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17)
- 2023(8267)
- 2022(6968)
- 2021(6304)
- 2020(5156)
- 2019(10985)
- 2018(10751)
- 2017(19706)
- 2016(10733)
- 2015(11153)
- 2014(10248)
- 2013(9629)
- 2012(8232)
- 2011(7363)
- 2010(6959)
- 2009(6600)
- 2008(6063)
- 2007(4941)
- 2006(4104)
- 2005(3296)
- 学科
- 济(34021)
- 经济(33979)
- 管理(28874)
- 业(27364)
- 企(21518)
- 企业(21518)
- 方法(15581)
- 数学(13818)
- 数学方法(13678)
- 农(11720)
- 财(9866)
- 贸(9468)
- 贸易(9465)
- 中国(9274)
- 易(9239)
- 学(8822)
- 业经(8771)
- 农业(7977)
- 环境(6712)
- 务(6368)
- 财务(6356)
- 财务管理(6348)
- 制(6306)
- 技术(6216)
- 企业财务(5981)
- 地方(5678)
- 划(5398)
- 银(5310)
- 银行(5266)
- 产业(5164)
- 机构
- 学院(140949)
- 大学(137855)
- 济(53039)
- 经济(52075)
- 管理(51996)
- 研究(47145)
- 理学(46403)
- 理学院(45887)
- 管理学(44902)
- 管理学院(44685)
- 中国(33626)
- 农(33621)
- 科学(33420)
- 业大(28189)
- 京(27419)
- 农业(27166)
- 所(24679)
- 研究所(23217)
- 财(22169)
- 中心(21302)
- 江(19481)
- 农业大学(18596)
- 财经(18555)
- 院(17334)
- 经(17019)
- 范(16760)
- 师范(16387)
- 技术(16235)
- 北京(16119)
- 经济学(16013)
- 基金
- 项目(107000)
- 科学(82905)
- 基金(77715)
- 家(71972)
- 国家(71386)
- 研究(70345)
- 科学基金(59744)
- 社会(45480)
- 社会科(43155)
- 社会科学(43144)
- 省(43117)
- 基金项目(41767)
- 自然(41284)
- 自然科(40380)
- 自然科学(40365)
- 自然科学基金(39654)
- 划(36860)
- 教育(31865)
- 资助(30226)
- 编号(27084)
- 重点(24704)
- 创(23216)
- 发(23019)
- 计划(22862)
- 部(21881)
- 创新(21696)
- 科研(21696)
- 科技(20297)
- 业(20246)
- 国家社会(19273)
共检索到186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隋丹 苏芳莉 李海福 汪建芳 郭光
芦苇根系生长情况决定芦苇产量及其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根系生长受外界条件制约,为研究造纸废水对芦苇根系的影响,采用辽宁盘锦某造纸厂排污口废水,根据其原始CODCr浓度配置50,175,300mg·L~(-1),分别在芦苇发芽期、展叶期、快速生长期、抽穗期和成熟期5个生长期灌入不同浓度造纸废水,取样冲洗后测定芦苇的根系形态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灌溉下,造纸废水灌溉组芦苇根系的长度、面积、体积、平均直径和根尖数比对照组增加最高值依次为213.45Cm,45.44Cm~2,28.34Cm3,0.55Cm,879个;不同生长期灌溉下,造纸废水灌溉组芦苇的根系形态指标比对照组增加最高值依次为42.2...
关键词:
芦苇 造纸废水 根系形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惠淑荣 王萍 刘惠 李丽锋 宋晓星
为探究造纸废水灌溉下芦苇体内铜化学形态的分布,采用模拟湿地试验,研究了不同造纸废水浓度灌溉下芦苇各部位(根、茎、叶、穗)中铜化学形态(乙醇、水、氯化钠、醋酸、盐酸提取态)分布特征以及芦苇生长期(发芽期、展叶期、快速生长期、抽穗期、成熟期)对铜化学形态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芦苇对铜元素含量受废水浓度影响,受芦苇生长时期的影响。废水浓度为300mg·L(-1)时,芦苇体内铜含量最高(12.65mg·kg(-1)),主要分布在根部(10.67mg·kg(-1)),茎中含量最低(6.02mg·kg(-1));展叶期
关键词:
造纸废水 芦苇 铜 化学形态 吸收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惠淑荣 索婉星 李丽锋 杜哲鑫
为全面客观评价废水灌溉对辽宁双台河口湿地的影响,通过构建小试装置模拟盘锦双台河口湿地,分析造纸废水灌溉条件下芦苇不同生长期湿地各指标变化规律,采用粗糙集理论综合评价造纸废水灌溉对芦苇湿地影响。结果表明,造纸废水灌溉提高了芦苇植株茎粗、株高、叶面积及生物量,芦苇各生长指标与废水灌溉浓度正相关,不同灌溉浓度各指标值间存在显著差异;废水灌溉后,土壤中有机质、TN、TP含量随着灌溉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但各灌溉浓度间差异不显著;废水灌溉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均显著增加,且废水浓度越大,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越多。利用粗糙集方法对不同造纸废水浓度灌溉下的芦苇湿地影响程度做综合评分,灌溉浓度300mg/L的综合得分为0...
