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50)
2023(5904)
2022(4945)
2021(4408)
2020(3684)
2019(8003)
2018(7629)
2017(14164)
2016(7926)
2015(8399)
2014(8201)
2013(7977)
2012(7196)
2011(6558)
2010(6340)
2009(5683)
2008(5493)
2007(4625)
2006(3934)
2005(3224)
作者
(26334)
(21853)
(21835)
(20425)
(13783)
(10845)
(9563)
(8873)
(8254)
(7548)
(7541)
(7188)
(7090)
(7024)
(6863)
(6729)
(6629)
(6624)
(6251)
(6243)
(5827)
(5378)
(5099)
(5065)
(5013)
(4785)
(4754)
(4731)
(4593)
(4422)
学科
(29617)
经济(29579)
管理(22861)
(22672)
(17845)
企业(17845)
方法(14855)
数学(13504)
数学方法(13410)
(8800)
(8400)
(7636)
中国(7422)
(7301)
贸易(7301)
(7117)
业经(6344)
农业(5869)
(5841)
财务(5828)
财务管理(5820)
企业财务(5558)
技术(5295)
(5181)
环境(4984)
(4696)
银行(4651)
(4437)
金融(4437)
(4384)
机构
大学(114115)
学院(113065)
(45302)
经济(44567)
管理(42593)
研究(41082)
理学(38159)
理学院(37710)
管理学(37008)
管理学院(36830)
(31035)
科学(29017)
中国(28788)
农业(25225)
业大(24912)
(23358)
(22590)
研究所(21278)
(18620)
中心(18117)
农业大学(17209)
财经(15779)
(15703)
(14563)
(14538)
(14057)
经济学(13983)
北京(13967)
科学院(13595)
(13427)
基金
项目(86367)
科学(66773)
基金(64087)
(60505)
国家(60012)
研究(52978)
科学基金(49654)
自然(35416)
社会(35058)
自然科(34651)
自然科学(34638)
基金项目(34592)
自然科学基金(34066)
(33785)
社会科(33318)
社会科学(33307)
(29605)
资助(25540)
教育(23581)
重点(19959)
计划(19659)
(18455)
(18335)
编号(18212)
(17929)
科技(17874)
科研(17664)
创新(17247)
(17130)
国家社会(15187)
期刊
(41553)
经济(41553)
学报(29101)
研究(26939)
(26562)
科学(23262)
大学(20237)
学学(19763)
中国(18688)
农业(17637)
(13934)
管理(13403)
(9960)
业大(8804)
(8397)
金融(8397)
经济研究(8016)
农业大学(7587)
财经(7506)
(7375)
业经(7215)
科技(6845)
技术(6513)
(6355)
问题(5891)
林业(5854)
商业(5593)
统计(5469)
中国农业(5441)
(5378)
共检索到151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守如  陈艳丽  赵香梅  曾凯  栗燕  
西葫芦不同瓜龄和后熟期对种子质量均有影响。在30~60d,瓜龄越长,种子的千粒重、单瓜产种量、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越高;延长种瓜后熟期能明显地改善种子质量;在后熟期0~30d,随着后熟期的延长,种子的质量明显提高。瓜龄为40d,后熟期为10d的西葫芦种子,接近正常的种子质量标准,可作为生产上采种的重要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世琦  邢禹贤  
通过黄瓜、西瓜及西葫芦3种作物子房发育过程中的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的比较,进一步探明瓜类单性结实、授粉结实及外源激素诱导结实与内源激素消长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黄瓜、西瓜(2X、3X)、西葫芦授粉、外源激素处理及黄瓜未处理子房ZT在开花前2d至花后5d均呈持续升高趋势,GA在开花前含量较高,开花前1d下降至较低水平,开花后则渐升。但西瓜和西葫芦未处理子房(自然凋萎前)开花前至开花当天ZT不断升高,花后2d开始下降,至花后5d时ZT降至最低;GA于花前1 ̄2d速降,开花当天略升,开花后又速降至低点。黄瓜、西瓜及西葫芦正常发育子房的ZT/ABA在1.0 ̄1.5之间,GA/ABA则在0.04 ̄0.07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修斌  邹志荣  姚静  陈双臣  冯嘉玥  
