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8)
- 2023(10427)
- 2022(8581)
- 2021(7534)
- 2020(5917)
- 2019(13256)
- 2018(12770)
- 2017(23588)
- 2016(13075)
- 2015(14052)
- 2014(13873)
- 2013(13637)
- 2012(12854)
- 2011(11843)
- 2010(11793)
- 2009(10673)
- 2008(10394)
- 2007(9180)
- 2006(8227)
- 2005(7537)
- 学科
- 济(57400)
- 经济(57339)
- 业(34091)
- 管理(32625)
- 企(24157)
- 企业(24157)
- 中国(19343)
- 地方(18961)
- 农(18640)
- 方法(17988)
- 数学(15655)
- 数学方法(15532)
- 业经(14379)
- 农业(13281)
- 学(12572)
- 贸(11698)
- 贸易(11688)
- 财(11471)
- 易(11279)
- 地方经济(10646)
- 发(10542)
- 环境(10249)
- 融(10209)
- 金融(10209)
- 银(10202)
- 银行(10150)
- 行(9869)
- 技术(9655)
- 制(9562)
- 产业(8148)
- 机构
- 学院(186962)
- 大学(183986)
- 济(76081)
- 经济(74640)
- 研究(73154)
- 管理(66016)
- 理学(56648)
- 理学院(55898)
- 管理学(54881)
- 管理学院(54562)
- 中国(53707)
- 科学(48474)
- 农(45076)
- 京(39963)
- 所(39466)
- 研究所(36315)
- 农业(35804)
- 业大(34632)
- 财(32421)
- 中心(32052)
- 江(29317)
- 院(26773)
- 财经(25490)
- 范(25489)
- 省(25445)
- 北京(25354)
- 师范(25030)
- 科学院(23229)
- 经(23214)
- 州(23194)
- 基金
- 项目(129402)
- 科学(100269)
- 基金(91814)
- 研究(88107)
- 家(84406)
- 国家(83624)
- 科学基金(69097)
- 社会(56403)
- 社会科(53474)
- 社会科学(53460)
- 省(53063)
- 基金项目(48937)
- 自然(45807)
- 划(44966)
- 自然科(44751)
- 自然科学(44736)
- 自然科学基金(43930)
- 教育(38787)
- 资助(36124)
- 发(34588)
- 编号(33624)
- 重点(30119)
- 创(27470)
- 计划(26758)
- 部(26651)
- 发展(26519)
- 展(26088)
- 成果(25906)
- 创新(25726)
- 科研(25240)
共检索到286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佳杰 林勇 陈忠 李莉萍 唐瞻杨 杨慧赞 罗永巨 甘西
以卵黄囊期吉富罗非鱼仔鱼为试验对象,对比不同温度诱导对其生长速度、存活率和畸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温度诱导10 d后,吉富罗非鱼仔鱼的生长率和存活率差异显著,而畸形率差异不明显。其中28℃水温诱导的生长率和存活率最高,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各个温度处理组(P<0.05),38℃的生长率和39℃存活率最低,死亡率为100%。上述结果表明,高温诱导显著影响着吉富罗非鱼仔鱼的生长率和存活率,因此在吉富罗非鱼苗种繁育过程中注意合理调节培育温度,提高苗种的质量。
关键词:
罗非鱼 温度 生长 存活率 畸形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晓华 苏锦祥 殷名称
鳜(Sinipercachuatsi)又称季花鱼、桂鱼,属鲈形目(Perciformes)科(Seranidae)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其肉嫩味美,为淡水鱼类中珍品,鉴于鳜本身的价值以及在人工养殖中尤其是鱼苗繁育过程中的高死亡率,对鳜的研究也陆续见诸...
关键词:
鳜仔鱼,温度,摄食率,生长速度,发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强俊 徐跑 何杰 李瑞伟
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CCD)和响应曲面方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探讨了温度(18~37℃)和盐度(0~16)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miloticus)仔鱼生长和存活的联合影响。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温度与盐度的一次与二次效应对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温度或盐度的上升,生长与存活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温度与盐度间存在互作效应(P<0.05),温度为18~20℃时,仔鱼的特定生长率与存活率在盐度为8~9时较高;随着温度上升,27~32℃时,盐度为5~7时较高;高温环境时(35~37℃),盐度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迎春 苏锦祥 周勤
光照对黄盖鲽仔鱼的生长、发育及摄食有显著影响,各组仔鱼的体长与体高在20日龄时均产生了极显著的差异;Duncan多范围检验表明:40~60lx光照度下仔鱼生长最好;在40~7000lx范围内随光照度的增强,生长则变差,存活率下降,畸形个体增加。黑暗条件下及3~6lx条件下的仔鱼在12日龄时全部因饥饿而死亡。在卵黄囊期的各组仔鱼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生长情况近似。40~7000lx光照度之间的5组在4日龄至20日龄之间体长与日龄表现为直线关系,体高与日龄表现为指数函数关系。仔鱼的摄食强度(10:00~14:00)在40~7000lx范围内随光照度增强而减弱。18:00~22:00时区之间如给以适当光...
