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79)
- 2023(3312)
- 2022(2964)
- 2021(2759)
- 2020(2482)
- 2019(5774)
- 2018(5754)
- 2017(10532)
- 2016(6471)
- 2015(7258)
- 2014(7249)
- 2013(7274)
- 2012(7053)
- 2011(6601)
- 2010(6788)
- 2009(6303)
- 2008(6350)
- 2007(5591)
- 2006(4954)
- 2005(4364)
- 学科
- 济(24275)
- 经济(24245)
- 管理(16067)
- 业(14616)
- 方法(12113)
- 企(12015)
- 企业(12015)
- 数学(10448)
- 数学方法(10305)
- 学(9396)
- 农(6112)
- 财(5623)
- 中国(5485)
- 贸(4566)
- 贸易(4566)
- 制(4501)
- 易(4391)
- 业经(4324)
- 融(4133)
- 金融(4131)
- 农业(4092)
- 法(4048)
- 理论(3919)
- 地方(3845)
- 策(3610)
- 和(3591)
- 银(3455)
- 环境(3454)
- 银行(3393)
- 划(3373)
- 机构
- 大学(101082)
- 学院(98879)
- 研究(42028)
- 科学(32498)
- 济(32365)
- 经济(31636)
- 农(30478)
- 管理(29884)
- 中国(29021)
- 理学(26132)
- 所(25776)
- 理学院(25629)
- 农业(24978)
- 管理学(24775)
- 管理学院(24627)
- 研究所(24116)
- 京(22746)
- 业大(22220)
- 中心(17111)
- 农业大学(15964)
- 江(15581)
- 省(15385)
- 室(15374)
- 财(15093)
- 科学院(15053)
- 院(14506)
- 实验(14275)
- 北京(14058)
- 业(13933)
- 实验室(13781)
- 基金
- 项目(70722)
- 科学(52981)
- 基金(50930)
- 家(49969)
- 国家(49625)
- 研究(41093)
- 科学基金(38695)
- 自然(29432)
- 自然科(28770)
- 自然科学(28755)
- 自然科学基金(28254)
- 省(27590)
- 基金项目(26922)
- 划(25313)
- 社会(23854)
- 社会科(22397)
- 社会科学(22389)
- 资助(21717)
- 教育(18917)
- 计划(17815)
- 重点(17421)
- 科技(16935)
- 部(14981)
- 发(14639)
- 科研(14489)
- 编号(14325)
- 创(14077)
- 专项(13736)
- 业(13521)
- 农(13458)
共检索到143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晋忠 吴慎杰 杜维俊 岳爱琴 李贵全 丁起盛
研究了早晚熟品种不同时期大豆种子中蛋白质、脂肪以及粒重积累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积累过程中,蛋白质、脂肪和粒重都存在剧增期,而且品种不同剧增期也不同。一般情况下,蛋白质、脂肪和粒重的剧增期都在开花后20~50d。
关键词:
大豆 蛋白质 脂肪 粒重 剧增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于凤瑶 辛秀君 张代军 周顺启 邱红梅
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是产量构成因子之一,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是大豆的品质指标,因此对大豆籽粒干物质及品质性状积累规律进行研究是必要的。本研究利用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从物质运输和物质转化角度对不同节位籽粒干物质、脂肪、蛋白质的动态积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籽粒干物质动态积累呈"S"型曲线变化,无基因型差异;籽粒干物质的积累是源库流互作的过程,由于库竞争的存在,致使干物质积累量存在节位差异;(2)脂肪含量的增加呈先快后慢、最后趋于缓慢的S型曲线,蛋白质的积累大致呈W型曲线变化,二者积累关键期在生殖后期;(3)脂肪和蛋白质积累在生殖后期呈显著负相关,从能量角度分析二者存在相互转化。
关键词:
大豆籽粒 干物质 脂肪 蛋白质 积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瑞莲 杨树德 张萍 赵哈林 赵学勇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3个基因型亲本和其杂交后代籽粒蛋白质和脂肪积累模式的对比分析,以了解大豆种子发育过程中碳分配规律与杂交后代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异的相关关系,为未来大豆优质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3个基因型大豆(Glycine max L.Merr:高蛋白品种PI153.217(H)、低蛋白品种PI294.372(L)和高产低蛋白品种Evans(E))为亲本进行两两杂交(H×E,L×E)后,从H×E杂交组合中选出高蛋白品系RIL(HH)和低蛋白品系RIL(HL),从L×E杂交组合中选出高蛋白品系RIL(LH)和低蛋白品系RIL(LL)。将亲本和杂交后代种子同时种植在试验地,在开花后的第18天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小波 姜治华 林文君 张永晖
