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13)
2023(8612)
2022(7586)
2021(6903)
2020(6078)
2019(14301)
2018(14296)
2017(26901)
2016(15330)
2015(17668)
2014(18180)
2013(17984)
2012(17159)
2011(15549)
2010(15823)
2009(14869)
2008(14934)
2007(13940)
2006(11977)
2005(10808)
作者
(50334)
(41980)
(41919)
(39930)
(26540)
(20366)
(19190)
(16781)
(16016)
(15041)
(14448)
(14108)
(13626)
(13615)
(13569)
(13266)
(13226)
(12518)
(12341)
(12154)
(10886)
(10538)
(10511)
(9747)
(9744)
(9583)
(9490)
(9265)
(8769)
(8719)
学科
(60628)
经济(60552)
管理(40228)
(37702)
(30136)
企业(30136)
方法(29037)
数学(25359)
数学方法(25081)
(17539)
(16947)
(16249)
中国(16192)
(13484)
地方(12434)
业经(11912)
(11634)
贸易(11630)
(11266)
农业(11202)
理论(10562)
(10084)
(10057)
(10024)
银行(9996)
(9655)
金融(9647)
(9533)
(9381)
财务(9349)
机构
大学(228423)
学院(227128)
(86935)
经济(84802)
研究(84403)
管理(79840)
理学(67860)
理学院(66994)
管理学(65484)
管理学院(65087)
中国(62375)
科学(57117)
(53023)
(50578)
(46740)
研究所(42813)
农业(42590)
业大(41527)
(40603)
中心(38101)
(36704)
北京(32016)
财经(31553)
(30098)
(29908)
师范(29422)
(28876)
(28658)
(28469)
技术(27516)
基金
项目(150684)
科学(114281)
基金(105464)
研究(103230)
(96190)
国家(95398)
科学基金(77408)
社会(61070)
(60692)
社会科(57568)
社会科学(57545)
基金项目(55365)
自然(52665)
(52198)
自然科(51386)
自然科学(51360)
自然科学基金(50417)
教育(48049)
资助(44699)
编号(42226)
成果(35418)
重点(35272)
(32763)
(32515)
计划(31410)
课题(30782)
(30365)
科研(29740)
科技(28707)
创新(28497)
期刊
(96842)
经济(96842)
研究(64099)
学报(48666)
中国(48427)
(47770)
科学(39528)
大学(34362)
(32980)
学学(32581)
农业(31841)
管理(28185)
教育(25808)
技术(19531)
(19082)
金融(19082)
(17955)
财经(15807)
业经(15760)
经济研究(15618)
(13678)
(13627)
问题(13252)
业大(13042)
科技(11171)
图书(11133)
统计(11057)
技术经济(10996)
农业大学(10974)
(10644)
共检索到343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峰  陈松林  王磊  田永胜  刘寿堂  孙德强  邓寒  
以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抗病群体(RS)、RS(♂)与从日本引进的日本群体(♀)交配建立的群体(RJ)、日本群体(♂)与RS(♀)交配建立的群体(JR)、以及韩国群体(KS)为基础群体,通过随机交配建立牙鲆家系,研究了4个群体作为亲本的育种性能。待所建立的家系生长至19月龄左右时,测量家系生长性状,包括全长和体质量,测量所得数据用SPSS及DMU软件中的REML算法和BLUP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表型参数可以看出KS(♂)×RJ(♀)杂交后代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19月龄牙鲆全长和体质量的遗传力分别为0.301、0.295,都属于中等遗传力。因此,牙鲆群体具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永新  朱以美  刘英杰  高磊  方辉  韩刚  王玉芬  姜秀凤  刘海金  
为分析牙鲆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筛选出能有效鉴定群体遗传特征的特异性微卫星标记,实验收集了渤海流域74尾野生个体组成实验群体。选择牙鲆24个连锁群上不同区域的72个微卫星标记进行遗传分析,其中,近着丝粒区域包含17个标记,连锁群中部包含19个标记,远着丝粒区域包含36个标记。结果显示:在连锁群不同区域上等位基因数(A)介于6.400~7.389,有效等位基因数(N e)介于4.469~5.129,Shannon多样性指数(I)介于1.565~1.683;观测杂合度(H o)、无偏倚杂合度期望值(H 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的范围分别为0.568~0.593、0.738~0.753和0.7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马晓冰  王桂兴  刘海金  姜秀凤  
用18对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采自秦皇岛海域的90尾野生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进行遗传分析。18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出161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等位基因数为7~11个,平均为8.9;有效等位基因为3.7~8.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为5.9;各个位点多态信息含量为0.69~0.86,平均值为0.80;Shannon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9;观测杂合度(Ho)值为0.33~0.87,平均值为0.64;期望杂合度为0.74~0.89,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84。χ2检验表明,18个位点中有9个的等位基因分布偏离了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研究结果表明,秦皇岛海域野生牙...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邵长伟  廖小林  田永胜  陈松林  
