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46)
2023(3125)
2022(2907)
2021(2684)
2020(2545)
2019(6016)
2018(5914)
2017(10663)
2016(6591)
2015(7313)
2014(7412)
2013(7062)
2012(6505)
2011(5959)
2010(5913)
2009(5522)
2008(5329)
2007(4619)
2006(3932)
2005(3315)
作者
(23271)
(19669)
(19324)
(18246)
(12272)
(9693)
(8757)
(8113)
(7194)
(7005)
(6639)
(6599)
(6458)
(6348)
(6345)
(6319)
(5976)
(5769)
(5568)
(5551)
(5272)
(5048)
(4823)
(4668)
(4491)
(4405)
(4377)
(4298)
(4288)
(4106)
学科
(25886)
经济(25874)
方法(17480)
数学(16376)
数学方法(16016)
管理(15479)
(14166)
(12661)
企业(12661)
(7903)
(4681)
(4538)
中国(4322)
理论(4171)
地方(4008)
环境(3869)
业经(3728)
(3558)
技术(3459)
(3257)
(3118)
财务(3098)
财务管理(3090)
农业(3079)
企业财务(2930)
(2767)
贸易(2765)
(2733)
(2672)
生态(2647)
机构
学院(92661)
大学(92638)
研究(35019)
管理(32552)
(29448)
理学(28992)
科学(28979)
经济(28760)
(28632)
理学院(28583)
管理学(27457)
管理学院(27327)
农业(23467)
中国(22817)
业大(22811)
(20868)
(19921)
研究所(19868)
农业大学(15295)
中心(15255)
(14945)
实验(14293)
(14164)
(13790)
实验室(13772)
技术(13317)
(13220)
重点(13074)
(12530)
科学院(12305)
基金
项目(72093)
科学(54308)
基金(50819)
(48913)
国家(48601)
研究(41706)
科学基金(39255)
(31628)
自然(30338)
自然科(29702)
自然科学(29693)
自然科学基金(29089)
(27125)
基金项目(26585)
社会(23332)
资助(22451)
社会科(22128)
社会科学(22117)
教育(20020)
计划(19076)
科技(18363)
重点(17417)
科研(15158)
(15057)
(14979)
编号(14803)
(14242)
创新(14141)
专项(14020)
(13337)
期刊
学报(27143)
(26382)
经济(26382)
(25338)
科学(20705)
研究(18727)
中国(17705)
大学(17561)
农业(17143)
学学(17108)
管理(11189)
(10435)
技术(8877)
(8567)
业大(8265)
统计(8083)
教育(7809)
(7317)
农业大学(6936)
决策(6844)
科技(6503)
林业(6258)
中国农业(6192)
(6177)
技术经济(5416)
自然(5220)
资源(5054)
自然科(4354)
自然科学(4354)
财经(4231)
共检索到123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刚  杨习文  田霄鸿  曹翠玲  李生秀  
采用砂培试验方法,在缺锌条件下对35个玉米基因型的缺锌敏感性及相关影响因子进行了比较和评价。根据培养试验中玉米幼苗叶片缺锌症状出现的严重程度和时间早晚,将供试玉米基因型划分为缺锌敏感型、中等敏感型和非敏感型3种类型。对10个缺锌敏感型和非敏感型玉米基因型进行比较发现,外界缺锌对玉米幼苗期的生物量影响不大,敏感型玉米基因型仅仅从外观上显示出缺锌症状。缺锌能显著降低缺锌敏感型玉米基因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而对非敏感型玉米基因型的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小。缺锌敏感型玉米基因型的根冠比普遍较大,其根冠比均大于1,而非敏感型玉米基因型的根冠比却等于或小于1。缺锌敏感型玉米基因型种子中P/Zn较高,非敏感型玉米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刚  杨习文  田霄鸿  李生秀  
采用砂培试验研究了不同小麦基因型对施锌的反应。通过比较小麦幼苗根冠比的大小(是否大于1),以及根据培养过程中植株的生长表现,将供试的25种小麦基因型划分为两类:即缺Zn敏感型和非敏感型。结果还表明,供Zn可以促进小麦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均较大幅度提高了叶绿素SPAD值(25个小麦基因型中18个的增幅都超过10%),而根冠比则相对保持稳定。小麦种子中的锌含量、幼苗根冠比与小麦叶片叶绿素SPAD值之间均无显著性相关关系。由于地上部积累了较高浓度的Zn,缺Zn非敏感型可有效减轻缺Zn对其造成的危害。非敏感型与敏感型相比较,缺Zn条件下地上部和根系锌含量平均值分别高出96.6%和28.8%,而在供Zn...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欧阳西荣  官春云  Kenk W.M.Hilhorst  
