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86)
- 2023(8151)
- 2022(6943)
- 2021(6357)
- 2020(5156)
- 2019(11467)
- 2018(11369)
- 2017(19782)
- 2016(11771)
- 2015(12922)
- 2014(12951)
- 2013(12055)
- 2012(10837)
- 2011(9810)
- 2010(9815)
- 2009(8664)
- 2008(8640)
- 2007(7732)
- 2006(6672)
- 2005(5716)
- 学科
- 济(35612)
- 经济(35566)
- 管理(32425)
- 业(28405)
- 企(22246)
- 企业(22246)
- 方法(15169)
- 农(13030)
- 数学(12873)
- 数学方法(12725)
- 学(12543)
- 环境(11251)
- 财(10509)
- 中国(10461)
- 业经(9265)
- 农业(8818)
- 理论(8794)
- 贸(8437)
- 贸易(8434)
- 易(8218)
- 教育(7360)
- 地方(7328)
- 划(7318)
- 技术(7202)
- 教学(7073)
- 制(7026)
- 务(6845)
- 财务(6834)
- 财务管理(6812)
- 生态(6479)
- 机构
- 学院(161397)
- 大学(156685)
- 研究(55846)
- 济(54630)
- 管理(54375)
- 经济(53276)
- 理学(47132)
- 理学院(46522)
- 管理学(45415)
- 管理学院(45173)
- 科学(40850)
- 农(39923)
- 中国(39791)
- 京(32891)
- 业大(32198)
- 农业(31946)
- 所(30829)
- 研究所(28627)
- 江(26212)
- 中心(25070)
- 财(24538)
- 技术(22211)
- 范(21646)
- 农业大学(21240)
- 师范(21170)
- 省(21051)
- 院(20768)
- 州(20587)
- 北京(20301)
- 财经(19835)
- 基金
- 项目(113749)
- 科学(85974)
- 基金(78317)
- 研究(76789)
- 家(72865)
- 国家(72202)
- 科学基金(59073)
- 省(48207)
- 社会(45470)
- 社会科(42884)
- 社会科学(42870)
- 基金项目(42286)
- 自然(41232)
- 划(40718)
- 自然科(40157)
- 自然科学(40141)
- 自然科学基金(39400)
- 教育(36700)
- 资助(31326)
- 编号(30850)
- 重点(27140)
- 发(24711)
- 计划(24464)
- 创(24450)
- 成果(23059)
- 课题(23022)
- 部(23015)
- 科技(22873)
- 创新(22717)
- 科研(22692)
共检索到231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山君 周渔锋 金学福
本文叙述在水温26~275℃、水比重0998、pH6~7、DO75~mg/L的情况下,泥鳅经HCG注射后,分别放入底质为软泥、砂砾和玻璃的水族箱中产卵,软泥底优于玻璃底优于砂砾底;取400粒受精卵分别放入比重为0998、1005、1010、1015四个塑料盆中孵化,1005以前能孵化出膜、以后不能孵化,但1005仔鱼不能成活;取全长433mm4日龄仔鱼943尾分别放入三个同样大小的水族箱中,从第五日龄开始分别投喂轮虫、蛋黄和豆浆,经19天培育,观察摄食情况,蛋黄最好,豆浆最差,活动能力,轮虫最强,豆浆最弱,生长速度,轮虫最快、豆浆最慢,成活率、轮虫最高、豆浆最低。
关键词:
泥鳅,生态条件,仔鱼,饲料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有基 陆望明 胡梦红 王卫民 宋立民 吕碧平 张收元
以人工孵化的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仔鱼为材料,对其早期阶段的摄食及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22~25℃条件下,泥鳅仔鱼3日龄开始摄食,6日龄时卵黄完全耗尽,8~10日龄饥饿仔鱼进入不可逆转点(PNR)期;混合营养期3~4 d。饥饿仔鱼的初次摄食率开始较低,此后上升,到卵黄囊快要耗尽时达高峰(88%),以后又下降。内源性营养期,仔鱼日平均生长率为0.84 mm/d;PNR前的摄食期,饥饿仔鱼的日平均生长率为0.06 mm/d,而摄食仔鱼的日平均生长率为0.45 mm/d;PNR后至死亡前,饥饿仔鱼体长呈负增长,而摄食仔鱼的日平均生长率达0.65 ...
