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01)
- 2023(8256)
- 2022(7003)
- 2021(6384)
- 2020(5540)
- 2019(11295)
- 2018(11094)
- 2017(20050)
- 2016(11426)
- 2015(12423)
- 2014(12301)
- 2013(11756)
- 2012(10863)
- 2011(9690)
- 2010(9540)
- 2009(8767)
- 2008(8455)
- 2007(7341)
- 2006(6320)
- 2005(5455)
- 学科
- 济(36322)
- 经济(36268)
- 管理(30651)
- 业(27765)
- 企(21634)
- 企业(21634)
- 方法(15855)
- 数学(13917)
- 数学方法(13779)
- 学(12695)
- 农(11925)
- 财(11428)
- 中国(10783)
- 制(9806)
- 贸(8410)
- 贸易(8408)
- 业经(8390)
- 易(8187)
- 农业(7859)
- 体(7754)
- 银(7442)
- 银行(7381)
- 行(6996)
- 融(6778)
- 金融(6771)
- 务(6746)
- 财务(6720)
- 财务管理(6705)
- 技术(6639)
- 地方(6633)
- 机构
- 学院(160727)
- 大学(160196)
- 研究(60962)
- 济(57302)
- 经济(55965)
- 管理(54912)
- 理学(48108)
- 农(47531)
- 理学院(47424)
- 管理学(46158)
- 管理学院(45902)
- 科学(44682)
- 中国(43445)
- 农业(38351)
- 业大(36195)
- 所(34378)
- 京(34164)
- 研究所(32128)
- 中心(26994)
- 财(25773)
- 农业大学(25446)
- 江(24715)
- 省(23170)
- 院(22025)
- 室(21513)
- 技术(21029)
- 财经(20606)
- 北京(20526)
- 业(20511)
- 实验(19717)
- 基金
- 项目(119396)
- 科学(90283)
- 基金(85184)
- 家(80709)
- 国家(80055)
- 研究(74763)
- 科学基金(65116)
- 省(49005)
- 自然(46409)
- 社会(45853)
- 基金项目(45434)
- 自然科(45377)
- 自然科学(45347)
- 自然科学基金(44530)
- 社会科(43316)
- 社会科学(43305)
- 划(41649)
- 资助(34105)
- 教育(34078)
- 重点(27859)
- 编号(27692)
- 计划(27411)
- 科技(25906)
- 发(25113)
- 创(25066)
- 部(24264)
- 科研(24238)
- 创新(23614)
- 业(23277)
- 农(22004)
共检索到230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祁之秋 李兴海 王英姿 魏松红 纪明山
比较了4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辣椒疫霉菌的离体活性及其对辣椒疫霉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结果表明:醚菌酯、嘧菌酯、烯肟菌酯和唑菌胺酯对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差,EC50分别为8.88,34.64,125.90,17.04μg·mL-1;对孢子囊形成具有较高抑制活性,EC50分别为1.31,3.43,6.92,1.92μg·mL-1;对孢子囊萌发活性更高,EC50分别为0.94,2.50,1.73,0.76μg·mL-1。活体试验表明,4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辣椒疫霉病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且保护作用强于治疗作用。4种杀菌剂保护作用的防病效果均在67.9%以上。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志伟
针对原有甲基纤维素纳(CMC)、淀粉及淀粉衍生物的上浆剂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研究了一种新型丙烯酸酯类的上浆剂。结果证明是一种具有前途理想的上浆剂。
关键词:
丙烯酸 丙烯酸酯 上浆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明涛 储富祥 王基夫 蒋秋娜 王春鹏
以丙烯酸松香(β-丙烯酰氧基乙基)酯(AR-2-HEA)为原料,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研究AR-2-HEA本体聚合的动力学关系。结果表明,随着AIBN用量的增加,反应焓变逐步上升。在非等温条件下,在相同引发剂用量下,不同的升温速率,焓变基本相同。n级反应法的动力学方程为:dα/dt=5.58×1013×exp(-103.1×103/RT)(1-α)0.941;在等温条件下,相同引发剂用量不同温度本体聚合的聚合反应焓变基本相同,随着聚合温度的提高,聚合反应速率得到较大提高,聚合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dα/dt=1.48×1014×exp(-105.9×103/RT)(1-α)1.05。...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静
该文通过对室温固化丙烯酸酯胶粘剂的研制,探讨了其固化机理;并对该胶粘剂的粘接范围、粘接强度及粘接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表明,所研制的这种胶粘剂可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和室内装饰等行业。
关键词:
丙烯酸酯,胶粘剂,固化机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玲 王正 张书香
该文以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一种应用于麦秸/回收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材料的新型偶联剂——羟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研究了聚合温度、引发体系对单体转化率及聚合反应稳定性的影响及合成的共聚物与复合材料性能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同时引入较高比例的功能性官能团单体N-羟甲基丙稀酰胺(NMA)和丙烯酸-β-羟乙酯(HEA),用K2S2O8或K2S2O8/FeSO4热引发聚合,近100%的单体转化率和无凝胶的乳液聚合不可兼得;使用助还原剂NaSO2的K2S2O8/FeSO4引发体系,单体转化率可接近100%,而且乳液的综合性能好.将合成的羟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与异氰酸酯PAPI复合偶联麦秸/回收LDPE复...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郭腾飞