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对水分环境十分敏感 ,低活力种子比高活力种子更敏感 .水分环境影响玉米种子吸收水分的速度 .不同水分条件下玉米种子发芽速度有显著差异 ,胚根伸长最早的在吸水 30 h左右 ,种子发芽最迟的在吸水 90 h以后 ,且发芽率显著下降 ;胚根伸长时的种子含水量在 30 %~ 6 5 %内变化 .发芽 3~ 7d的幼苗长度与发芽过程中胚的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 ,芽的生长比根的生长对水分更敏感 .玉米种子在水分过多的环境中发芽 ,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 ,淀粉酶活性显著下降 ,酶活动平衡受到严重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玉玲  刘华山  台国琴  王德琴  黄绍华  
对S22、478、489自交系及其单交、回交、自交后代共16个基因型的种子发芽和幼苗特性研究表明:①S22(深色)、S22(中色)、及(S22×489)自交和回交后代各项指标均较差,且物质运转率低;S22(浅色)与478相比,发芽率较高,但发芽较慢。②单交种的种子发芽和幼苗特性均随着杂种优势的产生而显著提高,自交、回交后代又随杂种优势的衰退而明显降低。③种子发芽及幼苗特性与粒色有关,受母本胞质基因的影响。④S22的种子发芽和出苗特性可以通过后代选择予以改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景安  柴娜  梁晓华  
为探索缺锌导致玉米生长受抑和体内激素代谢的关系,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供锌水平下,玉米体内的色氨酸、IAA、GA3、GA4和ABA含量变化,并在缺锌处理一段时间后施用色氨酸或IAA检验其对缺锌症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锌与低锌均使玉米体内的色氨酸和IAA含量降低,敏感基因型比非敏感基因型降低的更多,同时IAA由地上部向根部的运输受阻;缺锌早期非敏感基因型茎叶的ABA和GA4的含量升高,而敏感基因型则降低,这与调节它们的抗性大小和代偿性生长有关。在同一时期缺锌,不同基因型玉米GA3含量均升高;色氨酸与IAA对敏感基因型玉米的缺锌症状有一定的恢复作用,但对非敏感基因型玉米的缺锌则没有恢复作用。缺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同科  曹云者  马丽敏  孙祖琰  王运华  
选择 4 9个全国主产区玉米基因型 ,在水培条件下进行缺锌胁迫适应性研究 ,计算其缺锌和正常供锌水平下生物产量的比值 ,即为玉米锌效率系数。提出该系数≤ 0 5为锌低效 ,即对缺锌敏感基因型 ;0 5~ 0 9之间为锌效率中等 ,即对缺锌中度敏感基因型 ;≥ 0 9为锌高效 ,即对缺锌不敏感基因型。这一概念可以较好地反映生产实际。研究发现 ,缺锌时玉米的根生长几乎不受影响 ,表现为根 /冠值高于锌供应正常时根 /冠值。同时 ,锌敏感基因型缺锌时根 /冠值高于锌不敏感基因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同科  王运华  
研究了4个对锌缺乏敏感程度不同的玉米基因型磷锌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锌胁迫条件下各玉米基因型敏感程度不同,不同磷水平对各基因型锌吸收产生不同的影响。与之相同,锌的用量也对不同基因型磷的吸收产生不同影响。不同玉米基因型在苗期和大喇叭口期植株体内磷和锌的浓度变化揭示了基因型间对锌、磷吸收、运输及再利用程度的差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毅  孙美玲  程娟娟  吴文佳  程昕昕  刘正  
采用砂培培养的方法,以16个玉米杂交种为供试材料,研究粒重、籽粒中贮存的氮磷钾养分含量和贮量对干物质及养分在苗期玉米根、茎、叶中的分配和养分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养分贮量与苗期无外源养分供应(对照)条件下玉米根、茎、叶的生物量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氮贮量与叶片生物量的相关关系除外)。与对照相比,供应外源养分提高了苗期玉米的生物量,但明显降低了其根冠比,且在降低根、茎、叶生物量的变异系数的同时,明显提高了根冠比的极差和变异系数(二者的增高幅度分别高达80.8%和118.2%)。供应外源养分对提高苗期玉米的植株及其根、茎、叶钾含量的效应较氮和磷含量明显,但却明显降低钾含量的变异系数,并以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新梅  张晓东  韩立新  陈耀锋  
为了研究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的培养特性,选取19个玉米自交系(属于5个杂种优势类群)为试验材料,以授粉后10~12 d的玉米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基因型和培养基对玉米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均能通过幼胚愈伤诱导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其中11个自交系的愈伤组织能分化获得再生植株。Reid、旅大红骨和其他种质3个杂种优势类群中的B73、黄C、478,综31,178、501、先早17、旱21等8个自交系具有较好的幼胚培养特性和植株再生特性,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且愈伤整齐、大小适中、植株再生率高,适宜作为受体材料进行遗传转化。幼胚在附加4 mg/L 2,4-D且去掉水解酪蛋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文学  曹崇文  
The drying experiments of corn in three types of dryer were carried out, breakage susceptibility of corn was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related to temperature and velocity of air,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of corn, as well as the cooling methods. The temperature was the most remarkable eff...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同科  曹云者  王运华  孙祖琰  
