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8)
2023(1835)
2022(1549)
2021(1375)
2020(1214)
2019(2635)
2018(2605)
2017(4297)
2016(2655)
2015(2889)
2014(2709)
2013(2730)
2012(2609)
2011(2381)
2010(2357)
2009(2003)
2008(2125)
2007(1739)
2006(1493)
2005(1299)
作者
(10904)
(9259)
(9215)
(8612)
(5908)
(4826)
(4010)
(3806)
(3469)
(3360)
(3271)
(3192)
(3151)
(3139)
(3094)
(3001)
(2856)
(2747)
(2719)
(2691)
(2654)
(2465)
(2419)
(2185)
(2175)
(2075)
(2051)
(2048)
(2048)
(2012)
学科
(6040)
经济(6033)
(5843)
(4102)
管理(3868)
(3129)
企业(3129)
(2565)
方法(2561)
税收(2379)
(2352)
数学(2224)
数学方法(2179)
(2074)
(2065)
(1741)
(1600)
土壤(1597)
中国(1537)
水产(1462)
生态(1435)
(1370)
农业(1346)
环境(1292)
(1286)
动物(1280)
(1276)
森林(1276)
业经(1255)
(1249)
机构
学院(37509)
大学(37419)
研究(18894)
科学(16666)
(16396)
农业(13479)
中国(12430)
(12125)
研究所(11641)
业大(11335)
(9104)
管理(9096)
(9064)
实验(8930)
经济(8759)
实验室(8596)
农业大学(8565)
(8549)
(8512)
重点(8191)
中心(7966)
理学(7818)
(7724)
理学院(7632)
管理学(7287)
管理学院(7239)
科学院(7090)
(6907)
(6231)
资源(6118)
基金
项目(31162)
(22938)
国家(22798)
科学(22286)
基金(21609)
科学基金(16976)
研究(15424)
自然(14053)
自然科(13705)
自然科学(13697)
自然科学基金(13441)
(12744)
(11936)
基金项目(11750)
科技(9853)
计划(9500)
资助(8812)
重点(8228)
社会(7777)
专项(7631)
社会科(7275)
社会科学(7272)
(6963)
科研(6893)
(6833)
教育(6603)
(6364)
(6188)
创新(5940)
(5846)
期刊
学报(16071)
(14164)
科学(11966)
大学(10168)
学学(10049)
农业(9493)
(8819)
经济(8819)
研究(7929)
中国(7234)
(6257)
业大(5064)
林业(4199)
农业大学(4061)
(3491)
自然(3462)
资源(3160)
科技(3101)
(3016)
中国农业(2981)
自然科(2724)
自然科学(2724)
管理(2611)
科技大(2526)
科技大学(2526)
农林(2407)
(2407)
西南(2172)
(1929)
教育(1928)
共检索到52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风勤  金希堂  李紫薇  张维  
【目的】研究伊犁四爪陆龟保护区不同生境下囊果苔草无性系种群分蘖株的年龄结构及其数量特征。【方法】通过野外采样、室内测定的方法,对坡顶、沟底和繁育区3种生境内囊果苔草各龄级分蘖株的数量、高度、生物量、生产力等数量性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不同生境对囊果苔草营养分蘖株的年龄结构影响不明显。坡顶样地囊果苔草种群营养分蘖株由3个龄级组成,沟底样地和繁育区样地均由2个龄级组成,生殖分蘖株仅存在于繁育区且只有1龄级。3个样地中,分蘖株的数量、高度、生物量均以1龄株占明显优势,均为增长型年龄结构;平均单株生产力也以1龄株最高,并随龄级增加呈现不同程度下降。不同生境内囊果苔草种群营养分蘖株的数量特征呈现出较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殷萍萍  李建东  殷红  孙备  孙佳楠  王国骄  燕雪飞  
