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07)
2023(6547)
2022(5508)
2021(5507)
2020(4634)
2019(10287)
2018(10514)
2017(19689)
2016(11357)
2015(12665)
2014(12815)
2013(12660)
2012(12188)
2011(11173)
2010(11652)
2009(10900)
2008(11444)
2007(10478)
2006(9540)
2005(8484)
作者
(36410)
(31197)
(30729)
(29127)
(19410)
(15266)
(13721)
(12298)
(11801)
(11173)
(10812)
(10722)
(10036)
(9853)
(9804)
(9479)
(9224)
(9138)
(8887)
(8761)
(8074)
(7947)
(7781)
(7362)
(7171)
(7127)
(7119)
(6853)
(6535)
(6518)
学科
(47961)
经济(47911)
(45246)
(35024)
农业(30032)
管理(23340)
方法(16193)
(14626)
企业(14626)
(14574)
业经(14378)
数学(13899)
数学方法(13574)
土地(12321)
中国(11259)
(10156)
农业经济(10039)
(9782)
(9149)
农村(9137)
地方(8973)
(8631)
(7966)
(7686)
及其(7634)
发展(7568)
(7556)
(7376)
劳动(7373)
(7224)
机构
学院(168916)
大学(165543)
研究(63718)
(62418)
经济(60942)
(60287)
管理(58521)
理学(49981)
中国(49916)
理学院(49316)
管理学(47870)
管理学院(47601)
农业(46709)
科学(44703)
业大(38143)
(37262)
(35832)
研究所(32731)
中心(30123)
农业大学(29039)
(28335)
(26586)
(24921)
(23928)
师范(23633)
(23308)
北京(22918)
(21966)
科学院(21930)
(21586)
基金
项目(111738)
科学(84946)
基金(78626)
研究(77799)
(72120)
国家(71421)
科学基金(57778)
社会(46463)
(45234)
社会科(43303)
社会科学(43289)
基金项目(41794)
自然(39018)
(38044)
自然科(37984)
自然科学(37969)
自然科学基金(37223)
教育(33926)
(32842)
编号(32667)
资助(32269)
成果(26722)
重点(25527)
(24972)
(24259)
计划(22883)
课题(22439)
(22043)
科技(21664)
科研(21583)
期刊
(79477)
经济(79477)
(64773)
研究(44189)
农业(43877)
中国(42247)
学报(37293)
科学(32926)
大学(27393)
学学(26257)
(21140)
业经(18941)
(18931)
教育(17162)
(16576)
金融(16576)
管理(16335)
农村(13656)
(13656)
农业经济(13574)
技术(13370)
(13142)
业大(12342)
资源(11743)
问题(11607)
农业大学(10711)
世界(10231)
财经(9566)
农村经济(9138)
经济问题(8700)
共检索到262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单胜道  蔡国平  
一、引言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和成本法是国际上公认的三种最基本的土地评估方法。在我国,常用的土地评估方法还有剩余法和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市场比较法的应用基础是发达的土地市场及丰富的交易案例资料,仅适用于有大量交易案例的地区,并且交易案例与待估地块应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单胜道  
成本逼近法是国际上公认的土地价格评估的基本方法之一。在运用成本逼近法时 ,待估地块的价格是由开发具有同样效能的土地的劳动耗费和物质费用所决定的。目前 ,我国农地市场极不发育 ,成本逼近法是一种较好的评估方法 ,但在具体的应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本文较全面地分析了农地成本价格的构成 ,并结合评估案例 ,对成本逼近法本身进行客观评价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瑞雪  赵学涛  张安录  
农地价值评估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定量确定农地非市场价值需要依靠CVM评估技术。在简要概述CVM的发展史和基本原理之后,从4个方面详细地论述了该方法在农地非市场价值评估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应用CVM对武汉市洪山区的农地非市场价值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洪山区农地非市场价值为8503元 hm2。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喻燕  卢新海  
研究目的:针对意愿评估法(CVM)在评估农地非使用价值方面的现有不足提出改进措施。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从意愿调查设计、数据分析、结果检验三方面对意愿评估法进行改进,可以提高其在评估农地非使用价值中的有效性与可靠性。研究结论:非使用价值是农地资源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意愿评估法可以实现农地非使用价值的量化,成为辅助农地政策分析与决策的一门实用技术。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济益  黄涛珍  
