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07)
2023(8201)
2022(7107)
2021(6474)
2020(5453)
2019(11760)
2018(11770)
2017(21619)
2016(12072)
2015(13200)
2014(12649)
2013(11984)
2012(10795)
2011(9857)
2010(9816)
2009(9586)
2008(9079)
2007(8061)
2006(7035)
2005(6426)
作者
(35313)
(29802)
(29716)
(27957)
(18613)
(14374)
(13266)
(11523)
(11226)
(10643)
(10058)
(9829)
(9608)
(9547)
(9452)
(9149)
(9055)
(8835)
(8644)
(8403)
(7689)
(7353)
(7195)
(6730)
(6716)
(6687)
(6673)
(6445)
(6084)
(6009)
学科
管理(37183)
(37000)
经济(36924)
(31743)
(27431)
企业(27431)
方法(13777)
(13673)
(13462)
(11498)
数学(11491)
数学方法(11299)
中国(10693)
(10551)
业经(10231)
(9323)
(8426)
财务(8401)
财务管理(8381)
体制(7903)
企业财务(7887)
(7808)
贸易(7804)
环境(7721)
(7625)
(7617)
银行(7558)
(7217)
农业(7159)
(7036)
机构
学院(164133)
大学(161458)
(60140)
研究(58866)
经济(58771)
管理(56304)
理学(48244)
理学院(47611)
管理学(46516)
管理学院(46220)
中国(43550)
科学(39402)
(34323)
(33706)
(31518)
(31486)
研究所(28744)
业大(28407)
农业(26807)
中心(25921)
(25627)
财经(24066)
(21991)
(21679)
北京(21064)
(20868)
(20326)
(20199)
师范(20017)
技术(19566)
基金
项目(114458)
科学(88212)
基金(81687)
研究(79041)
(74319)
国家(73757)
科学基金(61395)
社会(48803)
社会科(46135)
社会科学(46125)
(46075)
基金项目(42879)
自然(41529)
自然科(40516)
自然科学(40501)
自然科学基金(39756)
(39021)
教育(36371)
资助(32835)
编号(31634)
重点(27037)
成果(25465)
(24931)
(24423)
(24120)
(23888)
课题(23013)
计划(22876)
创新(22745)
科研(22333)
期刊
(70227)
经济(70227)
研究(45772)
中国(34525)
学报(33959)
(32247)
科学(28704)
(26080)
大学(24383)
学学(23521)
管理(22132)
农业(21380)
教育(16907)
(14316)
金融(14316)
业经(12619)
技术(12416)
财经(12058)
经济研究(11481)
(11017)
(10349)
(9737)
业大(9424)
科技(8964)
问题(8565)
林业(8081)
农业大学(7632)
(7331)
资源(7155)
财会(7033)
共检索到245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林  李进平  杨春雷  徐芳森  
研究了自然条件和人工调控条件下,不同湿度处理的晾房中白肋烟叶片晾制期间总水含量和自由水含量的变化趋势,以探讨人工调控的条件下白肋烟晾制的合适湿度。结果表明:人工调控条件下,3个不同湿度处理的晾房中叶片总水含量在晾制开始的前2周有一个快速下降的过程,然后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并维持到晾制结束。晾制前期的湿度对总水含量变化的影响显著,高湿对叶片失水有缓冲作用,在第1周内含水量下降不明显,低湿则加速叶片脱水。晾制开始时,烟株上部叶片含水量最高,中部叶片次之,下部叶片最低,但晾制结束时各部位叶片含水量相近。与人工调控的晾房相比,自然条件下各湿度处理叶片总水含量的变化相对缓慢。对于白肋烟叶片自由水含量,不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代丽  黄永成  宫长荣  余金恒  杨少杰  
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的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研究了不同变黄温湿度对烟叶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中湿变黄条件(干球温度38℃,相对湿度85%~80%)下,对烟叶香气有重要贡献的草酸、苹果酸、硬脂酸等酸性致香物质,以及一些中性致香物质如苯甲醇、苯乙醛、苯乙醇、糠醛、糠醇和2-乙酰基吡咯、β-大马酮、香叶基丙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巨豆三烯酮Ⅱ、巨豆三烯酮Ⅳ、3-氢基-β-二氢大马酮、茄酮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常军  宫长荣  陈江华  周义和  肖鹏  
对不同环境湿度条件下烤烘期间烟叶中主要含氮化合物代谢的研究表明 ,高湿变黄和高湿定色烤后烟叶总氮含量较低 ;湿度对烤后烟碱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低湿不利于蛋白质降解 ,高湿烘烤烤后烟叶蛋白质含量低于其他处理 ;氨基酸与之相反 ,以高湿烘烤烤后烟叶的含量较高。高湿的烘烤环境有利于硝酸还原酶保持活性 ,高湿变黄和高湿定色烤后NO- 2 含量较高 ,而湿度对NO- 3 含量影响不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山  杨虹琦  张发明  李自相  岳骞  陈文俊  周冀衡  
