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27)
2023(16504)
2022(13982)
2021(13083)
2020(10826)
2019(24547)
2018(24824)
2017(47514)
2016(26159)
2015(29452)
2014(29230)
2013(28547)
2012(25990)
2011(23312)
2010(23316)
2009(21448)
2008(20393)
2007(18056)
2006(16071)
2005(13831)
作者
(74939)
(62647)
(61732)
(58871)
(39439)
(30112)
(28064)
(24616)
(23830)
(21981)
(21203)
(20961)
(19662)
(19498)
(19084)
(19076)
(18925)
(18345)
(17909)
(17771)
(15722)
(15346)
(15099)
(14339)
(14122)
(14000)
(13823)
(13762)
(12640)
(12429)
学科
(101262)
经济(101148)
(72293)
管理(67294)
(49997)
企业(49997)
(49887)
方法(40931)
数学(35409)
数学方法(35001)
农业(33214)
中国(27917)
业经(26866)
地方(25166)
(22553)
(22061)
(19291)
(17651)
贸易(17638)
(17026)
理论(15988)
环境(15980)
(15388)
技术(15240)
(14817)
(14428)
银行(14379)
(13697)
(13684)
(13653)
机构
学院(359016)
大学(355122)
管理(140063)
(137226)
经济(134025)
理学(121298)
研究(121258)
理学院(119968)
管理学(117696)
管理学院(117092)
中国(90831)
科学(78885)
(78490)
(76053)
业大(62153)
(61745)
农业(60582)
(59558)
中心(56802)
研究所(56497)
(54455)
(49235)
师范(48756)
财经(47520)
北京(47323)
(44417)
(43430)
(43267)
(40981)
经济学(39033)
基金
项目(251125)
科学(195365)
研究(184064)
基金(178543)
(156186)
国家(154809)
科学基金(132067)
社会(113329)
社会科(106777)
社会科学(106749)
(101120)
基金项目(96046)
自然(86284)
自然科(84204)
自然科学(84182)
(83615)
教育(83087)
自然科学基金(82623)
编号(78139)
资助(71787)
成果(62017)
重点(56010)
(54916)
(53804)
课题(52759)
(51790)
创新(48278)
科研(47711)
大学(45888)
国家社会(45496)
期刊
(157804)
经济(157804)
研究(101042)
(78284)
中国(73103)
学报(61267)
科学(55344)
农业(53112)
管理(47004)
大学(45971)
学学(43307)
(43030)
教育(41271)
(32249)
金融(32249)
业经(31736)
技术(31309)
(26252)
经济研究(22482)
问题(21918)
财经(21224)
图书(20351)
(19502)
资源(18444)
科技(18435)
(18031)
业大(17085)
理论(16825)
技术经济(16382)
现代(16356)
共检索到528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伊多  杨庆媛  曾黎  杨人豪  刘素花  
[目的]文章依据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和平乡县调研数据,分析不同生计资本对休耕农户受偿方式选择的影响,探讨影响休耕区域农户选择不同补偿方式的生计条件及其影响程度。[方法]问卷调查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农户对休耕补偿方式有多样化的诉求,货币补偿是休耕农户首选的补偿方式,占样本农户的69. 35%,但选择其他补偿方式的农户也占接近3%;农户受偿方式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1)货币补偿方式的影响因素最多,均为正向影响,实物补偿方式的影响因素最为复杂,存在两方面的影响因素,综合补偿方式的影响因素最少,仅有3项;(2)金融资本对农户受偿方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人力资本,而社会资本对农户受偿方式选择的影响不明显。[结论](1)丰富休耕补偿方式,通过多样化的休耕补偿方式选择,提高农户休耕积极性;(2)改善休耕农户生计状况,重点加强农户较薄弱部分生计状况,提升农户对休耕政策的认可程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祥妹  刘淑怡  刘亚洲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利用空间巨大,但在现实中秸秆资源有效利用率仍然较低。农户秸秆出售是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首要环节,但在实践中农户秸秆出售行为存在较大差异。在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实地调查所获得的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讨秸秆出售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家庭种植棉花面积越大,其出售秸秆的可能性就会越大;秸秆收购市场的便利与完善会促进农户出售秸秆;对秸秆综合利用认知水平较高的农户会更多地选择出售秸秆。为此,政府应当制定及落实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不断完善秸秆出售的市场条件,加大对秸秆处置行为的宣传力度,以期进一步提高棉花秸秆出售比例使其得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曾黎  杨庆媛  廖俊儒  陈展图  陈伊多  杨人豪  