关键词:
泥鳅 仔鱼 摄食 生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戴贤君 邵庆均 徐旭江 刘秋伟
通过对匙吻鲟孵化率、成活率以及生长情况的统计 ,探讨水中溶氧、温度、pH值、饲养密度对匙吻鲟受精卵孵化和仔幼鱼培育的影响 ,初步得出了受精卵孵化和仔幼鱼培育的适宜条件 :温度 18~ 2 0℃、pH值为 7 0~ 8 0 ,匙吻鲟体长在 1~ 4cm时 ,适宜饲养密度为 80 0~ 10 0 0尾 /m3 ,4~ 6cm时 ,适宜密度为 4 0 0~ 5 0 0尾 /m3 。
关键词:
匙吻鲟 孵化 培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炜纲 周昕 陈家涤 钱继仁 杜晓燕
近年来大银鱼(Protosalanxhyalocrnius)的增移植已在我国的一些淡水湖泊与水库中取得成功,有些水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就太湖而言,“七五”期间曾一度为国内大银鱼的最佳种质资源库。“八五”期间,太湖水域环境变化,污染日趋严重,加之人...
关键词:
大银鱼,生态因子,孵化率,存活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孔祥勇 王冬娜 郑建平
泥鳅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1998年县水利局水产站进行了“泥鳅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共获受精卵43万粒,培育各种规格苗种286万尾,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1基本设施本试验在华村水库管理所内进行,水源来至管引库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业 杨瑞斌 杨学芬 王卫民 魏开建 樊启学
利用组织学切片及AB-PAS染色技术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仔稚鱼(1~45d)消化道各段黏液细胞的发育阶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泥鳅消化道发育过程中先后出现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4种类型的黏液细胞。消化道黏液细胞最早在3d的口腔、食道和7d的消化道中有分布。10d前黏液细胞数量较少,15d开始黏液细胞分布广泛,随着仔稚鱼发育,黏液细胞的类型逐渐由幼稚型的Ⅰ型和Ⅱ型为主转变为成熟型的Ⅲ型和Ⅳ型细胞占主导。根据仔稚鱼消化道黏液细胞的发育和分布规律,推测3~10d为消化道发育的敏感期,20d左右消化道功能发育逐渐完善。建议根据泥鳅消化功能的发育过程采用不同的饵料...
关键词:
泥鳅 仔稚鱼 黏液细胞 消化道 发育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强俊 李瑞伟 王辉
研究了温度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受精卵孵化和仔鱼活力的影响。在盐度为5不同温度(22、24、26、28、30、32和34℃)下,比较观察奥尼罗非鱼受精卵的培育周期、孵化周期、孵化率和畸形率。同时在以上不同温度条件下对初孵的奥尼罗非鱼仔鱼进行耐饥饿试验,测定其不投饵存活系数(Survivalactivity index,SAI)。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4~32℃,受精卵孵化率较高(84.3%~91%),温度高于34℃和低于22℃时,孵化率较低。温度与培育周期呈负相关关系,函数关系为y=0.3607x2-26.836x+553.5,R2=0.97...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蔡厚才 庄定根 叶鹏 林利
2005~2007年春、夏期间,在浙江南麂岛开展了真蛸亲体培育、产卵及孵化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亲蛸培育成活率为77.5%~95.5%,平均产卵率为68.0%~83.3%。不搭配雄体产卵率为65.0%,搭配一定比例的雄体后产卵率达92.5%,最高达100%。不同附卵器附卵效果以方形鲍鱼箱为最好,圆形鲍鱼皮桶次之,扇贝笼最差。在南麂海域暂养在网箱中的真蛸当水温上升到13.5℃以上时就开始有少量产卵,多数开始产卵在16.0℃左右,主要产卵期在4~6月。不同个体真蛸的产卵量变化很大,少者只有22 632粒,多者达170 684粒,平均102 665粒,平均每颗卵粒重量在1.670~2.207 mg之...
