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26)
- 2023(9980)
- 2022(9008)
- 2021(8551)
- 2020(7228)
- 2019(16754)
- 2018(16835)
- 2017(32351)
- 2016(17835)
- 2015(19973)
- 2014(19846)
- 2013(19603)
- 2012(17943)
- 2011(16015)
- 2010(15809)
- 2009(14180)
- 2008(13614)
- 2007(11558)
- 2006(9936)
- 2005(8383)
- 学科
- 济(66379)
- 经济(66308)
- 管理(50971)
- 业(46730)
- 企(39152)
- 企业(39152)
- 方法(33104)
- 数学(28594)
- 数学方法(28281)
- 学(18097)
- 农(17871)
- 财(16232)
- 中国(15721)
- 环境(15347)
- 地方(14842)
- 业经(14563)
- 和(12197)
- 农业(12054)
- 划(11584)
- 理论(11347)
- 贸(11128)
- 贸易(11124)
- 技术(10978)
- 务(10810)
- 易(10782)
- 财务(10752)
- 财务管理(10734)
- 企业财务(10192)
- 制(10016)
- 教育(9104)
- 机构
- 大学(248329)
- 学院(247456)
- 管理(99985)
- 济(90576)
- 经济(88460)
- 理学(87778)
- 理学院(86771)
- 管理学(85218)
- 管理学院(84807)
- 研究(82468)
- 中国(57546)
- 科学(56537)
- 京(52834)
- 农(45165)
- 业大(42506)
- 所(42421)
- 研究所(39516)
- 财(39422)
- 中心(36830)
- 农业(35862)
- 江(34015)
- 北京(33197)
- 范(32836)
- 财经(32611)
- 师范(32480)
- 院(30183)
- 经(29672)
- 州(28594)
- 技术(27117)
- 师范大学(26284)
- 基金
- 项目(181599)
- 科学(140785)
- 基金(130477)
- 研究(127809)
- 家(115834)
- 国家(114923)
- 科学基金(97555)
- 社会(77941)
- 社会科(73704)
- 社会科学(73679)
- 省(72407)
- 基金项目(70909)
- 自然(66643)
- 自然科(64997)
- 自然科学(64979)
- 自然科学基金(63777)
- 划(60835)
- 教育(57822)
- 资助(53601)
- 编号(51789)
- 重点(40833)
- 成果(40718)
- 部(38731)
- 发(38267)
- 创(37484)
- 科研(35522)
- 课题(35411)
- 计划(34973)
- 创新(34953)
- 大学(33014)
共检索到339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苏泽春 王泽清 李兆光 徐中志 杨少华 陈翠
为了从研究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更适合种植云南重楼和环境因子中与云南重楼平均净增产量关联密切的因子,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将环境因子和平均净增产量组成一个灰色系统,对同一组数据从不同试验点与理想指标的灰色关联分析和平均净增产量与各项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两个层面加以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点的灰色关联度排序是:丽江玉龙县石头乡利苴(H5)>大理鹤庆县马场(H7)>丽江玉龙县鲁甸乡拉美荣(H6)>丽江玉龙县石鼓镇(H1)>丽江玉龙县巨甸镇德良(H3)>丽江古城区白沙乡高山所试验基地(H4)>丽江玉龙县巨甸镇金河(H2);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度排序是:有效氮>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有效钾>降雨量>海拔>p...
