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00)
2023(12660)
2022(11273)
2021(10744)
2020(8981)
2019(20350)
2018(20509)
2017(38504)
2016(21455)
2015(24044)
2014(23683)
2013(23101)
2012(20995)
2011(18918)
2010(18776)
2009(17462)
2008(16766)
2007(14631)
2006(12670)
2005(10822)
作者
(63176)
(52367)
(52254)
(49312)
(33180)
(25392)
(23554)
(20851)
(19833)
(18654)
(17965)
(17536)
(16503)
(16325)
(16216)
(16151)
(16072)
(15649)
(14882)
(14806)
(13292)
(12750)
(12662)
(11857)
(11817)
(11733)
(11604)
(11429)
(10746)
(10599)
学科
(77074)
经济(76984)
管理(60021)
(53925)
(45493)
企业(45493)
方法(36618)
数学(31154)
数学方法(30677)
(21260)
(20948)
中国(19703)
(18811)
业经(17510)
地方(16103)
环境(15738)
理论(14773)
(14270)
贸易(14261)
(14051)
农业(13954)
(13817)
(13205)
(12325)
(12316)
财务(12245)
财务管理(12222)
技术(12190)
教育(11527)
企业财务(11497)
机构
学院(296382)
大学(295882)
管理(114054)
(105310)
经济(102688)
研究(99483)
理学(99270)
理学院(98106)
管理学(95954)
管理学院(95467)
中国(71377)
科学(68260)
(63705)
(55083)
(51689)
业大(50454)
研究所(47755)
(47288)
中心(44767)
农业(43742)
(42634)
(40163)
北京(39831)
师范(39699)
财经(38405)
(36245)
(35388)
(34776)
技术(34434)
师范大学(31833)
基金
项目(209808)
科学(161944)
基金(149137)
研究(148695)
(132629)
国家(131546)
科学基金(110879)
社会(89511)
社会科(84526)
社会科学(84503)
(84017)
基金项目(79829)
自然(75145)
自然科(73317)
自然科学(73296)
自然科学基金(71918)
(71196)
教育(68128)
资助(61551)
编号(61322)
成果(49135)
重点(47418)
(44683)
(44185)
(43423)
课题(42376)
科研(40698)
计划(40546)
创新(40489)
大学(38337)
期刊
(116455)
经济(116455)
研究(81036)
学报(56372)
中国(54247)
(50817)
科学(48494)
管理(40725)
大学(40549)
学学(38355)
农业(35648)
(34854)
教育(34804)
技术(24814)
业经(20541)
(20424)
金融(20424)
(18691)
经济研究(17907)
财经(17496)
图书(16955)
科技(16089)
(15603)
业大(15193)
(14847)
问题(14532)
理论(14168)
资源(13856)
林业(13602)
技术经济(13313)
共检索到420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春喜  邱宗波  姜丽娜  张霞  
采用统一供种 ,统一试验方案 ,对河南省有代表性的生态地点的 8个小麦品种的戊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千粒重和产量进行了分析。初步认为生态因素是影响小麦子粒戊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千粒重和产量的重要因素。品种遗传因素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综合戊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和产量来看 ,以豫麦 34号为最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莉芳  戴廷波  荆奇  潘洁  曹卫星  姜东  
2001至2002年分别在河北保定、江苏徐州和姜堰3个不同的生态点,研究了播期(适播和晚播)对小麦(徐州26、皖麦38和徐州25)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播能极显著提高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在播期、环境与基因型因子中,以环境对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影响最大。保定点和姜堰点的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明显高于徐州点。播期与生态点间、生态点与品种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播期相同,环境对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影响大于基因型。随着纬度的升高,播期对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影响下降。