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46)
- 2023(7860)
- 2022(6739)
- 2021(6090)
- 2020(5350)
- 2019(12674)
- 2018(12491)
- 2017(24876)
- 2016(13647)
- 2015(15704)
- 2014(16049)
- 2013(16104)
- 2012(15377)
- 2011(14124)
- 2010(14188)
- 2009(13506)
- 2008(13726)
- 2007(12393)
- 2006(10563)
- 2005(9371)
- 学科
- 济(65242)
- 经济(65174)
- 业(38967)
- 管理(38921)
- 方法(36405)
- 数学(32306)
- 数学方法(32069)
- 企(31803)
- 企业(31803)
- 财(17140)
- 农(16237)
- 学(15069)
- 中国(14102)
- 业经(11771)
- 贸(11662)
- 贸易(11662)
- 易(11262)
- 务(11147)
- 财务(11132)
- 财务管理(11098)
- 地方(10857)
- 农业(10852)
- 企业财务(10612)
- 制(10478)
- 理论(10101)
- 和(9506)
- 融(9036)
- 金融(9034)
- 银(8763)
- 银行(8730)
- 机构
- 大学(214344)
- 学院(211203)
- 济(88681)
- 经济(86919)
- 管理(81329)
- 理学(70800)
- 研究(70169)
- 理学院(70037)
- 管理学(68950)
- 管理学院(68565)
- 中国(52253)
- 京(44160)
- 科学(44024)
- 财(41109)
- 农(40690)
- 所(36458)
- 业大(34376)
- 财经(33591)
- 研究所(33376)
- 农业(32585)
- 中心(32518)
- 江(31201)
- 经(30574)
- 经济学(28750)
- 北京(27528)
- 范(26811)
- 师范(26519)
- 经济学院(26265)
- 财经大学(25120)
- 州(24536)
- 基金
- 项目(140581)
- 科学(109935)
- 基金(103158)
- 研究(98726)
- 家(91174)
- 国家(90467)
- 科学基金(76410)
- 社会(62990)
- 社会科(59724)
- 社会科学(59703)
- 基金项目(54707)
- 省(54234)
- 自然(50498)
- 自然科(49310)
- 自然科学(49292)
- 自然科学基金(48461)
- 划(46545)
- 教育(46393)
- 资助(43269)
- 编号(39302)
- 部(32518)
- 重点(32224)
- 成果(32076)
- 发(29834)
- 创(28695)
- 教育部(27690)
- 科研(27645)
- 课题(27044)
- 创新(26919)
- 大学(26672)
共检索到297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瑞卿 张岳恒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和推算了不同目标下耕地最优经营规模、流转量、流转率。在附加一些假设条件下,耕地流转量比目前大得多,在某种情形下其流转率甚至可达到97%。通过对耕地流转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揭示了中国耕地流转缓慢的根本障碍在于耕地的社会压力过重。
关键词:
耕地流转 流转量 理论分析 实证分析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阳 郑景骥
在建立耕地流转假设的基础上,把耕地流转划分为三个阶段,可以预测不同阶段下耕地的最优经营规模、流转量和流转率。耕地流转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耕地的社会压力过重。要使耕地有效流转,必须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必须为农业隐含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更广阔的就业途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美球 肖鹤亮 何维佳 邓爱珍 周丙娟
论文利用江西省42个县(区)74个行政村1 396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耕地流转行为与各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计量模型,从家庭特征因素、家庭经济因素和资源禀赋因素三方面分析了农户耕地流出和流入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外出打工对耕地流出影响最大,是农户耕地流出的最大驱动力;而经济收入与耕地流转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耕地流入户的经济收入存在明显低于流出户的经济收入的趋势;地形特征对耕地流出行为有明显影响,地形越平坦,越容易流出,同样耕地越破碎,越不易被流入户接受。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玉光 杨钢桥 文高辉
耕地细碎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基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划分农户类型,利用武汉城市圈部分区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地块平均面积表征的耕地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小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194 hm~2,利用效率为0.360;中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492 hm~2,利用效率为0.446;大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1.179 hm~2,利用效率为0.497;耕地利用效率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呈正相关关系。2)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耕地细碎化对小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而对中、大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具有负向作用;相对于小规模农户而言,细碎化对大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较大。因此,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应鼓励耕地流转,为农户规模化经营耕地创造条件;在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应将耕地整治与耕地流转有机结合起来,降低细碎化程度,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玉光 杨钢桥 文高辉
耕地细碎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基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划分农户类型,利用武汉城市圈部分区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地块平均面积表征的耕地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小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194 hm2,利用效率为0.360;中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492 hm2,利用效率为0.446;大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1.179 hm2,利用效率为0.497;耕地利用效率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鹏 赵微
运用湖北和湖南典型调查数据,利用断点回归法估计了土地整治对农户耕地流转的影响效应,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土地整治促进了耕地的集中经营。土地整治使农户转出耕地的概率增加了16.0%~21.0%,但对转入耕地的概率没有显著影响;土地整治使转入户转入耕地的面积增加了0.217~0.314 hm~2,转出户转出耕地的面积增加了0.067~0.122 hm~2。(2)土地整治有效改善了耕地质量条件,整治区耕地田面平整度、田间道路通达度和灌溉排水保证度的改善正向影响了农户转出耕地的概率,且灌溉排水保证度的优化促进了转入户和转出户耕地流转面积的增加。(3)整治区耕地质量的提高促进了耕地经营收益增加和耕地流转价格上升,前者促进了转入户转入耕地面积的增加,后者正向影响了农户转出耕地的概率及转出户转出耕地的面积。建议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实现耕地价值提升、增加耕地经营收益,提高农户耕地流转积极性;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农户实现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扩大耕地流转市场的需求;规范耕地流转行为,优化市场对耕地流转价格的调控作用,稳定耕地流转市场的供给。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秀清
