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96)
- 2023(11719)
- 2022(10468)
- 2021(9867)
- 2020(8451)
- 2019(19529)
- 2018(19463)
- 2017(37372)
- 2016(20833)
- 2015(23100)
- 2014(23157)
- 2013(22757)
- 2012(20806)
- 2011(18641)
- 2010(18394)
- 2009(16709)
- 2008(16077)
- 2007(13779)
- 2006(11711)
- 2005(9996)
- 学科
- 济(78119)
- 经济(78037)
- 管理(56792)
- 业(54416)
- 企(46091)
- 企业(46091)
- 方法(41705)
- 数学(36753)
- 数学方法(36184)
- 学(20791)
- 农(19133)
- 财(18915)
- 中国(18329)
- 业经(16187)
- 地方(14603)
- 理论(14012)
- 农业(12839)
- 技术(12820)
- 务(12792)
- 贸(12749)
- 贸易(12742)
- 财务(12724)
- 财务管理(12704)
- 和(12602)
- 制(12590)
- 易(12374)
- 企业财务(12121)
- 环境(11924)
- 划(10917)
- 银(10758)
- 机构
- 大学(291520)
- 学院(289935)
- 管理(113816)
- 济(105523)
- 经济(103144)
- 理学(100431)
- 理学院(99212)
- 研究(97678)
- 管理学(96941)
- 管理学院(96437)
- 中国(68188)
- 科学(67860)
- 京(61567)
- 农(57096)
- 业大(51334)
- 所(51009)
- 研究所(47499)
- 财(46664)
- 农业(45736)
- 中心(43472)
- 江(40401)
- 财经(38688)
- 北京(38153)
- 范(37570)
- 师范(37043)
- 经(35316)
- 院(35244)
- 州(33250)
- 技术(33032)
- 经济学(30748)
- 基金
- 项目(211557)
- 科学(164765)
- 基金(153578)
- 研究(145314)
- 家(137503)
- 国家(136445)
- 科学基金(115604)
- 社会(88274)
- 省(84581)
- 社会科(83590)
- 社会科学(83566)
- 基金项目(82059)
- 自然(80493)
- 自然科(78689)
- 自然科学(78671)
- 自然科学基金(77189)
- 划(71966)
- 教育(67145)
- 资助(64187)
- 编号(57549)
- 重点(47893)
- 成果(45934)
- 部(45217)
- 创(44227)
- 发(44132)
- 计划(42569)
- 科研(41852)
- 创新(41270)
- 课题(40201)
- 大学(38664)
- 期刊
- 济(106614)
- 经济(106614)
- 研究(77076)
- 学报(57841)
- 农(51427)
- 中国(50239)
- 科学(49500)
- 大学(41105)
- 管理(40123)
- 学学(39222)
- 农业(35693)
- 财(33850)
- 教育(30341)
- 技术(24115)
- 融(19654)
- 金融(19654)
- 业(19014)
- 财经(17974)
- 业经(17511)
- 经济研究(17214)
- 科技(15988)
- 业大(15832)
- 经(15166)
- 版(15107)
- 图书(14618)
- 问题(13922)
- 理论(13747)
- 技术经济(13678)
- 林业(13335)
- 统计(13044)
共检索到397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同科 曹云者 马丽敏 孙祖琰 王运华
选择 4 9个全国主产区玉米基因型 ,在水培条件下进行缺锌胁迫适应性研究 ,计算其缺锌和正常供锌水平下生物产量的比值 ,即为玉米锌效率系数。提出该系数≤ 0 5为锌低效 ,即对缺锌敏感基因型 ;0 5~ 0 9之间为锌效率中等 ,即对缺锌中度敏感基因型 ;≥ 0 9为锌高效 ,即对缺锌不敏感基因型。这一概念可以较好地反映生产实际。研究发现 ,缺锌时玉米的根生长几乎不受影响 ,表现为根 /冠值高于锌供应正常时根 /冠值。同时 ,锌敏感基因型缺锌时根 /冠值高于锌不敏感基因型
关键词:
玉米 基因型 锌胁迫 适应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同科 曹云者 王运华 孙祖琰
