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45)
2023(7177)
2022(6385)
2021(5785)
2020(5180)
2019(12068)
2018(11904)
2017(22689)
2016(12888)
2015(14612)
2014(14917)
2013(14866)
2012(13977)
2011(12846)
2010(13008)
2009(12046)
2008(12221)
2007(11185)
2006(9611)
2005(8484)
作者
(42384)
(35659)
(35488)
(33735)
(22080)
(17315)
(16194)
(14200)
(13107)
(12671)
(12086)
(11808)
(11462)
(11327)
(11245)
(11172)
(11079)
(10468)
(10191)
(10148)
(9225)
(8708)
(8615)
(8270)
(7999)
(7928)
(7894)
(7893)
(7413)
(7324)
学科
(54305)
经济(54264)
管理(32955)
(30658)
方法(27039)
数学(24289)
数学方法(24077)
(23054)
企业(23054)
(16233)
(14352)
地方(13111)
环境(12412)
(12070)
中国(11948)
农业(10815)
(10751)
贸易(10748)
(10400)
业经(10262)
(8973)
(8183)
(7989)
生态(7424)
理论(7382)
(7291)
财务(7277)
财务管理(7253)
(6986)
(6982)
机构
学院(193467)
大学(192746)
(74833)
经济(73160)
研究(70112)
管理(69268)
理学(59979)
理学院(59173)
管理学(57960)
管理学院(57615)
中国(49628)
科学(49026)
(46631)
(41272)
(38559)
农业(37423)
业大(37330)
研究所(35833)
中心(31929)
(31910)
(29549)
财经(25962)
(25784)
北京(25715)
师范(25459)
农业大学(24726)
(24435)
(23425)
(23390)
(23385)
基金
项目(134027)
科学(102271)
基金(94886)
研究(90498)
(86818)
国家(86162)
科学基金(70189)
社会(55064)
(54279)
社会科(52149)
社会科学(52124)
基金项目(51273)
自然(47861)
(46779)
自然科(46550)
自然科学(46529)
自然科学基金(45675)
教育(41041)
资助(38661)
编号(35972)
重点(31625)
(30062)
成果(28675)
(28647)
计划(28591)
(27361)
科研(26449)
科技(26212)
创新(25726)
课题(25399)
期刊
(80241)
经济(80241)
研究(49267)
(41702)
学报(41179)
中国(35122)
科学(33888)
大学(28288)
农业(27972)
学学(27134)
(24510)
管理(20828)
教育(16693)
(16164)
技术(14756)
业经(13563)
(13520)
金融(13520)
财经(12393)
经济研究(12229)
(11450)
资源(11443)
问题(11381)
业大(10961)
(10651)
科技(9972)
技术经济(9556)
农业大学(9082)
林业(8981)
统计(8972)
共检索到272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尹江  杨素梅  田长叶  杨才  曹永国  
按照四种不同生态类型区分析了1989~1991年度全国旱地裸燕麦(Avena nuda L.)区试3年9点试验数据,结果表明,由多个基因型构成一个群体在各生态区的生育表现、穗粒性状与产量的关系有显著的差异,着眼于高产裸燕麦育种目标,夏裸燕麦区以大穗大粒型品种为突破口;二秋裸燕麦区则应主攻大穗;秋裸燕麦区提高产量要在均衡发展的前提下提高亩穗数,实现重穗型;冬裸燕麦区则应保持大穗,增加穗粒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梁  陶洪斌  周祥利  边少锋  赵洪祥  王璞  
在吉林省的2个生态类型区布置种植密度试验,重点分析密度和生态因素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密度的增加,公主岭地区千粒重逐渐下降;而在桦甸地区,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显著增加,穗粒数下降;2个地区均以8万株/hm2的产量最高,分别为12 815和11 453kg/hm2。在同一个密度水平下,公主岭地区的产量和千粒重高于桦甸地区。2)生态因素对产量和千粒重的影响较大,对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的影响较小。产量、千粒重与积温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热量条件不足是限制玉米产量和千粒重的主要因子。尤其是灌浆中期至成熟期的积温,保证这个阶段的积温是保证产量的关键,最适日均温为24.98℃。3)在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怀德  赵欢庆  俞国基  杨俊海  赵晖  王彩云  
