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40)
2023(12026)
2022(10668)
2021(10006)
2020(8577)
2019(19759)
2018(19666)
2017(37551)
2016(21015)
2015(23557)
2014(23408)
2013(23243)
2012(21309)
2011(19259)
2010(19094)
2009(17249)
2008(16501)
2007(14275)
2006(12372)
2005(10653)
作者
(64599)
(53516)
(53372)
(50471)
(34108)
(26067)
(24017)
(21382)
(20563)
(19151)
(18366)
(18187)
(17268)
(17099)
(16885)
(16634)
(16265)
(16011)
(15394)
(15287)
(13798)
(13195)
(12990)
(12238)
(12129)
(12117)
(11908)
(11699)
(11060)
(10804)
学科
(79866)
经济(79782)
管理(59360)
(52796)
(44102)
企业(44102)
方法(41060)
数学(35999)
数学方法(35439)
(21718)
(21227)
中国(18820)
(17859)
环境(16949)
业经(16812)
地方(15735)
(14457)
理论(14121)
农业(14071)
(13180)
贸易(13174)
(12789)
(12675)
技术(12323)
(11931)
(11439)
财务(11371)
财务管理(11348)
企业财务(10751)
教育(10289)
机构
大学(296272)
学院(295009)
管理(115133)
(108163)
经济(105732)
研究(103603)
理学(101146)
理学院(99930)
管理学(97591)
管理学院(97117)
中国(72735)
科学(72061)
(64375)
(62411)
(54929)
业大(54608)
研究所(51072)
农业(49975)
(45956)
中心(45718)
(42257)
北京(40216)
(38113)
财经(37763)
师范(37575)
(37515)
(34458)
(34253)
技术(33772)
农业大学(32804)
基金
项目(215249)
科学(166087)
基金(154449)
研究(147137)
(139701)
国家(138630)
科学基金(116001)
社会(88697)
(86137)
社会科(83852)
社会科学(83824)
基金项目(82309)
自然(80980)
自然科(78999)
自然科学(78977)
自然科学基金(77507)
(73662)
教育(67190)
资助(65164)
编号(58664)
重点(49327)
成果(46198)
(45859)
(45723)
(44444)
计划(43961)
科研(42439)
创新(41490)
课题(41053)
科技(39682)
期刊
(113291)
经济(113291)
研究(78810)
学报(60472)
(56488)
中国(53310)
科学(51416)
大学(43172)
学学(41181)
管理(40986)
农业(40260)
(32326)
教育(30595)
技术(24742)
(21543)
(18963)
金融(18963)
业经(18933)
经济研究(17461)
业大(17453)
财经(17162)
科技(16473)
(15850)
图书(15190)
问题(14657)
林业(14569)
资源(14552)
(14496)
技术经济(14118)
农业大学(14004)
共检索到412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邹茜  邵源梅  黄平  李华慧  辜琼瑶  郭咏梅  李少明  
【目的】研究不同生态型低AC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特性。【方法】对21份不同海拔种植的低AC稻米的蒸煮理化指标和RVA谱特征值进行测定,分析籼、粳稻低AC米的蒸煮和食味品质特性,以及各食味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生态型低AC籼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特性差异,分析不同海拔种植条件下各食味品质指标间的相关特点。【结果】籼、粳低AC稻米的食味品质指标中,仅PAT和ASV的差异性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蒸煮理化指标间相关均不显著,而RVA谱特征值间相关较大,并与部分蒸煮理化指标相关显著。不同生态型低AC籼米的AC、FC和SBV存在显著性差异,受环境影响较大;随着种植海拔的降低,温度升高,AC和SBV降低,米饭变软变粘;不同生态型低AC籼米PKV、BDV和CSV相关性均表现一致,仅在遮放籼稻的AC与RVA谱部分特征值间有极显著相关性。【结论】低AC籼米GT显著大于粳米,其食味品质略优于粳米。低AC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特性主要由支链淀粉差异引起,RVA谱特征值中决定食味品质的关键指标是PKV,PKV越高,米饭更软更粘;GT较低,达到PKV所需的时间较短。不同生态型低AC稻米品种,种植海拔越低,AC越低,食味品质理化指标以及RVA谱特征值间的关系越密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辉  马群  李国业  杨雄  李雪侨  殷春渊  李敏  张庆  张洪程  戴其根  魏海燕  
【目的】研究4种氮肥水平下粳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变化规律。【方法】以长江中下游地区3种生育类型中有代表性的50个常规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4种施氮水平下稻米蒸煮食味品质指标的差异以及各指标与食味值的关系,并对食味值的氮素敏感性及其品种类型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和评价。【结果】(1)在施氮量0—300kg·hm-2范围内,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食味值随施氮量增加而有所下降。(2)生育类型间,胶稠度随着生育期的延迟而略有下降;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随生育期的延迟呈上升趋势。(3)根据食味值对氮肥响应的敏感程度,供试品种可分为迟钝型、中间型和敏感型3种。并据此推荐了利于生产实践中改善蒸煮食味品质的两类品种: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翁雪莲   姜丽秋   唐树鹏   张伟杨   朱宽宇   王志琴   杨建昌   徐云姬  
