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03)
2023(11872)
2022(9403)
2021(8600)
2020(7243)
2019(16180)
2018(16087)
2017(30688)
2016(16940)
2015(19005)
2014(18829)
2013(18007)
2012(15957)
2011(14182)
2010(14237)
2009(13155)
2008(12899)
2007(11372)
2006(9975)
2005(9077)
作者
(51352)
(42695)
(42638)
(40331)
(26811)
(20536)
(19027)
(16675)
(16274)
(15000)
(14620)
(14267)
(13914)
(13430)
(13370)
(13197)
(12860)
(12827)
(12335)
(12257)
(10873)
(10638)
(10474)
(9804)
(9718)
(9526)
(9373)
(9361)
(8678)
(8489)
学科
(66585)
经济(66484)
管理(47530)
(45071)
(35887)
企业(35887)
方法(31096)
数学(28012)
数学方法(27449)
(20779)
中国(18582)
业经(15961)
(15636)
(14739)
(13767)
农业(13505)
(12675)
贸易(12669)
(12355)
地方(11429)
理论(10385)
技术(10265)
(10207)
银行(10154)
(9722)
(9634)
(9577)
金融(9576)
环境(9285)
(9195)
机构
学院(239063)
大学(238751)
(94169)
经济(92299)
管理(90277)
研究(81892)
理学(78867)
理学院(78021)
管理学(76168)
管理学院(75787)
中国(61079)
科学(54273)
(51337)
(50182)
业大(43146)
(42762)
(41719)
农业(40888)
研究所(39457)
中心(36982)
(35729)
财经(33476)
北京(30891)
(30535)
(29930)
(29601)
师范(29100)
经济学(28749)
(27957)
农业大学(27097)
基金
项目(168967)
科学(131502)
基金(122849)
研究(114614)
(111635)
国家(110767)
科学基金(93223)
社会(73123)
社会科(69330)
社会科学(69309)
(66613)
基金项目(64659)
自然(63248)
自然科(61852)
自然科学(61831)
自然科学基金(60732)
(57031)
教育(52871)
资助(50313)
编号(44702)
重点(38839)
(36221)
(35573)
(35126)
成果(34573)
计划(33887)
科研(33237)
创新(32988)
课题(31381)
国家社会(30894)
期刊
(99637)
经济(99637)
研究(63211)
中国(47019)
学报(46939)
(46855)
科学(40793)
大学(34716)
学学(33320)
管理(32673)
农业(31645)
(31533)
教育(23134)
技术(20180)
(19601)
金融(19601)
业经(17781)
(17402)
经济研究(16627)
财经(16327)
(13947)
问题(13669)
(13379)
业大(13282)
科技(12381)
统计(12305)
(11852)
技术经济(11350)
商业(11180)
农业大学(11168)
共检索到342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赵峰  庄平  章龙珍  马境  黄晓荣  张涛  冯广朋  
采用逐步增盐法(IG)、阶段增盐法(IT)及盐度突变法(IS)3种不同的驯化模式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进行盐度驯化,对3种模式下的特定生长率(SGR)、生长效率(GE)、摄食率(FR)及食物转化率(FCR)进行统计,并与对照组(CT)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驯化方法对于施氏鲟的成活率具有较大影响,3种不同驯化模式下的成活率由高到低依次是IT(100%)、IS(93.33%)、IG(85%),各盐度驯化组死亡个体规格均较小。盐度对于施氏鲟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盐度驯化各组在SGR、GE方面均低于对照组,IS组和IG组SGR与CT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I...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黄晓荣  章龙珍  庄平  张涛  冯广朋  赵峰  
测定了5个不同盐度(0、10、20、25、28)下分别养殖20d的施氏鲟(Amur sturgeon,Acipenser schrenckii)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总蛋白(TP)含量随盐度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总胆红素(T-BIL)随盐度的升高逐渐增加,甘油三脂(TRIG)的变化趋势与总蛋白TP基本一致,总胆固醇(CHO-L)随盐度的升高变化不明显,高密度脂蛋白(HDL-C)随盐度的升高先缓慢下降后略有上升。血糖(G)随盐度的升高先缓慢下降后逐渐上升。肌酐(CREA)的含量随盐度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尿素氮(BUN)随盐度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随盐度的升高,碱性磷酸酶(ALP)逐渐下降,血清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侯俊利  陈立侨  庄平  章龙珍  田宏杰  王伟  闫文罡  
