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47)
- 2023(11513)
- 2022(9411)
- 2021(8581)
- 2020(6863)
- 2019(15009)
- 2018(14659)
- 2017(27281)
- 2016(14501)
- 2015(15140)
- 2014(14625)
- 2013(14314)
- 2012(13037)
- 2011(11627)
- 2010(11342)
- 2009(10257)
- 2008(9823)
- 2007(8832)
- 2006(7496)
- 2005(6357)
- 学科
- 济(58952)
- 经济(58910)
- 业(48183)
- 管理(44853)
- 企(39889)
- 企业(39889)
- 方法(23799)
- 技术(20749)
- 数学(20373)
- 数学方法(20238)
- 农(18015)
- 业经(16470)
- 中国(15974)
- 财(13560)
- 技术管理(13497)
- 产业(13095)
- 农业(12643)
- 地方(12606)
- 学(11762)
- 贸(11405)
- 贸易(11399)
- 易(11097)
- 制(11083)
- 环境(8741)
- 银(8659)
- 银行(8608)
- 划(8595)
- 务(8488)
- 财务(8476)
- 理论(8472)
- 机构
- 学院(204621)
- 大学(200106)
- 济(85411)
- 经济(83990)
- 管理(80179)
- 理学(70789)
- 理学院(70047)
- 研究(69458)
- 管理学(69025)
- 管理学院(68653)
- 中国(49287)
- 科学(45309)
- 农(41523)
- 京(40829)
- 业大(36108)
- 所(35104)
- 财(34364)
- 农业(33050)
- 研究所(32608)
- 中心(31286)
- 江(30331)
- 财经(28328)
- 经济学(26145)
- 经(25874)
- 院(25499)
- 北京(24872)
- 技术(24430)
- 范(24215)
- 经济学院(23868)
- 师范(23775)
- 基金
- 项目(149728)
- 科学(118486)
- 基金(108050)
- 研究(104859)
- 家(97708)
- 国家(96886)
- 科学基金(82441)
- 社会(68667)
- 社会科(65478)
- 社会科学(65463)
- 省(61988)
- 基金项目(58418)
- 自然(53926)
- 自然科(52753)
- 自然科学(52739)
- 自然科学基金(51885)
- 划(51579)
- 教育(47104)
- 资助(41120)
- 编号(39545)
- 创(38210)
- 创新(34772)
- 重点(34522)
- 发(34492)
- 部(31621)
- 业(30643)
- 计划(29798)
- 国家社会(29114)
- 成果(29029)
- 科研(28370)
共检索到285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卫平 张玲玉
技术进步是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但是不同技术创新路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影响存在着差异。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中的合理化与高级化发展并不一致。对此,运用广义距估计方法(GMM)对1998-2012年的区域面板数据进行的估计表明:自主创新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技术引进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但对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影响为负。进而构建了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交互项,并发现模仿创新能显著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而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江三良 纪苗
在理论分析技术创新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的基础上,构建技术创新评价指标,引入3种不同类型空间权重,选取2000—2015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不仅促进本地产业结构优化,还有助于邻近地区合理化发展,但对邻近地区高级化的抑制作用和促进作用并存;省域间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具有显著空间相关性,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正向溢出效应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负向溢出效应;技术创新能够通过一个直接路径和空间效应形成的3个间接路径作用于本地及其他地区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方向和强度存在较大区域差异。据此,提出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结构的"先富带后富"是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实现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柴国荣 许瑾 洪兆富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模块化的组织为技术创新提供了一种新型组织模式。文章根据模块化组织理论,从外部市场需求和功能模块自身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动力,阐明模块供应商之间由"背对背"竞争到合作创新是模块化产业集群实现技术创新主要途径,指出模块之间在创新过程中的竞争、协调和配合能够促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良性发展,提出了我国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路径。
关键词:
模块化 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路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范德成 方璘 宋志龙
运用2009-2017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相关数据和PVAR模型,对自主创新、合作创新、技术引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及高级化间的动态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①自主创新对合作创新和技术引进在短期内为负向影响,在长期内为正向影响,合作创新对自主创新始终为正向影响,对技术引进在短期内为正向影响,在长期内为负向影响,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始终起负向作用;②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在短期内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但长期内对产业结构升级起促进作用,技术引进始终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③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现状在短期内对合作创新和技术引进起负向作用,在长期内对3种技术创新途径均起正向作用,高级化对3种技术创新途径始终起正向作用;④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在短期内不一致,但在长期内表现一致。因此,为提高中国技术创新水平、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应坚持走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的技术发展道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靖飞 俞立平 俞海山
