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65)
2023(7243)
2022(6101)
2021(5538)
2020(4743)
2019(10429)
2018(9977)
2017(18308)
2016(10451)
2015(11318)
2014(11023)
2013(10567)
2012(9913)
2011(9015)
2010(8691)
2009(8156)
2008(8049)
2007(6958)
2006(6097)
2005(5478)
作者
(34256)
(29103)
(28873)
(27153)
(18190)
(14311)
(12734)
(11573)
(10955)
(10146)
(10024)
(9588)
(9517)
(9294)
(9155)
(9143)
(8742)
(8592)
(8336)
(8205)
(7770)
(7083)
(6903)
(6661)
(6591)
(6514)
(6391)
(6294)
(6083)
(6033)
学科
(35137)
经济(35058)
管理(27664)
(26909)
(20291)
企业(20291)
方法(15421)
数学(13671)
数学方法(13548)
(12215)
(11537)
(10285)
中国(9703)
(9072)
(8658)
贸易(8657)
(8446)
业经(8276)
农业(8131)
环境(6453)
(6159)
技术(6132)
土地(6120)
银行(6113)
(6028)
地方(6009)
(5872)
财务(5863)
财务管理(5852)
(5819)
机构
大学(150239)
学院(149325)
研究(56424)
(56091)
经济(54976)
管理(53119)
理学(46664)
理学院(46042)
管理学(45120)
管理学院(44872)
(42413)
中国(40605)
科学(40373)
农业(34241)
业大(33012)
(32167)
(31587)
研究所(29536)
中心(24903)
(24804)
农业大学(22985)
(21783)
(20216)
(20144)
财经(20013)
北京(19864)
科学院(18787)
(18485)
(18265)
师范(18099)
基金
项目(110801)
科学(84671)
基金(80538)
(76405)
国家(75765)
研究(69947)
科学基金(61571)
社会(44151)
自然(43687)
基金项目(43521)
(43197)
自然科(42649)
自然科学(42631)
自然科学基金(41914)
社会科(41671)
社会科学(41661)
(38133)
资助(31761)
教育(31031)
重点(25908)
编号(25536)
计划(24853)
(23576)
(23417)
(23239)
科技(23036)
科研(22322)
创新(21892)
(21225)
(20703)
期刊
(57511)
经济(57511)
学报(38570)
(37807)
研究(36366)
科学(31361)
中国(29599)
大学(27112)
学学(26325)
农业(25504)
(18160)
管理(16769)
(14367)
业大(11873)
(11499)
金融(11499)
业经(10285)
教育(10237)
(10001)
农业大学(9924)
财经(9753)
经济研究(9377)
科技(8950)
技术(8686)
林业(8627)
(8278)
资源(8271)
问题(8066)
中国农业(7152)
自然(6962)
共检索到209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显龙  苏华  李永庚  汤洁  
为研究草原牧鸡在不同密度和距鸡舍不同距离对沙草地养分的影响,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研究站草原牧鸡试验平台为依托,测试样地的土壤容重、pH值、铵态氮、硝态氮、全氮、有机质及速效磷等7项理化指标。测定的数据经过Excel处理后,采用SPSS 18.0软件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方法对土壤7项理化指标的显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放牧密度和距鸡舍不同距离土壤容重低于对照,放牧密度的处理间土壤容重差异不显著,但距离对土壤容重有显著影响;pH值始终在9.0~9.5之间,放牧密度和距离对pH值没有显著影响;草原牧鸡显著增加了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全氮、有机质及速效磷的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明宇   吴波   乌云塔娜   路伟伟  
【目的】研究不同初植密度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长、健康状况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旨在筛选适宜的初植密度,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高效培育与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科尔沁沙地43年生樟子松人工林为对象,研究12个不同初植密度(417~10 000株/hm~2)下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状况(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单株材积、林分蓄积量、冠形、干形)与健康状况(病级、感病指数)及土壤化学性质(p H和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变化,分析初植密度与樟子松人工林生长和健康状况及土壤化学性质间的相关性,采用冗余分析研究土壤化学性质对林分生长和健康状况的影响,并依据土壤化学性质对不同初植密度处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初植密度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长、健康状况及土壤化学性质均有极显著影响(P<0.001)。随着初植密度的增加,樟子松人工林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和存活率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枝下高、冠形、病级和感病指数呈上升趋势,树高以及林分蓄积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初植密度为1 667~2 500株/hm~2时,樟子松人工林的感病指数、存活率和林分蓄积量表现较优。(2)随着初植密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p H值整体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初植密度与樟子松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枝下高、冠形、病级和感病指数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 H值及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4)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化学性质对林分生长和健康指标变异的解释率之和为68.43%,土壤有效磷是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子;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当初植密度分别为1 667和2 500株/hm~2时,土壤化学性质指标综合得分较高,说明其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结论】初植密度与樟子松人工林林分生长、健康状况及土壤化学性质密切相关,樟子松造林适宜采用中等初植密度(1 667~2 500株/hm~2)。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淑强  胡直友  李兆方  
