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64)
2023(3113)
2022(2671)
2021(2414)
2020(1991)
2019(4102)
2018(3921)
2017(6921)
2016(4249)
2015(4582)
2014(4559)
2013(4647)
2012(4803)
2011(4418)
2010(4954)
2009(5117)
2008(4011)
2007(3343)
2006(2976)
2005(2728)
作者
(17390)
(14628)
(14426)
(13597)
(9144)
(7312)
(6358)
(5837)
(5471)
(5348)
(5137)
(5018)
(4853)
(4790)
(4769)
(4666)
(4513)
(4481)
(4342)
(4210)
(4027)
(3750)
(3652)
(3434)
(3326)
(3325)
(3289)
(3198)
(3187)
(3115)
学科
管理(12752)
(11893)
经济(11884)
(10255)
(8818)
企业(8818)
(7340)
环境(5382)
方法(4558)
(4149)
(3977)
金融(3977)
数学(3910)
数学方法(3854)
(3846)
中国(3736)
(3599)
(3463)
银行(3425)
(3281)
(3277)
资源(2763)
及其(2746)
业经(2633)
(2632)
财务(2619)
财务管理(2613)
技术(2542)
企业财务(2514)
水产(2418)
机构
大学(64837)
学院(64818)
研究(30107)
科学(24167)
(22955)
中国(21597)
(20363)
经济(19863)
(18791)
农业(18611)
管理(18185)
研究所(17650)
业大(16759)
理学(15405)
理学院(15086)
(14887)
管理学(14546)
管理学院(14438)
(12560)
(12434)
中心(12388)
农业大学(11865)
实验(11865)
实验室(11427)
(11410)
(11046)
重点(10835)
科学院(10636)
(10398)
(9383)
基金
项目(48159)
科学(34625)
(34003)
国家(33774)
基金(33335)
研究(26096)
科学基金(25678)
自然(20288)
自然科(19757)
自然科学(19745)
(19733)
自然科学基金(19365)
(17899)
基金项目(17622)
社会(14160)
资助(14141)
科技(13696)
计划(13470)
社会科(13338)
社会科学(13331)
重点(12306)
教育(10749)
(10700)
专项(10271)
科研(10245)
(9756)
(9688)
(9553)
创新(9314)
(9104)
期刊
学报(23457)
(23111)
经济(23111)
(20328)
科学(17490)
大学(15524)
研究(15296)
学学(15189)
中国(14319)
农业(13377)
(7831)
(7794)
业大(7225)
管理(7033)
(6582)
金融(6582)
林业(6321)
农业大学(5809)
(5415)
科技(4861)
自然(4657)
资源(4577)
中国农业(4325)
财经(3740)
自然科(3721)
自然科学(3721)
科技大(3580)
科技大学(3580)
教育(3560)
农林(3349)
共检索到98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林懋  门兴元  叶保华  于毅  张安盛  李丽莉  周仙红  庄乾营  
【目的】比较绿盲蝽刺吸与人工针刺模拟危害后,冬枣不同组织的应激防御酶活性,以及受绿盲蝽不同程度危害的冬枣叶、蕾、花、幼果应激防御酶的变化。【方法】在冬枣各生长期(芽期、蕾期、花期、幼果期)易受危害部位(嫩叶、蕾、花、幼果)接入不同数量(1—3头)绿盲蝽和人工针刺模拟危害,危害24 h后,采摘不同危害程度的冬枣组织,采用氮蓝四唑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采用紫外吸光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冬枣嫩叶组织遭人工针刺和绿盲蝽刺吸胁迫后所产生的SOD、POD、CAT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叶片,其中绿盲蝽刺吸嫩叶所产生的应激SOD和CAT活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伟  徐建民  李光友  韩超  吴世军  陆钊华  
选取对桉树枝瘿姬小蜂不同抗性的24个桉树品系,对其遭受危害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受害前,桉树叶片内SOD活性、POD活性和PPO活性均表现为高抗品系>中抗品系>高感品系;在遭受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后,叶片内SOD活性和PPO活性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升高增量排名前三的品系是:柠檬桉、粗皮桉和Et12;活性下降排名前三的是Et09、DH32-29和KX12;POD活性表现为持续升高并趋于稳定的趋势,升高增量排名前三的是A107、T121和DH42-6;方差分析表明:桉树叶片内防御酶活性的变化在不同抗性品系间差异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勇  门兴元  于毅  周洪旭  
【目的】探讨北方果树(枣、桃、樱桃、葡萄)叶片内生理代谢指标变化与绿盲蝽对其偏好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各种果树在虫害胁迫下自身生理防卫机制及耐害补偿机制的差异,为绿盲蝽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田间调查受绿盲蝽危害的不同果树的被害指数并确定偏好度,生物化学方法研究受绿盲蝽危害后果树叶片内生理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受害后除桃树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下降外,其它果树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均增加,以枣树叶片增加最显著,增加率达87.83%;各果树叶片内蛋白质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除偏好程度较高的桃树叶片内蛋白质显著下降外,其它果树受害叶片内蛋白质含量与对照间均无显著差异;受绿盲蝽危害后,4种果树叶片游离氨基酸含...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书艳  肖留斌  谭永安  赵洪霞  柏立新  