以来源于意大利、加拿大和墨西哥的12个硬粒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硬粒小麦的单株产量构成因素变化以及对单株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源于墨西哥品系的单株产量极显著高于意大利品种,加拿大品种与墨西哥品系和意大利品种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单株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不同来源品种间无显著差异,穗粒数墨西哥品种极显著高于加拿大和意大利品种,千粒重墨西哥品系则显著低于意大利和加拿大品种。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来源品种的有效穗数与穗粒数和千粒重大多存在着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与单株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与千粒重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与单株产量均为正相关;千粒重与单株产量间多为正相关。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宇   赵宝平   柳妍娣   齐冰洁   苑志强   米俊珍   刘景辉   武俊英  
【目的】探究施氮量对裸燕麦碳氮代谢的影响,明确影响不同裸燕麦品种穗粒数形成差异的氮素调控措施。【方法】选取穗粒数差异大的2个裸燕麦品种坝莜1号(穗粒数多)和定莜8号(穗粒数少)为试验材料,于2021-2022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大田试验,设置0,100和200 kg/hm2 3个施氮水平,测定和分析了不同氮素供应条件下裸燕麦干物质积累量、碳代谢相关酶活性、籽粒全氮含量、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其对籽粒产量的差异。【结果】(1)施氮对2个裸燕麦品种的籽粒产量具有增加效应,其中在施氮100 kg/hm2时产量最高。(2)在100 kg/hm2施氮处理下,坝莜1号的干物质积累量、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蔗糖合成酶(SS)活性、籽粒全氮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籽粒产量两年平均值较不施氮处理分别提高54.30%,33.35%,22.73%,6.05%,19.65%,23.64%和40.15%,定莜8号分别提高54.90%,34.60%,38.36%,4.66%,17.27%,12.88%和37.36%。施氮量对2个裸燕麦品种碳氮代谢的调控优势主要体现在灌浆期。(3)相关性分析表明,坝莜1号籽粒产量与碳氮代谢参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尤其与碳代谢中SPS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定莜8号籽粒产量与氮代谢参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尤其与GS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增施氮肥对2个裸燕麦品种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坝莜1号表现出更优的碳氮代谢活性,实现碳氮代谢与产量同步正相关,SPS活性对产量的提高起主导作用;对定莜8号碳代谢影响较小,但生育后期的氮代谢优势较强,体现在较高的GS活性,从而弥补穗粒数少的不足,提高了籽粒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本普  李风云  王勇  李秀云  张金邦  王继诰  杨立凯  张俊生  孙爱梅  李萌  唐宁  孙永年  
通过多年多点的高产攻关 ,对不同穗型高产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大穗型品种 ,栽培的主攻方向是穗重 ,但其分蘖成穗率低 ,应适当增加播种量 ,以获得理想穗数 ;多穗型品种 ,栽培的主攻方向是穗多 ,但其分蘖成穗率高 ,应适当减少播种量 ,既要获得足够穗数 ,又要防止倒伏 ;中穗型品种 ,栽培的主攻方向是在穗足的条件下 ,争取穗重。中穗型品种 ,取得高产的机率高 ,因此 ,超高产育种 ,应选育中穗型品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姚金保  马鸿翔  姚国才  杨学明  张鹏  周淼平  张平平  