关键词:
环境因子 云南重楼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翠 康平德 杨丽云 汤王外 徐中志 袁理春 杨少华
在相同种植条件下,对来源于云南省23份云南重楼种源进行了物候期、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的观察、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的重楼生长物候期、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因地理来源不同有一定的差异;综合物候期、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的分析与评价,来自于鹤庆县马鞍山、玉龙县巨甸的重楼为优势种源,可作为今后良种选育的种质材料。
关键词:
云南重楼 种源 分析与评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翠 袁理春 杨丽英 徐中志 康平德 杨丽云
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及肥力条件下云南重楼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1700~3100 m海拔范围内,云南重楼的产量与海拔高度没有相关关系,但与土壤的类型、肥力和耕作水平有关系;云南重楼在经常翻用、有机质含量或速效肥力较高的壤土中生长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不同海拔、土壤类型及肥力对云南重楼质量没有影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桂生 马履一 贾忠奎 沈子初 迟明峰
【目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旨在阐明油松人工林抚育间伐24 a后形成的不同等级林隙间环境因子的差异,探讨林隙的形成对环境因子的影响以及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在油松人工纯林选择4种等级的林隙,即林隙直径和冠层平均树高(即林分平均高)之比分别为L-Ⅰ(0.75 H)、L-Ⅱ(1.00 H)和L-Ⅲ(1.25 H)(H为冠层均高)和对照(CK,林冠下),测量了生长旺季的环境因子(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林隙等级间和林隙内不同区域的环境因子的差异性以及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不同等级林隙间光合有效辐射和土壤温度均达到了显著差异(P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林隙大小 环境因子 林隙区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云 刘毓锦 胡雅丽 金珊
以1996—2015年云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趋势及关联因素为研究对象,先结合同期农民的收入增速与城乡收入比两个指标,得出1996—2004年和2005—2015年两个差异化特征阶段。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理论方法,对9个类型、26个影响因素与收入变化趋势进行关联度分析,从1996—2004和2005—2015两个演变区段的因素关联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影响因素差异性和阶段特征。通过两个演变区段的关联因素比较后发现:(1)个体/私营经济因素在农村社会中的活力显著提高,与农民收入关联度大幅增加;(2)村庄生活环境、生产条件的改善成为2005—2015年期间农民收入提高的最强关联因素;(3)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因素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联度明显降低。
关键词:
灰色系统理论 农民收入 云南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邹凌 赵培飞 李少明 戴敏 蒋亚莲 王丽花 田敏 杨志国 李绅崇 王继华
【目的】在滇池、洱海、抚仙湖、星云湖、阳宗海周边区域,农药与化肥使用量和种类的选择依据主要为经验。量化这些区域的土壤pH、阳离子交换容量(CEC)、质地(黏粒、粉粒、砂的组分)将有助化肥和农药的精确施用。【方法】对以上湖泊周边土壤随机取样249个,对土壤pH、CEC、质地进行量化、归类、比较并进行两两之间的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结果】各湖泊周边土壤pH、CEC、质地差异显著。黏粒组分与CEC呈正相关;粉粒、砂的组分分别与CEC呈负相关;黏粒组分权重最大,与CEC的回归方程解释变异最多,R~2=0.54。【结论】对于CEC和黏粒低的土壤,化肥和农药应"少量多次施",对于CEC和黏粒高的土壤应"相对集中施用"。相较洱海东部区域,其西部区域土壤砂与粉粒组分更大,表明在该区域,农药与化肥流失到水体的风险更大。黏粒组分作为权重最大的指标,可以更多地揭示土壤的差异并可以更准确地估算土壤CEC值。
关键词:
湖泊 pH CEC 质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贾建云 张俊祥 吴毅歆 王永云 毛自朝 何月秋
采用单孢分离方法,从云南省10个州(市)玉米灰斑病标本上分离到32个菌株,测定其抗紫外辐射能力和孢子大小,并利用SSR标记技术分析了菌株间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海拔2000~2300,1800~2000,1600~1800和1000~1600 m采集的菌株,紫外辐射量为7.5 KJ/m2辐照1 h后,分生孢子萌发率分别为89.96%、74.15%、66.99%和46.36%;分生孢子长度分别为58.92、54.68、55.69、52.37μm,宽度分别为9.11、7.82、7.13、6.54μm,长×宽为41.78~67.04μm×5.76~9.43μm,菌株采集地海拔与抗紫外辐射能力和分...
关键词:
玉米灰斑病 病菌 差异性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翠 谭敬菊 杨丽云 汤王外 康平德 杨少华
文章对不同繁殖方式、不同生长年限的云南重楼进行了生物量积累和营养分配研究。结果表明,1~8年生云南重楼根茎切段苗、实生苗生物量逐年递增,未有最高峰值。各营养器官折干率和营养分配高低顺序:根茎>叶>茎>须根。根茎干物质积累及全株总生物量积累分为3个生长阶段:缓慢期、增重快速期、增重加速期;叶、茎干物质积累可分为缓慢期、增重快速期、增重平缓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本英 宋维希 马玲 段志芬 蒋会兵 孙雪梅 黄玫 矣兵 汪云刚 王平盛
以勐海国家种质茶树资源圃中的121个云南茶树资源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茶叶中的没食子酸(GA)、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酸儿茶素(EGC)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含量。结果表明,GA含量变幅为0.210%~1.902%,平均0.834%,在茶树中含量较低。C含量变幅为0.069%~8.865%,平均1.916%;EC含量变幅为0.126%~2.865%,平均1.112%;EGC含量变幅为0.00%~3.709%,平均0.954%;ECG的含量变幅为0.739%~8.957%,平均4.063%;EGCG含量变幅为0...