于2008年6月选取5个不同的三裂叶豚草生长生境,测定每个样方出现的所有杂草的种类及数目并对不同生境下三裂叶豚草的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再将样方内所有三裂叶豚草带回实验室进行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下的三裂叶豚草存在一定程度的形态差异;干扰程度越强,三裂叶豚草的平均株高越高,三裂叶豚草的生长越好。光照和水肥条件以及三裂叶豚草的入侵程度对其本身的生长同样有重要影响。在同一生境下,与生长环境中其他杂草相比,三裂叶豚草生态位宽度最大,说明它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强,更倾向于本研究区域的泛化种,它这种通过扩大生态位宽度来维持足够的种群竞争力方式可能是三裂叶豚草对资源水平适应进化的表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薛瑶芹  张文辉  马莉薇  马闯  周建云  
以秦岭北坡发育良好的栓皮栎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生境条件下(林内、林窗、林缘)栓皮栎伐桩萌苗在种群更新中的地位以及环境条件对伐桩萌发能力、萌苗数量和萌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中存在3种起源的栓皮栎幼苗,分别为伐桩萌苗、实生苗和主干基部萌苗;2)伐桩萌苗在不同生境中对种群更新的贡献不同,在林内,种群更新以伐桩萌苗和实生苗为主,林窗和林缘的种群更新主要依靠伐桩萌苗;3)生境条件对伐桩的萌芽能力、萌苗的保存率和生长产生影响,林窗和林缘的伐桩萌芽能力较强,但萌苗枯死率也相对较高;萌苗在林窗中生长最好,其高度、基径、叶面积和地上生物量均大于林缘和林内的萌苗;4)林窗对栓皮栎的伐桩萌芽更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林杨  文仕知  王德明  
合理的植被恢复方式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而为当地的生态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湘潭锰矿3种不同生境的植物群落(天然次生林群落、矿渣区域人工植被恢复群落、矿渣区自然恢复群落)的群落结构、生活型、重要值特征、多样性现状以及群落间的相似性程度。结果表明:(1)人工植被恢复群落共有35种植物,隶属21科32属;天然次生林群落共有17种植物,隶属13科17属;自然恢复群落共有14种植物,隶属14科14属。各类型植物群落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优势种不同。(2)在3种群落中,人工植被恢复群落中1年生植物占比例最大,其它2种群落都是高位芽植物占比例最大。(3)各类型的植物群落中Species r...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资行  李毅  焦健  
对兰州市南北两山不同生境天然分布的红砂种群进行数量动态研究,通过径级结构回归年龄结构,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生存函数曲线,计算动态指数及谱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红砂种群均表现为幼龄个体多,中老龄个体少,种群在Ⅲ龄级时死亡率最高,随着年龄增加,死亡率有所降低,Ⅶ、Ⅷ龄级由于生理衰老死亡率上升,种群存活曲线均接近于Deevey-Ⅲ型,年龄结构均接近增长型,增长潜力阴坡山下(5.90%)>阳坡山下(5.62%)>阴坡山上(4.77%)>阳坡山上(3.79%),并存在明显的周期性,红砂种群的数量动态变化整体上受其生命周期中生物学特性的控制;由于坡向及海拔差异带来的环境异质性,阴坡山下红砂种群整体生长最...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丁雪娇  韩红  庞彩菊  马玉心  崔大练  范彩彩  
利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信息维数探讨了浙江省舟山市桃花岛砂砧薹草Carex kobomugi与假牛鞭草Parapholis incurva种群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砂砧薹草和假牛鞭草种群分布格局存在分形特征;假牛鞭草种群分布格局计盒维数为1.454 2~1.745 6;砂砧薹草样地种群空间格局的计盒维数为1.318 1~1.614 1;两者均值均大于1.500 0,具有较强的占据空间的能力,而且前者比后者具有更强的占据空间的能力。砂砧薹草样地种群空间格局的信息维数为1.027 0~1.263 4,假牛鞭草种群分布格局信息维数为1.022 7~1.381 2,假牛鞭草种群信息维数均值大于砂砧薹...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慧  滕珂  岳跃森  滕文军  温海峰  韩朝  张辉  范希峰  武菊英  