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驯化下施氏鲟幼鱼鳃中泌氯细胞的分布和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在淡水中,施氏鲟幼鱼鳃中的泌氯细胞数量较少,且主要分布在近鳃小片基部,胞体与核均较大而明显,胞内含大量线粒体;泌氯细胞中有网管和囊管,但网管欠发达,囊管分布面积小,细胞表面有顶隐窝。表现为典型的淡水型泌氯细胞(freshwater-type chloride cells)特征。与淡水组相比,盐度10组鳃泌氯细胞的分布和结构变化均不明显,仅数量略有增加,胞体变大。幼鱼在盐度25海水中驯化65d,鳃丝和鳃小片上泌氯细胞数量明显增加,泌氯细胞集中分布在鳃小片基部;超微结构显示,细胞内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加,胞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大鹏  庄平  严安生  章龙珍  
实验用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Brandt)幼鱼为黑龙江捕获的野生亲本经人工繁殖、培育所得,8月龄,体长(32 63±1 80)cm,实验周期35d。实验设计了4个水温处理组,实验水温分别为17℃、20℃、23℃和26℃,实验观察到,生活在不同水温环境中的幼鱼表现出不同的生长特性,养殖在23℃温度环境中的施氏鲟幼鱼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幼鱼,水温对施氏鲟的特定生长率(SGR)、日增重(DWG)、食物转化率(FCR)和摄食率(FR)有着显著的影响。这些参数与水温(T)之间的相关关系可用二次回归曲线来描述,生长率与水温的回归方程式为:SGR=-12 933+1 418T...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庄平  章龙珍  田宏杰  赵峰  宋超  
研究了盐度对施氏鲟幼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将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幼鱼[初始体长(24.95±1.89)cm,初始体质量(117.80±16.72)g]分别在淡水(盐度0)、盐度10、盐度25条件下饲养10d,检测不同盐度下施氏鲟幼鱼消化器官(幽门盲囊、瓣肠、十二指肠、胃和肝脏)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结果表明:(1)在相同盐度条件下,不同消化器官中同种消化酶活力高低顺序不同。在不同消化器官中蛋白酶活力(淡水和盐度25时)及淀粉酶活力(淡水时)由大到小依次为幽门盲囊、瓣肠、十二指肠、胃和肝脏;蛋白酶活力(盐度10时)及淀粉酶活力(盐度10和25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峰  庄平  章龙珍  黄晓荣  田宏杰  张涛  冯广朋  
对史氏鲟在盐度驯化过程中鳃Na+/K+-ATP酶活力、血清渗透压及血清离子(Na+、K+、Cl-)浓度进行了检测和分析,探讨了史氏鲟驯化过程中血清渗透压调节机制。研究表明:史氏鲟在不同盐度(10、20、25)下经过驯化,鳃Na+/K+-ATP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鳃Na+/K+-ATP酶活力(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白海文  张颖  李雪  孙大江  
研究不同养殖温度(15℃、18℃、21℃、24℃、27℃)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摄食、生长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24℃范围内,幼鱼的特定生长率(SGR)和相对增重率(RWG)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均在24℃时达到最高值;随着温度升高,其饵料系数(FC)先降低后升高(P<0.05),且在24℃时达到最小值;此外,摄食率(FR)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其不同温度组的生长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24℃、21℃、27℃、18℃、15℃组。温度对幼鱼前肠蛋白酶活性影响显著,24℃组和27℃组前肠的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15℃...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赵峰  庄平  章龙珍  黄晓荣  张涛  冯广朋  
研究测定了盐度驯化过程中施氏鲟不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力变化,SOD和CAT以肝脏中含量最高,随着盐度升高,SOD活力呈下降趋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CAT活力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盐度25下,肝脏和肾脏CAT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表明,盐度对施氏鲟不同组织中SOD...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昌生  钟幼平  吴永沛  蔡慧农  郭彩华  郑立盛  
九孔鲍摄食人工饲料的盐度范围为 2 0~ 38,其中较适宜的盐度范围为 2 5~ 35 ,在此盐度范围内 ,小规格鲍 (平均壳长 1 .30cm ,平均体重 0 .37g)的壳长日增长为 91 .5~ 1 0 2 .3μm ,日增重为 8.6 0~ 1 2 .5 5mg ;大规格鲍 (平均壳长 2 .6cm ,平均体重 2 .3g)的壳长日增长为 5 6 .30~ 81 .80 μm ,日增重为 1 2 .6 8~ 2 2 .48mg ,其最适生长的盐度为 30~ 35 ,存活率为 97%~ 1 0 0 %。九孔鲍所能忍受的盐度变化范围为 :日渐变幅度 (2 4h内盐度变化 )为 1 6 ;日...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大鹏  庄平  严安生  王明学  章龙珍  
研究了光照强度和周期,水流速度,养殖密度对史氏鲟摄食、生长和行为的影响。光照周期在一定的照度和时间范围内对史氏鲟稚鱼的摄食和生长没有显著影响。水流和养殖密度对史氏鲟的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高水流速度和低养殖密度对史氏鲟的生长有着积极的影响,生长效率、特定生长率和日增重都随流速的增大和养殖密度的降低而增大,条件系数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净增重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各密度组的史氏鲟稚鱼的生长离散没有加剧。在流速为0.06m·s~(-1)和0.18m·s~(-1)范围内,稚鱼的生长效率(GE)与流速(V)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关系式为GE=46.106+142.04V(r=0.5216)。特定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庆元  蒋玫  李磊  牛俊翔  沈新强  
