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4)
2023(9500)
2022(7529)
2021(6788)
2020(5683)
2019(12383)
2018(12427)
2017(22974)
2016(12860)
2015(13974)
2014(13711)
2013(12875)
2012(11371)
2011(10254)
2010(10307)
2009(9783)
2008(9256)
2007(8429)
2006(7458)
2005(7052)
作者
(37988)
(31694)
(31589)
(30025)
(19720)
(15179)
(14147)
(12220)
(11934)
(11197)
(10980)
(10477)
(10213)
(10048)
(9951)
(9788)
(9633)
(9529)
(9277)
(9026)
(8156)
(8047)
(7868)
(7444)
(7124)
(7104)
(7021)
(6962)
(6502)
(6295)
学科
(45445)
经济(45376)
管理(32946)
(30626)
(24580)
企业(24580)
(15729)
中国(15597)
方法(15205)
数学(12785)
数学方法(12610)
(12583)
(12523)
业经(12451)
(12366)
农业(10097)
地方(9960)
(9443)
产业(8379)
(8202)
贸易(8197)
(8090)
银行(8035)
(7968)
(7708)
(7698)
金融(7696)
体制(7646)
(7522)
(7200)
机构
学院(174646)
大学(172273)
(65461)
研究(64787)
经济(63999)
管理(58404)
理学(49830)
理学院(49169)
管理学(48010)
管理学院(47705)
中国(47575)
科学(43505)
(37377)
(37044)
(34713)
研究所(31883)
(31531)
业大(29758)
农业(29623)
中心(28446)
(27777)
财经(24483)
(24086)
(23901)
师范(23505)
北京(22809)
(22168)
(21913)
(21811)
技术(20849)
基金
项目(120469)
科学(92802)
基金(85379)
研究(83932)
(77798)
国家(77187)
科学基金(63887)
社会(52053)
社会科(49132)
社会科学(49122)
(48294)
基金项目(44494)
自然(42186)
(41362)
自然科(41197)
自然科学(41179)
自然科学基金(40430)
教育(38264)
资助(34125)
编号(34045)
重点(28962)
成果(27536)
(27119)
(25094)
(24746)
课题(24705)
计划(24122)
科研(23509)
创新(23345)
国家社会(21823)
期刊
(77997)
经济(77997)
研究(49593)
中国(37207)
(35778)
学报(35767)
科学(30539)
大学(25485)
(24646)
学学(24410)
农业(23895)
管理(22241)
教育(19733)
(15535)
金融(15535)
业经(14216)
技术(13393)
经济研究(12954)
(12595)
财经(12236)
(10659)
问题(10408)
(9894)
业大(9404)
科技(8749)
现代(8048)
资源(8010)
农业大学(7788)
商业(7776)
(7775)
共检索到262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侯俊利  陈立侨  庄平  章龙珍  田宏杰  王伟  闫文罡  
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驯化下施氏鲟幼鱼鳃中泌氯细胞的分布和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在淡水中,施氏鲟幼鱼鳃中的泌氯细胞数量较少,且主要分布在近鳃小片基部,胞体与核均较大而明显,胞内含大量线粒体;泌氯细胞中有网管和囊管,但网管欠发达,囊管分布面积小,细胞表面有顶隐窝。表现为典型的淡水型泌氯细胞(freshwater-type chloride cells)特征。与淡水组相比,盐度10组鳃泌氯细胞的分布和结构变化均不明显,仅数量略有增加,胞体变大。幼鱼在盐度25海水中驯化65d,鳃丝和鳃小片上泌氯细胞数量明显增加,泌氯细胞集中分布在鳃小片基部;超微结构显示,细胞内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加,胞质...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黄晓荣  章龙珍  庄平  张涛  冯广朋  赵峰  
测定了5个不同盐度(0、10、20、25、28)下分别养殖20d的施氏鲟(Amur sturgeon,Acipenser schrenckii)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总蛋白(TP)含量随盐度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总胆红素(T-BIL)随盐度的升高逐渐增加,甘油三脂(TRIG)的变化趋势与总蛋白TP基本一致,总胆固醇(CHO-L)随盐度的升高变化不明显,高密度脂蛋白(HDL-C)随盐度的升高先缓慢下降后略有上升。血糖(G)随盐度的升高先缓慢下降后逐渐上升。肌酐(CREA)的含量随盐度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尿素氮(BUN)随盐度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随盐度的升高,碱性磷酸酶(ALP)逐渐下降,血清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赵峰  庄平  章龙珍  马境  黄晓荣  张涛  冯广朋  
