本无毒力,对各龄期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也均在17%以下,基本不会对种群数量造成较大影响,因此白僵菌油悬剂在常规用药剂量下和捕食性天敌是可以搭配使用的。相比之下,白僵菌油悬剂对寄生性天敌丽蚜小蜂的毒力却比较大。当油悬剂浓度达到5×106孢子/mL时,对丽蚜小蜂蛹羽化和成蜂存活的影响却非常大,蜂蛹羽化率降至零,成蜂校正死亡率累计达到53.6%,因此,白僵菌油悬剂在使用时需与寄生蜂的释放错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刚  曹伟平  王金耀  王容燕  杜立新  宋健  董建臻  冯书亮  
为了检测及提高球孢白僵菌HFW-05对高温环境的耐受力,将浓度为108孢子/mL的孢悬液,在48℃下恒温振荡水浴,不同时间取出测定孢子存活率,同时将处理液接种制备孢子粉,测定下一代的产孢量、疏水性、不同温度下的萌发中时、生长速率、毒力以及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HFW-05菌株的耐热力。其中处理120min孢子存活率可达到80%以上,处理110min在27℃下产孢量是对照的3倍多,两者的疏水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各处理一代菌株分生孢子在32℃下萌发中时(GT50)均显著低于对照,在32,34℃下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性高于对照,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智辉  陈守文  郭志红  喻子牛  
以振荡摇瓶培养法培养17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分析其总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的产生水平,同时用这些菌株的分生孢子粉作为样品,用人工饲养的亚洲玉米螟5d龄幼虫作为试虫,作毒力生物测定。并分析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验证各个酶活性指标作为毒力的生物测定的替代或者补充指标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菌株间同代毒力、酶活之间的差异比较大,LT50的变化范围为4.82~10.06d,胞外蛋白酶活性的变化范围是0.86×10-2~3.66×10-2IU/mL,胞外几丁质酶活性的变化范围是0.012~1.47IU/mL。将后二者分别与各个菌株对玉米螟的LT50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胞外蛋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殷红福  林海萍  李芬  张立钦  毛胜凤  
为探讨继代移殖对球孢白僵菌蛋白酶、几丁质酶、脂肪酶活性的影响及与毒力的相关性,以筛选得到的高毒力菌株B5、BXS与低毒力菌株B11、BZ为出发菌株,通过连续接种松墨天牛幼虫获得H1、H2、H3、H4继代移殖菌株,而连续在PPDA培养基上转接,获得R1、R2、R3和R4继代移殖菌株。分别对各原始菌株与继代移殖菌株进行蛋白酶、几丁质酶、脂肪酶活性与毒力测定,并将每种酶活性与相应菌株对松墨天牛的半致死时间(LT50)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高毒力菌株B5、BXS与低毒力菌株B11、BZ在PPDA培养基上继代移殖,随着各菌株对松墨天牛的毒力逐代下降,其蛋白酶、几丁质酶、脂肪酶活性也逐代降低;来源于松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飞雄  李江红  梁勤  陈大福  
【目的】研究由蜜蜂球囊菌引起的真菌性疾病白垩病的侵染机制,以及蜜蜂球囊菌胞外蛋白酶的种类及其特性。【方法】利用人工合成的培养基,在体外诱导蜜蜂球囊菌分泌胞外蛋白酶,用硫酸铵沉淀和透析,获得初酶液,利用相应的底物对酪蛋白酶、偶氮酪蛋白酶、胶原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蜜蜂球囊菌分泌的胞外酶主要有酪蛋白酶、偶氮酪蛋白酶、胶原蛋白酶3种,无弹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对这3种酶的最适温度、pH值以及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进行了测定。这3种胞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都在40℃左右,最适pH为7左右,均不耐高温,热稳定性差,在中性的pH环境下比较稳定。【结论】蜜蜂球囊菌可以分泌多种胞外蛋白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储卫华  陆承平  
对体外培养嗜水气单胞菌的胞外蛋白酶 (ECPase)产生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发现 ,其产量与碳源、氮源、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等有关。蔗糖能促进蛋白酶的产生 ,NH4 + 抑制蛋白酶的产生。其最佳产酶条件为 :pH 7 5的0 0 2mol·L-1KC1,0 0 6mol·L-1K2 HPO4 ,5g·L-1的蔗糖和 5g·L-1的胰蛋白胨水 ,2 8℃ ,15 0r·min-1摇床培养 6 5h。在此条件下酶活性可达 2 0 8U·mL-1。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鲜莹  谢从新  何绪刚  杨慧君  胡雄  陈柏湘  
采集渔-稻复合系统中的水稻根际淤泥,筛选出有较强产胞外蛋白酶能力的菌株并研究环境因素对其产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通过初筛、蛋白酶复筛等筛选得到一株菌株(编号PRO9);此菌株所产产胞外蛋白酶能够促进水体中有机物质发生氨化反应,减少有机氮含量。此菌还具有产胞外碱性磷酸酶的能力。菌株鉴定结果显示此菌为芽孢杆菌。PRO9菌株所产的胞外蛋白酶在67℃下酶活性最为活跃,最适pH为7,属于中性蛋白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储卫华  陆承平  
以提纯的嗜水气单胞菌胞外蛋白酶 (ECPase)注射异育银鲫 ,鲫鱼出现典型的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症状 :病鱼体表充血、出血 ,鳃苍白 ,腹部膨大 ,肛门红肿突出 ,腹腔内有红色的腹水 ,肠壁充血发炎 ;背部肌肉注射部位发生液化、糜烂 ,鳞片竖起。病鱼各组织器官都有病变 ,其中尤以肝、肾最为严重 :肝脏肿大 ,质地脆弱 ,肝细胞水肿 ,胞浆结构疏松 ;肾小体坏死以至解体 ,肾小管上皮细胞也发生病变。体外试验表明 ,正常鲫鱼血清中有某种成分能够抑制蛋白酶的活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营  王福强  李绪全  
采用Folin -酚试剂法测定在不同pH值时三株芽孢杆菌Y2 - 2、F14、Y1- 13的酶活力 ,研究细菌生长与蛋白酶活力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细菌生长初期 ,蛋白酶活力较小 ,随着细菌生长进入稳定期 ,蛋白酶活力逐渐增大。在同一生长阶段 ,芽孢杆菌发酵液的蛋白酶活力随pH值的增加而增大 ,在pH值为 9时达到最大值。证明该三株菌所产蛋白酶均为碱性蛋白酶 ,其中以Y2 - 2、F14的酶活力基本相当 ,且在整个实验中测得的酶活力均比Y1- 13的酶活力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