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62)
- 2023(7086)
- 2022(5928)
- 2021(5197)
- 2020(4266)
- 2019(9328)
- 2018(8939)
- 2017(16262)
- 2016(9225)
- 2015(9647)
- 2014(9244)
- 2013(9024)
- 2012(8029)
- 2011(7366)
- 2010(7114)
- 2009(6386)
- 2008(6323)
- 2007(5421)
- 2006(4704)
- 2005(3871)
- 学科
- 济(33784)
- 经济(33750)
- 管理(26385)
- 业(23498)
- 企(17888)
- 企业(17888)
- 方法(16505)
- 数学(14903)
- 数学方法(14772)
- 环境(11318)
- 农(10897)
- 学(10684)
- 财(8208)
- 业经(7932)
- 贸(7839)
- 贸易(7839)
- 中国(7706)
- 易(7660)
- 农业(7539)
- 划(6748)
- 生态(6460)
- 地方(6026)
- 技术(5991)
- 务(5119)
- 财务(5113)
- 财务管理(5107)
- 和(5085)
- 资源(5044)
- 产业(4997)
- 企业财务(4884)
- 机构
- 学院(133017)
- 大学(132065)
- 济(50824)
- 经济(49977)
- 研究(48978)
- 管理(48151)
- 理学(43231)
- 理学院(42658)
- 管理学(41690)
- 管理学院(41496)
- 农(38094)
- 科学(36735)
- 中国(33736)
- 农业(30832)
- 业大(30636)
- 京(27478)
- 所(27141)
- 研究所(25808)
- 中心(21419)
- 农业大学(21061)
- 财(19826)
- 江(18496)
- 院(17626)
- 科学院(17076)
- 财经(16996)
- 省(16954)
- 室(16852)
- 北京(16533)
- 实验(15927)
- 业(15890)
- 基金
- 项目(103679)
- 科学(79992)
- 基金(76140)
- 家(72364)
- 国家(71829)
- 研究(63627)
- 科学基金(59153)
- 自然(42207)
- 省(41611)
- 社会(41503)
- 基金项目(41476)
- 自然科(41173)
- 自然科学(41157)
- 自然科学基金(40440)
- 社会科(39495)
- 社会科学(39482)
- 划(36047)
- 资助(29717)
- 教育(28009)
- 重点(24417)
- 计划(23806)
- 发(22412)
- 科技(22154)
- 编号(22043)
- 创(22004)
- 部(21255)
- 科研(21099)
- 创新(20704)
- 业(19945)
- 农(18159)
共检索到173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延兵 陈二影 王润丰 秦岭 尹秀波 张会迪 黎飞飞 管延安
【目的】谷子籽粒脱壳后为小米,小米黄色素含量是反映小米商品性的重要指标,对于小米的商品品质和营养品质都有重要的影响。解析不同生态条件下小米黄色素含量变化规律,为优质特色谷子品种选育及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华北夏谷区选育的8个优质、特色谷子新品种,于2016—2017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5个试点种植,成熟收获后,测定小米的黄色素含量,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性,并对黄色素含量和生育期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年份、品种、地点×年份、品种×年份、地点×品种×年份对黄色素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地点、地点×品种对黄色素含量影响显著(P<0.01)。【结论】不同年份、地点、品种及因素互作对谷子黄色素含量有显著影响,其中,品种因素影响最大;谷子生育期平均气温、降雨量、光照时数等天气因素的变化及时空分布的差异是小米黄色素含量变化的重要原因;谷子灌浆中后期平均气温较高、光照充足有利于黄色素的积累。品种基因型是决定小米黄色素含量的最重要因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猛 朱洪梅
【目的】筛选超声波辅助提取小米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辅助提取小米黄色素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响应面法优化试验得到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R2=0.9884),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各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模型方差分析表明,影响小米黄色素超声波提取的主要因素为超声波功率,其次是提取时间,液料比影响最小。【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波功率510 W,液料比5.0∶1,提取时间46 min。在该提取工艺下,小米黄色素含量为(4.24±0.04)mg/kg。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松杰 张影全 王茹 张晓科
面粉及其制成品的色泽是衡量小麦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hytoene synthase,Psy)基因是影响小麦黄色素含量的关键基因,利用分子标记检测98份陕西省地方小麦品种(系)Psy-A1与Psy-B1基因的等位变异及其分布,进一步验证Psy-A1与Psy-B1基因分子标记的有效性。利用黄色素含量基因(Psy-A1、Psy-B1)的功能标记YP7A和YP7B检测了98份陕西省1980年以来自育和引进的小麦品种(系)Psy-A1等位基因Psy-A1a(片段长度为194bp,高黄色素含量)、Psy-A1b(片段长度为231bp,低黄色素含量)和Psy-B1等位基因Psy-B1a...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芳萍 何心尧 何中虎 尚勋武 杨文雄 夏先春
【目的】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hytoene synthase,Psy)基因是影响小麦黄色素含量的关键基因,利用分子标记检测中国冬小麦品种(系)Psy-A1基因的等位变异及其与黄色素含量的关系,进一步验证Psy-A1基因分子标记的有效性。【方法】利用7A染色体上Psy-A1基因的分子标记YP7A检测该基因在中国217份冬小麦品种(系)中的等位变异,分析不同等位变异与黄色素含量的相关性及变化趋势。【结果】Psy-A1基因标记YP7A为共显性标记,在高、低黄色素含量的小麦材料中分别扩增出194bp和231bp片段,相应的等位基因为Psy-A1a和Psy-A1b(GenBank编号分别为EF60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强 马晓君 豆攀 程秋博 余东海 袁继超 孔凡磊
