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77)
2023(9044)
2022(8192)
2021(7525)
2020(6536)
2019(14752)
2018(14792)
2017(27894)
2016(15672)
2015(17473)
2014(17262)
2013(16789)
2012(15529)
2011(14210)
2010(14375)
2009(13766)
2008(13640)
2007(12405)
2006(10611)
2005(9442)
作者
(47503)
(40135)
(39656)
(37817)
(24988)
(19254)
(18160)
(15798)
(14664)
(14098)
(13406)
(13139)
(12861)
(12449)
(12429)
(12425)
(12398)
(11851)
(11569)
(11294)
(10300)
(9643)
(9592)
(9194)
(9124)
(8954)
(8827)
(8808)
(8258)
(8242)
学科
(59031)
经济(58984)
管理(43777)
(38502)
(30584)
企业(30584)
方法(28258)
数学(24704)
数学方法(24453)
(18454)
环境(17195)
(15786)
(15595)
中国(14460)
地方(12514)
业经(12347)
(12235)
贸易(12233)
农业(11942)
(11872)
(11061)
(10973)
(10414)
(10006)
财务(9982)
财务管理(9956)
理论(9398)
企业财务(9361)
(8645)
银行(8605)
机构
学院(223583)
大学(219966)
(84566)
经济(82578)
管理(80499)
研究(77259)
理学(69338)
理学院(68504)
管理学(67056)
管理学院(66682)
中国(56482)
科学(52826)
(47986)
(46870)
(41849)
业大(39246)
研究所(38530)
农业(38444)
(37915)
中心(35896)
(34222)
财经(30437)
(29629)
师范(29251)
北京(29204)
(27446)
(27383)
(27382)
技术(26020)
经济学(25593)
基金
项目(151639)
科学(116209)
研究(106896)
基金(106506)
(95523)
国家(94728)
科学基金(78308)
社会(64709)
(62273)
社会科(61125)
社会科学(61102)
基金项目(56804)
(52614)
自然(52165)
自然科(50776)
自然科学(50755)
自然科学基金(49802)
教育(48810)
编号(44418)
资助(43518)
重点(35545)
成果(35348)
(34090)
(32194)
(31427)
课题(31056)
计划(30684)
科研(30046)
创新(29439)
大学(27442)
期刊
(93691)
经济(93691)
研究(57205)
(43778)
学报(42706)
中国(41258)
科学(35753)
(30318)
农业(29781)
大学(29628)
学学(28253)
管理(25603)
教育(22236)
技术(17794)
业经(17347)
(16660)
金融(16660)
(16612)
经济研究(14731)
财经(14301)
(12498)
问题(12395)
(12207)
资源(11780)
科技(11009)
业大(10691)
图书(10473)
商业(10467)
技术经济(10353)
(10022)
共检索到318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瑞霞  张秀英  伍玲  王瑞  海林  游光霞  闫长生  肖世和  
【目的】鉴定影响籽粒大小相关性状的QTL,并估计QTL的表型效应;分析不同环境下QTL的稳定性。【方法】以冬小麦小粒地方品种和尚麦为母本,大粒育成品种豫8679为父本及其F7:8重组自交系的142个株系为试验材料,分析籽粒长度、宽度、厚度、体积及千粒重在北京(2006、2007)、合肥(2007)和成都(2007)4个不同环境下的性状表现,并利用已构建的含有170个SSR标记和2个EST标记的遗传图谱,对这5个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4个环境下共检测到93个影响籽粒长度、宽度、厚度、体积及千粒重的QTL,这些QTL分布在除1D和6A之外的所有小麦染色体上。在检测到的QTL中,与籽粒长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进  姚晓云  王棋  李慧  王嘉宇  黎毛毛  