关键词:
真蛸 亲体培育 产卵 孵化 南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晓华 苏锦祥 殷名称
鳜(Sinipercachuatsi)又称季花鱼、桂鱼,属鲈形目(Perciformes)科(Seranidae)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其肉嫩味美,为淡水鱼类中珍品,鉴于鳜本身的价值以及在人工养殖中尤其是鱼苗繁育过程中的高死亡率,对鳜的研究也陆续见诸...
关键词:
鳜仔鱼,温度,摄食率,生长速度,发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薛小平 潘文杰 陈伟 徐增汉 李章海
为比较不同生态条件对烟叶腺毛分布密度的影响,为烤烟的区域化种植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在开阳县、威宁县和天柱县3地进行了换土植烟试验,在烟叶成熟时采用便携式数码显微镜对腺毛分布密度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中海拔黄壤植烟烟叶腺毛平均分布密度以威宁试验点最高,天柱试验点次之,开阳试验点最低,其中开阳试验点的3个部位腺毛密度的差异最大,威宁试验点次之,天柱试验点最小;高海拔黄棕壤植烟烟叶腺毛平均分布密度差异不大,开阳试验点略高于威宁试验点;低海拔黄壤植烟烟叶腺毛平均分布密度差异较大,开阳试验点远大于天柱试验点。
关键词:
生态条件 土壤 烟叶 腺毛密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延兵 秦岭 王润丰 陈二影 尹秀波 刘玉芹 张素梅 丛新军 李国瑜 王乐政 管延安
【目的】谷子籽粒产量是谷子生产最重要指标之一。气候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研究山东地区不同生态条件下气候因素的变化对谷子产量的影响,解析不同生态条件下育成谷子品种籽粒产量的变化规律,为优质特色谷子品种选育及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华北夏谷区选育的8个优质、特色谷子新品种,2016—2017年种植在山东省不同生态条件下的5个试点,成熟收获后测定谷子籽粒产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利用Duncan方法检测籽粒产量差异显著性;利用Pearson方法对谷子产量和谷子生育期间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年份、地点×年份、地点×品种对谷子籽粒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品种、品种×年份、地点×品种×年份对籽粒产量影响显著(P0.05);与生育期总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P0.05);与6月中旬、6月下旬苗期降雨量负相关(P>0.05),与7月下旬至8月中旬孕穗至开花期的降雨量负相关(P>0.05);与9月中下旬灌浆中后期光照时间正相关(P>0.05)。【结论】山东地区不同年份、地点、品种、地点×年份、地点×品种等因素对谷子产量影响有较大影响;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的气温和降水是影响谷子产量的重要原因,谷子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升高提高了谷子籽粒产量;苗期、抽穗开花期降雨多对谷子产量有不利影响。不同年份、不同地点品种产量存在较大差异,济谷20、济谷22、济绿谷1号、济糯谷2号、中谷2号等品种在山东地区不同生态条件下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定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云龙 樊启学 彭聪 胡培培 宗克金 宋林 沈凡
研究了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从孵化至30 DAH(日龄,Days after hatching)几种消化酶及碱性磷酸酶比活力的变化情况。胃蛋白酶直至30 DAH仍未检出活性。而胰蛋白酶表现出较高的比活力,其比活力在初次摄食之后显著上升,6 DAH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显著降低(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谢骏 余德光 王广军 刘晓春 朱宏友 林浩然
降海鳗鲡一直是作为研究鳗鲡人工繁殖的材料,由于降海鳗鲡的资源衰退,选用池塘养殖鳗鲡作为亲本的研究成为热点。尽管人工诱导野生降海鳗鲡获得的胚胎发育过程的研究已报道,但人工诱导池塘养殖鳗鲡的胚胎及仔鱼早期发育未见报道。本文应用池塘养殖日本鳗鲡取代野生降海日本鳗鲡进行人工繁殖,2002年的孵化批次共80次,其中大部分为人工授精卵(60次),一部分(20次)为自然产卵。受精率为(44.03±21.99)%,孵化率为(65.76±19.48)%,共计获得苗种349.9万尾。连续记录了鳗鲡的胚胎和早期仔鱼的发育过程。在水温为20.5℃时,胚胎发育需要时间为49h,所需积温1005℃.h;在水温为22.5℃...
关键词:
养殖鳗鲡 人工诱导 产卵 胚胎 仔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