蒸煮食味品质是消费者选择稻米的重要评价标准。淀粉、蛋白质和脂质作为稻米的三大主要物质成分,与其蒸煮食味品质关系密切。为进一步探索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形成机制及水稻优质栽培技术,本文综述了稻米三大主要物质的组成与分布、合成代谢特点及其与蒸煮食味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干湿交替灌溉技术对稻米三大主要物质及其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并提出了研究存在三大主要物质互作与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关系不清楚以及干湿交替灌溉对蒸煮食味品质的调控机制不明确等问题。建议今后基于淀粉、蛋白质和脂质累积与合成代谢的关系深入研究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形成机制以及轻-干湿交替灌溉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调优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吉志军  尤娟  王龙俊  王绍华  杜永林  张国发  王强盛  丁艳锋  
以7个粳稻品种和4个籼稻品种为材料,分析了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在江苏省不同生态地区间的差异及其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不同的水稻品种对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存在着差异,并有强弱之分;粳稻的加工品质根据其品种类型的不同,在不同稻区有不同的表现,籼稻的加工品质在江苏中北部地区表现较好;粳稻品种的外观品质在江苏中部里下河稻区较优,籼稻品种的外观品质则以纬度较高的地区较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凡  邓化冰  熊跃东  李馨  周放姣  卢汉  唐文帮  
以16个水稻两用核不育系(4WSH0058、4WSH0247、4WSH0266、4WSH0268、4WSH0284、4WSH0886、4WSH0887、4WSH1108、4WSH1142、4WSH1324、4WSH1334、4WSH1339、4WSH1355、4WSH1357、4WSH1369、4WSH1555)和5个恢复系(R1998、R091、R184、华占、R412)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的80个组合为材料,研究稻米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性状的配合力。研究结果表明:粒长、粒宽和长宽比等粒形性状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垩白粒率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控制,主要受恢复系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垩白度和胶稠度主要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受不育系基因加性效应及非加性效应的共同控制,其中受不育系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较大。不育系4WSH0247、4WSH0886、4WSH0887、4WSH1324、4WSH1339、4WSH1355和恢复系R184和R412在垩白性状和蒸煮品质上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和较大的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容易配出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俱佳的杂交组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秦钢  黄敏  阎勇  
以稻米的粒长和长宽比为粒型因子,采用欧式距离和离差平方和法对12个超级稻品种的粒型进行聚类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粒型超级稻品种的9项稻米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粒型可划分为长细型(Ⅰ)和中粗型(Ⅱ)两类,其中长细型表现较优的品质性状为糙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胶稠度,中粗型表现较优的品质性状为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两者的整精米率、碱消值和蛋白质含量表现相当。长细型的糙米率与精米率呈显著正相关(r=0.858,P<<<<0.05),胶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树明  杨涛  王进进  曾亚文  杜娟  普晓英  谢勇武  
采用L4(23)正交试验法,以抗性淀粉含量高品系功米3号的精米为主要材料,研究其与不同基因型籼稻、粳稻和糯稻混配及蒸煮对抗性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基因型稻米的抗性淀粉含量差异较大,其抗性淀粉含量受加工方式和蒸煮条件的影响,糙米高于精米,熟米饭高于生米;(2)稻米混配比例、蒸煮米水比和蒸煮次数显著影响混配米抗性淀粉含量,其影响主次因稻米基因型和加工类型而异,且其获得高抗性淀粉含量的参数优化条件不同,功米3号与精米混配,抗性淀粉含量优于糙米,混配籼稻、粳稻优于糯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金正勋  钱春荣  杨静  刘海英  