利用江苏省淮南片和国家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资料,对宁麦16产量构成因素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为该品种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宁麦16平均成穗数444.6万/hm2,穗粒数41.6粒,千粒重40.0 g。相关分析表明,穗粒数、成穗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4992**,r=0.4403**),而千粒重与产量呈不显著负相关(r=-0.2465)。产量与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9870.61+13.63 x1+138.61 x2+120.53 x3。通径分析表明,成穗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其次是穗粒数,千粒重的效应相对较小。因此,宁麦16的高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饶华熹  
小麦的杂交育种工作,根据育种目标,主要是选配好的杂交亲本,使双亲主要性状的优缺点达到最大程度的互补,杂交后代就有可能出现各种好的变异类型,选育出优良的品系或品种的可能性就大,这方面的例子很多。除选择优良的株系外,对于优良单株的选择,依据于生育期、抗病、抗逆性及产量因素,如每株穗数、每穗小穗数和穗长,选择的效果如何,我们应用复相关分析,对产量因素进行筛选,验证了多年以来田间的单株选择方法是适用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袁卫瑜  李军营  马二登  蔡庆生  
为了掌握清香型烟叶不同生态区烤烟大田生长时间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了云南、福建、贵州和四川省21个地(市)共261个乡镇的烤烟生产信息,系统比较了省际和地市间烤烟大田生长时间及构成因素的差异,并分析了影响大田生长时间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省际烤烟大田生长时间平均值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各省烤烟大田生长时间变异系数的差异较大,其中云南省烤烟大田生长时间的变异系数最大,为5.7%,四川省的最小,为1.4%。不同地(市)烤烟大田生长时间差异显著,其中,红河的烤烟大田生长时间最长,为158 d,曲靖烤烟大田生长时间最短,仅130 d,楚雄、大理、昭通、丽江、玉溪、龙岩和南平等9个地(市)烤烟大田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金华  于亚雄  刘丽  程耿  胡银星  程加省  
对2004年至2007年云南省6个试点共计146品种次不同棱型大麦进行产量构成因素变化及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大麦的平均产量是六棱>二棱高秆>二棱矮秆;有效穗二棱矮秆最高且变异系数(c.v.%)最小,六棱最低但c.v.%较大;穗粒数是二棱矮秆最低且c.v.%最小,六棱大麦最高但c.v.%最大;千粒重最高的是二棱高秆且c.v.%最小,六棱大麦的千粒重最低。3种类型大麦3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大小都是千粒重>有效穗>穗粒数;3因素间的相关性有正有负。偏相关分析同样表明千粒重与产量的偏相关系数最大,所有材料、二棱矮秆、二棱高秆和六棱大麦千粒重每增加1个单位(g),产量分别增加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志勇  师文贵  于林清  赵成贵  李鸿雁  
采用形态标记和SSR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对13个野生扁蓿豆居群的单位面积分枝数、花序花朵数、单枝花序数、花序结荚数、花序种子数、单荚种子数和种子千粒重等种子产量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扁蓿豆野生居群间种子产量性状的变异为19.97%~109%,种子产量变异最大,变幅为0.08~11.208 kg/hm2(P0.05),而其他性状差异均显著,根据形态性状聚类结果显示:13个野生居群可分成4大类群;SSR分子标记分析表明:各居群的遗传距离变异范围为1.00~0.11,可见扁蓿豆野生居群间的种子产量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经UPGM...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泽璞  陶桂香  衣淑娟  毛欣  