采用逐步增盐法(IG)、阶段增盐法(IT)及盐度突变法(IS)3种不同的驯化模式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进行盐度驯化,对3种模式下的特定生长率(SGR)、生长效率(GE)、摄食率(FR)及食物转化率(FCR)进行统计,并与对照组(CT)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驯化方法对于施氏鲟的成活率具有较大影响,3种不同驯化模式下的成活率由高到低依次是IT(100%)、IS(93.33%)、IG(85%),各盐度驯化组死亡个体规格均较小。盐度对于施氏鲟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盐度驯化各组在SGR、GE方面均低于对照组,IS组和IG组SGR与CT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I...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庄平  章龙珍  田宏杰  赵峰  宋超  
研究了盐度对施氏鲟幼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将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幼鱼[初始体长(24.95±1.89)cm,初始体质量(117.80±16.72)g]分别在淡水(盐度0)、盐度10、盐度25条件下饲养10d,检测不同盐度下施氏鲟幼鱼消化器官(幽门盲囊、瓣肠、十二指肠、胃和肝脏)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结果表明:(1)在相同盐度条件下,不同消化器官中同种消化酶活力高低顺序不同。在不同消化器官中蛋白酶活力(淡水和盐度25时)及淀粉酶活力(淡水时)由大到小依次为幽门盲囊、瓣肠、十二指肠、胃和肝脏;蛋白酶活力(盐度10时)及淀粉酶活力(盐度10和25时)...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贝贝  赵峰  张涛  王妤  章龙珍  庄平  
为了研究氯细胞(CCs)在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1835)幼鱼鳃上的分布状况及形态特征,通过石蜡切片-HE染色法及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法对氯细胞进行了定位研究。研究表明:利用棋盘法,确定一抗和二抗的最佳实验浓度分别为1∶1 500和1∶500时定位其鳃上的Na+/K+-ATPase免疫阳性细胞(NKA-IR细胞,即氯细胞)效果较好,可用于中华鲟幼鱼鳃上氯细胞的免疫定位研究。鳃丝与鳃小片上氯细胞数量分别为(4.72±0.34)个/100μm和(0.64±0.19)个/100μm,差异极显著(P0.05...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赵峰  杨刚  张涛  王妤  庄平  
为了探讨中华鲟幼鱼进入长江口半咸水环境后,渗透压适应调节过程中鳃上皮泌氯细胞的适应性变化,将幼鱼在淡水(盐度0)和半咸水(盐度15)两种条件下驯养60 d,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比分析鳃上皮泌氯细胞的形态、分布与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幼鱼鳃上皮泌氯细胞主要集中分布于鳃小片基部和鳃小片之间的鳃丝上,细胞略呈椭圆形。半咸水条件下,幼鱼鳃丝上皮泌氯细胞数量和大小显著增加,鳃小片上皮泌氯细胞数量则未发生改变,但细胞大小显著增加;而鳃丝和鳃小片上皮泌氯细胞的形态在淡水和半咸水中均未发生显著变化。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鳃丝上皮泌氯细胞顶膜开口的形态分为3种类型:Ⅰ型,突起型;Ⅱ型,凹陷型;Ⅲ型,深洞型。淡水条...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赵峰  庄平  章龙珍  黄晓荣  张涛  冯广朋  
研究测定了盐度驯化过程中施氏鲟不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力变化,SOD和CAT以肝脏中含量最高,随着盐度升高,SOD活力呈下降趋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CAT活力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盐度25下,肝脏和肾脏CAT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表明,盐度对施氏鲟不同组织中SOD...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冯广朋  庄平  赵峰  章龙珍  张涛  黄晓荣  