关键词:
黄盖鲽,仔鱼,光照,生长,发育,摄食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武德功 陈青 詹秋文 黄保宏 杜军利 黄伟东 舒英杰 王增霞
为了探讨温度对高粱蚜(Melanaphis sacchari)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在实验室15~30℃温度范围下,测定并计算了高粱蚜的发育历期、繁殖力、寿命及各项生命表参数。结果表明,高粱蚜种群在30℃逃脱及死亡率较高,因此无具体数据分析;高粱蚜若虫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显著缩短(P<0.05),在15~28℃内发育历期为5.63~12.13d,存活率为88%~94%,15℃下若虫的存活率最高,而28℃下存活率最低;体重差及F1代体重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高粱蚜的平均寿命为11.76~48.47d,生殖率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在15~28℃范围内,高粱蚜的种群净增殖率为42.60~80.56,其中24℃时最高,28℃时最低(42.60);平均世代周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高粱蚜的内禀增长率在0.160~0.339,24℃时最高,在15~28℃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内禀增长率显著升高,由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与温度的关系方程推测高粱蚜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34~26.85℃。以上结果说明,高粱蚜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4℃,可能导致高粱蚜种群动态上升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4~26.85℃,因此当环境温度处于此温度区间时,需实时进行高粱蚜的预测预报,为高粱蚜的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兆鸿 夏连军 王建钢 陆建学 赵荣兴 王海平 谢立峰
The effect of salinity on embryo and early larva development of Dentex tumiforns was discussed. Floating forms of egg in different salinities, optimal salinity for embryonic development and early larva growth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1. In immobile condition, all eggs sank at salinity of 32....
关键词:
黄鲷 盐度 胚胎发育 仔鱼 生长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徐永江 蔡文超 柳学周
研究了饥饿对漠斑牙鲆前期仔鱼生长发育的影响,并计算了仔鱼的饥饿不可逆点。结果表明,仔鱼3日龄开口,卵黄于5日龄消耗完毕,油球于6日龄消耗完毕,混合营养期为3~6日龄,饥饿对仔鱼卵黄和油球的吸收速度影响不显著。摄食仔鱼生长呈线性增加,饥饿仔鱼则在饥饿开始一段时间后呈现负增长的趋势。10日龄饥饿仔鱼出现较为明显的饥饿特征,如胸角凸出,消化道萎缩等。在18~20℃培育水温下,仔鱼饥饿不可逆点出现在7日龄和8日龄之间。
关键词:
漠斑牙鲆 仔鱼 饥饿 不可逆点 胸角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吴莹莹 柳学周 马爱军 徐永江 王清印
实验室条件下,利用观察行为变化、测量记录外部形态特征和组织切片等方法研究了饥饿条件下半滑舌鳎仔鱼(初孵仔鱼,10,16d)的存活与生长特征、卵黄利用、鳔的发育、消化系统和游泳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仔鱼对饥饿的行为反应可分为3个阶段,即表层集群游动觅食阶段,缓慢游动反应迟钝阶段和外部形态变化并多数伏底静止阶段。饥饿条件下,初孵仔鱼、10和16d仔鱼的全部死亡时间分别为13、8和11d;半数死亡时间分别为7.8、3.5和7.4d,说明10d仔鱼阶段为半滑舌鳎早期发育阶段中较为敏感的阶段;饥饿会延缓初孵仔鱼对卵黄的利用速率;随着饥饿时间的延伸,鳔的体积与正常条件下仔鱼鳔的体积差异显著(P<0.05)...
关键词:
半滑舌鳎 仔鱼 饥饿 生长发育 影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谢骏 余德光 王广军 刘晓春 朱宏友 林浩然
降海鳗鲡一直是作为研究鳗鲡人工繁殖的材料,由于降海鳗鲡的资源衰退,选用池塘养殖鳗鲡作为亲本的研究成为热点。尽管人工诱导野生降海鳗鲡获得的胚胎发育过程的研究已报道,但人工诱导池塘养殖鳗鲡的胚胎及仔鱼早期发育未见报道。本文应用池塘养殖日本鳗鲡取代野生降海日本鳗鲡进行人工繁殖,2002年的孵化批次共80次,其中大部分为人工授精卵(60次),一部分(20次)为自然产卵。受精率为(44.03±21.99)%,孵化率为(65.76±19.48)%,共计获得苗种349.9万尾。连续记录了鳗鲡的胚胎和早期仔鱼的发育过程。在水温为20.5℃时,胚胎发育需要时间为49h,所需积温1005℃.h;在水温为22.5℃...