在水培缺锌与供锌条件下,用不同玉米基因型研究根分泌物之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玉米苗期的不同生长期,不同基因型在缺锌胁迫下根分泌物中K~+、氨基酸、糖类、酚类化合物出现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说明缺锌破坏了细胞原生质膜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说明,分泌物增加可能是锌营养缺乏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关键词:
锌胁迫 玉米基因型 根分泌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德华 贺立源 李建生 刘武定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 ,研究了对酸性土壤反应不同的玉米基因型根系对铝毒胁迫反应的差异。耐铝基因型具有苏木精着色程度较低、种子根相对伸长率和TTC相对还原强度以及根系相对生物量较高的共同特点。种子根相对伸长率、苏木精染色指数及根系TTC相对还原强度与植株的耐铝性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关键词:
玉米 铝胁迫 根系反应 基因型差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景安 柴娜 梁晓华
为探索缺锌导致玉米生长受抑和体内激素代谢的关系,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供锌水平下,玉米体内的色氨酸、IAA、GA3、GA4和ABA含量变化,并在缺锌处理一段时间后施用色氨酸或IAA检验其对缺锌症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锌与低锌均使玉米体内的色氨酸和IAA含量降低,敏感基因型比非敏感基因型降低的更多,同时IAA由地上部向根部的运输受阻;缺锌早期非敏感基因型茎叶的ABA和GA4的含量升高,而敏感基因型则降低,这与调节它们的抗性大小和代偿性生长有关。在同一时期缺锌,不同基因型玉米GA3含量均升高;色氨酸与IAA对敏感基因型玉米的缺锌症状有一定的恢复作用,但对非敏感基因型玉米的缺锌则没有恢复作用。缺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刚 杨习文 田霄鸿 曹翠玲 李生秀
采用砂培试验方法,在缺锌条件下对35个玉米基因型的缺锌敏感性及相关影响因子进行了比较和评价。根据培养试验中玉米幼苗叶片缺锌症状出现的严重程度和时间早晚,将供试玉米基因型划分为缺锌敏感型、中等敏感型和非敏感型3种类型。对10个缺锌敏感型和非敏感型玉米基因型进行比较发现,外界缺锌对玉米幼苗期的生物量影响不大,敏感型玉米基因型仅仅从外观上显示出缺锌症状。缺锌能显著降低缺锌敏感型玉米基因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而对非敏感型玉米基因型的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小。缺锌敏感型玉米基因型的根冠比普遍较大,其根冠比均大于1,而非敏感型玉米基因型的根冠比却等于或小于1。缺锌敏感型玉米基因型种子中P/Zn较高,非敏感型玉米基...
关键词:
玉米 基因型 缺锌敏感性 磷锌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成广雷 张海娇 赵久然 刘春阁 王元东 王晓光 王荣焕 陈传永 徐田军
【目的】了解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在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的生活力及生理变化规律,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的耐贮性做出客观评价,为玉米种子耐贮性生理生化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目前主栽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农大108、先玉335、正大619、京科968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供试材料的初始含水量、活力水平及相关生理指标。将供试材料的种子含水量回湿至14%,在种子含水量14%和贮藏温度35℃(14%&35℃)的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贮藏一年时间,每月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电导率、MDA浓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脱氢酶活性。采用砂培法进行发芽试验,用DDS-ⅡA型电导率仪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台萃 武泰存 王景安