在水培缺锌与供锌条件下,用不同玉米基因型研究根分泌物之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玉米苗期的不同生长期,不同基因型在缺锌胁迫下根分泌物中K~+、氨基酸、糖类、酚类化合物出现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说明缺锌破坏了细胞原生质膜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说明,分泌物增加可能是锌营养缺乏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斌  胡笑涛  王文娥  马黎华  周始威  
【目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对不同处理玉米茎流进行精准预测,为推算玉米蒸腾耗水量以及制定合理的灌水方案提供新思路。【方法】试验研究对象为夏玉米,品种为西农985。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交替沟灌高水处理(alternate furrow irrigation,AFI1)、交替沟灌低水处理(alternate furrow irrigation,AFI2)和常规沟灌处理(conventional furrow irrigation,CFI)。AFI1、AFI2每次灌水量为CFI灌水量的2/3和1/2。利用通径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红  谢树章  林清  雷开荣  邱正高  张亚勤  王楠  周幼昆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基因型的玉米幼胚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实验,从49份玉米自交系材料中筛选出了5个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的自交系,其中,K6-64,K6-39,DL283-1诱导出的Ⅱ型胚性愈伤,具有很强的长期继代能力和再生能力,适宜作为转化受体材料进行遗传转化研究。对玉米幼胚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1.5~2.0 mg/L 2,4-D能够较好的诱导玉米幼胚产生胚性愈伤组织。一定浓度的6-BA和KT都能够较好的促进玉米愈伤组织分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静丽  关小康  崔静宇  丁超明  杨明达  刘影  王怀苹  李玉华  王同朝  
为了探究调亏灌溉诱导作物补偿效应的机制,采用桶栽试验,以玉米杂交1代(F1)及其父母本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充分供水和连续3次干旱复水2个处理,研究连续干旱复水对夏玉米苗期根冠关系及根冠补偿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干旱复水显著抑制了父本总生物量的积累,与正常供水(对照)相比降低19. 9%,但对F1和母本总生物量积累无显著影响;初次与第2次干旱复水后母本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大于地下部,第3次干旱复水后干物质向地下部分配的比例增加; 3次干旱复水父本均表现为地下部干物质积累大于地上部; 3次干旱复水后父、母本根冠比较对照分别提高33. 2%,5. 8%,F1在3次干旱复水过程中根冠比均低于对照,第3次干旱复水后根冠比较对照降低7. 3%。3次干旱复水后,F1冠层生长补偿能力显著增加,根系生长补偿无显著变化,两亲本冠层与根系生长补偿能力同步显著降低。可见,对玉米杂交种而言,苗期进行连续多次干旱复水锻炼能促进其地上生长补偿,大田栽培中可利用此原理提高苗期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增强抗旱能力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杰  朱新杰  王后苗  尹双义  杨小艺  孙辉  李鹏程  徐辰武  
[目的]氯酸盐耐性是鉴定植物氮吸收效率的有效手段,本文旨在探究不同浓度氯酸盐处理对苗期玉米表型、酶活性以及矿质营养元素吸收等方面的影响,并筛选氯酸盐耐性存在差异的自交系。[方法]以6个国内常用玉米自交系Mo17、Dan340、Wu312、Y53、Ye478和B73为研究材料,在温室进行水培试验,分别设置4 mmol·L~(-1) KNO_3处理(CK)、2 mmol·L~(-1) KClO_3处理(T1)和4 mmol·L~(-1) KClO_3处理(T2),持续处理1周后,测定玉米苗期的表型性状、叶片酶活性以及地上部和根系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氯酸盐处理对玉米自交系表型各个性状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株高、叶长、SPAD值和地上部干质量4个性状变化最为明显,平均降幅分别为38.96%、37.93%、55.85%和31.58%;而对玉米自交系酶活性影响表现为可溶性蛋白含量(Cpr)显著增加,谷氨酸合成酶活性(GOGAT)显著下降;氯酸盐处理抑制玉米对氮和锌的吸收。[结论]株高、叶长、SPAD值和地上部干质量对氯酸盐处理的响应可以作为筛选氯酸盐耐性自交系的指标。以地上部干质量对氯酸盐处理的响应为筛选指标,B73、Y53和Wu312为氯酸盐敏感性材料,Mo17、Ye478和Dan340为氯酸盐耐性材料。本研究为玉米氮吸收的表型鉴定提供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