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50)
2023(7675)
2022(6650)
2021(5986)
2020(5012)
2019(10775)
2018(10763)
2017(19904)
2016(11010)
2015(11916)
2014(11436)
2013(10916)
2012(9639)
2011(8794)
2010(8799)
2009(8638)
2008(8197)
2007(7263)
2006(6338)
2005(5879)
作者
(31443)
(26249)
(26215)
(24917)
(16520)
(12752)
(11752)
(10204)
(9855)
(9325)
(8982)
(8714)
(8418)
(8363)
(8276)
(8059)
(8048)
(7839)
(7703)
(7467)
(6743)
(6531)
(6338)
(5982)
(5971)
(5965)
(5871)
(5765)
(5347)
(5311)
学科
管理(35328)
(33571)
经济(33498)
(29961)
(25815)
企业(25815)
(13182)
(13038)
方法(11849)
(10994)
中国(9837)
数学(9748)
业经(9632)
数学方法(9614)
(9026)
(8711)
(8113)
财务(8092)
财务管理(8072)
体制(7680)
企业财务(7593)
环境(7257)
(7253)
贸易(7248)
(7232)
银行(7199)
(7092)
(6864)
农业(6848)
(6661)
机构
学院(149251)
大学(146061)
(55892)
经济(54605)
研究(52594)
管理(51662)
理学(44109)
理学院(43579)
管理学(42712)
管理学院(42438)
中国(39264)
科学(33882)
(30593)
(29744)
(28640)
(27683)
研究所(25119)
业大(23707)
(23622)
中心(23456)
农业(22670)
财经(22653)
(20382)
(19389)
北京(18647)
(18570)
师范(18295)
(18204)
(18101)
经济学(17340)
基金
项目(102406)
科学(79347)
研究(72989)
基金(72960)
(65746)
国家(65232)
科学基金(54502)
社会(45607)
社会科(43100)
社会科学(43092)
(41148)
基金项目(38229)
自然(35854)
(35096)
自然科(34990)
自然科学(34980)
自然科学基金(34311)
教育(33544)
编号(29743)
资助(29062)
重点(24410)
成果(24047)
(23859)
(22261)
(22104)
(21934)
课题(21332)
创新(20829)
计划(20000)
科研(19925)
期刊
(66144)
经济(66144)
研究(42525)
中国(31874)
学报(27901)
(27556)
(24914)
科学(23967)
管理(20480)
大学(20139)
学学(19347)
农业(18313)
教育(16043)
(13550)
金融(13550)
业经(11995)
财经(11414)
技术(11320)
经济研究(10807)
(9807)
(9470)
(8213)
问题(7977)
科技(7775)
业大(7207)
(6821)
财会(6791)
资源(6668)
现代(6492)
会计(6266)
共检索到223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实  柳琳  王逸鑫  吴涵  沈思远  屠璐丹  施文正  
为研究不同浓度食盐水腌制过程中青鱼的品质变化。以青鱼为实验对象,分析比较了不同盐浓度(7%、10%、13%)腌制48 h内青鱼鱼肉品质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腌制过程中pH变化幅度较小,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并且随腌制浓度升高而降低;腌制过程中鱼肉含水量随时间增加而减少,随食盐水浓度升高而降低,鱼肉盐分含量变化则与之相反;鱼肉游离氨基酸在腌制过程中会有所损失;硫代巴比妥酸值(TBA)在腌制过程中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腌制盐浓度升高会加快鱼肉脂肪的氧化程度;菌落总数(TVC)、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结果表明,三种浓度腌制青鱼48 h内的样品均符合新鲜的标准,且腌制盐浓度越高效果越佳;感官评定结果表明:鱼肉感官评定分值随着腌制时间增加而降低,且青鱼肉在食盐浓度为7%的盐水中腌制4 h时品质最佳。研究结果为青鱼腌制加工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实  柳琳  王逸鑫  吴涵  沈思远  屠璐丹  施文正  