研究了不同盐度海水驯养中史氏鲟血清激素催乳素、皮质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渗透压的调控作用。随着海水盐度逐渐升高,史氏鲟催乳素含量随之下降。从淡水刚进入海水中时史氏鲟的皮质醇含量下降,在进入盐度为25的海水中皮质醇含量上升。驯养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的含量变化较小,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含量在进入海水中后有所升高。这5种激素协同作用,共同增强史氏鲟对海水的适应性和渗透压调节能力,其中催乳素和皮质醇对渗透压调控起主要作用。史氏鲟经海水驯养后进行海水养殖是可行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雁   潘贤辉   林勇   赵明旺   陈忠   杜雪松   黄姻   覃俊奇   张彩群   罗勇胜   周康奇  
为探究不同盐度对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幼鱼的鳃、肾和肝脏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以奥利亚罗非鱼幼鱼为研究对象,设置0‰、3‰、5‰、7‰、9‰和11‰等6个盐度梯度组,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通过组织学比较分析不同盐度条件下幼鱼的鳃、肾和肝脏组织结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0‰组幼鱼鳃丝结构完整,泌氯细胞较少,鳃小片细长。随着盐度的升高,各组鳃丝间隔差异不明显,但鳃丝细胞出现萎缩,泌氯细胞增多,鳃小片变短,其中11‰组最短,与0‰差异显著;鳃小片宽度随着盐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7‰组宽度最大,并与0‰组差异显著,而且11‰组鳃丝出现不同程度的组织分离和细胞脱落现象。0‰组幼鱼的肾小球发达,大多数较为饱满。随着盐度增加,肾小管和肾小球逐渐萎缩,肾小囊的囊腔变大。0‰组幼鱼肝细胞界限明显,细胞核清晰,肝细胞结构比较完整。从3‰组开始幼鱼的肝血窦丰富,肝细胞出现少量空泡现象,但细胞核和细胞界限仍较为明显。5‰~11‰组随着盐度增加幼鱼的肝细胞空泡化、核偏移逐渐严重,并且血管和肝血窦数量相对于对照组有所提高。综上,长期盐度养殖奥利亚罗非鱼建议将盐度水平控制在5‰内较为合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峰  庄平  章龙珍  黄晓荣  田宏杰  张涛  冯广朋  
对史氏鲟在盐度驯化过程中鳃Na+/K+-ATP酶活力、血清渗透压及血清离子(Na+、K+、Cl-)浓度进行了检测和分析,探讨了史氏鲟驯化过程中血清渗透压调节机制。研究表明:史氏鲟在不同盐度(10、20、25)下经过驯化,鳃Na+/K+-ATP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鳃Na+/K+-ATP酶活力(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赵吉伟  邱岭泉  杨雨辉  刘红柏  卢彤岩  孙大江  叶继丹  
采用同一种饵料 5个投喂率水平 (1.5 %、2 .0 %、2 .5 %、3.0 %、3.5 % ) ,室外流水养殖系统 ,在水温 (16 .5± 1.8)℃的条件下对施氏鲟 (Acipenserschrenckii)幼鱼 (4 2 .6± 9.2 )g进行 4 2d生长实验。结果表明 ,相对增重率、饵料利用率、鱼体蛋白质及水分含量受投饵率影响显著 (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海涛  赵志刚  徐伟  罗亮  尚信池  李明帅  刘金雨  王雨  张瑞  郭坤  耿龙武  张晴  杜汝君  丛艳峰  
为了探索大鳞鲃经盐度驯化后的血液生理生化、免疫应激的适应性变化,选择体长为(15.09±3.54) cm,体重为(13.66±1.26) g的幼鱼,设置了3个组别,空白组一直处于淡水中养殖,驯化组经4 g/L的盐度适应性驯养7 d后再放入8 g/L的盐度水体中,未驯化组直接放入8 g/L的盐度水体中,测定比较鱼体放入8 g/L盐度水体中第0、6、12、24、48、96和168 小时幼鱼血液生理生化和免疫应激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显示:① 驯化组和未驯化组幼鱼血液中的血常规指标(WBC、Lymph、Mon、Gran、RBC、HGB含量)、血浆生理生化指标(UREA浓度、GLU-G和ALB含量、血浆渗透压)、鳃组织中的ACP、AKP、LDH和肝脏组织中抗氧化指标(SOD、CAT、GSH-Px、MDA含量)在盐度为8g /L的水体中,均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现象。② 胁迫初期,驯化组和未驯化组幼鱼的各生化指标在相同组织内到达峰值的时间相同,但驯化组幼鱼血浆中的生理生化指标(WBC、Lymph、Gran、Mon、UREA、GLU-G、ALB、渗透压)和转氨酶(AST、ALT)、肝组织中的抗氧化酶(SOD、CAT、GSH-PX、MDA)上升幅度和峰值大小均显著性小于未驯化组。③ 在8 g/L NaCl盐度胁迫168 h后,驯化组和未驯化组均能够恢复到对照组水平,但驯化组的大鳞幼鱼血浆渗透压、血浆ALB含量均早于未驯化组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研究表明,经4 g/L的盐度驯化后的大鳞鲃幼鱼遭受8 g/L NaCl盐度环境胁迫时,显示出较好的生理生化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潘连德  孙玉华  陈辉  许平  