丙烯酸酯类热塑性弹性体既具有橡胶的特性,又具有热塑性塑料的性能,高温可流动、可塑化成型。丙烯酸酯为柔性链段,侧链的极性酯基可以为材料提供耐热、耐油等特性。因此本文以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和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THFMA)为主要单体,其中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为软段,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为硬段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全丙烯酸酯热塑性弹性体。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LMA和THFMA进行溶液共聚合反应,根据核磁共振分析对共聚物中两单体比例进行量化,根据Mayo-Lewis方程对两单体的竞聚率进行测定,从而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成荣 师伟 张琨 周文明
【目的】研究卡枯醇衍生物的抑菌活性,旨在探索其抑菌活性与构效关系。【方法】首先以芝麻酚、α-甲基丙烯酰氯为原料,通过傅克酰基化合成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卡枯醇衍生物,即化合物1(1-(2-羟基-4,5-亚甲二氧基)苯基-2-甲基丙烯酮),然后经醚化反应合成了8个目标化合物2a~2h,采用核磁共振仪(1 H-NMR、13 C-NMR)和质谱仪(ESI-MS)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最后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化合物2a~2h对小麦赤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黄瓜炭疽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水稻稻瘟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合成了8个1-(2-羟基-4,5-亚甲二氧基)苯基-2-甲基丙烯酮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 ...
关键词:
卡枯醇衍生物 合成 抑菌活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本贵 周钢
紫外光固化胶粘剂主要由光引发剂、光敏树脂和活性稀释剂组成.以正交试验测定不同光引发剂、不同用量稀释剂和光引发剂对固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种引发剂中651引发剂的固化速度最快,引发剂浓度对固化时间的影响最大,651引发剂有利于树脂的内外层固化.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大玉 赵坤 周魁斌 孙鹏辉 武金模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是主要的建筑装饰材料之一,一旦被点燃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火灾事故.目前针对背板对PMMA向下火蔓延影响的实验研究较少.该文利用自主设计搭建的实验装置研究了背板对2mm和5mm厚PMMA向下火蔓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背板对固体可燃物向下火蔓延存在抑制作用,具体表现为更大的热解前缘角度及更小的平均火焰高度、质量损失速率和火蔓延速率,该抑制作用在2mm厚度PMMA上更加明显.基于有无背板工况下的传热模型,结合燃烧稳定阶段样品热解区域形态参数,对质量损失速率及接收总热量反馈预测值大小进行对比,发现背板的存在会导致样品接收总热量反馈减少,进而导致更小的质量损失速率和火蔓延速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华 周天仓 程晶晶 李小虎 黄丽丽
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对苹果褐斑病菌生长发育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对菌丝生长和繁殖体产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戊唑醇的EC50分别为0.06和0.055μg·mL-1,苯醚甲环唑的EC50分别为0.009和0.024μg·mL-1;但2种药剂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较差,其EC50值较菌丝生长和繁殖体产生高104~105倍,分别为128.825和331.131μg·mL-1。苯醚甲环唑对菌丝生长和繁殖体产生的毒力较强,EC50值明显低于戊唑醇,说明其抑制效果较好;而戊唑醇在抑制分生孢子萌发时效果略优于苯醚甲环唑,表现为EC50值相对较小。2年独立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种药剂在推荐使用浓度对苹果褐斑病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齐永志 张小风 王文桥 赵卫松 马志强 韩秀英
通过离体试验测定烯酰吗啉与百菌清复配对辣椒疫霉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毒力发现,在烯酰吗啉与百菌清11个不同复配组合中,最佳配比为1∶11,其对抑制辣椒疫霉菌孢子囊形成、游动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增效系数分别为1.54,2.37,1.86,均表现为增效作用;以1∶9和11∶1复配时,分别对抑制游动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也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1.59,1.50;采用小株喷雾法测定了烯酰吗啉与百菌清的两种复配组合对辣椒疫病的预防效果和持效期。复配比例为11∶1时,10,5,1mg/L3个浓度处理对辣椒疫病的预防效果均显著高于相同浓度单剂处理,并且在用药后第14天时,10mg/L相对防效依旧高达67...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建峰 龙玲 于家豪