为降低裸燕麦籽粒在机械收获、播种、干燥、运输及加工等过程中的机械损伤,掌握裸燕麦籽粒压缩力学特性及其破裂生成规律,以白燕2号裸燕麦为研究对象,在CTM2050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上,对其籽粒进行了压缩力学性能试验,测得6个含水率下的裸燕麦籽粒在X轴、Y轴及Z轴三个方位加载下的屈服载荷,并观察籽粒在受压过程中破裂的生成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沿同一方位压缩时,屈服载荷随含水率的升高而降低,如沿X轴方位对籽粒压缩时,籽粒含水率由11.97%升高至26.97%,而籽粒的屈服载荷则由29.33N降低至18.80N;在同一含水率下,沿X轴方位对籽粒进行压缩时屈服载荷最大,Z轴压缩时次之,Y轴压缩时最小,如籽粒含水率为11.97%,沿X轴方位对籽粒进行压缩时屈服载荷为29.33N,沿Z轴压缩时为28.02N,沿Y轴压缩时为13.72N;压缩方位相同,裸燕麦籽粒受到压缩力作用产生破裂的基本规律大致相同;压缩方位不同,裸燕麦籽粒破裂方向一致,均沿长度(L)方向破裂,但是破裂位置不同。沿X轴方位压缩,破裂位置出现在背面以及腹面边缘处;沿Y轴方位压缩,破裂位置出现在腹沟线处;沿Z轴方位压缩,破裂位置出现在腹沟线及背面边缘处。研究结果为裸燕麦机械化收获、播种及相关加工机械的设计、开发、参数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许永胜  胡跃高  曾昭海  钱欣  任长忠  郭来春  王春龙  
本文研究了生物菌肥对裸燕麦光合生理、氮素积累的影响及适宜的生物菌肥喷施时期,为裸燕麦的高效施肥提供技术和理论基础。在吉林白城以裸燕麦(白燕2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设置R1(不拌种)为对照、R2(菌肥拌种)、R3(菌肥拌种+菌肥三叶期喷施)、R4(菌肥拌种+菌肥孕穗期喷施)4个处理。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菌肥可以提高裸燕麦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叶绿素含量;有助于裸燕麦茎、叶、穗中全氮含量的积累,三叶期喷施,穗中积累氮素最多,孕穗期喷施,茎和叶中含量较高;生物菌肥可以提高裸燕麦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瞬时光能利用效率(LUE);菌肥拌种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任三学  赵花荣  姜朝阳  谭凯炎  
冬小麦全生育期设计人工灌溉1~6次水的6种处理和对照(不灌水)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有效穗数和株高与灌水次数成正相关,而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以灌4水处理最多(大),凸显出穗大粒多的产量优势;处理间产量呈"S"型曲线变化,灌水效率、水分利用效率呈抛物线型变化。分析不同灌水次数冬小麦的灌水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认为,华北平原冬小麦全生育期合理调配灌水期,推行3~4水的灌溉制度,亦即在自然降水偏多年份灌3水,正常偏少年份灌4水,就可实现高产高效的生产目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娟  崔党群  范平  宋保谦  
选用 2 0个小麦品种 (系 ) ,采用典范相关分析方法 ,分析了小麦冠层结构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产量与其构成因素和植株特性呈显著相关 ,穗粒数和穗数对产量和单株产量的贡献均较大 ,干物重和株高对产量的贡献最大 ;叶长与产量呈显著相关 ,倒三叶长对产量的影响最大 ,对单株产量的影响 3片叶相近 ;茎壁厚、节间长与单株产量呈显著相关。产量构成因素与各冠层结构特性均存在显著的典范相关。茎壁厚和节间长与茎粗均相关显著 ;在叶片特性中 ,除叶宽与披垂度相关不显著外 ,其余各组性状间均相关显著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尤垂淮  江丽芳  席飞虎  杜礼渊  张涛  古力  林文雄  张重义  
对福建泰宁、云南祥云、河南宜阳生态区烤烟K326主要质量特征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泰宁生态区和祥云生态区烤烟为清香型,宜阳生态区烤烟为浓香型.泰宁生态区和祥云生态区烤烟植株相对高大,而宜阳生态区烤烟植株相对较小.泰宁生态区和祥云生态区烤烟类胡萝卜素及其降解产物(β-大马酮、β-二氢大马酮、藏花醛、β-环柠檬醛、二氢猕猴桃内酯等)、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叶绿素及其降解产物新植二烯,以及烤烟还原糖和总糖等指标含量高于宜阳生态区烤烟.宜阳生态区烤烟类胡萝卜素相关降解产物(茄酮、巨豆三烯酮1、巨豆三烯酮2、巨豆三烯酮4等)、苯丙氨酸降解产物(苯甲醛、苯乙醛)及其总量,以及烤烟总碱和氯等指标含量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