采用微卫星标记分析技术,用5个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对来自3个不同国家(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牙鲆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个牙鲆群体平均等位基因在4.8~5.6之间,平均观测杂合度(H0)在0.3917~0.5643之间,平均期望杂合度(HE)在0.5981~0.6264之间。有多个位点在不同的群体中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遗传距离分析表明,中国群体与日本群体遗传距离最近,韩国群体与日本群体遗传距离最远。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群体内遗传变异与群体间遗传变异分别占总遗传变异的92.44%和7.56%,固定系数(Fst)为0.0752(P<0.001),表明牙鲆3个养殖群体...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海金  朱晓琛  孙效文  杨立更  薛玲玲  毛连菊  
利用16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的5个养殖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等位基因数为2~9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6.0625;有效等位基因数1.2596~5.5161,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3.692;各位点的杂合度观测值(Ho)0.2200~0.8000;杂合度期望值(He)0.2061~0.8187。各群体之间无偏倚杂合度期望值从小到大依次为丹东、北戴河、威海、青岛、荣成。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H=0.672,df=4,P=0.955)则说明,5个群体遗传多样性差异不显著。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0991,各群体之间存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邹曙明  李思发  蔡完其  
用 16个 10碱基随机引物对养殖牙鲆 (Paralichthysolivaceus)和大菱鲆 (Scophthalmusmaximus)进行基因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遗传分析。发现 :( 1)多个引物具有种的特异性扩增带。其中引物S7扩增的 690和 1160bp带 ,引物S2 扩增的 680bp带为牙鲆的种的特异性谱带 ;而引物S7扩增的 653和889bp带 ,引物S2 扩增的 650、870、990及 1161bp带为大菱鲆的种的特异性谱带 ;( 2 )牙鲆和大菱鲆群体内个体间的平均遗传相似度分别为 0 .90 5和 0 .94 5;用SAS软件对群体内个体间的平均遗传相...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慧  吴志昊  李桢  朱香萍  尤锋  宋宗诚  李军  胡金伟  
采用微卫星遗传标记技术对三倍体牙鲆群体及二倍体对照群体进行比较分析。取2012年冷休克诱导和培育至11月龄的三倍体及同期二倍体对照牙鲆个体各32尾,通过高盐法提取肌肉组织总DNA;利用筛选得到的21对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并经14%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后,进行人工判读和分析。结果显示,21个微卫星位点均为多态,二倍体和三倍体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A)、基因型总数、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ae)、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5.6和5.0、190和142、3.7和2.8、0.613和0.868、0.681和0.629。二倍体和三倍体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鹏飞  刘萍  柳学周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引进群体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子一代48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筛选的40个10bp的随机引物中,25个引物产生了稳定性好,可重复性强的谱带。共检测到154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有122个,多态位点的比例为79.22%,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629±0.363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184±0.1843,Shannon信息指数是0.4651±0.2574。结果表明,漠斑牙鲆处于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田军  陈松林  田永胜  
为了检测由3个牙鲆基础群体组合交配建立的4个选择性繁育后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本研究利用10对微卫星引物分析了其遗传结构信息。计算结果表明,等位基因数3~10个,平均等位基因数5.7个,有效等位基因数1.3571~4.5979,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2.9832,各个位点的平均观测杂合度0.2083~1.0000,平均期望杂合度0.2081~0.7956,多态信息含量0.1671~0.7501,其中中度多态位点两个,高度多态位点7个,各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日本亲鱼与抗病亲鱼杂交后代群体、抗病亲鱼自繁后代群体、抗病亲鱼与黄海野生亲鱼繁殖后代群体、日本亲鱼自繁后代群体。分析结果表明,4个...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智超  廖梅杰  徐永江  柳学周  王印庚  张正  刘洋  