选用蛋白质含量和品质性状不同的4个粳稻品种配制2个杂交组合,研究其杂种后代籽粒蛋白质含量选择与蒸煮食味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间存在动态变化关系;稻米味度值是先随着蛋白质含量的下降而增加,当蛋白质含量下降到某一临界值后,味度值则不再增加,反而随蛋白质含量的下降而下降,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适中的后代株系味度值较高;在蛋白质含量水平较高时,稻米RVA谱特性随着蛋白质含量的下降有所改善,但蛋白质含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则又会导致RVA谱特性的变劣;蛋白质含量过高或过低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均不同程度的变劣,协调蛋白质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平衡关系是提高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关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季书勤  吕印谱  宋保谦  
通过 7个不同生态型的小麦品种在郑州 4a 16个春、秋播期中的生育表现 ,提出了不同生态型品种在不同播期中的主茎叶片数 ,主茎叶龄等指标。如在秋播条件下的主茎叶片数春性品种为 12片 ,半冬性品种 13片 ,冬性品种 14片 ;主茎生长锥伸长时叶龄春性品种为 3片左右 ,半冬性品种为 4片左右 ,冬性品种为 5片左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桂萍  陈书强  郭晓红  王伯伦  
于水稻分蘖期、长穗期、抽穗后1~10d,11~20d熏21~30d及1~30d分别进行土壤水势为-30~-35kPa熏-60~-65kPa的控水处理,对不同粒位的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脂肪酸含量和食味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上育397和绥粳3号均以长穗期控水所受影响最大,不同粒位蛋白质含量和脂肪酸含量与CK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各处理间直链淀粉含量的CV最小,脂肪酸含量的CV最大。两品种的食味值长穗期控水显著低于CK和其他处理,同一时期不同控水强度之间差异不大。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脂肪酸含量均与食味呈负相关。上育397各粒位的通径系数均为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脂肪酸含...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金州  张春红  朱镇  张亚东  赵凌  王才林  
为定量分析水稻剑叶含氮量、籽粒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值的相互关系,改善稻米的食味品质,以46份不同地理来源的优质粳稻品种为材料,测定抽穗后不同发育时期剑叶的含氮量,并于成熟期收获籽粒测定蛋白质含量及稻米食味值。结果表明,抽穗期和抽穗后7 d剑叶含氮量与食味值相关系数最大,分别为-0.635**和-0.661**。并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和聚类分析建立了根据剑叶含氮量预测稻米食味值的最优回归方程Y=74.879-2.450X1-2.622X2,且发现当抽穗期和抽穗后7 d剑叶含氮量小于或等于3.7%时,稻米食味值较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玉来  王岩  徐正进  
稻米是中国人口的主要粮食,50%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用客观的物理指标来评价稻米的食味已成为稻米行业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测定部分品种稻米的应力松弛特性(应力松弛时间),并分析其与稻米的食味值及其他的品质特性的相关性,为评价稻米的食用品质评价开辟一个新的途径。以辽宁省17个稻米品种为材料,研究稻米应力松弛特性与食味值、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稻米的应力松弛特性与食味值呈显著正相关(r=0.5424,r0.05,15=0.4821),与蛋白和直链淀粉含量无关(r=-0.1575和r=0.01818,r0.05,15=0.482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季书勤  吕印谱  宋保谦  
对春型、过渡型、冬型小麦品种 ,在秋春播条件下从播种到生理拔节的天数及其温光因子的分析 ,结果表明 :在春型品种生育前期 ,相对较高的温度可以缩短播种到生理拔节的天数 ;过渡型品种生育前期需要 15d以上 8℃以下的低温条件 ,在具备了所要求的低温条件后 ,相对较高的温度也可缩短播种到生理拔节的天数 ;冬型品种生育前期需要相对较低的温度条件和较多的低温天数。据此提出了过渡型品种在河南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利用价值 ;春型品种应注意播期不宜过早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吉庆  邢靓  施灿璨  何诗行  刘环宇  郑先哲  周福君  
探讨自然冷资源储藏环境下稻谷品质变化规律,为利用自然冷资源储藏稻谷提供理论依据。以温度和稻谷初始含水率为主要参数,为了准确的检测利用自然冷资源储藏的稻谷品质,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稻谷进行了质构特性和蒸煮品质的变化规律研究。在不同温度(0.8,5,10,15,20℃)和不同初始水分含量(15%,16.5%,18%)储藏条件下,用质构仪对米饭的硬度、黏度、咀嚼性、弹性进行测定;并用蒸煮法对稻米吸水率、膨胀率、米汤pH、米汤干物质进行测定,从而分析稻谷质构与蒸煮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储藏过程中,稻谷的硬度、咀嚼性、吸水率、膨胀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稻谷的弹性、黏度、pH值、米汤干物质随时间的延长而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智伟  程式华  
稻米品质是稻米作为商品在流通过程中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特征特性。因此,不同的流通领域,不同的地区对稻米品质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对饲用稻来说高蛋白质含量是优质的标准,对酿酒稻米低直链淀粉含量是优质的标准,而生产米粉干的则需高直链淀粉含量的稻米。就优质食用稻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