通过对患病和健康施氏鲟 (AcipenserschrenckiiBrandt)进行的比较解剖、组织病理学与细胞病理学、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 ,患病施氏鲟无明显的外部症状 ,临床解剖所见肝脏病变严重 :肝淤血、坏死、糜烂。肝组织脂肪变性、水样变性明显 ,肝细胞核浓缩或淡染、变形、核仁裂解 ,内质网扩张 ,线粒体嵴融解、崩解 ,胞浆内大量脂滴和液泡并将细胞器排挤成团。脑组织水样变性致液化性坏死 ,脑细胞胞浆呈液化泡状 ,核变形、浓缩 ,细胞膜融解。肾组织发生局灶性病变 ,病变肾细胞胞浆内有脂滴和液泡 ,核变形、融解 ,线粒体嵴融解、崩解。其它器官、组织、细胞未见病变。研究认为肝组织为原发性、中毒性...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温久福  蓝军南  曹明  周慧  区又君  李加儿  
为了探究不同盐度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组织结构的影响,用组织学方法对不同盐度条件下(0、10、15、20、30)花鲈幼鱼的鳃、脾及肌肉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盐度为0时,花鲈幼鱼鳃丝排列紧密,顶端膨大呈棒状,鳃小片细胞饱满,有少量泌氯细胞。花鲈幼鱼鳃丝宽度随盐度的升高而缩小,鳃小片间距则逐渐增大,差异显著(P<0.05);盐度为20时,部分鳃小片变形脱落,鳃丝上的泌氯细胞明显增多增大;盐度为30时,鳃丝宽度较大,出现断裂脱落,鳃丝上细胞排列疏松,泌氯细胞明显膨大,有溶解现象。脾脏在淡水条件下(盐度为0),淋巴细胞数目较少,血细胞较多;在低盐环境中(盐度为10、15),淋巴细胞增大,数量增多,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数量增加;在高盐度下(盐度为30),脾细胞和部分淋巴细胞出现肿大、空泡化现象,细胞排列疏松。盐度为0时,花鲈幼鱼肌纤维排列较为疏松,多角形或长椭圆形,长径和短径较大、密度较小;盐度为15时,肌纤维短径变小、密度增大,与0、10盐度组均差异显著,盐度为30时,肌纤维长径增大、密度减小;随着盐度的增加,肌纤维长径和短径均有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单位面积肌纤维数量则先增加后减小,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花鲈幼鱼鳃、脾及肌肉组织结构变化特征与其所处的环境盐度有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会琴  胡青  孔令富  严晖  赵耀  毕保良  
为探讨低盐环境对西杂鲟幼鱼(西伯利亚鲟♀×施氏鲟♂)(Acipenser baerii♀×A.schrenckii♂)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3个盐度组(0‰、4‰、8‰),驯化15 d后,分析盐度对西杂鲟幼鱼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鳃、肾、肠Na~+-K~+-ATP酶活性、激素水平及免疫、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1)低盐驯化对西杂鲟幼鱼血糖、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过氧化氢酶、还原型谷胱甘肽、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Na~+和肾、肠Na~+-K~+-ATP酶活均无显著影响,但低盐驯化对西杂鲟幼鱼鳃Na~+-K~+-ATP酶活和血清Cl~-的影响呈“U”型变化,为先下降后升高的表达趋势;(2)利用ELISA法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T_3、FT_3)和皮质醇水平后,随着盐度的升高,两者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3)利用qRT-PCR测定免疫和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随着驯化盐度的升高,西杂鲟幼鱼hsp70、hsp90、igf-Ⅱ、fshr、erα表达水平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tnf-α、igf-Ⅰ、vtg表达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lysozyme、gst表达水平逐渐升高,fsh、lhr、erβ表达水平逐渐下降,但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S_8处理组lh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在适应低盐的过程中,西杂鲟幼鱼鳃Na~+-K~+-ATP酶被激活,参与渗透压平衡调节,表明15 d的低盐驯化可能提高了西杂鲟幼鱼的耐盐性,但未显著影响西杂鲟幼鱼的生长发育和免疫性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