关键词:
云南 茶树资源 没食子酸 儿茶素 差异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文清 尹宁 吕明 张皓东 王雨濛
生态补偿是协调经济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化解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矛盾的有效手段,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深远。基于云南省5个州市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分析了云南森林生态功能区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研究表明:大部分农户愿意为生态补偿付费,影响其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年龄、是否兼业、家庭人口数、非农收入比重、生态补偿重要性认知、森林经济效益是否比生态效益重要、生态环境满意度、政府是否对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政策执行信任度以及信息获取难易程度;其中年龄、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和信息获取难易程度对专业户支付意愿有重要影响,而家庭人口数、非农收入比重以及获得政府补偿的情况对兼业户支付意愿有重要影响;是否兼业、非农收入比重、对生态补偿了解程度以及信息获取难易程度对传统散户支付意愿影响较大;对政策执行的信任程度和产业发展程度对种植大户支付意愿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提出了完善政府农村就业服务职能,鼓励农户非农就业、创业;完善生态功能区环境教育体系和宣传制度建设,强化农户环保意识;强化政府职责及其政策推广、执行力度,构建综合、完善的生态补偿宣传媒介;制定并实施差异化的生态补偿措施等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佳维 陆邵明 杜力
住屋是乡愁记忆中的典型场所。如何认知住屋中的地域文化基因及其特征是其保护和传承的前提。现有少数民族民居研究侧重于共性的考察,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地域差异性、多样性。以怒江流域怒族民居为例,选取怒江州南部老姆登村与北部的秋那桶村的代表性怒族民居建筑,通过拓扑关系和空间整合度的空间句法手段深入分析,阐述在同一流域的少数民族民居建筑空间的地域差异性,并探寻其中的自然与文化的生成机制。研究的目的是为保留并传承多样性的少数民族记忆场所及基因提供思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凯博 吴楠 廖声熙 崔凯 贺圆 孙庆丰
【目的】研究了云南松木材结构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其木材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为重点,以地盘松[P.Yunnanensis var.pygmaea(Hsüeh)Hsüeh]、细叶云南松(P.yunnanensis var.tenuifolia Cheng et Law)、高山松(P.densata Mast.)和思茅松[P.Kesiya var.langbianensis(A.Chev.)Gaussen]为对比材料,对其木材微观解
关键词:
云南松 近缘种 木材构造 环境因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谊寒 张晨东 焦芳婵 肖炳光 卢秀萍 宋玉川 屈生彬
通过对古巴哈瓦那及云南省8个地区(潞西、瑞丽、陇川、腾冲、潞江、梁河、盈江和景洪)5~9月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月平均相对湿度和月平均降雨量等主要气候因子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潞江与古巴哈瓦那气候条件较相似,为雪茄外包皮烟种植的适宜气候区。
关键词:
雪茄外包皮烟 适宜气候区域 模糊聚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符明联 原小燕 汪铭 凌青 杨进成 贺斌 彭识 文和明 杨和团 李根泽
为配合杂交油菜品种的推广应用,集成云南杂交油菜配套栽培技术,组织了云南省5个不同生态产区,开展杂交油菜种植密度、施肥量以及施肥方法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地区、种植密度及磷肥用量3个因素极显著影响小区产量,同时各地区油菜产量与种植密度、氮肥用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种植密度和磷肥用量有助于提高小区产量,但是过大的种植密度和磷肥用量有降低小区产量的趋势。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出各地区的最优处理组合。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肥料用量 种植密度 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彩艳 张乃明 姜蓉 汪泰 刘源
本文以云南省三七主要种植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采自云南三七主要种植区的67个土壤样品进行主要养分含量测定和统计分析,探讨研究区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的差异,并采用单项指数和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肥力现状进行评价,以期为三七科学合理施肥,优质丰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云南省三七主要种植区土壤p H平均值为6.37,土壤有机质、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0.13 g/kg、213.65 mg/kg、41.69 mg/kg、290.99 mg/kg、47.98 mg/kg;土壤p H以中性偏酸性为主,有机质含量丰富,碱解氮、速效磷和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