为探讨农户效用最大化条件下有效激励农户主动参与休耕的补偿标准,以效用理论为指导,依托河北省293户样本,构建农户受偿意愿的效用函数测定休耕补偿标准,并通过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农户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通过多角度的验证,农户意愿视角下测定的休耕补偿标准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合理性;②休耕补偿标准测算结果显示,参数估计结果为7677.60元/hm~2,非参数估计结果为9962.40元/hm2;③回归分析表明在河北整村推进实施休耕的背景下,农户的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对受偿意愿的影响被削弱,生产特征和农户对休耕补偿政策的认知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农户生产特征中投入产出比过高是农户选择休耕的根本动因。基于上述结论,建议适当提高现行休耕补偿标准,休耕政策的推行应尊重农户意愿,并积极探索农民增收渠道以降低农户对土地的依赖性。本研究从农户意愿的角度出发探讨休耕补偿标准,是耕地休耕理论研究的新尝试,以期为完善休耕经济补偿机制提供有效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晶渝  杨庆媛  
研究目的:基于云南省休耕试点区的农户调研数据,定量测算不同生计资产配置的农户休耕前后的福利变化。研究方法:生计资产量化法,模糊评价法。研究结果:(1)研究区总样本的农户福利水平未有明显提升,且不同生计资产配置的休耕农户福利水平变化状况存在差异。休耕后资产富裕型农户的福利水平整体提升幅度最大,除心理状况有所下降外,经济状况、社会保障、景观环境都有所改善;资产均衡型农户的福利水平整体未有明显提升,资产缺乏型农户的福利水平整体有所下降,两类农户除景观环境有所改善外,经济状况、社会保障、心理状况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休耕后农户间的福利水平分化进一步加剧,休耕农户福利水平分布特征呈现出生计资产总值越大、福利水平峰值出现的区间越趋后的特征。研究结论:为缩小不同休耕农户间的福利差异,促进休耕农户福利的均衡发展,建议政府在现有经济补偿的基础上探索补偿对象差异化、补偿方式复合化的补偿方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勇刚  董芳  
解决好广大农民的养老问题,大力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有利于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本文分析了河北省农村养老服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家庭养老服务功能弱化、农村养老机构供需失衡、养老机构社会资本参与严重短缺、养老服务水平低、养老服务资金和经费保障不足等诸多问题,提出要发展农村养老服务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养老服务事业、加强家庭养老服务功能、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资金投入、提高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等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花林  程玲娟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耕地休养生息,推行土地休耕制度,以提高地力,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由于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华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华北地下水漏斗区作为土地休耕的三个试点之一,主要目标是退耕高耗水的冬小麦,实现"一季休耕、一季雨养",以减少地下水用量,修复地下水环境。农户作为农村最主要的生产与经营主体,如何给予农户合理的补偿,使其有效地实施冬小麦休耕政策成为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关键因素。论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机会成本法与Logistic模型对意愿与补偿标准进行分析,探讨了河北衡水地下水漏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龙玉琴  王成  邓春  王钟书  刘素花  陈思  
耕地休耕是实现中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措施的重要举措。农户作为耕地休耕的直接执行者与受益主体,合理引导不同类型农户参与耕地休耕有利于耕地休耕制度试点的稳妥推进。本文基于河北省邢台市农户调查数据,在农户类型划分基础上辨析不同类型农户的耕地休耕意愿,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不同类型农户耕地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研究表明:邢台市农户兼业行为较为普遍,农户对耕地休耕的意愿较强,但不同类型农户对耕地休耕意愿有所差异,且影响因素包括共同因素和差异性因素两类。共同影响因素包括年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龙玉琴  王成  邓春  王钟书  刘素花  陈思  
耕地休耕是实现中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措施的重要举措。农户作为耕地休耕的直接执行者与受益主体,合理引导不同类型农户参与耕地休耕有利于耕地休耕制度试点的稳妥推进。本文基于河北省邢台市农户调查数据,在农户类型划分基础上辨析不同类型农户的耕地休耕意愿,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不同类型农户耕地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研究表明:邢台市农户兼业行为较为普遍,农户对耕地休耕的意愿较强,但不同类型农户对耕地休耕意愿有所差异,且影响因素包括共同因素和差异性因素两类。共同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小麦库存是否充足及休耕补助核算方式满意度;纯农业型农户受抚养未成年数量、农业劳动力数量、其他收入比例及村干部态度等差异性因素影响,且抚养未成年数量影响程度最为显著;Ⅰ兼农业型农户休耕意愿受耕地质量、灌溉难易程度、所在村乡镇企业数量及村庄距离集镇远近等差异性因素影响;Ⅱ兼农业型农户休耕意愿的差异性影响因素包括非农务工收入比例、地块破碎度及灌溉难易程度;耕地是否转出是影响非农业型农户耕地休耕意愿的差异性因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明礼  冯娟  吕运红  