将驯化后的鲻鱼(Mugil cephalus)幼鱼分别放在盐度为20、15、10、5、0的条件下饲养20d,测定鲻鱼幼鱼在不同盐度下,不同时间段(0d、5d、10d、15d、20d)其摄食率、体质量(体长)特定生长率及肌肉RNA/DNA和生化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实验初期低盐度胁迫对鲻鱼幼鱼摄食、生长产生了一定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鲻鱼幼鱼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滞后性(P<0.05)。低盐度胁迫对鲻鱼幼鱼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及灰分含量影响显著(P<0.05)。在鲻鱼幼鱼肌肉水分随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童燕  陈立侨  庄平  章龙珍  彭士明  宋超  李二超  
以淡水组为对照,通过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96 h的急性盐度(15和22)胁迫试验,研究了幼鱼对水体盐度突变的血浆皮质醇和代谢反应,并探讨了施氏鲟适应环境盐度变化的渗透调节机理。结果表明,盐度胁迫导致幼鱼的血浆皮质醇、血糖及乳酸浓度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随后各项指标逐渐下降,并分别于24、48、96 h时基本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盐度15组的血浆皮质醇、血糖及乳酸浓度分别在胁迫5、24和48 h时达峰值,而盐度22组则分别在0.5、24和24 h时即达峰值,且胁迫后0.5 h时的皮质醇浓度、12 h时的血糖及12~48h时的乳酸浓度均显著高于盐度15处理组(...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冯广朋  庄平  赵峰  章龙珍  张涛  黄晓荣  
研究了不同盐度海水驯养中史氏鲟血清激素催乳素、皮质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渗透压的调控作用。随着海水盐度逐渐升高,史氏鲟催乳素含量随之下降。从淡水刚进入海水中时史氏鲟的皮质醇含量下降,在进入盐度为25的海水中皮质醇含量上升。驯养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的含量变化较小,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含量在进入海水中后有所升高。这5种激素协同作用,共同增强史氏鲟对海水的适应性和渗透压调节能力,其中催乳素和皮质醇对渗透压调控起主要作用。史氏鲟经海水驯养后进行海水养殖是可行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赵吉伟  邱岭泉  杨雨辉  刘红柏  卢彤岩  孙大江  叶继丹  
采用同一种饵料 5个投喂率水平 (1.5 %、2 .0 %、2 .5 %、3.0 %、3.5 % ) ,室外流水养殖系统 ,在水温 (16 .5± 1.8)℃的条件下对施氏鲟 (Acipenserschrenckii)幼鱼 (4 2 .6± 9.2 )g进行 4 2d生长实验。结果表明 ,相对增重率、饵料利用率、鱼体蛋白质及水分含量受投饵率影响显著 (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会琴  胡青  孔令富  严晖  赵耀  毕保良  
为探讨低盐环境对西杂鲟幼鱼(西伯利亚鲟♀×施氏鲟♂)(Acipenser baerii♀×A.schrenckii♂)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3个盐度组(0‰、4‰、8‰),驯化15 d后,分析盐度对西杂鲟幼鱼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鳃、肾、肠Na~+-K~+-ATP酶活性、激素水平及免疫、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1)低盐驯化对西杂鲟幼鱼血糖、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过氧化氢酶、还原型谷胱甘肽、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Na~+和肾、肠Na~+-K~+-ATP酶活均无显著影响,但低盐驯化对西杂鲟幼鱼鳃Na~+-K~+-ATP酶活和血清Cl~-的影响呈“U”型变化,为先下降后升高的表达趋势;(2)利用ELISA法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T_3、FT_3)和皮质醇水平后,随着盐度的升高,两者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3)利用qRT-PCR测定免疫和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随着驯化盐度的升高,西杂鲟幼鱼hsp70、hsp90、igf-Ⅱ、fshr、erα表达水平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tnf-α、igf-Ⅰ、vtg表达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lysozyme、gst表达水平逐渐升高,fsh、lhr、erβ表达水平逐渐下降,但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S_8处理组lh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在适应低盐的过程中,西杂鲟幼鱼鳃Na~+-K~+-ATP酶被激活,参与渗透压平衡调节,表明15 d的低盐驯化可能提高了西杂鲟幼鱼的耐盐性,但未显著影响西杂鲟幼鱼的生长发育和免疫性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