对四川省719份春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春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平均含量46.66±1.98%,高蛋白资源丰富;脂肪平均含量17.80±1.12%;蛋白质和脂肪总含量64.46±1.62%。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579);蛋白质含量与株高是极显著负相关;与生育日数和百粒重相关不显著。脂肪含量与生育日数、株高和百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不同种皮色、花色和茸毛色的春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而脂肪含量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
春大豆 品种资源 蛋白质 脂肪 相关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华丽 梅鸿献 刘日斌 彭金砖 郑永战 汪学德
为明确芝麻种子发育过程中木酚素、粗脂肪、粗蛋白质的积累变化规律,以2个高木酚素芝麻品系SJ856、SJ857为材料,研究了其种子发育过程中木酚素、粗脂肪及粗蛋白质的积累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芝麻种子逐渐发育,种子含水量不断下降,种子干物质积累量先近似直线上升后下降,授粉后35 d时积累量达最大值(干基千粒质量为2.99 g);粗脂肪、粗蛋白质积累与干物质积累同步,均先近似直线增加后下降,授粉后35 d时积累量均达最大值(1.633 5,0.690 0 mg/粒);芝麻素和芝麻林素积累量也随着芝麻种子逐渐发育而增加,在授粉后35 d时积累量均达最大值(17.103 4,6.134 1μg/粒)...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小波 姜治华 林文君 张永晖
对四川省729份夏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夏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平均含量高(46.51±2.17%),高蛋白资源丰富;脂肪平均含量较低(17.10±1.41%);蛋白质和脂肪总含量高(63.61±2.17%)。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625);蛋白质含量与生育日数和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脂肪含量与生育日数和株高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种皮色、花色和茸毛色的夏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而脂肪含量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
夏大豆 品种资源 蛋白质 脂肪 相关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瑞莲 杨树德 赵哈林 Westgate E.Mark
【目的】通过测定变温处理过程中种子生长速率、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含量,以期了解发育早期变温对种子发育和组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液体组培法在种子发育早期的分裂期(开花10~20d)和积累期(开花20~32d)对种子和子叶进行变温处理。具体做法:将盆栽的3个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Evans,低蛋白品种;Proto,高蛋白品种;PI132.217,高蛋白质稳定品种)置于均温为24℃[昼/夜温度,27/20℃(Mo)]的生长箱中培养。在开花后10d,将它们分别置于温度为31℃[35/27℃(Ho)]、24℃[27/20℃(Mo)]和16℃[20/12℃(Lo)]的生长箱中。在开花后20d,从生长在不同温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慧珍 王树峰 余永亮 练云 王庭峰 位艳丽 巩鹏涛 刘学义 方宣钧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与脂肪、蛋白质含量基因定位及相关性,为大豆品质改良、分子育种及基因克隆等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SSR技术,对晋豆23号和灰布支杂交构建的F13代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的474个家系进行了连锁图谱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利用WinQTLCart2.0软件分析了影响大豆异黄酮含量、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3个重要品质性状的QTL,通过复合区间作图分析,检测QTL;同时,对异黄酮与脂肪、蛋白质的含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检测到23个QTL,其中控制异黄酮含量QTL有6个,分别定位在J、N、D2和G染色体的连锁群上;控制脂肪含量的QTL有11个,分别定位在第A1、A2、B2、C2和D2...