为了揭示不同环境下籽粒大小性状的分子遗传基础,鉴定新的调控籽粒大小相关的基因,为培育适宜籽粒大小的高产优质品种提供新的基因"元件"。以龙稻5(Longdao 5,LD5)和中优早8(Zhongyouzao 8,ZYZ8)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群体为试验材料,采用QTL Ici Mapping v4.0软件基于完备复合区间作图法在不同生态环境下(沈阳,2015;南昌,2016年;海南,2016年)对籽粒大小性状进行QTL分析。在3种环境条件下,龙稻5和中优早8的籽粒大小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在RILs群体中,籽粒大小性状存在较大幅度变异,呈现双向超亲分离,近似于正态分布,这表明籽粒大小性状均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不同环境下共检测到35个控制籽粒大小性状相关的QTL,分布于第2,3,4,5,8,10和11号染色体上,单一QTL解释5.76%~38.88%表型变异;4个QTL能在3个环境下稳定表达,分别为q ST8、q SL11、q SV11和q TGW11,7个QTL能在2个环境下被检测到,分别为q SV2b、q ST3、q SLW3、q SLW8、q TGW8、q SW8和q SV8。此外,籽粒大小相关的QTL成簇分布于第2,3,8和11号染色体上,位于第8和11号染色体上检测到的2个QTL簇q SS8(q SW8、q ST8、q SLW8、q SV8和q TGW8)和q SS11(q SL11、q SV11和q TGW11)存在明显的多效性和环境钝感特性,对籽粒大小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其中q SS8可能是一个新的位点。结果对进一步发掘和利用新的水稻籽粒大小相关的QTL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董一帆  任毅  程宇坤  王睿  张志辉  时晓磊  耿洪伟  
【目的】小麦籽粒品质是影响小麦加工品质和营养价值的重要因素。挖掘与小麦籽粒品质性状显著关联的位点及候选基因,为拓宽对小麦品质性状遗传机理的理解和分子标记辅助优质小麦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来自国内外259份冬小麦品种(系)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淀粉含量、沉降值和籽粒硬度等5个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并结合90K SNP芯片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将定位到的显著性关联位点进行单倍型分析。【结果】5个性状均符合正态分布且在不同环境间均表现出丰富的变异,沉降值的变异系数最大(20.11%—24.42%)。各性状在基因型、环境、基因型×环境间均呈现出极显著差异(P<0.001),广义遗传力为0.77—0.84。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44个与5个性状显著关联(P<0.001)的位点,分布在除1D和3D染色体外的其他19个连锁群。在2个及以上的环境中均稳定存在的位点18个,涉及蛋白质含量(12个)、湿面筋含量(9个)、淀粉含量(11个)、沉降值(12个)和籽粒硬度(7个)等5个性状,能解释遗传变异的4.27%—10.98%。其中13个为多效应位点,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淀粉含量等性状相关联的多效应位点最多(7个)。位于2B、2D和3A染色体的GENE-0762_631、IAAV7742和RAC875_c66845_466位点同时在2个环境和BLUP值下被检测到,表型贡献率的范围为4.32%—7.07%。通过对多环境下存在且表型贡献率高的多效应位点进行单倍型分析,在5D染色体的D_GDS7LZN02F4FP5_176位点发掘到与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和淀粉含量等性状显著相关的Hap1、Hap2、Hap3和Hap4等4个不同单倍型,其中,Hap1是高淀粉含量单倍型(P<0.001),而Hap2和Hap3均为高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的单倍型(P北部冬麦区>国外品种>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西南冬麦区。对稳定遗传的位点进行候选基因的挖掘,筛选到10个可能与小麦籽粒品质相关的候选基因。【结论】检测到18个与籽粒品质性状显著关联的稳定位点,鉴定到4个不同单倍型,筛选出10个与籽粒品质相关的候选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清峰  马守才  王志军  史秀秀  毕晓静  陈晓文  张改生  
籽粒大小和形态性状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和磨粉品质。为了鉴定小麦籽粒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TL),以大粒品种西农817为母本和小粒品种中国春为父本及其F2群体为试验材料,分析籽粒长度、宽度、厚度及千粒质量的性状表现,并利用SRAP结合锚定标记SSR构建的遗传图谱,对这4个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50个影响籽粒长度、宽度、厚度及千粒质量的QTLs,这些QTL分布在1A、2A、2D、3B、4B、4D、5D、6A、6D、7A染色体和5个连锁群。在检测到的QTLs中,与籽粒长度、宽度、厚度和千粒质量相关的QTL分别为16,13,10和11个。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袁俊秀  尚勋武  杨文雄  王化俊  马小乐  