鉴于中国现行的农地价值评估有失公允,被征地农民利益流失严重的状况,探讨农地市场价值评估对于建构公正的征地补偿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将农地经营收益权价值、农地区位价值、农地社会保障价值、农地发展权价值以及代际分配价值纳入农地基本价值结构,嵌入农地供求关系等变量,构建农地市场价值评估模型。继而建立子模型逐项跟进分析,分别采用动态收益还原法和建立修正因素因子指标体系的方法,对农地经营收益权价值与农地区位价值进行评估,同时测算了农地社会保障价值、发展权价值以及代际分配价值。基于安徽省L县征地案例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立娜  
在调查山区农民农地保护的认知程度及对农地保护的支付意愿(WTP)和受偿意愿(WTA)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对四川省凉山州农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农户已经意识到农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的存在;基于两种不同意愿所得到的农地非市场价值差异显著。本文建议建立农地资源价值评估体系;深化征地补偿制度改革,建立农地征收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加大对西部扶持力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殷沈琴  
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是一种通过调研来评价非市场物品与资源的经济价值的最常用的工具。本文首先定义了图书馆经济学上的价值,讨论了评估公共图书馆价值的意义,然后介绍了CVM的经济学原理和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最后在此基础上给出在公共图书馆中使用CVM的研究方法设计,用支付意愿(WTP)和接受补偿意愿(WTA)来测评图书馆的价值。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岚  尹潇泉  张东莱  
团队领导力ITO评估法是中智公司开发的针对中央企业班子领导力评估新模式。该方法的核心概念是团队领导力,理论基础是团队领导力ITO评估模型。经实践检验,该测评方法具有较高的内外部效度和应用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陈作华  孙兆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天珍  
在我国,市场法还未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国际合作的加强,评估体系必将与国际评估业接轨,得到进一步完善,进而市场法也必将有较大的发展。研究市场法,有利于开发市场法的应用潜力,进一步完善评估方法体系。文章分析了市场法的应用现状,并研究了市场法在应用中的难点,最后针对市场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策略和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宁  葛笑春  
非营利组织的绩效水平是验证一国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水平是否合理的一项重要指标,分析和研究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体系,不但能够帮助非营利组织发现自身经营管理不足的原因,而且有助于社会大众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监控和激励,从而使得资源能在非营利组织体系内得到优化配置。基于此,本文运用PROMETHEE方法并结合非营利组织的营运特点,通过程序分析,对建立一套能够客观、合理、简便地评估非营利组织绩效的方法做出了探索性尝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大兵  
研究目的:基于专家的主观信息在当前土地评估中的关键作用,对专家主观信息的置信度和评估数据进行分组融合,以提高评估精度和评估结果的可信度。研究方法:基于模糊测度理论,分析土地评估中"专家信息"融合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融合准则和信息融合模型。研究结果:推导了专家评估信息融合基本算法,对专家的评估信息进行了有效的建模和融合,并在实际土地评估中进行了应用。研究结论:该方法能增加专家主观评估的可信性,提高估价精度,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对专家信息价值的挖掘与利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艾娜  张淙航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荣  闫啸  
针对农地抵押贷款中农作物价值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厘清市场法、成本法与收益法的理论来源、公式应用以及适用的农作物类型,利用果树抵押案例分析三种方法的实际使用,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是农民获得贷款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农作物价值评估对确定农地抵押贷款额度,完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楠楠  赵敏娟  
通过对地方政府作为双重代理人能力的评估,详细阐述了地方政府在1978-1982年农地制度变迁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得出了地方政府"次级行动集团"地位的确立是由于地方政府代表地方利益与中央政府谈判的能力增强、地方政府代表中央政府执行中央政策的执行能力减弱的结论;解释了1956-1971年五次包产到户尝试失败的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