被公认为2l世纪朝阳产业的文化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显突出。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政策指导和地方政府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小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本文在对中小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中小城市文化产业的特征。通过分析邢台市近几年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提出中小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要注重地方特色、构建产业集群、实施品牌战略、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等针对性建议,以期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中小城市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红  张正峰  徐银东  
开展城市居住用地整治效益评价,不仅可以丰富土地整治领域理论研究内容,而且对于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城市用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GIS分析法、协调度模型,以河北省邢台市为例,评价了城市居住用地整治效益。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居住用地整治效益评价指标可以从居住用地整治的经济、社会、生态和环境效益4个方面构建;(2)城市居住用地整治效益评价单元宜以宗地作为评价单元;(3)对邢台市居住用地整治效益评价结果显示全市总体上居住用地整治效益评价协调度均大于0.7,说明经过整治后,邢台市居住用地整治效益系统比较协调,整治后的经济、社会、生态和环境效益可以达到某种程度的协调发展,整治区域的综合效益比较高。研究结论:居住用地整治改变了用地结构与利用效率,改变了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的完善程度,也改变了用地的环境,这些变化会对区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红  张正峰  徐银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和河北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学校教学实习设施完备,有兽医院、组培室、分析化学实验室,1200多平方米数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璇  郭轲  王立群  
退耕还林补偿政策直接关系到退耕农户的利益,也关系到退耕还林成果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巩固。文章站在退耕还林两轮补贴即将到期的时点上,对河北省张北县和易县退耕农户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农户对未来补偿政策可能变化的响应,并进一步对农户后续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表明,若停止补偿,有发生毁林复耕的可能;调查区退耕农户后续受偿意愿的均值为2350.5元/hm2·年,且地区差异较大;农户年龄、退耕地沙化程度、退耕地目前纯收益、农户对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认知、退耕地机会成本评估和退耕补贴影响程度对农户的后续受偿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柳荻  胡振通  柳金昊  
休耕是实施“藏粮于地”战略、落实耕地保护政策、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探究休耕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对于评估和完善休耕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区为例,运用330个农户样本的调研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分位数回归法,分析休耕生态补偿对休耕农户收入的影响及其对不同收入水平休耕农户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1)休耕生态补偿对休耕农户收入整体上具有正向影响,家庭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约24%;农户主要通过增加非农就业来增加间接收入实现增收,而无法实现非农就业的休耕农户收入会减少。(2)休耕生态补偿对不同收入水平的休耕农户收入影响存在差异,对中等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农户群体的家庭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低收入、中等偏上和高收入农户群体的家庭收入影响不显著。(3)农户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受到农户自身特征的影响,家庭平均受教育程度、平均健康程度、村干部家庭、外出务工劳动力、耕地面积、租入耕地、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对农户家庭人均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完善休耕生态补偿制度,需要充分尊重农户休耕意愿,着力解决休耕区域剩余劳动力再就业的问题,对于低收入水平的休耕农户,可以提供公益性岗位等特殊就业渠道。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小伟  王卫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京津冀一体化政策的推进,未来一段时间内,河北省建设用地需求将大幅增加,农业用地非农化的规模将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建设用地需求的增长,对资源与环境形成严峻挑战。而土地供给的差别化管理,是应对挑战的重要路径。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关于推进土地利用计划差别化管理的意见》要求,根据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和用地特点,统筹安排区域用地计划。新增建设用地应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土地资源条件等情况,并与节约集约用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