选用强、中筋10个春小麦品种(系)分四期播种,研究不同筋力类型、不同播期的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间相关性。结果表明,强筋小麦产量与面粉筋力可同步提高,中筋小麦则相反;强筋小麦蛋白质含量与面团弹性、延伸性间呈负相关,中筋小麦蛋白质含量与面团弹性呈显著负相关,与面团延伸性呈极显著正相关。Ⅰ播期时,产量与品质性状间呈正相关,其余播期呈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面团弹性在四个播期均为负相关,与面团延伸性均为正相关。随灌浆期日均温的升高,蛋白质含量与面团弹性、千粒重与面团变形功的相关系数先升高后逐渐降低;随灌浆期日照时数的增加,千粒重与面团变形功的相关系数逐步升高,但蛋白质含量与面团弹性的相关系数则先上升后下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鹏  王长发  苗芳  郑锦娟  李小芳  王一  
为了揭示小麦冠层温度对产量作用的实质,探索小麦低温育种工作的技术路线,以18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对籽粒灌浆各阶段的冠层温度和源库活性指标分别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对冠层温度指数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进行了通径分析和决策分析,对品种的产量结构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籽粒灌浆期冠层温度指数与各源库活性综合指标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冠层温度指数与籽粒充实指数的直接通径系数和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负相关,而与潜在库容的直接通径系数和相关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各因素对籽粒充实指数的决定作用顺序为冠层温度指数>千粒库容>千粒重,各因素对潜在库容的决定作用顺序为千粒库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吉浩  周界光  曲翔汝  王素容  唐华苹  蒋云  唐力为  兰秀锦  魏育明  周景忠  马建  
【目的】挖掘小麦胚大小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解析胚大小与其他重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为胚相关性状QTL的精细定位及育种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四倍体小麦矮兰麦(Ailanmai)和野生二粒小麦(LM001)构建的121份F8代重组自交系群体(AM群体)作为研究材料,将其分别种植于成都市崇州试验基地(2018、2019和2020年)、成都市温江区试验基地(2020年)和雅安市试验基地(2020年),调查5个环境下的胚长、胚宽、胚长/胚宽、胚长/粒长、胚宽/粒宽以及胚面积6个性状,结合基于小麦55K SNP芯片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对上述6个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胚大小性状呈近似正态分布,符合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QTL定位共检测到27个胚大小相关性状的QTL,其中,7个分别控制胚长和胚宽的QTL可解释7.75%—21.74%和7.67%—33.29%的表型变异,共检测到5个在多环境稳定表达的主效QTL:QEL.sicau-AM-3B、QEW.sicau-AM-2B、QEW/KW.sicau-AM-2B、QEL/EW.sicau-AM-2B-1和QEA.sicau-AM-2B,其贡献率分别为11.88%—21.74%、21.77%—33.29%、8.80%—24.92%、12.79%—31.13%和10.47%—20.67%。另外,上述胚相关的位点形成4个QTL簇,分别为1B控制胚长/粒长和胚长的QTL簇,2B控制胚宽、胚长/胚宽、胚宽/粒宽以及胚面积的QTL簇,3B控制胚长和胚面积的QTL簇,6B控制胚长/胚宽、胚宽/粒宽的QTL簇。确定胚大小与小麦籽粒大小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且发现胚长主效位点QEL.sicau-AM-3B与粒长主效位点共定位,但胚宽主效位点QEW.sicau-AM-2B独立于粒宽主效位点存在。在主效QTL所在物理区间鉴定获得4个可能参与胚大小调控的基因。【结论】鉴定到5个控制胚相关性状的稳定表达的主效QTL:QEL.sicau-AM-3B、QEW.sicau-AM-2B、QEW/KW.sicau-AM-2B、QEL/EW.sicau-AM-2B-1和QEA.sicau-AM-2B,其中,QEW.sicau-AM-2B可能为新的QTL。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哲  李盼  刘渊  姬东华  赵永锋  祝丽英  黄亚群  陈景堂  