探明不同生态条件下氮肥对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为不同生态区玉米生产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氮肥对四川成都平原双流和川中丘陵区简阳玉米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氮素积累与分配、氮素利用效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生态条件和氮肥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氮素积累与分配、氮素利用效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显著影响。成都平原降水丰富,光热水集中,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使其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和产量均高于川中丘陵区,而无效生长过多,收获指数
关键词:
生态条件 氮肥 玉米 氮素利用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春喜 邱宗波 姜丽娜 张霞
采用统一供种 ,统一试验方案 ,对河南省有代表性的生态地点的 8个小麦品种的戊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千粒重和产量进行了分析。初步认为生态因素是影响小麦子粒戊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千粒重和产量的重要因素。品种遗传因素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综合戊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和产量来看 ,以豫麦 34号为最好
关键词:
小麦 戊聚糖 蛋白质 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延兵 秦岭 王润丰 陈二影 尹秀波 刘玉芹 张素梅 丛新军 李国瑜 王乐政 管延安
【目的】谷子籽粒产量是谷子生产最重要指标之一。气候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研究山东地区不同生态条件下气候因素的变化对谷子产量的影响,解析不同生态条件下育成谷子品种籽粒产量的变化规律,为优质特色谷子品种选育及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华北夏谷区选育的8个优质、特色谷子新品种,2016—2017年种植在山东省不同生态条件下的5个试点,成熟收获后测定谷子籽粒产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利用Duncan方法检测籽粒产量差异显著性;利用Pearson方法对谷子产量和谷子生育期间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年份、地点×年份、地点×品种对谷子籽粒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品种、品种×年份、地点×品种×年份对籽粒产量影响显著(P0.05);与生育期总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P0.05);与6月中旬、6月下旬苗期降雨量负相关(P>0.05),与7月下旬至8月中旬孕穗至开花期的降雨量负相关(P>0.05);与9月中下旬灌浆中后期光照时间正相关(P>0.05)。【结论】山东地区不同年份、地点、品种、地点×年份、地点×品种等因素对谷子产量影响有较大影响;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的气温和降水是影响谷子产量的重要原因,谷子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升高提高了谷子籽粒产量;苗期、抽穗开花期降雨多对谷子产量有不利影响。不同年份、不同地点品种产量存在较大差异,济谷20、济谷22、济绿谷1号、济糯谷2号、中谷2号等品种在山东地区不同生态条件下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定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绣娟 孙继颖 高聚林 刘剑 孟繁盛 张悦忠 温晓亮 王志刚 于晓芳 刘文翔 王彦淇
为探明内蒙古不同生态条件下氮肥施用量对玉米关键生育期干物质、氮素积累分配特点及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于2021年在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赤峰市松山区喀喇沁旗和巴彦淖尔市五原县3个生态区进行试验。以玉米品种先玉335、郑单958和京科968为试验材料,研究施氮量对玉米不同器官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分配、转运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区和氮肥互作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氮素积累与分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极显著影响。不同生态区玉米品种各器官干物质所占比重有差异,依次为籽粒>茎秆>苞叶+穗轴>叶片,差异主要表现在吐丝—成熟期阶段。N2水平下,先玉335具有较高的花前干物质积累量,郑单958具有较高的花后干物质积累量。N1水平下,京科968茎秆转运量、茎秆转运率、茎秆贡献率表现较好。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氮素积累量均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现递增趋势。成熟期氮素在各器官分布表现为籽粒>叶片>苞叶+穗轴>茎秆。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表现为喀喇沁旗>五原县>土默特右旗。土默特右旗N0水平下,产量表现为先玉335>京科968>郑单958;N1与N2水平下,产量表现为郑单958>京科968>先玉335。五原县与喀喇沁旗在不同氮水平下,产量均表现为郑单958>京科968>先玉335,且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可见,氮肥水平对先玉335干物质积累的响应在五原县和土默特右旗较好,京科968和郑单958干物质积累的响应在喀喇沁旗较好。与京科968相比,先玉335、郑单958在生育后期能够更充分的利用氮肥。
关键词:
玉米 生态条件 氮肥 干物质积累 产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耿召良 李继新 冯勇刚 张婕 向章敏 葛永辉 周淑平 蔡凯 朱显灵