为研究不同盐度食盐水腌制过程中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的品质变化。以青鱼为试验对象,分析比较不同盐度(7%、10%、13%)腌制48 h内青鱼鱼肉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腌制过程中pH变化幅度较小,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并且随腌制盐度升高而降低;腌制过程中鱼肉含水量随时间增加而减少,随盐度升高而降低,鱼肉中盐含量变化则与之相反;鱼肉游离氨基酸在腌制过程中会有所损失;硫代巴比妥酸值(TBA)在腌制过程中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腌制盐度升高会加快鱼肉脂肪的氧化程度。菌落总数(TVC)、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结果表明,3种盐度腌制青鱼48 h内的样品均符合新鲜的标准,且腌制盐度越高效果越佳;感官评定结果表明,鱼肉感官评定分值随着腌制时间增加而降低,且青鱼肉在盐度为7%的盐水中腌制4 h时品质最佳。研究结果为青鱼腌制加工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之颖  陈静茹  陈可欣  罗永康  
针对草鱼片贮藏过程中品质易变化的问题,研究不加盐(生鲜,对照组)与加盐(生鲜调理,w(盐)=2%,处理组)处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片在4℃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测定其理化、微生物及感官品质的变化,评价2%盐处理对4℃贮藏草鱼片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分析腺苷三磷酸(atp)关联物相关指标与各主要鲜度指标间的相关性,探讨更适宜作为该条件下草鱼片品质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处理组草鱼片的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质量分数、汁液流失率、白度及菌落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鲜度指标K、Ki、h及Fr值中,Ki和Fr值更适合评价该条件下草鱼片的品质变化。综合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荣建华  张正茂  韩晓  熊善柏  
以鲜鸡蛋为原料,分析了腌制温度、时间和盐水浓度对咸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腌制温度、时间的延长和盐水浓度的增加,含盐量及蛋黄指数迅速升高,蛋清的含盐量明显高于蛋黄。咸蛋腌制30 d后,蛋清pH值从9.09降到6.71,蛋黄的pH值变化不明显;蛋清的水分含量变化不显著,而蛋黄的水分含量从46.98%减少到17.23%。建立的腌制条件对蛋品含盐量及蛋黄指数的拟合方程,能较好地描述腌制温度、时间和盐水浓度对咸蛋成熟度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文建  浦浩亮  王柳清  胡秋辉  裴斐  
【目的】探究脱水胡萝卜在不同水分活度下的品质变化与细菌菌群演替规律,为控制脱水胡萝卜贮藏过程中的食用品质劣变,延长其货架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挑选大小均一的新制备脱水胡萝卜丁,置于水分活度(water activity,aw)分别为0.43、0.67、0.78和0.84的密闭干燥器中贮藏50 d,观测脱水胡萝卜贮藏过程中硬度、微观结构、β-胡萝卜素含量、风味等品质变化情况,分析脱水胡萝卜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细菌菌群丰度变化和演替规律。【结果】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是存在于脱水胡萝卜中的主要外源细菌菌群。经50 d的贮藏后,在低aw贮藏条件下(aw=0.43),脱水胡萝卜中的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相对含量高于其他组,高aw环境能够促进片球菌属(Pediococcus spp.)、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p.)和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 spp.)的生长,同时加剧脱水胡萝卜中典型营养物质β-胡萝卜素的损失,并使脱水胡萝卜的硬度降低,微观结构粘连褶皱。同时,电子鼻分析显示高aw引起脱水胡萝卜中烯烃类和酮类等特征风味物质下降,而乳酸菌生长代谢相关的胺类物质上升。【结论】高aw环境能够加速脱水胡萝卜中片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和乳酸杆菌属的生长,造成脱水胡萝卜硬度下降、β-胡萝卜素损失、特征风味的劣变以及微观结构的粘连。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崔璐璐  陈季旺  莫加利  廖鄂  彭利娟  夏文水  