以常规棉苏棉9号及转Bt棉鲁棉研15、中棉所29为材料,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分析了受中黑盲蝽危害后各品种棉株内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对照组棉株体内各代谢指标随着自身生长发育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处理组棉株各生理指标波动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受害后,叶绿素的增长率明显下降,蛋白质与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处理组棉株下降率较对照组更显著;处理组游离脯氨酸增长率分别比对照组高4.56%、25.26%和3.99%;保护酶活性变化差异较大,与对照组相比,苏棉9号3种酶活性均下降,鲁棉研15仅CAT酶活性明显增强,而中棉所29POD酶活性呈增长趋势。表明:常规棉与转Bt棉对中黑盲蝽的耐性与补偿能力并未形成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苏德伟  林辉  林春梅  王培丹  林兴生  林占熺  罗海凌  姚俊新  郑丹  
以棘托竹荪为材料,在福建省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进行田间试验,对不同生长时期竹荪覆土层中土壤微生物、土壤理化性质及其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竹荪生长过程中,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依次增加29.76%、262.30%、201.12%,其中现蕾期,细菌所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比例达到了99.75%;土壤pH呈递减趋势,全氮和全磷有所增加,桃形期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时期,而全钾和有机质含量在成熟期达到最低值,与现蕾期含量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土壤中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桃形期达到最大值,其中成熟期土壤中蔗糖酶活性显著低于其它时期,表明土壤肥力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这与竹荪生长消耗土壤中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静  张帅  崔金杰  
【目的】了解棉花体内5种防御蛋白基因在棉花防御植食性害虫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定量PCR分别测定棉铃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危害和机械损伤0(未处理的对照)、6、12、24、48、60 h后,多酚氧化酶(PPO)、叶绿体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ATP合酶β亚基、捕光蛋白复合物Ⅱ、热激蛋白(Hsp70)等5种棉花防御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在4种危害处理试验中,多酚氧化酶、热激蛋白和叶绿体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对昆虫的取食危害应答较强,捕光蛋白复合物Ⅱ对机械损伤的应答较强,ATP合酶β亚基对昆虫的取食危害和机械损伤应答都较强。PPO对棉铃虫危害应答较快,对甜菜夜蛾危害的应答反应较为迟钝,对斜纹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培玲  张键  郝丽芬  皇甫海燕  袁喜丽  包玉英  李子钦  
通过研究油菜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及活性变化规律与黑胫病侵染过程、品种抗病性的关系,揭示不同油菜品种对黑胫病菌的抗病机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并比较分析抗、感品种接种前后,各种防御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接种前,抗病品种的POD、PPO、CAT活性高于感病品种,PAL、SOD活性则与感病品种相近。接种后抗病品种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5种防御酶活性均迅速升高而达到峰值,且其酶活性增加量显著大于感病品种;而感病品种防御酶的活性或增幅较小或较抗病品种滞后。黑胫病菌可以诱导油菜体内5种防御酶活性变化,POD、...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文静  张艳芝  王辉  王昌华  赵家铭  陈温福  
通过对条纹叶枯病抗性不同的3个水稻品种接种带毒灰飞虱,测定其叶片中与抗病性相关的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论接种与否,抗病品种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明显高于感病品种;接种后,参试3个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酶活性均有升高;但抗病品种酶活峰值高,而感病品种酶活峰值较低或无峰值出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淑文  蒲鑫  吴益东  
害虫解毒代谢增强是对杀虫剂产生抗性的重要机制。为此,本研究建立了Bt棉田重要害虫绿盲蝽和中黑盲蝽成虫多功能氧化酶、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3种解毒酶活性的测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以DCNB(1,2二氯4硝基苯)为底物,不能检测到棉盲蝽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棉盲蝽多功能氧化酶活性也不宜选用动力学法进行测定。同时2种棉盲蝽成虫的日龄对解毒酶活性影响不明显。因此,对由不同日龄成虫组成的棉盲蝽田间种群可以直接进行解毒酶活性的检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琼  燕永亮  侯明生  