关键词:
大豆 SSR QTL 品质 异黄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莫蓓红 吴润博 高红艳 刘振民
本文研究了不同蛋白含量(5%,6%,7%和8%)和不同脂肪含量(低脂3%、全脂8%、高脂12%)对新型夸克干酪质构、流变、持水性和感官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蛋白含量或脂肪含量的上升,新型夸克干酪在硬度、粘附性、胶着性和耐嚼性值均显著上升(P<0.05),而弹性则没有显著变化;新型夸克干酪表面乳清析出率不受酪蛋白含量增加的影响,全脂样品持水性最佳;新型夸克干酪为假塑性流体,流动曲线可用修正霍尔模型进行很好的拟合,样品粘度分别与蛋白含量和脂肪含量成正相关;6%蛋白含量与8%脂肪含量的样品感官最佳。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魏玉明 杨发荣 刘文瑜 黄杰 金茜
为探究藜麦(Chenopodium quinoa)生育期营养物质积累与分配动态规律,促进藜麦营养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本研究以"陇藜1号"为研究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茎秆、籽粒、叶片、果穗以及全株粗蛋白含量(CP)、粗脂肪(EE)、磷(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变化及转运差异,并对不同时期饲用品质进行比较,为藜麦生长期间营养价值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呈先慢后快再慢的积累规律;果穗及籽粒中干物质含量(DM)最大值分别出现在灌浆期和成熟期,不同生育期各器官生物产量及营养价值差异显著(P果穗>茎秆>根系,各生育时期不同器官间营养成分转运差异较大,总体表现为成熟期>开花期>灌浆期>苗期,相对饲用价值苗期>灌浆期>开花期>成熟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段青源 麦康森 申屠基康 高前欣 杨家峰
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鱼油和大豆油为脂肪源,配制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5%、40%、45%和脂肪水平分别为7%、9%、11%的二因子三水平的实验饲料,并以鲜杂鱼饲料为对照,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体质量36.5~42.9 g)进行为期20周的养殖实验,研究三疣梭子蟹对蛋白质、脂肪的需要量,以及对卵巢色素沉积的影响。养殖实验采用海区串笼吊养方式,每个吊笼放养1只雌蟹。实验共10个处理,每个处理18个蟹,3个重复。结果表明,不同蛋白质、脂肪水平饲料对三疣梭子蟹增重率(269.24%~404.90%)、饲料系数(2.01~2.55)、蛋白质效率(1.02%~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兰 彭振英 陈高 王莹莹 张斌 毕玉平
以鲁花14为材料,对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荚果和种子的发育情况以及花生种子脂肪酸的累积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果针入土的第39天,小种子(远离果针一端)的平均长度超过大种子(靠近果针一端),在接近成熟时,小种子的平均质量超过大种子。在花生种子中,可以检测到12种脂肪酸。按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山萮酸、花生酸、二十四烷酸、花生烯酸、异油酸、亚麻酸、棕榈油酸、豆蔻酸。在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含量随种子的发育逐渐增加,油酸含量不断增多,而亚油酸则呈缓慢减少的趋势。在接近成熟时,油酸和亚油酸占全部脂肪酸含量的79.4%。油酸亚油酸的比值随着种子的发育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花生 种子发育 脂肪酸 相对含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奇友 王炳谦 徐连伟 贾钟贺 尹家胜
采用4×3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了哲罗鱼(Hucho taimen)稚鱼蛋白质和脂肪的需要量。初始体质量为7-8 g的哲罗鱼饲养于玻璃钢水簇箱中(直径90 cm,水深45 cm)。实验共设4个蛋白质水平(50%、46%、42%、38%),每个蛋白质水平设3个脂肪水平(10%、15%和20%),共12种饲料,每种饲料投喂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尾鱼。实验期间水温11.5-17.5℃,溶解氧7.8-10 mg/L,每天饲喂3次,实验共进行8周。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成活率未产生显著影响;脂肪水平对蛋白质需要量影响较大,在10%脂肪水平,与其他蛋白质水平相比,50%蛋白质水平显著提高了终末体质量...
关键词:
哲罗鱼 蛋白质 脂肪 需求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琴 姜东 戴廷波 荆奇 曹卫星
研究了黑麦 76、徐州 2 6、扬麦 10号和扬麦 9号 4个不同基因型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累特征及叶茎鞘中碳、氮物质积累和运转的差异。结果表明 :蛋白质含量不仅与后期回升时间有关 ,还和回升速度有关 ;淀粉含量主要和前期的快速积累有关。籽粒蛋白质产量与含量没有相关关系 ,而与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关系密切 ;籽粒淀粉产量由低到高为黑麦 76、徐州 2 6、扬麦 10号、扬麦 9号 ,并随淀粉含量升高而上升。不同基因型小麦茎鞘碳、氮积累和运转有明显差异 :黑麦 76和扬麦 10号碳、氮在灌浆后期向籽粒中的转运量少 ,而徐州 2 6和扬麦 9号转运量多。...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革锋 刘洋 郝其睿 王玉裕 牟振波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幼鱼生长、体成分以及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采用蛋白质水平为40%、45%、50%和55%,脂肪水平为8%和16%,共8组实验饲料。在水温为(16±0.2)℃的循环流水水族箱系统内进行为期10周的养殖试验。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对该鱼肌肉营养学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蛋白和脂肪水平对细鳞鲑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肝体比等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蛋白水平增加,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肝体比率先升高后降低,其肌肉粗蛋白含量也随之显著升高(P<0.05),而对粗脂肪和粗灰分不存在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