比较分析不同区域的农户耕地流转行为,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促进耕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基于赣、苏、桂三省537份农户问卷调查,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分析农户的耕地转出、流入行为,结果表明:东(苏)、中(赣)、西(桂)部地区农户耕地流转行为具有较大的异质性;耕地转出的最主要原因是家里缺劳力和种地经济效益低,耕地流入的最主要原因是惟有种地才能增加收入和家里劳力有余。
关键词:
耕地流转 农户行为 耕地转出 耕地流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忠华 吴次芳 杜雪君
论文利用1978~2007年我国耕地、经济增长、城镇化、地方财政收入数据,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①经济增长、城镇化、地方财政收入对耕地存在单向因果关系;②社会经济因素与耕地面积在长期存在均衡关系,在短期存在失衡关系,41%的非均衡波动将在下一期被修正;③在长期,城镇化、地方财政收入对耕地变化影响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05和-0.03,在短期,经济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对耕地变化影响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04和-0.01。结论为:协调耕地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应采取长期和短期结合的策略;在长期应减少城镇化发展和地方财政收入对耕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会义 李义
近10余年来,在全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背景下,西北干旱区的耕地面积却明显增加。区域耕地的这一逆向变化,不仅改变了中国的耕地分布格局,同时也加剧了西北干旱区的水资源冲突和荒漠化进程。现有研究中,西北干旱区的耕地扩张往往被理解为区域人口增长、技术进步、政策激励的结果,但这些认识主要来自于统计相关分析和经验判断,还缺乏必要的实证研究。本文以西北干旱区的核心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为典型区,利用统计资料和调查数据,对现有认识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和政策激励确实对区域耕地扩张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而区域人口增长导致食物需求上升则并非区耕地扩张的主要原因。区域耕地扩张的主要原因在于棉花等具有比较效益的农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具有比较效益的农产品生产规模扩大则是农业经营主体追求规模效益的结果。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旭海 胡霞 罗崇佳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探究了非农就业对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家庭劳动力非农就业程度的提高将显著促进耕地撂荒,这一结果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2)通勤成本在非农就业对耕地撂荒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与地块特征和地域特征相比,家庭特征对耕地撂荒的影响更为明显,由此印证了耕地撂荒通常是兼业农户应对耕地边际化局面所做出的理性选择。基于此,本文建议从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引导耕地流转和托管、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降低兼业农户通勤成本四方面精准施策,以有效遏制耕地撂荒和挖掘保供潜力。
关键词:
非农就业 耕地撂荒 兼业农户 通勤成本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旭海 罗崇佳
防范耕地撂荒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在理论分析农机服务市场发育如何影响耕地撂荒的基础上,依托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CRHPS)数据,采用T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机服务市场发育有助于抑制耕地撂荒,且使用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农机服务市场发育会通过促进机械对人力的替代、农户农业收入的增加和提高耕地流转市场的活跃度来降低耕地撂荒程度;平坦的地形和良好的农机作业道路能够强化农机服务市场发育对耕地撂荒的抑制作用,耕地细碎化程度上升则会弱化抑制作用。为有效依托农机服务市场发育遏制耕地撂荒,应建立健全农机服务购买补贴体系,深入开展农机作业道路建设和坡耕地改造,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统筹能力。
关键词:
农机服务市场发育 耕地撂荒 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兴杰 谷树忠 张新华 武红 胡咏君
本文基于山东省13个调查村、520个调查农户2003~2009年耕地、园地和林地的农户经营数据,以C-D生产函数为依托,分析以耕地为核心的农用地收益转换边际。结果表明:由于耕地比较收益低以及耕地收益增长速度缓慢,耕地转换为林地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同时,农业补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耕地的比较收益,但现行补贴额度却不足以改变耕地向林地转变的总体趋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旭海 罗崇佳
防范耕地撂荒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在理论分析农机服务市场发育如何影响耕地撂荒的基础上,依托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CRHPS)数据,采用T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机服务市场发育有助于抑制耕地撂荒,且使用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农机服务市场发育会通过促进机械对人力的替代、农户农业收入的增加和提高耕地流转市场的活跃度来降低耕地撂荒程度;平坦的地形和良好的农机作业道路能够强化农机服务市场发育对耕地撂荒的抑制作用,耕地细碎化程度上升则会弱化抑制作用。为有效依托农机服务市场发育遏制耕地撂荒,应建立健全农机服务购买补贴体系,深入开展农机作业道路建设和坡耕地改造,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统筹能力。
关键词:
农机服务市场发育 耕地撂荒 粮食安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彩林 贺蓉
基于河南省滑县问卷调研数据,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维度建立耕地流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FCE)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户自发、集体主导、市场参与三种耕地流转模式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从单一绩效来看,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的评分排序同为“市场参与模式>集体主导模式>农户自发模式”,生态绩效评分排序为“农户自发模式>市场参与模式>集体主导模式”;综合绩效评价的评分排序与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的评分排序相同;市场参与模式除生态绩效外,绩效优势明显,集体主导模式次之,农户自发模式除生态绩效占优势外,整体绩效落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彩林 贺蓉
基于河南省滑县问卷调研数据,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维度建立耕地流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FCE)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户自发、集体主导、市场参与三种耕地流转模式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从单一绩效来看,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的评分排序同为“市场参与模式>集体主导模式>农户自发模式”,生态绩效评分排序为“农户自发模式>市场参与模式>集体主导模式”;综合绩效评价的评分排序与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的评分排序相同;市场参与模式除生态绩效外,绩效优势明显,集体主导模式次之,农户自发模式除生态绩效占优势外,整体绩效落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