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与气象因子密切相关,以花后气象因子的效应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邱宗波  李春喜  姜丽娜  常青  张霞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 6个不同小麦品种子粒灌浆成熟过程中戊聚糖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6个不同小麦品种子粒戊聚糖含量在开花后 15d达到较高的数值 (5 7 7~6 8 4 g/kg) ,之后逐渐下降 ,至开花后 30d左右降至最小值 (45 0~ 5 1 3g/kg) ,其后又缓慢上升。6个不同小麦品种子粒戊聚糖含量的动态变化表现较为一致 ,但在具体数值和变化速度上 ,不同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杏普  刘玉平  郭文奇  郭丽敏  庞春明  王丽娜  Worland A J  Gale MD  
多年结果证明Rht1、Rht2、rht 3个近等基因系之间的子粒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 ,而Rht3基因系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前三者。Rht3基因系的子粒赖氨酸含量显著高于Rht2和rht系 ,Rht10显著高于Rht1系 ,其他基因系之间无显著差异。Rh10基因系的面粉的沉降值显著高于Rht1,Rht8和Rht12 ,Rht3显著高于Rht1,Rht2和rht。Rht10和Rht3基因系面粉的湿面筋显著高于其他基因系。此外 ,同一基因系在不同的年际之间的品质性状表现有差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春喜  张蓓蓓  邵云  姜丽娜  李丹丹  
分析了21个不同小麦品种的HMW_GS组成,并测定了各品种戊聚糖及其组分的含量。根据亚基评分对不同小麦品种HMW_GS等位基因位点变异和亚基组合类型与戊聚糖、各组分和组分比值进行了相关分析,又根据评分和总戊聚糖含量对这21个品种进行了聚类。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HMW_GS组合类型有11余种;不同品种间,阿拉伯糖变异大,木糖变异小,戊聚糖含量和各组分均有较大差异;大部分指标与Glu_1位点有显著的负相关,其中Glu_D1位点大于另外2个位点;N,7,17+18和2+12亚基对戊聚糖及各组分含量影响较大,烘烤品质较好的亚基1和5+10对戊聚糖及各组分含量的贡献则较小;含有亚基组合(N,7,2+1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岐军  钱森和  张艳  何中虎  姚大年  
戊聚糖是影响小麦营养和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将17份软质小麦品种进行了两年多点试验,分析了水溶性戊聚糖、非水溶性戊聚糖和总戊聚糖含量的遗传变异和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其影响;同时研究了3种戊聚糖含量与其它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软质小麦品种3种戊聚糖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水溶性戊聚糖、非水溶性戊聚糖和总戊聚糖含量的变异范围分别为0.54%~1.07%、0.87%~1.43%和1.51%~2.47%。基因型和环境对3种戊聚糖含量的影响均达1%显著水平,且基因型是影响水溶性戊聚糖含量的主要因素;基因型和环境互作对其影响未达显著水平。3种戊聚糖含量与粉质仪吸水率呈5%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5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修启  李春喜  林东康  常绢  秦磊  
测定了河南省9个主栽小麦品种豫麦49号、豫麦47号、高优503、郑麦9023、豫麦34号、皖麦38、豫麦70号、孟12和河北8901的戊聚糖含量,结果表明,9个品种的戊聚糖含量为6 25%~8 23%;选取两个有代表性的品种豫麦70号和豫麦49号,用64只小公鸡进行代谢试验,评定添加1 2‰木聚糖酶对鸡表观代谢能(AME)值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臧贺藏  曹廷杰  张杰  赵晴  邸佳颖  张建涛  庄家煜  陈丹丹  刘海礁  郑国清  李国强  
为了评价不同生态条件下小麦新品种产量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中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稳定性,于2018-2020年在河南省商丘市、洛阳市和新乡市3个地点参加河南省区域试验,以参试的8个小麦育成品种为材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和GGE双标图分析了小麦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方差分析表明,年份、地点、品种及其互作中除了年份×品种以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延兵  陈二影  王润丰  秦岭  尹秀波  张会迪  黎飞飞  管延安  