关键词:
湿地 造纸废水 芦苇 粗糙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芳莉 郭楚楠 李海福
为了探究废水灌溉条件下芦苇湿地根际土壤酶活性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以辽滨苇、盘锦苇、小紫散穗等天然混栽芦苇为试材,采用桶栽方法,设置不同浓度(60,120,180,240,300 mg·L-1)造纸废水灌溉芦苇试验,测定芦苇根际土壤中脲酶、磷酸酶、脱氢酶活性,并分析根际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清水灌溉条件下,在芦苇不同生育期,土壤脲酶活性在发芽期最大,为0.57mg NH3-N·(g±24H)-1。磷酸酶活性在快速生长期达到最大值,为0.93mg酚·(g±24H)-1,但各时期脲酶与磷酸酶活性变化差异不显著。脱氢酶活性在快速生长期达到最大值0.092μg ...
关键词:
根际土壤 酶活性 造纸废水灌溉 芦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惠淑荣 宋晓星 苏芳莉 刘惠 李丽锋 徐棚
利用小试装置模拟辽河口芦苇湿地,对不同浓度造纸废水灌溉条件下湿地土壤中锰形态分布特征及再分配过程进行分析,以期对湿地有效利用造纸废水提供指导。结果表明:1)湿地土壤中锰各形态含量为:残渣态(792.18mg/kg)、可还原态(259.38mg/kg)、弱酸态(103.26mg/kg)、可氧化态(26.82mg/kg),残渣态与可还原态是辽河口湿地土壤锰的主要赋存形态。灌溉造纸废水后,湿地土壤中弱酸态锰增大,可还原态锰、残渣态锰降低;随灌溉废水浓度增大,残渣态锰逐渐增加,可还原态锰逐渐降低,弱酸态锰与可氧化
关键词:
造纸废水 湿地 锰 形态分布 再分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明波 郭成久 苏芳莉 李海福
在沈阳农业大学综合试验场内构建小试装置模拟辽河口天然芦苇湿地,对不同生育期湿地土壤和芦苇总磷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废水灌溉条件下湿地土壤总磷的迁移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废水质量浓度灌溉条件下,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总磷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在510cm土层中总磷含量最高。废水灌溉组土壤总磷含量在土层剖面分布规律为05>510>2040>4060>1020cm。废水质量浓度为300mg/L处理的土壤总磷含量变化量最大,175mg/L处理最小。芦苇总磷含量随生长期变化趋势为成熟期>拔节期>抽穗期>展叶期>发芽
关键词:
造纸废水 灌溉方式 湿地 芦苇 总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芳 苏芳莉 李海福
为研究造纸废水对模拟芦苇湿地土壤中镁离子含量的影响,利用造纸废水灌溉辽宁双台河口芦苇湿地,通过不同灌溉时期以及不同废水质量浓度对土壤剖面中镁离子含量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处理条件下,土壤镁离子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呈"W"形分布,5~10cm土层中含量最多,20~40cm土层中含量最少。在芦苇不同生长期内灌溉造纸废水,土壤中镁离子含量变化量的大小顺序为成熟期>发芽期>展叶期>快速生长期>抽穗期。灌溉不同质量浓度的造纸废水后,土壤中镁离子含量变化量的变化趋势300mg/L>175mg/L>50mg/L>cK,说明造纸废水灌溉有助于土壤中镁离子的累积,废水质量浓度越高,镁离...