青绿苔草(Carex leucochlora)作为一种优良的草坪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其种子发芽时间长,限制了其大规模开发利用。本文研究了不同引发剂和引发方法对青绿苔草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引发中,5%KNO_3以及480 mg·L~(-1)赤霉素(GA_3)对青绿苔草种子的引发效果较佳,经处理后,与未经任何处理的青绿苔草种子(CK)相比,其发芽势分别提高11%和32%,发芽率均提高4%,发芽指数分别提高2.06和2.69,平均发芽时间分别缩短2.11和2.72 d;混合处理中,效果最佳的处理为先将种子用5%KNO_3引发,后经10%NaOH溶液浸种20 min,再通过480 mg·L~(-1) GA3进行引发,与CK相比,其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提高92%和5%,发芽指数提高5.92,平均发芽时间由9.01 d缩短至4.46 d。本研究解决了青绿苔草种子发芽慢的问题,为青绿苔草在园林绿地中规模化应用提供了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维明  
本文利用挖掘法和渐近方程y=1 -βd( β为深度系数 ,d为土壤深度 (cm) ,y为地表到土层d的根面积比例 ( 0~ 1 )揭示半干旱毛乌素沙地不同生境中常绿灌木沙地柏根面积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 1 )根面积指数(根面积 /地表面积 )随土壤水分可利用性降低而减小 ,这种格局有利于减缓植株地下部分对水分的竞争 ,从而经济、长时间地利用有限水分资源 ;( 2 )深度系数 ( β)、最大根系深度 (Rmax)、含 50 %总根面积的根系深度 (R50 )和含 90 %总根面积的根系深度 (R90 )均随水分可利用性降低而增大 ,这表明沙地柏可通过增大根系深度以补偿土壤水分的降低 ;( 3...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姝瑾  梁宽  樊燕  苏田  胡姝珍  陈永镇  俞社保  施建敏  
[目的]石灰岩山地土壤高度异质、养分分布不均,探寻石灰岩山地优势种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 McClure)养分分配特征及低P适应机制,为喀斯特植被管理和植物资源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对赣西北石灰岩山地连续土、半连续土和零星土3种土被生境淡竹林设置样地进行调查,测定并分析淡竹各构件N、P含量。[结果]表明:(1)随着裸岩率增加,土壤全N含量增加,而3种生境的全P含量均较低;(2)淡竹植株N含量随裸岩率上升而增加,在零星土生境下最高;P含量随裸岩率增加而减少,零星土生境植株的N:P大幅上升,P限制加剧,但叶的N:P保持相对稳定;淡竹各构件中N含量随裸岩率增加呈缓慢上升趋势,P含量呈下降趋势且除叶片外其余构件均大幅下降。(3)不同生境淡竹N、P分配格局不同,淡竹各构件的N分配比例在3种生境下没有差异(鞭除外);半连续土和零星土淡竹叶片P分配比例显著高于连续土,而半连续土竹秆的P分配比例显著低于连续土。[结论]植株N、P含量与土壤N、P供应水平正相关,在土壤N供应充足而P供应匮乏的情况下,淡竹通过减少秆的P分配而提高叶片的分配量,以保证叶片养分需求维持植株正常生长,提高逆境下的适合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悦鸣  董芳宇  王文娟  王健铭  李景文  吴波  贾晓红  
本文对敦煌西湖荒漠湿地与内蒙古额济纳绿洲河岸林的胡杨叶片进行解剖结构数量化研究,比较了两种不同生境中胡杨叶片的适应对策。结果表明:上、下角质层厚度与叶片结构紧密度在两种生境中无显著差异,除叶片结构疏松度外,荒漠湿地中的胡杨叶片各解剖结构厚度及面积等特征显著大于绿洲河岸林;030 cm土壤全氮含量对荒漠湿地与绿洲河岸林的胡杨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具有显著影响,而030 cm土壤全钾含量对两种生境中的胡杨叶片解剖结构发育均无显著影响;荒漠湿地中的胡杨叶片各结构变异系数及多数结构的可塑性指数均大于绿洲河岸林,其中主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章守宇  王蕾  汪振华  王凯  林军  