通过溶液培养的方法,以京冬8号、临远7069为材料,研究了缺锰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供锰浓度为0.001 μmol/L时对两品种茎叶干重影响明显不同,京冬8号显著降低,而临远7069却显著升高;两品种在完全缺锰时的叶绿素含量均比低锰时显著升高;缺锰、低锰抑制了京冬8号NO3--N的吸收,但对临远7069无显著影响;缺锰胁迫对两品种的碳氮代谢影响各不相同,对临远7069的影响主要是抑制糖合成氨基酸的过程,对京冬8号的影响主要是抑制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关键词:
缺Mn胁迫 小麦 生理效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同科 王运华
研究了4个对锌缺乏敏感程度不同的玉米基因型磷锌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锌胁迫条件下各玉米基因型敏感程度不同,不同磷水平对各基因型锌吸收产生不同的影响。与之相同,锌的用量也对不同基因型磷的吸收产生不同影响。不同玉米基因型在苗期和大喇叭口期植株体内磷和锌的浓度变化揭示了基因型间对锌、磷吸收、运输及再利用程度的差异
关键词:
玉米 基因型 磷 锌 吸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章爱群 徐东生 崔雪梅 赵丽艳
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耐低磷玉米幼苗对缺锌胁迫的适应性差异。结果表明,低磷敏感基因型在缺锌时植株各部位锌含量和吸收量显著下降,且变幅均明显高于耐低磷基因型。缺锌处理影响玉米幼苗的磷含量,低磷敏感基因型地上部磷含量较对照显著上升,根系磷含量变幅不大;耐低磷基因型地上部磷含量变幅较小,根系磷含量则显著下降。低磷敏感基因型在缺锌时地上部磷利用率显著下降,根系磷利用率无明显变化,而耐低磷基因型的变化情况正好相反,根系磷利用率受影响的程度大于地上部。
关键词:
玉米 耐低磷 基因型 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田仓 吴龙龙 张露 黄晶 朱练峰 虞轶俊 张均华 武美燕 曹小闯 金千瑜
【目的】阐明不同磷水平和水分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生长发育、磷吸收利用的影响及其适应性调控机制,以期为进一步挖掘利用抗逆基因选育水稻新品种,提高稻田水磷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常规粳稻(Nipponbare,Nip)、籼稻(Kasalath,Kas)和旱稻502 (Upland rice,U502) 3种不同基因型水稻为供试材料,采用水培培养法对比分析了不同磷水平和水分胁迫对水稻干物质积累、磷吸收、氧化损伤水平、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磷水平相比,低磷胁迫显著抑制了不同基因型水稻(Nip、Kas和U502)生物量和磷吸收累积量,增加水稻根系和叶片氧化损伤水平,且水分胁迫进一步加剧了低磷对Nip和Kas水稻的抑制作用;但是水分胁迫对U502水稻生物量无显著影响。相反,低磷胁迫显著提高了Nip、U502和Kas水稻根系和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且Nip和U502水稻可通过增加根系磷含量和磷分配比例增强其低磷胁迫适应能力,而Kas水稻可通过提高其根系生物量和根冠比提高磷吸收利用能力。同时,不同基因型水稻均可通过提高根系和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如脯氨酸、花青素)和抗氧化酶(如SOD、POD和CAT)活性来提高其抗水分和低磷胁迫能力。【结论】水稻可通过增加根系吸收或吸收后再分配策略、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其低磷和水分胁迫胁迫适应能力,且不同水稻品种间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天笑 白小刚 何茜 胡冰 曾炳山 陆钊华