以云烟85、K326、红花大金元(HD)3个烤烟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烤烟品种烘烤过程中温湿度变化及烟叶脱水速率对烟叶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含水率的变化与烤房相对湿度的下降幅度密切相关;红花大金元烟叶对烤房温湿度的变化比云烟85、K326烟叶更为敏感,脱水速率更快;烟叶脱水速率过快是导致剧烈膜脂过氧化作用和丙二醛含量大幅升高的直接原因.烘烤过程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除受烤房温度的影响外,还与细胞膜过氧化导致丙二醛浓度升高有关.丙二醛可以作为烘烤过程中烟叶脱水速率和细胞膜结构破坏程度的指示性化合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史宏志  焦爽  谢子发  陈志华  杨兴有  刘国顺  吴纯奎  
采用5种晾房(竹笆涂泥晾房、美式全板晾房、黒膜夹草晾房、全黑膜晾房、黒膜推杆晾棚)和2种采收方式(半整株采收和摘叶采收)研究了白肋烟晾制过程中生物碱、总氮含量及氮碱比的变化。在烟叶晾制过程中,烟碱和总生物碱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降烟碱、假木贼碱和新烟草碱变化相对较小。竹笆涂泥、美式全板、黒膜夹草3种方式烟碱含量的下降幅度相对较大,中部叶和上部叶下降幅度分别为17.6%~27.6%和16.5%~19.7%,晾制后烟叶生物碱含量和氮碱比较为适宜;而黑膜推竿晾制和全黑膜晾房的烟叶烟碱含量降低幅度较小,氮碱比偏小。摘叶采收烟叶烟碱含量较高,氮碱比较小,且在晾制过程中含量下降幅度较小,这与其失水干燥较快,...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史宏志  杨兴有  周开绪  李浩  赵永利  张定贵  谢子发  
采用气质联用仪对四川省6种白肋烟晾房(竹笆涂泥晾房、全板晾房、黑膜夹草晾房、全黑膜晾房、黑膜推杆晾棚、小青瓦晾房)晾制后烟叶中性香气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卷制单料烟进行感官评吸以确定最有利于提高白肋烟香气质量的晾房种类。结果表明,不同晾房晾制的中部叶总中性物质含量的排序为竹笆涂泥晾房>黑膜夹草晾房>全黑膜晾房>黑膜推杆晾房>全板晾房>小青瓦晾房,上部叶的排序为竹笆涂泥晾房>黑膜夹草晾房>黑膜推杆晾房>全板晾房>全黑膜晾房>小青瓦晾房,去除新植二烯后以黑膜推杆晾房晾制的烟叶总中性香气物质含量最低。竹笆涂泥晾房和黑膜夹草晾房巨豆三烯酮、大马酮、二氢猕猴桃内酯等主要类胡萝卜素类降解成分、茄酮及上部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铭钦  王玉胜  刘国顺  胡焕兴  程玉渊  赵明山  牛书金  周红雷  
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材,测定了不同成熟条件下烤后烟叶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成熟度由低至高(M1至M5)时,烟叶中的氨基酸总量呈"V"形曲线变化,中部叶的最小值出现在M3,上部叶的最小值出现在M4;不同部位烟叶中的氨基酸含量表现并不一致,呈现上部叶的氨基酸含量高于中部叶的态势;不同氨基酸在烟叶中的含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些氨基酸的含量很高,如谷氨酸、天冬氨酸等,有些氨基酸含量很低,如蛋氨酸、胱氨酸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宫长荣  刘霞  王卫峰  
为了深入研究密集烤房烘烤工艺与烤后烟叶质量的关系,在模拟密集烘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变黄、定色温湿度条件下烟叶淀粉酶、蛋白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动态,及其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淀粉酶、蛋白酶活性均呈现“升高-降低-升高”的规律,SOD、POD均呈下降趋势,CAT则先上升后降低;在低温中湿变黄条件(变黄阶段干球温度38℃,相对湿度85%~80%)下,淀粉酶、蛋白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高,丙二醛(MDA)积累较少,有利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泳纬  金明珂  吴永兵  赵松超  阳苇丽  何正川  赵铭钦  
【目的】探究不同遮荫强度雪茄烟叶在晾制过程中颜色变化的差异。【方法】以川雪1号中部叶为试验材料,设置100%,85%,70%,55%和40%共5个遮荫透光处理,研究各处理雪茄烟叶晾制过程中含水率、相关酶活性、色素含量及多酚类物质含量变化对烟叶颜色的影响。【结果】(1)变黄、变褐特性以55%~70%遮荫透光处理烟叶转化更顺利。(2)55%~70%遮荫透光处理烟叶含水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70%遮荫透光处理烟叶失水速率适中、干燥速度适当,有利于提高颜色变化与物质转化的协调性。(3)55%~70%遮荫透光处理烟叶晾制过程中LOX和PPO活性较高,有利于酶促棕色化反应和质体色素降解。(4)55%~70%遮荫透光处理的烟叶质体色素降解量较大且降解速度快,促进了烟叶颜色的转化和品质的形成。(5)70%遮荫透光处理烟叶在晾制过程中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含量在各阶段均维持在适宜水平,有利于烟叶颜色转化和品质形成。(6)70%遮荫透光处理的烟叶颜色均匀饱满,烟叶正反面色差值小。【结论】70%遮荫透光处理烟叶在晾制过程中变黄变褐转化顺利,失水速率协调性好,维持有较高的酶活性,促进了色素降解与多酚转化,有利于酶促棕色化反应以及晾后颜色转化,烟叶颜色多呈棕褐色和咖啡色,提升了晾制效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柴家荣  雷丽萍  汪安云  夏振远  子宏伟  管仕军  