为了解枸杞岛岩礁不同底栖海藻分布的海藻场区域鱼类优势群体组成和分布特征,于2009年2月—2010年2月对枸杞岛海藻场和沙地生境的鱼类进行了逐月采样,对其中的鱼类优势种群组成、生物学特征和摄食规律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以大型底栖海藻铜藻为优势种和以孔石莼等小型底栖海藻为优势种的海藻场鱼类全年优势种皆为褐菖鲉、斑头鱼和黄姑鱼。褐菖鲉群体具有近岸活动频繁、群体低龄和小型化、丰度年间变化大的特点,通过性成熟提前、雌性比例远高于雄性、摄食对象多样化的方式应对生存压力,维持对整个群体的补充。斑头鱼和黄姑鱼群体都具有低龄化现象,群体补充主要受洄游群体影响。3种鱼类因生活习性和摄食对象的不同,表现出个体间的生...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姚小兰  张柳桦  王媚臻  周楷玲  魏丽萍  郝建锋  齐锦秋  
为探究植物(种群)生存及其对环境的适应对策和进化机制,以四川省雅安市老板山林内、林缘、沟边丛生以及林内单株水麻Debregeasia orientalis为研究对象,对其分枝数、分枝长度、分枝角度、枝径比、逐级分枝率以及叶片数、叶面积等构件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生境下,水麻分枝数以一级枝为主,沟边丛生水麻分枝长度优于其他生境,但无三四级枝生长,其分枝角度整体表现为收敛型,空间拓展能力较其他生境强;(2)同一生境下,二三级枝枝径比(R_(BD3:2))最大,三四级枝逐级分枝率(S_(BR3:4))<一二级枝逐级分枝率(S_(BR1:2))一级枝>三级枝;(4)林缘生境更适合水麻聚集生长,沟边丛生水麻护坡、固土效果明显。表明不同生境水麻对光照、空间等环境条件响应不同,可采取措施以最大限度获取生境资源,更好地发挥水土保持功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瑞  周建云  曹庆  赵凯辉  何景峰  张文辉  
【目的】探索不同生境条件下秦岭箭竹人工种群的生长特点,为秦岭箭竹的人工繁育及大熊猫栖息地生境质量的改善提供参考。【方法】对秦岭南坡不同生境3年生箭竹人工种群无性系植株保存率、无性系分株枯死率和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系统研究了不同生境条件对秦岭箭竹人工种群分株、秆柄的形态特征以及无性系构件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1)随着海拔的升高,生境对秦岭箭竹人工林保存率的影响逐渐减小,阳坡人工林的保存率大于阴坡,海拔在2 000 m以上的巴山冷杉-红桦林是进行箭竹人工造林较理想的生境。(2)秦岭箭竹人工种群年龄结构呈现出以2~3年生为中心的"偏正态分布",随着海拔的升高,种群密度增大,无性系分株死亡率降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普幸  鹿晨昱  姚晓军  曹立国  
在敦煌绿洲天然胡杨林内设置5个样地(共计6.25hm2),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结合7种聚集度指标,研究了不同生境胡杨种群的年龄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幼苗缺失,幼树极少,年龄结构大体呈倒金字塔型,为衰退种群;林分偏老,十分稀疏矮小。不同生境胡杨种群年龄结构差异显著,其中后坑胡杨种群的年龄结构最不完整,衰退演替速度最快。除大马迷兔外,研究区胡杨表现为聚集分布,这与其自身的生理生态学特性及地形、水资源、气候、土壤等异质性生境密不可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康华靖  刘鹏  陈子林  廖承川  李成惠  陈卫新  雷祖培  
应用"相邻格子法"对不同生境下的香果树种群进行每木调查,获得野外资料。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香果树的径级结构和分布格局,以及应用泊松方差/均值比、负二项式分布、Lloyd平均拥挤度指数和聚块指数4个指标分析其种群格局状况。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下的香果树径级结构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均缺乏幼苗和幼树,种群呈衰退趋势;不同生境下的香果树种群聚块规模为8~32m2;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为集群分布;格局动态明显呈现由集群分布到随机分布的扩散趋势。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母树,尤其是20年生以上的母树;还应加强对种子及幼苗生长动态变化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