关键词:
养殖鳗鲡 人工诱导 产卵 胚胎 仔鱼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洪贵 胡振禧 黄种持 黄柳婷 吴妹英
研究了温度对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胚胎与仔鱼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在21~29℃温度范围内,胚胎均能孵化出膜,孵化时间y与温度x成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y=993017x-3.0318,R2=0.9614(P<0.05)。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1~29℃,最适温度范围为23~27℃。仔鱼生长发育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仔鱼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3~31℃,最适温度范围为25~31℃。结果表明,在适宜温度范围内,适当升温可以加快中华倒刺鲃胚胎与仔鱼发育的进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明 陈超 柳学周 庄志猛 徐永江 薛宝贵 杨志 王妍妍 曲江波
观察比较了8个盐度梯度[10、15、20、25、30(自然海水)、35、40和45]下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受精卵的孵化周期、孵化率和畸形率及卵黄囊仔鱼的畸形率,并在上述条件下对七带石斑鱼进行了耐饥饿试验,测定其生存活力指数(SAI)。结果显示,受精卵孵化的最适盐度范围为30~35,盐度高于35,孵化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降低,仔鱼畸形率随之升高;盐度低于25,孵化率随盐度的降低而降低,仔鱼畸形率随之升高。仔鱼的最适生存盐度为30~35,此盐度下的仔鱼存活系数为24.7±0.36和23.27±3.01。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永江 崔爱君 姜燕 王滨 周鹤庭 柳学周 刘新富
采用实验生态学、形态测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了温度、盐度对大洋性经济鱼类黄条(鱼师) (Seriola lalandi)胚胎孵化率、初孵仔鱼畸形率、内源性营养吸收利用、生长基因表达、存活指数(SAI)、饥饿不可逆点(PNR)的影响,并对早期仔鱼活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在最适水温为20℃~22℃条件下,胚胎孵化率最高,达75%~81%,且初孵仔鱼畸形率低于6.7%,胚胎发育的温度系数Q_(10)值最接近于2,且初孵仔鱼全长和卵黄囊体积最大。受精卵在盐度为30以上时,漂浮在水面,而在盐度为20~25时,悬浮在水中,在盐度为10~15时,下沉于水底部。受精卵胚胎发育的最适盐度范围为30~35,胚胎孵化率达79%~80%,初孵仔鱼畸形率低于6%。发现4个不同温度条件下(18℃、20℃、22℃、24℃)初孵仔鱼卵黄囊吸收利用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不同盐度条件下,初孵仔鱼的SAI值表明,盐度为30~35组仔鱼的SAI值较高且峰值出现在盐度为30组,而盐度为10组仔鱼SAI值最低。在水温为20℃~22℃时,6 d仔鱼的初次摄食率最高(78%),PNR点出现在7~8d之间。在水温为20℃~24℃、盐度为30~35条件下的初孵仔鱼中,IGF-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饥饿条件下,IGF-1 mRNA在饥饿后第2天显著升高,其后在第3d-4d显著下降但仍保持较高表达水平,随着饥饿的进行继续下降至显著低于开口期表达水平。本研究明确了黄条(鱼师)受精卵孵化的最适温度为20℃~22℃、最适盐度为30~35,并建立了初孵仔鱼活力评价的指标,研究结果可为建立规范化的黄条(鱼师)胚胎孵化和苗种培育技术提供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进 刘恒见 黄峰 韩金林
为观察不同铁源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以初重6.79 g左右的吉富罗非鱼为饲养对象,采用酪蛋白、糊精为主要原料制成半精制日粮,分别添加铁含量相等(100 mg/kg饲料)的硫酸亚铁、氯化铁、氯化亚铁、柠檬酸亚铁、卟啉铁,饲喂吉富罗非鱼70 d。结果显示,在铁含量相等(100 mg/kg饲料)的半精制日粮中添加氯化亚铁,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显著(P<0.05)高于其它四种铁源。以增重率为指标,吉富罗非鱼日粮中适宜以氯化亚铁作为添加铁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宝强 邓茜玫 李奎 缪崑 王雁
[目的]准确了解石斛兰花芽分化规律,研究不同的温度处理对春石斛兰花芽分化和发育的影响,为石斛兰的花期调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石斛兰(Dendrobium Spring Snow)花芽的形态发生和结构发育过程,研究了26/21℃、22/17℃、18/13℃处理条件下花芽分化和发育的差异性。[结果]研究表明:石斛兰花芽分化过程可分为7个时期:休眠期、萌动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花蕾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合蕊柱分化期。在高温26/21℃处理条件下,石斛兰不能进行花芽分化,
关键词:
石斛兰 温度 花芽 形态分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伟欣 谢颍 刘明 张月辰
为明确短日照对小豆生长发育、光合和荧光参数的影响,采用不同生育时期短日照诱导处理来调查小豆的形态指标、开花时间及开花节位,在开花期和结荚期测定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短日照诱导使小豆的株高降低、平均茎粗和主茎节数变小、白红2号在开花期和结荚期的节间长度升高,唐山红小豆降低;短日照诱导使小豆的花期提前并降低开花节位;短日照诱导使2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在开花期明显升高,在结荚期降低,气孔导度、细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在开花期无明显变化,在结荚期,白红2号明显降低,唐山红小豆升高;短日照诱导对开花期的叶绿素含量无明显影响,在结荚期明显降低,与对照相比,白红2号在开花期和结荚期的F...
关键词:
小豆 短日照 开花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