【目的】谷子籽粒脱壳后为小米,小米黄色素含量是反映小米商品性的重要指标,对于小米的商品品质和营养品质都有重要的影响。解析不同生态条件下小米黄色素含量变化规律,为优质特色谷子品种选育及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华北夏谷区选育的8个优质、特色谷子新品种,于2016—2017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5个试点种植,成熟收获后,测定小米的黄色素含量,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性,并对黄色素含量和生育期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年份、品种、地点×年份、品种×年份、地点×品种×年份对黄色素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地点、地点×品种对黄色素含量影响显著(P<0.01)。【结论】不同年份、地点、品种及因素互作对谷子黄色素含量有显著影响,其中,品种因素影响最大;谷子生育期平均气温、降雨量、光照时数等天气因素的变化及时空分布的差异是小米黄色素含量变化的重要原因;谷子灌浆中后期平均气温较高、光照充足有利于黄色素的积累。品种基因型是决定小米黄色素含量的最重要因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管俊娇  肖植文  杨晓洪  张建华  张惠  王江民  刘艳芳  黄清梅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研究了在云南不同生态条件下氮肥施用方式和种植密度对3个玉米新品种(云瑞8号、云瑞6号、云瑞88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的产量水平和经济性状不同。高密度不影响品种特有的株高、穗位高和穗位系数,茎粗、叶宽随密度增加而显著减小。3个品种的穗长、行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大显著减少,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显著增高。高密度对穗部性状造成了不利影响,而高密度的增产效应补偿了密度对穗部性状的不利影响。控制施肥时间和施肥空间(时空)的施肥方式,施用较少的氮肥即可有效的增加产量。云瑞88号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耐密植性,为3个品种中最具潜力的高产品种,应大力推广种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建喜  马林  陈乐梅  聂文魁  石书兵  周燕  蔺胜权  
对新疆春小麦品种新春6号在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子粒灌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下新春6号的子粒灌浆规律均符合Logistic自然生长曲线。各方程的决定系数R2都在0.998 1以上,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耕作方式可影响子粒各阶段灌浆持续天数T、子粒灌浆速率和粒重。小麦留茬免耕处理渐增期的持续时间明显长于传统耕作;在灌浆各阶段,免耕各处理的灌浆速率均比传统耕作高,在快增期,小麦免耕留茬处理灌浆速率比传统耕作的高7.7%,小麦免耕不留茬处理比传统耕作的高7.4%。因此选择合适的耕作方式,可提高小麦各阶段灌浆速率,对增加粒重、提高产量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凯  崔玉亭  周顺利  张英华  王志敏  
为了解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对水分条件的反应,本试验在春浇2水和春不浇水2种条件下对33个小麦基因型材料籽粒部分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籽粒铁、锌、锰、铜、碘含量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水分处理对这些微营养成分的影响效应也因基因型而异。籽粒铁、锌、铜含量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性,而微量元素含量与粒重和产量的关系则因元素类型和水分条件而异。通过对不同基因型铁、锌含量的比较分析,筛选出几个高铁高锌基因型材料(如刘春1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荆奇  戴廷波  姜东  曹卫星  孙传范  
以 4 0个主栽小麦品种 /品系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干物质与氮素的来源及累积转运过程 ,分析了氮素累积转运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反应。结果表明 ,不同环境下小麦植株干物质与氮素的积累与转运差异明显 ,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小麦基因型 ,植株氮素与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过程有显著的差异。干物质与氮素的再分配是同步进行的 ,籽粒蛋白质含量与花后合成氮素的再分配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r =0 6 375 ) ,而籽粒产量的提高有赖于花后植株氮素吸收合成能力及光合能力的增强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李兆新  刘晋湘  耿霞  王慧  刘莹  李兰生  刘彬  张剑诚  
以木瓜蛋白酶水解比色法测定刺参中岩藻聚糖的含量。水解液经次甲基蓝染色,在560nm处有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与刺参中岩藻聚糖含量成正比。测定的刺参酸性粘多糖回归方程:y=-0.0189+0.0345x;r=0.9991。并研究了6种不同产地的刺参中岩藻聚糖的含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利文  毛留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