为从蛋白质角度探究加盐量和腌制时间对烧烤草鱼块品质的影响,将鲜活草鱼去鳞、头、尾、内脏后切块腌制,再在200 ℃下烤制15 min,分别测定不同加盐量(5%、6%、7%)、腌制时间(2、4、6 h)下腌制草鱼块的食盐含量、失重率和肌原纤维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表面疏水性、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以及烧烤草鱼块的色度、嫩度、水分、灰分和蛋白质含量,并对腌制烧烤草鱼块进行感官评价。结果显示,随着加盐量的增加或腌制时间的延长,腌制草鱼块的食盐和二硫键含量及表面疏水性逐渐增加,总巯基含量逐渐降低,肌原纤维蛋白的二级结构从稳定(α-螺旋和β-折叠)向不稳定(β-转角和无规卷曲)转化。与对照(未腌制)相比,腌制烧烤草鱼块的L*值、a*值、剪切力、水分和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降低,灰分含量显著增加,且加盐量越多,腌制时间越长,烧烤草鱼块的水分含量越低,灰分含量越高,感官评分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研究表明,加盐量和腌制时间影响了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稳定性,促进了蛋白质的变性,导致烧烤草鱼块品质的变化。当加盐量为6%、腌制时间4 h时,烧烤草鱼块的水分和蛋白质含量较高,灰分含量较低,色泽、嫩度较好,感官评分较高。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丽霞  
将新鲜板栗制成盐水板栗罐头,其成品的风味基本能保持板栗原有的风味,且保存期在1a以上。参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汝成  赵思明  熊善柏  周三保  李磊  
以白鲢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腌制条件下鱼肉与盐卤成分的变化及其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腌制条件对鱼肉中氯化钠含量及盐卤中可溶性蛋白和氨基态氮含量变化有明显影响。随着盐水浓度的提高,鱼肉中氯化钠含量显著上升,盐卤中可溶蛋白和氨基态氮含量明显降低。降低腌制温度、缩短腌制时间、提高盐水浓度可降低鱼肉中氯化钠含量,控制肌肉中营养成分的析出。试验建立的扩散动力学方程可较好地描述腌制过程中氯化钠、可溶蛋白和氨基态氮含量的变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妍  常海军  郇兴建  翟亚楠  雷云  刘登勇  徐幸莲  周光宏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GC-MS)分析技术研究5组不同二次杀菌处理(对照组、99℃组、108℃组、微波组和121℃组)盐水鸭产品的挥发性风味变化,同时对5组鸭肉进行了感官评定试验。结果显示:鸭肉中共鉴定出76种主要风味化合物,包括3种酸类、14种酮类、20种醛类、11种醇类、5种酯类、7种烷烃类、1种呋喃类、11种含硫含氮及苯系物、4种烯烃;对照组、99℃组和108℃组分别鉴定出57、56、59种风味化合物,远高于微波组(51种)和121℃组(52种);对照组鸭肉主要挥发性化合物峰累计相对百分含量(87.27%)高于二次杀菌99℃组(83.27%)、108℃组(8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莉  石林凡  任中阳  翁武银  刘智禹  
为探究电解水预处理对冷藏大黄鱼品质变化的影响,实验利用有效氯浓度分别为50、100和200 mg/L的电解水和1%NaCl溶液浸泡处理新鲜大黄鱼,考察其在4°C冷藏过程中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ATP关联化合物含量、pH值、硬度、色泽、滋味和气味的变化。结果显示,伴随冷藏时间的延长,对照组鱼肉的菌落总数、TVB-N值、HxR含量、Hx含量、K值和pH值逐渐增加,而电解水处理抑制了这些品质指标的增加,抑制效果与有效氯浓度成正比。在同一冷藏时间下,鱼肉的黄度b*值随有效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贮藏过程中,对照组鱼肉的苦味、苦味回味和丰富性逐渐增加,鲜味、咸味和甜味逐渐降低,而电解水处理组鱼肉的苦味回味和咸味均高于对照组。有效氯浓度为200mg/L的电解水预处理能减少鱼肉在冷藏4~10 d期间的挥发性气味,但在冷藏16 d后反而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电解水处理能有效延缓冷藏大黄鱼的品质变化,但当电解水的有效氯浓度较高时会导致鱼肉色泽变黄和腐败后的挥发性气味增加。研究结果为电解水在大黄鱼保鲜中的应用及其有效氯浓度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蓝蔚青  谢晶  