对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地植物和土壤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年强度放牧使土壤的全氮含量和草地的组成和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牧草产量下降17.1%,草地主要种红三叶的重要值降低了33.8%,均质度系数增加51.1%,土壤的氮磷比升高1.3。轻度放牧使草地全氮含量降低0.096%,红三叶的均质度系数增加21.0%。中度放牧并未使草地牧草产量和红三叶的重要值降低,同时使草地红三叶均质度系数保持在远低于1.0水平以下,但使土壤全氮含量下降0.085%。根据以上结果,中度放牧是保持草地持续高产的最好的放牧管理选择。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碧颖  王毅  刘苗  曾涛  
为了探究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对高寒草地的影响,2016年在三江源高寒草原选取4个不同高原鼠兔密度梯度的采样点取样,分别对植被群落特征、地上地下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与高原鼠兔密度梯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植被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整体上随鼠兔密度的增加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但适量的高原鼠兔能够改变草甸植物群落的组成。2)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都随着高原鼠兔密度的增加而减少,但其根茎比整体随高原鼠兔种群密度梯度呈逐渐升高的趋势。3)不同土壤属性及其在不同土壤深度上对鼠兔种群密度梯度的响应差异显著,在0–20 cm的土壤中,多数土壤属性值随鼠兔种群密度梯度的增加呈现波动状递减趋势;无鼠兔采样点与高密度和低密度鼠兔采样点的土壤属性整体上差异显著,而与中密度鼠兔采样点的土壤属性值趋于近似。4)通过对所有采集的土壤性质指标与根茎比做热度图分析,发现土壤因子是影响植物根茎比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适度的高原鼠兔密度能够改变草原的植物群落结构,改善土壤营养,为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刚  赵学勇  张铜会  苏延桂  
The properties and changes of rhizosphere soil nutrient were studied at three different sites dominated by Salix gordejevii,Artemisia halodendron and Caragana microphilla,respectively,in Horqin sandy land.Results showed that rhizosphere imposed obvious effects on the three shrubs and soil nutrition....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娜  白可喻  杨云卉  张睿洋  韩国栋  
以内蒙古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分析一个生长季内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植被和土壤养分变化状况。试验设置禁牧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和重度放牧(HG)4个放牧梯度。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草地植被地上生物量减少,且生长旺季(8月),轻度放牧、中度放牧和重度放牧比禁牧分别降低了7.47%、41.96%和51.75%;草地植被群落生物多样性变化不显著(P>0.05);植被物种丰富度随着放牧强度增加而下降;放牧强度对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无显著影响;植被群落生物多样性与表层土壤有机质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聪  周清  屈金莲  朱玉琼  
以湖南省安仁县的豪山乡(山地地形)和渡口乡(丘陵区)为研究对象,根据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的相关原理,运用变异函数分析法和空间插值估计法,研究耕地土壤养分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及其分布特征,研究不同地形条件样点密度对插值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变异系数为16.56%~97.9%,属于中等变异;山地地区碱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的基底效应值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丽婷  陈晓云  邓智文  陈乾  林宇  荣俊冬  郑郁善  苏小青  
在福建省大鹤国有防护林场选取立地条件和营林方式相似,林分年龄为8年生,密度分别为25 000、30 000、35 000和40 000株·hm~(-2)的米筛竹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数学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密度下竹林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等11个土壤质量指标差异,并计算各密度梯度米筛竹林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林分密度增大,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先减少后增加,全磷含量逐渐减少,全钾含量则逐渐增加;随着林分密度增大,脲酶活性先升高后趋于平稳,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先升高后降低,蛋白酶活性则变化不明显;除全钾、速效钾和蛋白酶活性与各指标的相关性较差外,其他土壤指标间普遍存在显著(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江康威  张青青  王亚菲  李宏  杨永强  吐尔逊娜依·热依木  