【目的】探究不同黑木相思基因型对缺氮胁迫的生长、生理生化响应,为黑木相思优良抗逆早期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4个黑木相思基因型(F1、SR3、SR14和SR17)幼苗为对象,以改良霍格兰营养液为基础,利用砂培盆栽试验方法,设置CK (16 mmol·L~(-1) N素)和-N (0 mmol·L~(-1) N素)两个氮水平,探究氮缺乏对4个黑木相思基因型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并用主成分分析结合隶属函数进行耐低氮能力综合评价。【结果】缺氮条件下,4个黑木相思基因型幼苗的苗高、地径、地上部干质量和全株干质量均被抑制,地上部分干质量和全株干质量降幅最小的基因型是F1,最大的是SR17;根干质量除F1提升外其余基因型均呈下降趋势;全株的氮素积累量均显著降低,其中F1基因型的降幅最小,降低了39%,SR17降幅最大,降低了58.2%。缺氮下4个基因型的根冠比均显著升高,根系中氮素积累量占全株比均较CK升高;而叶绿素a(Chla)含量、叶绿素b(Chlb)含量、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和叶绿素a+b(Chla+b)含量均显著降低;4个基因型的净光合速率(P_n)均显著降低,气孔导度(G_s)均呈下降趋势,胞间CO_2浓度(C_i)均显著上升,气孔限制值(L_S)下降,这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其中SR17的P_n降幅最大,降低了76.8%;缺氮下SR17的F_v/F_m显著降低,并且低于0.8,而其他基因型无影响,F_v′/F_m′在F1、SR3和SR17均显著降低,而SR14无显著差异。缺氮下4个基因型的POD、CAT和SOD活性均显著提高,MDA含量也显著升高;通过对20个生长、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结合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综合评价值,4个基因型对缺氮胁迫的适应能力排序为F1>SR3>SR14>SR17。【结论】缺氮胁迫下,4个黑木相思基因型幼苗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全株氮素积累量显著降低,光合色素含量降低、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缺氮会提高抗氧化相关酶,但过量的活性氧仍给膜脂带来损害;F1耐低氮能力最强,胁迫对其影响较小,而SR17耐低氮能力最弱,表现在光合速率和全株氮素积累量降幅最大,幼苗PSII中心受损程度较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宣宁 柳絮 张华 陈高 刘国霞 边斐 姚方印
【目的】ZmAN14是玉米A20/AN1型锌指蛋白基因家族成员,该家族在水稻中广泛参与非生物胁迫应答。通过分析玉米旱21(H21)及转ZmAN14烟草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情况,为玉米ZmAN14及其家族的功能和分子机制的全面解析提供新信息。【方法】通过对ZmAN14进行序列分析,发现其属于玉米A20/AN1型锌指蛋白基因家族。以玉米自交系H21为研究材料,在三叶期时对其进行非生物胁迫和ABA诱导处理,0、1、3、6、12和24 h时取整株样品,同时在玉米不同生长期取根、茎、叶、胚芽鞘、雌蕊、雄蕊、花丝、苞叶等不同组织样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ZmAN14的组织表达谱和非生物胁迫及ABA...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秀玲 赵明 王启现 李连禄 王美云
为了探讨玉米不同基因型和杂种优势在气孔及蒸腾上的特征,对3个高产杂交种(农大108、农大103和中原单32)及其所有亲本进行了气孔形态、气孔频率和叶温差的观察与测量。结果表明,3个玉米杂交种在气孔特征及叶温上都表现出显著的杂种优势,其中农大108和农大103的杂交种气孔长度都表现正向超亲,杂种优势率分别为10.55%和9.30%,但气孔频率为负向超亲(杂种优势率分别为39.25%和20.43%);中原单32的杂交种在气孔长度和气孔频率都表现正向超亲,杂种优势率分别为9.47%和16.48%;但从3个杂交种组合均值看,气孔长度为正向超亲,气孔频率为负向超亲。3个玉米杂交种的叶温差都表现正向超亲。...
关键词:
玉米 气孔特征 叶温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丽梅 贺立源 李建生 徐尚忠
采用盆栽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耐低磷特性的5个玉米自交系在生长过程中苗期、拔节期、孕穗期和吐丝期的磷营养特性。结果表明,在玉米苗期和拔节期,磷吸收效率是决定耐低磷特性的主要变异来源,低磷胁迫下,耐低磷自交系99180和99239植株相对吸磷量均显著高于敏感自交系99152。孕穗期,玉米自交系耐低磷特性主要体现在上部叶磷累积量较高,能保证玉米后期正常生长发育。吐丝期,耐低磷自交系99180和99239即使在低磷胁迫下,磷吸收效率和再分配效率仍明显高于敏感自交系99152。不同耐低磷自交系的磷营养特征也存在差异,99239主要表现为吸收效率较高,而99180则表现出更强的再分配能力。
关键词:
玉米 基因型 耐低磷 营养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