本文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面板协整、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全面分析了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产出互动关系鲜明;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绩效显著,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良好;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之间替代效应明显;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不高,技术市场不够发达;技术改造投入较大,但总体绩效较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季良玉
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中国制造业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水平,并基于2003-2013年制造业二分位数行业数据,实证研究不同技术创新路径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的集约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且近1/2的制造业行业实现了集约化增长,但细分行业的集约化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同时自主创新对制造业的集约化发展尚无明显作用,而外资技术溢出和模仿创新则能促进中国制造业的集约化发展。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制造业 集约化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波 马春艳
生物产业创新路径选择的正确与否不仅影响着该产业发展的快慢,还关系着一国的生物安全。本文首先从创新途径和创新模式两个方面分别对美欧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路径进行了考察,然后从创新动力与压力、支撑条件及实现途径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最后,本文探讨了美欧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路径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农业生物产业 技术创新路径 美国 欧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季良玉
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中国制造业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水平,并基于2003-2013年制造业二分位数行业数据,实证研究不同技术创新路径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的集约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且近1/2的制造业行业实现了集约化增长,但细分行业的集约化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同时自主创新对制造业的集约化发展尚无明显作用,而外资技术溢出和模仿创新则能促进中国制造业的集约化发展。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制造业 集约化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美平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近期提出的国家重点发展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产业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的产业,因此,技术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路径的视角,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技术创新路径的共生模式。该模式能够把自组织创新、集合原生创新、次生模仿创新整合到最佳技术创新状态,从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好又快成长。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技术创新 技术共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宏起 田莉 武建龙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典型的创新驱动型产业,重大技术突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本文运用模块化理论思想,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内涵与模块化特征进行分析基础上,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外围模块→核心模块"路径、"核心模块→架构规则"路径和"架构规则→核心模块"路径,并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大飞机产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为例论证路径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陆绍凯 章敏祺
针对技术创新活动和承包商施工业务之间的溢出效应,讨论承包商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时可能存在的两种路径选择:与技术创新市场的在位企业进行合作或竞合。基于建模和博弈论的分析表明:(1)在施工收入和技术创新存在正外部性的情况下,承包商会选择竞合的技术创新路径;(2)在承包商选择竞合路径的情况下,承包商能提供比在位企业更高的创新质量;(3)然而,承包商选择竞合路径存在降低技术创新市场整体创新质量的可能。根据研究结论,从更好推动重大工程创新活动所具有的创新驱动创业使命角度,提出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凤良 于泽 闫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逐步实现了从落后的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并已跨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然而,在产业结构转型的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当前三次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工业比重偏高和服务业发展不足、农业基础地位薄弱、工业制造业低端化、重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思民
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作为两种基本的技术创新路径,各国可以根据自身不同的资源条件及创新要素的水平加以选择,对总体技术水平较低的赶超型国家来说,能否顺利实现由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化,还取决于各国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制度背景,这里所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秀丽 刘茂松
基于资本异质化视角,分析了我国传统工业化粗放式"落后的增长"发展现状,进行了后发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比较研究,提出了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条件下,基于竞争优势的集约化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核是内生型的技术创新,即我们必须立足于比较优势的传统梯度推移战略理念,由模仿创新快速过渡到自主创新,走以竞争优势为核心的内生型技术创新路径,进行工业化的反梯度推移,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真真 林晓言
本文在总结美、日、韩三国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的路径的基础上,分析在自主创新(以美国为例)和模仿创新(以日、韩为例)的模式下知识产权制度的效用,得出知识产权制度最终的目的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结论。借鉴外国的经验,我国应建立适合国内技术发展水平的知识产权制度。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创新体系 自主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