为了解不同放牧强度下天山北坡中段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荒漠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特征,本研究通过植物群落调查和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轻度放牧(LG)和重度放牧(HG)处理下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探讨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细菌群落和土壤理化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来看,HG显著降低了土壤细菌群落的Chao1和ACE物种丰富度指数(P 0.05)。2)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来看,LG显著提高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的相对丰度,HG显著提高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P <0.05)。3)在HG和LG水平下土壤理化性质并未出现显著变化;4)从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冗余分析发现,土壤全氮是导致土壤细菌群落发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该结果揭示了放牧条件下伊犁绢蒿荒漠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化,同时为荒漠草地土壤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之间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荒漠草地生态系统的利用、保护与修复提供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群  赵庚星  
选择山东省寿光市,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利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系统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的分布特征、变异情况及其相关性,研究集约农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养分含量分布存在明显规律。有机质均值的分布特征是菜地>水浇地>果园>旱地>盐碱地;全氮、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效锌均值的分布特征是菜地>果园>水浇地>盐碱地>旱地;土壤pH值、交换性镁均值的分布特征为盐碱地>旱地>水浇地>果园>菜地;交换性钙在不同利用方式中的含量为盐碱地>旱地>水浇地>菜地>果园;有效硼为果园>菜地>盐碱地>水浇地>旱地;有效铁为菜地>果园>水浇地>旱地>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飞  杨利  商艾华  丁良帅  赵静  刘刚  赵小明  
为了掌握水稻不同节水灌溉措施对春季土壤墒情及养分状况的影响 ,本研究对采用浅水、浅湿和覆膜 3种水稻节水措施的试区泡田前的 0~ 2 80cm深的土壤含水率剖面和电导率剖面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 :水稻覆膜节水灌溉措施与非覆膜措施相比对春季土壤墒情有明显影响 ,在本研究中覆膜节水处理区的剖面含水率低于非覆膜节水处理的剖面含水率 ;水稻节水灌溉措施对表层 30cm土层的土壤溶液电导率有明显影响 ,电导率最高的是覆膜处理 ,说明其保肥效果最好 ,其次是浅水处理 ,最差的是浅湿处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小龙  刘凤之  史祥宾  王孝娣  冀晓昊  王志强  王宝亮  郑晓翠  王海波  
为了探讨不同有机肥对巨峰葡萄园的施肥效果,为葡萄园的科学施肥提供可靠的依据。研究了3种有机肥料(生物有机肥(BF)、羊粪(SM)和猪粪(PM))在3年生的有机葡萄园内设置处理,研究其对辽宁兴城种植葡萄根系生长和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施用增加总根长、根表面积效果最佳;生物有机肥和羊粪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根系中全氮含量(P<0.05),且生物有机肥处理组的含量最高。生物有机肥处理明显提高根系中多数矿质元素含量,尤其在收获期除B元素外,其他所研究元素的峰值均出现在生物有机肥处理组。施肥处理均提高了转色期和收获期的土壤有机质含量(P羊粪>猪粪>对照,生物有机肥、羊粪和猪粪在转色期较对照分别提高了70.72%,53.67%,52.31%;在收获期,较对照分别显著提高了51.61%,36.14%,34.84%(P羊粪>猪粪>对照,其中只有生物有机肥条件下的碱解氮和全氮含量在不同时期均与对照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生物有机肥和羊粪处理组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在转色期和收获期均显著高于对照,而猪粪与对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施肥处理均能引起土壤矿质元素含量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土壤中B和Mo元素在转色期的含量要低于对照,其原因可能是由施肥处理后增强了树体对微量元素的吸收,而有机肥中微量元素释放较慢所导致的。与对照相比,3种有机肥料均可改善葡萄根系的生长、提高根系内矿质元素含量,提高土壤内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及矿质元素含量,但施用生物有机肥效果最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字洪标  阿的鲁骥  马力  胡雷  陈焱  杨有芳  王长庭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字洪标  阿的鲁骥  马力  胡雷  陈焱  杨有芳  王长庭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功能,了解高寒草甸不同草地类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及生态过程的差异性,本研究对海北站小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杂类草草甸、矮嵩草(K.humilis)草甸、藏嵩草(K.tibetica)沼泽化草甸植物群落的根土比、土壤容重和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高寒草甸根土比均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显著降低,且藏嵩草沼泽化草甸根土比最高(P<0.05);土壤容重随着土层深度而增加,其中藏嵩草草甸显著低于其他草甸(P<0.05);土壤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常学礼  崔步礼  陈雅琳  高光辰  
通过对流动沙丘迎风坡不同部位的沙米种群生长状况和其所对应的主要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分析了其对沙米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部位,土壤紧实度(F2,87=146.843,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