以感官评定、菌落总数、pH值、挥发性盐基氮与2-硫代巴比妥酸作为评价指标,测定不同组带鱼样品冷藏期间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酸性电解水瞬时杀菌力强,能在短时间内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明显减缓挥发性盐基氮的升高,使带鱼的冷藏货架期延长2-3 d;溶菌酶保鲜液则能延缓带鱼感官品质的下降,抑制鱼体内脂肪的氧化酸败,使冷藏带鱼的保鲜期延长3-4 d.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林杰  范福玉  荆玉谱  黄彬彬  黄珍珠  吴祖建  吴刚  
以水乳剂粒径、表面张力、分散性、热贮稳定性、低温稳定性等为质量指标,采用高剪切制乳法研究了不同溶剂、乳化剂、共乳化剂、增稠剂、防冻剂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的影响.最终确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的最佳配方为0.01 g.mL-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原粉、体积比为9∶1的二甲苯和甲苯(体积分数为9%)、1%(体积分数)正丁醇、4.2%(体积分数)EL-60、1.8%(体积分数)ZS1640、1%(体积分数)十二烷醇、0.05%(体积分数)黄原胶和2%(体积分数)乙二醇.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经54℃热储2周后,对小菜蛾的毒力与1%甲维盐乳油的相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红锦  李艳亮  李建军  刘芳  徐为民  诸永志  王道营  
本研究的目的是运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鉴定技术,研究盐水鸭在冷藏期间的菌相消长规律,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对盐水鸭冷藏期间的理化、感官和微生物指标进行了检测,发现冷藏条件下(4±1℃)盐水鸭的pH值在6.47±0.16和6.69±0.10之间波动,挥发性盐基氮分别从5.90±0.93和13.42±2.46之间波动。主要腐败菌为乳酸菌和热死环丝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韦柳花  苏敏  陈三弟  吴永华  
为比较不同贮存时间六堡茶品质的变化,以2010、2007和2004年生产的六堡茶为材料,分别对其感官品质、生化成分以及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感官审评结果表明,经过一定时间的贮存,六堡茶的品质得到较大的改善和提高。通过理化成分分析可知,六堡茶随存放时间的延长,咖啡碱和茶褐素的含量呈上升趋势;而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和茶红素含量呈减少趋势;茶黄素含量则变化不明显。通过对样品香气成分分析,结果显示2010年六堡茶香气成分以醇类、碳氢类和杂氧化合物为主;2007和2004年六堡茶则以醇类、酯类和碳氢类物质为主。随着贮存年份的延长,六堡茶香气成分相对含量增加较明显的有α-法尼烯、水杨酸甲酯、乙酸苯甲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妍  谢晶  周然  刘源  
为研究河豚鱼在冻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冻藏试验对河豚鱼品质变化的动力学模型进行探讨。将河豚鱼冻藏在263、255、248和243K条件下,测定河豚鱼的挥发性盐基氮、盐溶性蛋白及巯基等品质指标随贮藏时间的变化。在Arrhenius动力学方程基础之上,建立了挥发性盐基氮、盐溶性蛋白及巯基的质量分数与冻藏时间及冻藏温度之间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和Arrhenius方程对挥发性盐基氮和盐溶性蛋白的质量分数及巯基的质量摩尔浓度的变化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挥发性盐基氮质量分数变化预测模型中的活化能EA及速率常数k0分别为10.72kJ/mol和0.556 0,盐溶性蛋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