利用自交系178和郑58构建的F2:3家系群体为研究材料,对不同环境下玉米籽粒锌、铁含量、籽粒构型、百粒重等籽粒主要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并对锌、铁含量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环境下籽粒锌含量与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59,0.395,粒长与粒厚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8,-0.252;粒长与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系数分别为0.445,0.341,粒宽与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48,0.570。在保定、邯郸两个环境下,共定位到了21个QTL,其中保定环境下定位到16个,邯郸环境下定位到5个。在第5染色体的umc1097-umc1670区段...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健  杨靖  王豪  李冬秀  杨瑰丽  黄翠红  周丹华  郭涛  陈志强  王慧  
【目的】通过对水稻籽粒大小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及候选基因的筛选,为水稻籽粒大小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及基因功能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籼稻品种特华占搭载高空气球空间诱变后产生的特异矮秆突变体CHA-1为母本,以籼稻品种航恢7号搭载"神州八号"飞船经空间诱变后筛选出的突变体H335为父本杂交衍生出的275个RIL群体作为供试材料,利用GBS测序技术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RIL群体及亲本分别于2017年早季和2017年晚季在华南农业大学实验教学基地种植。成熟收获后通过扫描仪获取水稻籽粒图像,利用SmartGrain软件获取籽粒大小相关性状表型数据。采用QTL IciMapping v 4.0软件基于完备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水稻籽粒大小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包含2 498个Bin标记,总图距2 371.84cM,标记间平均遗传图距为0.95 cM。两季共检测到26个籽粒大小相关QTL,分布于第1、2、3、4、7和9染色体上,单一QTL贡献率为0.16%—14.41%。在第1、2、3、7染色体上检测到5个QTL簇(qGS1、qGS2、qGS3-1、qGS3-2和qGS7)。其中qGS1、qGS3-2和qGS7与前人报道相似,qGS2和qGS3-1是新发现的籽粒大小相关QTL,qGS2在2个季别的不同性状中被检测在同一标记区间附近,LOD值介于4.00—8.08,贡献率为6.67%—11.38%。qGS3-1在2个季别下均检测到与籽粒厚度相关,LOD值介于2.94—8.59,贡献率为4.69%—14.41%。使用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定位区间较小,结合功能注释和CREP数据库表达谱,在qGS2位点筛选到4个潜在的与籽粒大小相关的注释基因LOC_Os02g42310、LOC_Os02g42314、LOC_Os02g42370和LOC_Os02g42380。其中LOC_Os02g42310编码一个丝氨酸羧肽酶;LOC_Os02g42314编码一个泛素E2结合酶;LOC_Os02g42370编码一个类受体蛋白激酶;LOC_Os02g42380编码一个TCP转录因子。在qGS3-1位点筛选到3个潜在的与籽粒大小相关的注释基因LOC_Os03g39020、LOC_Os03g39150和LOC_Os03g39230。其中LOC_Os03g39020编码一个驱动蛋白结构域;LOC_Os03g39150编码一个蛋白激酶结构域;LOC_Os03g39230编码一个具有去蛋白质泛素化功能的OTU-like半胱氨酸肽酶。其中编码泛素E2结合酶的LOC_Os02g42314和编码驱动蛋白结构域的LOC_Os03g39020在幼穗和授粉后的胚乳中表达量较高,推测其为最可能的调控籽粒大小的候选基因。【结论】共检测到26个水稻籽粒大小相关QTL。在第1、2、3和7染色体上检测到5个QTL簇(qGS1、qGS2、qGS3-1、qGS3-2和qGS7),其中qGS2和qGS3-1为新发现的控制籽粒大小QTL,并在该位点筛选到2个可能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相关的候选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慧茹  王光达  昌小平  杨德龙  景蕊莲  
干旱是限制小麦产量形成的重要非生物胁迫因子,研究小麦产量相关性状的抗旱遗传特性对小麦抗旱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以小麦回交导入系(IL)群体((晋麦47×西峰20)×晋麦47)BC3F4的160个株系及其亲本为材料,研究不同水分环境条件下株高(PH)、穗下节长(PL)、单株穗数(SPP)、穗长(SL)、单株小穗数(TSP)、单株总粒数(GNP)、主穗小穗数(SMS)、主穗粒数(GMS)、千粒质量(TGW)和小区产量(GY)的遗传特点及相互关系,评价群体性状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分环境条件下,小麦IL群体各目标性状表型偏向于轮回亲本晋麦47,变异广泛,多样性指数达0.74~0.97,且存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欢  张颖  薛梦瑶  靖姣姣  白志英  李存东  