对不同玉米品种感染玉米粗缩病毒 (MRDV)后体内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发病后不论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 ,玉米叶片中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呈上升趋势 ,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却因病毒的侵染而降低。各指标的变化幅度与品种抗感病性明显相关 :抗病品种发病后过氧化物酶活性上升 6 2 .5 % ,多酚氧化酶活性升达 11.75倍 ,而感病品种发病后仅分别上升2 5 .2 %及 74 .4 % ;抗、感病品种感染病毒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下降 39.3%和 10 .2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红  严善春  
在柳蛎盾蚧的未危害期(5月末)、危害盛期(6月末)、危害弱期(7月末)、危害末期(8月末),测定高抗类[什锦丁香等7种(品种)]、中抗类[西南丁香等3种(品种)]、易感类[紫丁香等2种]、高感类(红丁香)13种(品种)丁香叶中的POD,SOD,CAT,PPO,PAL,TI和CI7种防御蛋白的活性。结果表明:危害时期,丁香种(品种)对丁香防御蛋白活力有极显著影响(P<0.01)。POD活性,在危害盛期,在高抗、中抗类丁香中均显著升高(P<0.05),而在易感、高感类中应激滞后,即分别在危害弱期和危害末期升高。CAT在易感类和高感类丁香防御上起主导作用,其活性在危害盛期显著升高,而中抗和高抗类未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春蕾  刘长远  王丽萍  王辉  辛彬  孙宝山  吴振红  
为了探明嫁接对辣椒抗疫病性的影响,采用灌根法鉴定7个辣椒砧木品种对辣椒疫霉菌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从中筛选出TANTAN(高抗)、格拉夫特(抗)、CM334(免疫)作为砧木,以Early Calwonder(感病)为接穗进行嫁接,以接穗自根嫁接为对照,调查发病率、病情指数和嫁接苗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嫁接辣椒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且砧木抗病性越强,嫁接苗抗病性越强。在接种辣椒疫霉菌前,嫁接换根可提高接穗的PAL、PPO和β-1,3-glucanase活性,且砧木抗病性越强,这3种酶在接穗中的活性越高。在接种辣椒疫霉菌后,嫁接换根可提高接穗的PAL、PPO、β-1,3-gluc...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玉梅  张荣  
【目的】通过研究小麦体内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胺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与植原体侵染过程及品种抗病性的关系,从生理生化学角度揭示小麦品种抗蓝矮病的机制,为蓝矮病的防治和生产上选育优质小麦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抗、感小麦品种(烟D27、小偃6号)接种小麦蓝矮病植原体,观察其症状变化,同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定期测定小麦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苯丙氨酸解胺酶(PAL)活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症状观察发现,感病品种的潜育期为12 d左右,抗病品种为18 d左右。防御酶活性的测定表明,随着植原体的侵染,抗病品种的3种防御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活性提高幅...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来震  徐磊  谭晔  刘向东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品种水稻受褐飞虱危害后的光谱反射率与褐飞虱虫量间的关系,为光谱监测不同品种水稻上褐飞虱的危害提供指导。[方法]利用手持式光谱仪测定了4个水稻品种(‘武运粳29号’‘苏香粳3号’‘天丰优084号’和‘内二优6号’)在3个生育期(拔节期、孕穗期和扬花期)受不同虫量褐飞虱危害不同时间后稻株的光谱反射率。[结果]4个水稻品种受褐飞虱危害后,稻株的光谱反射率明显受褐飞虱虫量和危害持续时间的影响。随着褐飞虱危害的加重,稻株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显著降低。稻株光谱反射率与褐飞虱虫量间的相关性随光谱波段变化而波动的趋势在4个水稻品种间均较为一致,不同品种水稻的光谱反射率均具备表征稻株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俊鑫  迟德富  张永强  庞海玉  
为研究重瓣玫瑰的诱导抗病性,采用茉莉酸(JA)、水杨酸(SA)处理重瓣玫瑰,研究其对重瓣玫瑰生长发育和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JA和SA对重瓣玫瑰生长发育影响不明显,JA或SA诱导后株高、叶片面积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JA、SA诱导处理对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明显。经JA诱导,当浓度为0.5、0.5、1.0mmol/L时PAL、PPO、POD活性分别在第5、3、7天达到最高值,分别是对照的1.91、1.92、1.61倍,且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经SA诱导,当浓度为1.0、0.5、1.0mmol/L时PAL、...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