 采用3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灌水量、氮肥、钾肥的耦合效应对西葫芦产量的影响,得到西葫芦产量对3因素的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1在本试验条件下,3因素对西葫芦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水>钾。2各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水与氮、水与钾、氮与钾分别在低于0.6302与1.9280,0.6302与0.3392,3.9704与-3.9970水平时,与产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在高于以上水平时又呈负相关关系。经计算机模拟,当西葫芦达到最高产量(88578kg/hm2)时,相对应的灌水量为2515.5m3/hm2,施氮、施钾量分别为583.1和265.4kg/hm2。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表明,构建的模型准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路平  董海龙  徐玉梅  王建明  
为测定生物有机肥在田间对西葫芦生长影响及根结线虫防治效果,使用由不同菌株发酵的生物有机肥处理西葫芦及根结线虫发生严重的区域,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使用生物有机肥后,首先可显著提高植株茎粗、叶绿素含量、地上及地下生物量;其次可显著降低土壤中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密度、根结指数和单株根系虫卵数,明显减轻根结线虫田间发病率,最高防效可达63.00%;同时还可显著提高土壤中自由线虫数量。因此,使用生物有机肥能显著提高西葫芦植株生物量,有效防治根结线虫的田间危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慧  程永安  张恩慧  赵晓菲  许忠民  
【目的】探究西葫芦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提高其胚状体诱导率和生根品质,增加再生植株数量,丰富西葫芦育种材料。【方法】以西葫芦"春玉一号"未受精子房为材料,分析MS、B5、N6和White 4种基本培养基的诱胚效果;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6-BA(0,0.5,1.0,2.0mg/L)和NAA(0,0.2,0.5,1.0mg/L),筛选2种激素的最佳组合;之后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2,4-D(0,1.0,2.0,3.0,4.0,5.0mg/L),筛选2,4-D的适宜质量浓度;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NAA(0,0.05,0.1,0.2,0.5,1.0mg/L),分析其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欧阳新星  许勇  张海英  王永健  
通过观察与分析52个西葫芦品种的11个性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出5个主分量性状,其中第一、第二主分量性状的累积贡献率为6506%。根据其主分量的大小选出了综合性状优良的早熟西葫芦材料,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52份西葫芦材料分为6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孟焕文  程智慧  黄华宁  张忠新  程小金  杨玉梅  刘涛  
 以早青一代西葫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套袋及摘除雌花花瓣对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对西葫芦的瓜形、瓜色无不良影响,套袋瓜新鲜度好,质地脆嫩,感官品质提高,蛋白质含量稍有增加,但套袋对坐瓜率、果实发育、商品瓜产量以及果实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套袋结合摘除花瓣可以消除或降低套袋对坐瓜、果实发育和商品瓜产量的不利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嘉裕  戴良英  刘勇  张德咏  谭新球  李迅  唐前君  
对长沙地区160份南瓜疑似病毒病样品进行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检测,检出率达46.9%。为进一步明确长沙地区ZYMV分离物的分类地位和分子进化特征,克隆获得了1个长沙地区ZYMV外壳蛋白基因,与Gen Bank已报道的ZYMV外壳蛋白基因比对,并进行基因重组、系统发生、遗传差异、选择压力、种群结构和基因漂流分析。结果显示:长沙地区ZYMV外壳蛋白基因没有发生明显的重组,突变与负选择作用是其进化的主要驱动力,种群结构相对稳定,但正处于扩张的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栓桃  董艳敏  卢亚楠  卢金东  何启伟  
以西葫芦进口品种元帅和地方品种X6-4为试材,研究了12℃低温和140μmol/(m2.s)弱光同时处理对二者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弱光使两品种西葫芦幼苗Pn显著下降,元帅Pn的下降幅度较小,并在恢复生长12 d后基本恢复至对照水平;低温弱光胁迫条件下,两品种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有效光化学效率Yield、光化学淬灭系数qP及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元帅的各项参数下降幅度较小且在恢复生长12 d后各参数均能恢复或接近对照水平。说明12℃低温140μmol/(m2.s)弱光条件下,元帅PSⅡ反应中心所受的伤害轻,反应中心进行光合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德欣  吴萍  季延海  钟启文  宋顺华  张海军  刘明池  李海真  