为给大麦遗传研究和优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20对二棱啤酒大麦株高近等基因系为材料,研究近等基因系中半矮秆基因uzu对籽粒千粒质量、粒长、粒宽、粒厚和长宽比的影响及籽粒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20对近等基因系中,籽粒千粒质量在高秆基因系(无半矮秆基因uzu)和矮秆基因系(含半矮秆基因uzu)之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即半矮秆基因uzu降低了籽粒的千粒质量,亦降低了粒长和长宽比,但对籽粒的粒宽、粒厚作用并不明显。近等基因系之间的籽粒性状差异较大。相关分析表明:在高秆近等基因系中,籽粒千粒质量之间差异最为显著;千粒质量与粒宽、粒厚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粒长呈显著相关,且与粒宽相关性最大,而与籽粒长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慧珍  余永亮  杨红旗  张海洋  董薇  李彩云  巩鹏涛  刘学义  方宣钧  
【目的】探讨大豆荚粒性状之间以及与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遗传机制,并定位控制其性状的QTL。【方法】以栽培大豆晋豆23为母本,半野生大豆灰布支黑豆为父本所衍生的474个重组自交系,通过3年2个重复的试验结果,用多年多点联合分析方法对荚粒及产量等9个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及数量性状定位。【结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百粒重、粒长、单株粒重、2粒荚、3粒荚呈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三年两地共定位了6个产量QTL、4个百粒重QTL、10个单株粒重QTL、2个粒宽QTL、5个粒长QTL、7个1粒荚QTL、5个2粒荚QTL、7个3粒荚QTL和5个4粒荚QTL。【结论】在不同年份和环境下检测到的QTL,可作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树坤  张喜娟  王嘉宇  刘进  张凤鸣  徐正进  
利用Nipponbare(粳)/Kasalath(籼)//Nipponbare(粳)的98个BC1F5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对应的包含245个分子标记的连锁图谱,于2009年和2010年分别在日本筑波和中国沈阳对水稻粒形相关性状(粒长、粒宽和粒厚)进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分析。共检测到16个控制粒形相关性状的QTL,包括在日本筑波检测到的13个QTL和在中国沈阳检测到的9个QTL。它们分布在第1,2,3,5,6,9,10和12号染色体上,其中有6个QTL在2个环境下被同时检测到,分别是控制粒长的qSL3-1和qSL12;控制粒宽的qSW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龙植  乔永利  张三元  曹桂兰  叶昌荣  徐福荣  戴陆园  芮钟斗  高熙宗  
以籼粳交密阳23/吉冷1号200个F2:3家系作为作图群体,在北京(正常生长环境)、昆明(自然低温胁迫)、公主岭(冷水胁迫)、韩国春川(正常生长环境和冷水胁迫)等5种不同生长环境下进行了水稻秆长、穗长、穗粒数和穗抽出度等主要农艺性状的异地鉴定,并利用SSR标记进行了上述农艺性状的QTL分析。检测结果表明,5种不同环境下检测到与上述农艺性状相关的QTL共44个,分布于除第9染色体外的11条染色体上。qCL1a、qCL1b、qCL5a、qCL6b、qPL1a、qPL3a、qPL6b、qPL6c、qPL7b、qSP8b、qSP1c、qSP11a、qSP12和qPE1至少在2种不同生长环境下均检测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玉贤  田霄鸿  杨习文  陆欣春  南雄雄  
【目的】研究小麦和小黑麦籽粒中的矿质元素、蛋白质和植酸含量及其相关性,为提高小麦籽粒中微量元素的有效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不同小麦主产区的31种面包型小麦(Triticumaestivum L.)和6种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品种,分析了籽粒中全磷、全钾、微量元素、蛋白质及抗营养因子植酸的含量及其相关性。【结果】不同小麦品种间籽粒矿质元素、蛋白质和植酸含量均存在差异,其中锌、铁、植酸含量的变异较大,全磷、全钾以及蛋白质含量相对较稳定。小黑麦籽粒中微量元素含量不高,而植酸含量相对小麦品种而言较高。不同地区间各小麦和小黑麦品种籽粒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较低且变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