【目的】分析生态条件和种质因素对烤烟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为低危害烟叶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贵州道真县、威宁县、盘县和天柱县采集K326、云烟87和贵烟1号3个烟草品种的C3F和B2F等级烟叶初烤样品,测定不同烟叶样本有机酸类、生物碱、多酚类、甾醇类物质等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分析烤烟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品种和地区差异性。【结果】同一地区3个品种(系)间的有机酸和生物碱含量差异不显著;道真县和盘县不同品种间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威宁县和盘县不同品种间烟叶甾醇类物质含量的差异均不显著;威宁县、天柱县不同品种间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和道真县、天柱县不同品种间烟叶甾醇类物质含量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管俊娇 肖植文 杨晓洪 张建华 张惠 王江民 刘艳芳 黄清梅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研究了在云南不同生态条件下氮肥施用方式和种植密度对3个玉米新品种(云瑞8号、云瑞6号、云瑞88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的产量水平和经济性状不同。高密度不影响品种特有的株高、穗位高和穗位系数,茎粗、叶宽随密度增加而显著减小。3个品种的穗长、行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大显著减少,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显著增高。高密度对穗部性状造成了不利影响,而高密度的增产效应补偿了密度对穗部性状的不利影响。控制施肥时间和施肥空间(时空)的施肥方式,施用较少的氮肥即可有效的增加产量。云瑞88号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耐密植性,为3个品种中最具潜力的高产品种,应大力推广种植。
关键词:
玉米 生态条件 种植密度 氮肥水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薛小平 潘文杰 陈伟 徐增汉 李章海
为比较不同生态条件对烟叶腺毛分布密度的影响,为烤烟的区域化种植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在开阳县、威宁县和天柱县3地进行了换土植烟试验,在烟叶成熟时采用便携式数码显微镜对腺毛分布密度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中海拔黄壤植烟烟叶腺毛平均分布密度以威宁试验点最高,天柱试验点次之,开阳试验点最低,其中开阳试验点的3个部位腺毛密度的差异最大,威宁试验点次之,天柱试验点最小;高海拔黄棕壤植烟烟叶腺毛平均分布密度差异不大,开阳试验点略高于威宁试验点;低海拔黄壤植烟烟叶腺毛平均分布密度差异较大,开阳试验点远大于天柱试验点。
关键词:
生态条件 土壤 烟叶 腺毛密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莉芳 戴廷波 荆奇 潘洁 曹卫星 姜东
2001至2002年分别在河北保定、江苏徐州和姜堰3个不同的生态点,研究了播期(适播和晚播)对小麦(徐州26、皖麦38和徐州25)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播能极显著提高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在播期、环境与基因型因子中,以环境对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影响最大。保定点和姜堰点的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明显高于徐州点。播期与生态点间、生态点与品种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播期相同,环境对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影响大于基因型。随着纬度的升高,播期对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影响下降。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与气象因子密切相关,以花后气象因子的效应大。
关键词:
小麦 戊聚糖 播期 生态点 气象因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山君 周渔锋 金学福
本文叙述在水温26~275℃、水比重0998、pH6~7、DO75~mg/L的情况下,泥鳅经HCG注射后,分别放入底质为软泥、砂砾和玻璃的水族箱中产卵,软泥底优于玻璃底优于砂砾底;取400粒受精卵分别放入比重为0998、1005、1010、1015四个塑料盆中孵化,1005以前能孵化出膜、以后不能孵化,但1005仔鱼不能成活;取全长433mm4日龄仔鱼943尾分别放入三个同样大小的水族箱中,从第五日龄开始分别投喂轮虫、蛋黄和豆浆,经19天培育,观察摄食情况,蛋黄最好,豆浆最差,活动能力,轮虫最强,豆浆最弱,生长速度,轮虫最快、豆浆最慢,成活率、轮虫最高、豆浆最低。
关键词:
泥鳅,生态条件,仔鱼,饲料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前瑞 周朴华
为研究红木的遗传多样性 ,对收集的 14份红木材料和 2份木材料的形态特征、气孔、色素等进行了研究 ,并进行了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 ,红木花色素苷的含量比木要高 4~ 7倍 ;14份红木可划分为 4大类 ,即“紫红”、“小叶”、“紫黑”和“红赭”类型 ,这基本上可反映各类型间的叶型及叶色差异
关键词:
红木 类型 色素 聚类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珍明 张清海 林绍霞 崔斗斗 林昌虎
为了解不同生态环境下贵州鸟王茶产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含量的剖面特征,为鸟王茶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基础依据,采用室内分析测试技术和室外实地考察,对鸟王茶产地土壤和剖面土壤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环境中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平均含量差别很大,野生茶园的全Fe和全Zn含量最高,分别是39 646和6131 mg/kg,天然林地的全Mn、全Cu和全Mo的含量最高,分别是163.92、13.22和1.23 mg/kg;野生茶园的有效Fe、有效Mn、有效Zn和有效B含量最高,分别是148.47、31.12、5.46和0.32 mg/kg,天然林地的有效Cu含量最高,为1.32 mg/kg;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剖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