采用改进后的Arnon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探索不同白肋烟品种叶绿体色素及相关致香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成熟时品种间叶绿素含量0.623~0.735 mg/g,变异系数7.07%;类胡萝卜素含量0.169~0.217 mg/g,变异系数11.82%;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2.887~4.336,变异系数18.07%;不同品种间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差异>类胡萝卜素>叶绿素。调制后品种间叶绿素裂解的产物含量148.12~230.01 mg/g,变异系数17.39%;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含量53.036~91.344 mg/g,变异系数23.33%;品种间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含量差异>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沈广材  史宏志  杨兴有  周开旭  张定贵  侯涛  
在四川达州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700,1000,1300 m)白肋烟中熟品种达白1号和早熟品种KY14×L8各生育期的温湿度变化以及所需有效积温。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两品种生育期延长,生育期的平均温度降低,而相对湿度增加。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平均温度呈增加的趋势,伸根期相对湿度低于旺长期和成熟期,旺长期和成熟期相对湿度差异较小。不同海拔高度每日气温极值出现时间较为接近,烟田最低温出现在6点,最高温出现在15点左右;相对湿度最大值在6点左右出现,最小值在15点左右出现。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两品种各生育期>10℃的有效积温多呈逐渐减少趋势,早熟品KY14×L8伸根期所需有效积温多于中熟品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卢素萍  赵铭钦  刘鹏飞  李玉娥  付博  
为探究不同光质对烤烟叶片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以‘云烟87’为供试材料,自然光为对照,在大田条件下通过覆盖不同颜色滤膜获得不同光质,研究红光(R)、白光(W)、蓝光(B)、紫光(P)、黄光(Y)等不同光质对烤烟成熟衰老过程中质体色素代谢和抗氧化酶活性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打顶后烟叶中质体色素降解转化,与自然光相比,红光和白光延缓了叶绿素含量的下降,白光和蓝光抑制类胡萝卜素的降解,整个降解过程中各不同光质处理下色素降解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蓝光>黄光>紫光>红光>白光>对照。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黄光和红光诱导了抗氧化酶活性的上升,并且使MDA的含量保持相对较低的水平,从而延缓叶片的衰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红恋  赵田  周海燕  孙军伟  字萍  宋莹丽  王瑞云  吴疆  史宏志  
以白肋烟TN 86为材料,研究了砍收期对晾制前后上部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晾制前总氨基酸含量为124.47~140.78 mg/g,以酪氨酸含量和比例较高,在各个砍收时期天冬氨酸含量为7.78~11.16 mg/g,表现为打顶后4周>6周>5周>3周>2周。晾制前甘氨酸和苏氨酸与砍收时期相关性达显著水平。晾制后总氨基酸含量为73.78~97.77 mg/g,以天冬氨酸比例和含量较高,在各个砍收时期天冬氨酸含量为23.73~31.25 mg/g,以打顶后2周砍收的含量较高,打顶后4周砍收比例较高。天冬氨酸在晾制前含量和比例不高,晾制后却大幅度上升。晾制后甘氨酸、苏氨酸、脯氨酸、异亮氨酸、...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薛小平  潘文杰  陈伟  徐增汉  李章海  
为比较不同生态条件对烟叶腺毛分布密度的影响,为烤烟的区域化种植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在开阳县、威宁县和天柱县3地进行了换土植烟试验,在烟叶成熟时采用便携式数码显微镜对腺毛分布密度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中海拔黄壤植烟烟叶腺毛平均分布密度以威宁试验点最高,天柱试验点次之,开阳试验点最低,其中开阳试验点的3个部位腺毛密度的差异最大,威宁试验点次之,天柱试验点最小;高海拔黄棕壤植烟烟叶腺毛平均分布密度差异不大,开阳试验点略高于威宁试验点;低海拔黄壤植烟烟叶腺毛平均分布密度差异较大,开阳试验点远大于天柱试验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龚顺禹  杨焕文  王怀珠  毛建书  
为探索烟叶在烘烤过程中淀粉降解类酶的活性动态,为科学烘烤提供理论依据,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和K326的中部叶为材料,研究了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变化及烘烤温湿度环境对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酶活性出现2次高峰,分别在烘烤的36 h和72 h,烘烤结束时活性较低;在鲜烟叶中淀粉磷酸化酶活性较高,随着烘烤过程的推进,至24 h达第1次高峰,之后降低,48 h时出现低谷,随后又于72 h达第2次高峰。在整个烘烤过程中,采用低温低湿变黄,慢速升温定色的烘烤环境,烟叶内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较高,有利于烟叶淀粉的降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