【目的】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一种自乳化苯乙烯丙烯酸酯(SAE)表面处理剂。在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过程中,引入带有亲水性羧基的丙烯酸作为乳化剂,丙烯酸既与其他单体发生交联反应,赋予最终产品良好的机械强度,其羧基的存在又赋予最终产品一定的亲水性。这样既可保证传统表面处理对装饰原纸纸张性能、尤其是关键参数适印性的提高,又能保持装饰原纸的吸收性。【方法】采用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要单体,引入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制备自乳化型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用作装饰原纸表面处理剂,考察丙烯酸用量、引发剂用量以及硬、软单体质量比对乳液性能及表面处理效果的影响,使用扫描电...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海潮 李秀环 王晓坤 白海秀 慕卫 刘峰
目的】评价吡唑醚菌酯与戊唑醇、丙环唑、氟硅唑等防治番茄颈腐根腐病的应用潜力。【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氟硅唑4种杀菌剂抑制番茄颈腐根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radicis-lycopersici)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及芽管伸长的毒力。通过温室盆栽试验,采用灌根处理法,于施药后7、15 d测定番茄幼苗株高和茎粗的增加量,评价杀菌剂对番茄植株生长的安全性;在室内,利用盆栽番茄,采用先接菌后施药的方法,测定施药后7、15和30 d药剂对番茄颈腐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在田间,同样采用灌根处理,分别于施药后60、90和150 d调查番茄颈腐根腐病发病情况及最终番茄产量,评价不同杀菌剂对番茄颈腐根腐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番茄产量的影响。【结果】吡唑醚菌酯对番茄颈腐根腐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及芽管伸长均表现出较高的毒力,EC_(50)分别为0.055、0.012、0.010μg·m L~(-1),其次为丙环唑,EC_(50)分别为0.058、0.060、0.011μg·m L~(-1)。戊唑醇抑制菌丝生长的作用强,对孢子萌发及芽管伸长的毒力较低,EC_(50)分别为0.075、0.255、0.455μg·m L~(-1);氟硅唑抑制分生孢子芽管伸长的毒力高,而抑制菌丝生长与孢子萌发毒力相对较低,EC_(50)分别为0.013、0.078、0.457μg·mL~(-1)。戊唑醇25、50 mg a.i./株、丙环唑5、10 mg a.i./株、氟硅唑5、10 mg a.i./株均显著抑制番茄幼苗株高,增加茎粗,吡唑醚菌酯30、60 mg a.i./株处理则均无影响。温室盆栽接种试验中,药后30 d,吡唑醚菌酯60 mg a.i./株防治效果最高,为87.12%,丙环唑10 mg a.i./株次之,防治效果为82.17%,戊唑醇50 mg a.i./株与氟硅唑10 mg a.i./株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9.40%与71.67%。田间施药后90 d,吡唑醚菌酯60 mg a.i./株防治效果最高,为90.36%,戊唑醇50 mg a.i./株与丙环唑10 mg a.i./株次之,分别为84.20%与82.55%,氟硅唑5 mg a.i./株防治效果最低,为65.06%。而至施药后150 d,各处理防治效果均显著降低,戊唑醇50 mg a.i./株最高,为40.40%。最终产量统计,吡唑醚菌酯60 mg a.i./株处理增产率最高,为50.63%,丙环唑5 mg a.i./株最低,为-2.61%。【结论】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氟硅唑4种杀菌剂抑制番茄颈腐根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相近,吡唑醚菌酯对孢子萌发及芽管伸长的毒力高于3种三唑类药剂。吡唑醚菌酯、丙环唑及戊唑醇均可用于设施内番茄颈腐根腐病的防治,吡唑醚菌酯60 mg a.i./株的防治效果最高,对植株安全且增产显著,而丙环唑与戊唑醇应注意控制使用剂量。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皓 郑化 李单 易英
通过合成聚氨酯的预聚体,并成功的用三种苯酚类封闭剂对其封闭,随后用封闭聚氨酯预聚体对聚丙烯酸酯进行改性,得到了水性的环境友好型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的复合乳液,并对封闭异氰酸预聚体与复合乳胶膜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DSC)、热重分析测试(TGA)以及万能力学仪测试.还研究了三种不同苯酚类封闭剂对异氰酸酯的封闭,并通过加入少量的封闭型聚氨酯,对聚丙烯酸酯进行化学交联改性.相对于单一的聚丙烯酸酯膜,得到改性后的复合膜,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均得到提高,而且随着聚氨酯含量的增加,膜的抗拉伸强度上升,同时,断裂伸长率有所下降;但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过多的聚氨酯会破坏成膜过程,导致膜的性能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羟丙基纤维素接枝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醋酸乙烯酯均聚乳液共聚改性的研究(Ⅱ)──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元共聚乳液
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三元接枝共聚塑合木研制
Ca~(2+)对苯丙烯酸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辣椒疫霉菌细胞壁降解酶种类与活性分析
积极运用“反倾销”武器抵制国外产品低价倾销——浅析中国对日本、美国和德国的丙烯酸酯的反倾销案
复合菌剂抑制辣椒疫病的土壤细菌群落特征
基于碘介导可控自由基聚合精准制备聚甲基丙烯酸酯的综合实验设计
外源一氧化氮对苯丙烯酸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致病性和非致病性辣椒疫霉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