种子质量是西葫芦稳产和高产的重要基础,建立适宜的种子综合处理技术是提高西葫芦种子质量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应用软X-射线成像技术分析了西葫芦种子结构,应用比重选和引发处理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软X-射线成像法能够从种子形态上区分正常种子、畸形种子和死种子,正确识别率分别为98.2%、27.3%和65.9%,全部种子的正确识别率为86.0%;比重选可以将西葫芦种子发芽率由83%提高到90%,引发处理能提高种子萌发速度和整齐度,发芽势由75%提高到90%,以处理7天为最佳条件;比重选后再进行7d引发处理的种子不仅出苗率显著提高,与种苗生长相关的多个生理指标也得到改善。综上,软X-射线成像法可用于区分西葫芦种子类别,比重选和种子引发处理技术能够提高西葫芦种子质量,该技术可在种子企业中进行产业化推广应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永强  王建设  张慧玲  文彩香  李海真  蔡民华  
利用根尖细胞染色体压片和叶片保卫细胞叶绿体压片方法对西葫芦胚囊再生植株进行了倍性鉴定,结果表明,单倍体、二倍体和四倍体植株叶片表皮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的均值分别为(4.15±0.37),(8.05±0.76)和(16.05±0.69),其比例约为1:2:4,说明叶片保卫细胞叶绿体压片方法能有效用于倍性鉴定;单倍体、双单倍体和四倍体叶片表皮保卫细胞的长度分别为(20.31±3.38)μm、(30.80±2.19)μm和(41.78±1.03)μm,其比例约为1:1.5:2,在胚囊再生植株倍性鉴定时也可以参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燕  温祥珍  雷逢进  李亚灵  
试验采用半矮蔓和矮蔓西葫芦各2个品种,研究了温室西葫芦茎叶生长动态和干物质积累、分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类西葫芦叶和茎的生长均为"S"型曲线,且不同年份中均表现为时间函数;进入结果期后,两种类型之间出现差异且逐渐明显,半矮蔓西葫芦的叶发生速率、茎生长速率和单株叶面积分别是矮蔓品种的1.3,2.1和1.7倍,干物质积累速度约是矮蔓的1.2倍;向果实的干物质分配,半矮蔓由24%增加到28%,而矮蔓由27%增加到38%,向果实的过度分配,致使矮蔓品种营养生长过早地衰竭,单株产量的差异达28%。表明干物质生产与分配情况会对西葫芦茎叶生长产生显著影响,进而影响最终产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朝阳  程永安  张恩慧  李伟  马英夏  高海娜  
【目的】研究西葫芦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纵径长度、横径长度和纵横径比之间的关系,找到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判断小孢子发育时期的方法。【方法】以"春玉2号"为试材,采集第3位次雄花花蕾,测量其纵径、横径长度,计算纵横径比,观察对应的花蕾小孢子发育时期,寻找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同时观察不同位次上雄花小孢子的发育时期,比较各位次在小孢子相同发育时期花蕾纵径和横径长度的差异性。【结果】花蕾纵径长度和横径长度在四分体时期为0.95~1.05cm和0.48~0.52cm,在单核早期为1.06~1.15cm和0.53~0.55cm,在单核中后期为1.16~1.25cm和0.56~0.59cm,在双核期为1.26~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谢冰  王秀峰  樊治成  
目的建立西葫芦离体雌核发育高频植株再生体系,以加速自交系选育,有效缩短西葫芦杂种一代育种周期。方法将西葫芦未受精胚珠接种至附加2,4-D、NAA、BA的N6培养基上可形成胚状体,该胚状体转接至无激素的N6培养基上可形成再生植株。结果试验共获得120棵再生植株(R0),其中41株因生活力低下死亡,8株用于摸索移栽方法死亡,71株移栽成活且生长正常,其中42株性状表现符合二倍体特征且育性正常,已有10株获得自交果实及种子,其余29株育性异常。试验结果表明,胚珠发育时期、培养基、供体基因型及供体栽培季节等均显著影响胚状体诱导频率。结论胚状体起源于胚囊成员细胞,再生植株为胚囊植株。试验筛选出3种诱导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凤真  
选用蔓生和矮生的西葫芦自交系配制q-1×23-4G(组合1)和q-1×A-7(组合2)2个组合,构建P1、F1、P2、BC1、BC2和F2 6个家系世代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该6个世代群体单株结果数和单果质量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2个组合的西葫芦的单株结果数遗传符合一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D-2)模型,单果质量遗传为加性-显性-上位性两对主基因(B-1)遗传模型;组合1的单株结果数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而组合2除了加性效应之外,还有显性效应的影响;而西葫芦2个组合单果质量起主要作用的是显性效应与显性×显性互作效应。单株结果数的F2的基因遗传率较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