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11)
- 2023(17927)
- 2022(15782)
- 2021(14722)
- 2020(12436)
- 2019(28293)
- 2018(28265)
- 2017(54712)
- 2016(30117)
- 2015(33523)
- 2014(33578)
- 2013(32942)
- 2012(30346)
- 2011(27682)
- 2010(27789)
- 2009(26034)
- 2008(25506)
- 2007(22702)
- 2006(20131)
- 2005(18153)
- 学科
- 济(112504)
- 经济(112350)
- 管理(88639)
- 业(82872)
- 企(68644)
- 企业(68644)
- 方法(50672)
- 数学(43949)
- 数学方法(43365)
- 财(33256)
- 农(32434)
- 中国(31906)
- 制(27575)
- 业经(25941)
- 学(25243)
- 贸(22998)
- 贸易(22987)
- 易(22419)
- 地方(20924)
- 农业(20899)
- 银(20881)
- 银行(20817)
- 务(20336)
- 财务(20254)
- 财务管理(20211)
- 行(19897)
- 理论(19448)
- 企业财务(19138)
- 融(18963)
- 金融(18959)
- 机构
- 大学(427749)
- 学院(427334)
- 济(169261)
- 经济(165409)
- 管理(163349)
- 研究(145579)
- 理学(140449)
- 理学院(138845)
- 管理学(136350)
- 管理学院(135568)
- 中国(109703)
- 京(90889)
- 科学(90013)
- 财(83579)
- 所(74531)
- 农(72447)
- 研究所(67485)
- 财经(65509)
- 中心(65353)
- 业大(64654)
- 江(64053)
- 经(59403)
- 北京(57562)
- 农业(57001)
- 范(56157)
- 师范(55575)
- 院(52562)
- 州(51542)
- 经济学(50982)
- 财经大学(48619)
- 基金
- 项目(284378)
- 科学(222293)
- 研究(207408)
- 基金(204777)
- 家(179407)
- 国家(177921)
- 科学基金(151171)
- 社会(129185)
- 社会科(122352)
- 社会科学(122323)
- 省(111158)
- 基金项目(107925)
- 自然(98591)
- 自然科(96234)
- 自然科学(96209)
- 教育(96200)
- 自然科学基金(94476)
- 划(94084)
- 编号(85125)
- 资助(85007)
- 成果(70850)
- 重点(64106)
- 部(62959)
- 发(60198)
- 课题(59404)
- 创(58864)
- 创新(54966)
- 科研(54453)
- 教育部(53720)
- 制(53110)
- 期刊
- 济(189193)
- 经济(189193)
- 研究(129713)
- 中国(83237)
- 学报(70238)
- 农(66088)
- 财(63891)
- 科学(62765)
- 管理(60861)
- 大学(52755)
- 学学(49777)
- 教育(49512)
- 农业(44902)
- 融(43015)
- 金融(43015)
- 技术(35594)
- 财经(32298)
- 业经(31429)
- 经济研究(30491)
- 经(27624)
- 问题(24703)
- 业(22583)
- 图书(20681)
- 理论(20608)
- 贸(20597)
- 版(20282)
- 科技(20176)
- 技术经济(19710)
- 现代(19084)
- 商业(18681)
共检索到636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云峰
本文将1986~2005年的20年按不同的汇率制度分为若干阶段,并就在不同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分组研究讨论。试图找出各个汇率制度下,最能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对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发现: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利率成为最能影响宏观经济变量的因素。
关键词:
汇率制度 汇率改革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庆旺 赵志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华妤
本文应用误差纠正模型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讨论1998~2005年中国实行传统钉住汇率制度时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对外自主性。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方面,检验结果显示,货币数量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均不显著,仅贷款利率在个别模型中对产出有负向影响。在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方面,由于误差纠正模型检验未发现利率变动可以导致货币数量同向变动、格兰杰因果检验也不能拒绝外汇储备变动不是各层次货币数量变动的原因,所以本文不支持传统钉住汇率制度已经对中国货币政策自主性产生系统性制约作用的假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晓芳 谢建国 葛秋颖
在一个向量自回归模型基础上,本文研究了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效果的影响。结果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货币政策变得更为有效:其一,经济过热时利率上升不仅能使通货膨胀率下降,而且对通货膨胀率下降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其二,利率能够有效调控和管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表现在能使其向有利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方向变动;其三,利率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产出,但作用空间较小。本文结果还显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并没有增强宏观经济波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晓芳 谢建国 葛秋颖
在一个向量自回归模型基础上,本文研究了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效果的影响。结果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货币政策变得更为有效:其一,经济过热时利率上升不仅能使通货膨胀率下降,而且对通货膨胀率下降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其二,利率能够有效调控和管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表现在能使其向有利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方向变动;其三,利率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产出,但作用空间较小。本文结果还显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并没有增强宏观经济波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柳 黄婷
本文选取1998-2011年间126个国内外经济指标建立了SFAVAR模型,并基于国际经济因子的构造从外部冲击和内部作用机制两个角度考察了汇改前后不同汇率制度弹性下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问题。研究发现:(1)汇改后货币政策有效性明显增强;(2)汇改后利率管制放宽和利率—汇率联动作用的发挥,使价格型政策有效性提升更显著;(3)从外部冲击角度看,汇改后货币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在当期和长期都更多受到外部经济冲击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的放宽并未导致货币政策独立性增强。
关键词:
汇率制度弹性 货币政策 SFAVAR模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倪海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游
在当前汇率制度下,央行在维持有管理浮动汇率时,向市场大量买入外汇,被动超发大量基础货币,同时,为确保人民币币值稳定,又被迫动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从市场中回收流动性,这种机制最终导致我国当前的通胀压力,货币政策效果不佳。因此,我国应采取措施逐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同时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配合下,逐步放宽资本项目的管制,促使经济内外均衡发展。
关键词:
汇率制度 人民币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山 崔彦宗 单卓 王家庆
本文应用当代主流的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2002年以来相关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探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之汇率传导渠道的运作机制以及传导效果。写作本文的目的于对汇率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得出一个基本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提出要不断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金融环境,进一步推动我国的金融市场建设和金融体制改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绍新
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央行货币政策也经历了从计划手段为主向市场手段为主的转换过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货币信贷和商品物资实行严格的中央集权控制,无所谓货币政策效果问题。本文在分析影响货币政策效果各项因素的基础上,就如何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设想。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有效性 对策研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马勇 高翔
本文首先回顾了固定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制约的理论争论 ,指出在统一的框架原则下 ,各国学者对此研究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文章又考察了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的具体制约 ,指出在货币政策独立性 ,利率市场化 ,社会资金分配 ,货币供应量的控制以及资本流动等方面 ,当前的固定汇率制度制约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固定汇率 货币政策 制约和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亚平 张伟宁
本文利用我国2005年1月到2012年12月的宏观数据,通过数据的稳定性检验和协整检验,比较分析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和货币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状态空间模型对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信贷传导渠道对我国物价的影响有较强滞后性,通过货币渠道进行物价的调控更为有效;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共同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相比较而言,货币渠道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堰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