关键词:
土壤 镁离子 芦苇 造纸废水 灌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爽 郭成久 苏芳莉 王铁良 汪洋 王立业
研究了不同盐度水灌溉对芦苇生物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评价芦苇的耐盐性以及盐胁迫对芦苇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增加,芦苇的生物量、产量和品质都呈下降趋势;所有指标的方差分析均成显著或极显著变化;在1%显著水平下,盐水灌溉下的芦苇(盐度为0.10%和0.30%)与淡水灌溉下的芦苇相比,在生物量、产量和品质方面变化的不显著,这表明芦苇在生产中可以用盐度低于0.30%盐水来灌溉。
关键词:
芦苇 盐度 耐盐性 产量 品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刁一峰 苏芳莉 芦晓峰 王娟 王铁良
通过建立模拟辽宁双台河口湿地的小试模型,并灌以造纸废水,分析模拟装置中水样、土样和植物样中氮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浓度造纸废水的氮去除效果显著,且芦苇在不同生长期对同一浓度废水中N的去除效果为: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展叶期>发芽期。NH4+-N主要分布于土壤表层,NO3--N有淋洗的作用,在土壤底层积累;TN随深度增加有所减少。芦苇不同器官的含氮量为:叶片>茎秆>根须>根茎。
关键词:
芦苇 湿地生态系统 氮 造纸废水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成久 吕明波 苏芳莉 史哲瑜
为研究不同生育期湿地土壤镉离子含量的变化,分析废水灌溉条件下湿地土壤中镉离子的迁移特征。利用沈阳农业大学综合试验基地小试装置模拟辽河口天然芦苇湿地,采用原始COD_(cr)浓度配置50,175,300mg·L(-1),分别在不同生育期(发芽期、展叶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灌溉不同浓度造纸废水,测定不同质量浓度废水下湿地土壤中镉离子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下,废水质量浓度为300mg·L(-1)处理对土壤镉离子含量影响最大,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镉离子含量变化趋势表现为:处理1>处理3>处理2>C
关键词:
造纸废水 灌溉方式 湿地 芦苇 镉离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成久 周欣 苏芳莉 王铁良 王娟
采集辽宁盘锦双台河口芦苇湿地芦苇样品对造纸废水中Cu、Zn、Pb、Cd的净化进行模拟试验,研究分析了芦苇在不同生长期对Cu、Zn、Pb、Cd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芦苇在拔节期对Cu、Zn、Pb、Cd的净化效果最好;在发芽期和展叶期对Pb的净化率最大,分别为21%和30%;在拔节期和成熟期对Zn的净化率最大,分别为53%和29%;在抽穗期对Cd净化率最大,为40%。在芦苇整个生长期内,芦苇根组织对Cu、Zn、Pb、Cd的吸收量均为最大,其次为茎组织,而叶组织对其的吸收量最小。整个植株对Cu、Zn、Pb、Cd的吸收能力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Zn>Cu>Cd。芦...
关键词:
湿地芦苇 造纸废水 净化 重金属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惠淑荣 杜哲鑫 李丽锋 刘强
为研究不同浓度造纸废水灌溉(以CODCr浓度计,其浓度分别为:300,175,50mg·L~(-1))对湿地土壤营养元素[有机质、总氮(TN)、总磷(TP)及总钾(TK)]含量的影响,本研究利用沈阳农业大学综合试验场小试装置模拟辽河口天然芦苇湿地,来分析湿地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在不同浓度废水灌溉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造纸废水灌溉后湿地土壤营养元素含量显著提高,随着废水浓度的增大,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依次增大。有机质含量分别为22.420,19.950,20.020g·Kg~(-1),为对照组CK的1.409,1.254,1.258倍;TN含量分别为0.742,0.696,0.642g·Kg~(-1...
关键词:
造纸废水 废水浓度 灌水时期 集对分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惠淑荣 徐棚 刘惠 李丽锋 王萍
为有效评价造纸废水灌溉对辽河口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基于广义集对分析综合评价法,对造纸废水灌溉条件下辽河口芦苇湿地重金属累积情况进行评价。集对分析评价过程中,指标权重以及差异系数的准确性是决定评价结果准确与否的关键。选取造纸废水灌溉后湿地土壤中出现累积问题的Cd,Cu,Pb,Zn 4种重金属作为评价指标,将广义集对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耦合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既考虑了专家的后验权重,又考虑了先验权重,结合三角模糊数法确定差异系数,构造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以COdCr浓度为300mg·L~(-1)的造纸废水灌溉辽河口湿地,土壤表层Cd,Cu,Pb,Zn 4种重金属的综合权重分别为0.539,0...
关键词:
造纸废水 湿地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关亚楠 白军红 王伟 王大伟 尹硕
以黄河三角洲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的凋落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淹水条件下芦苇和盐地碱蓬凋落物的分解与重金属的归还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淹水条件下,盐地碱蓬凋落物的失重率均高于芦苇凋落物;潮汐淹水条件下芦苇和盐地碱蓬凋落物的失重率均高于短暂淹水处理。在两种淹水条件下,经过分解后芦苇凋落物中As、Cr和Cu的含量增加,潮汐淹水条件下芦苇凋落物的各金属含量均高于短期淹水处理。盐地碱蓬凋落物经过分解后,各重金属含量总体上呈上升变化趋势,潮汐淹水条件下的盐地碱蓬凋落物中As、Cu和Pb的含量均高于短期淹水处理。两种淹水条件下芦苇和盐地碱蓬凋落物中的Pb和Zn,在分解期间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释放。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潮汐作用对黄河三角洲芦苇和盐地碱蓬凋落物分解和重金属归还的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红英 蔡焕杰 王健
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灌溉试验站2002年夏玉米田根系层土壤水分消耗动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夏玉米生育期农田一维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过程及不同灌水处理对不同深度根系层的耗水量和不同时期日耗水强度的影响,确定了不同灌水定额条件下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与计划湿润层深度的关系,其相关关系均大于0.96;通过产量分析,确定了夏玉米作物拔节后适宜的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持水量的80%。
关键词:
夏玉米 农田土壤水分动态 土壤水利用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