采用磁珠富集法筛选适合漠斑牙鲆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微卫星分子标记。筛选共获得43条序列,其中完美型26个,占60.5%;非完美型14个,占32.6%;复合型3个,占6.9%。选取其中14对特异性好且扩增效率高的微卫星引物,对采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沿海的漠斑牙鲆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对引物的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其中7个位点为高度多态(PIC>0.5)。两个群体中共检测到90个等位基因。12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在两个群体中的平均观察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36和0.57。9个位点在整个群体中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偏离遗传平衡(P<0.05),且...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司飞  孙朝徽  于姗姗  赵雅贤  宋立民  王树亮  王青林  姜秀凤  王玉芬  于清海  
本研究利用12对微卫星标记对秦皇岛近海增殖放流区内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回捕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与放流用牙鲆亲本群体和放流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3个群体中,等位基因数(N_a)为11.917–22.167个,平均观测杂合度(H_o)为0.800–0.836,平均期望杂合度(H_e)为0.814–0.84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75–0.818。其中,回捕群体的平均N_a最多,为22.167,放流前群体的平均N_a最少,为11.917。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刘云国  陈松林  李八方  
应用10对微卫星引物对中国牙鲆一个养殖群体的30个个体进行了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微卫星标记比其他标记具有更高的多态性,10个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数在4~10之间,有效等位基因数在2.23~5.82之间,平均等位基因数为7.6,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6960,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的平均值为0.1774。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永新  刘海金  
利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2006~2009年间牙鲆选育家系240日龄生长性状的测定记录,对4种不同动物模型估计的生长性状遗传参数进行了比较分析。不同模型分别包括了加性遗传效应、母体遗传效应和全同胞效应。利用MTDFREML程序采用非求导约束极大似然法(DFREML)估计各模型中的方差组分。用似然比检验对不同模型的差异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对于牙鲆240日龄体重、体长和体高,母体遗传效应和全同胞效应都有显著的影响,应用模型Ⅳ进行分析,体重、体长和体高的遗传力分别为0.30、0.32和0.39。体重与体长、体高的正向遗传相关分别为0.93和0.95;体长与体高的正向遗传相关为0.9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君灵  杜雄明  周忠丽  潘兆娥  庞保印  
以1个高强纤维品系为父本,6个常规棉品系、5个转Bt基因抗虫棉品系和5个彩色棉品系为母本配制杂交组合,利用AD模型,分析了3个群体杂交组合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和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常规棉群体和抗虫棉群体的衣分、籽棉产量等性状基因显性效应对杂种一代性状形成起主导作用,彩色棉群体的籽棉产量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而衣分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基因的加性效应。常规棉群体的比强度以显性效应为主,抗虫棉和彩色棉群体的比强度以加性效应为主。3类群体中2.5%跨长和马克隆值的遗传效应均以加性效应为主,同时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也较大。常规棉群体和抗虫棉群体的产量性状有一定的杂种优势,纤维长度和细度基本上没有优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聪  曹小娟  高泽霞  罗伟  钱雪桥  王卫民  
采用混合家系遗传参数估计法对6月龄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生长性状的遗传力、育种值和遗传相关等遗传参数进行估计。对表型的方差分析发现,方差组分中亲本导致的遗传方差组分远大于环境等因素导致的非遗传方差组分。通过混合家系估计的团头鲂6月龄体长、体质量和肥满度遗传力依次为0.72±0.21、0.49±0.14和0.48±0.14(P<0.01),体长属于高等遗传力的性状,而体质量和肥满度则属于中等遗传力的性状,表明这3个生长性状都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这也说明3个性状均可以作为直接选育的性状,适合在早期选育以控制后代规模。在对体质量与体长的相关分析时发现,两性状之间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