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42)
- 2023(13417)
- 2022(11974)
- 2021(11258)
- 2020(9510)
- 2019(21891)
- 2018(21741)
- 2017(41773)
- 2016(23013)
- 2015(25681)
- 2014(25392)
- 2013(24940)
- 2012(22639)
- 2011(20405)
- 2010(20245)
- 2009(18831)
- 2008(17814)
- 2007(15632)
- 2006(13730)
- 2005(12049)
- 学科
- 济(86209)
- 经济(86082)
- 管理(62203)
- 业(58090)
- 企(48039)
- 企业(48039)
- 方法(39833)
- 数学(34471)
- 数学方法(34031)
- 农(23295)
- 学(22349)
- 中国(22282)
- 财(21905)
- 业经(18620)
- 地方(17490)
- 制(16564)
- 贸(15639)
- 贸易(15630)
- 农业(15565)
- 易(15169)
- 理论(14776)
- 和(13904)
- 务(13183)
- 环境(13113)
- 财务(13113)
- 财务管理(13088)
- 技术(12833)
- 银(12737)
- 银行(12664)
- 融(12571)
- 机构
- 大学(318915)
- 学院(316596)
- 管理(121042)
- 济(120018)
- 经济(117301)
- 研究(111047)
- 理学(105027)
- 理学院(103832)
- 管理学(101783)
- 管理学院(101252)
- 中国(79874)
- 科学(72681)
- 京(68343)
- 农(58481)
- 所(57816)
- 财(55105)
- 研究所(53114)
- 业大(52030)
- 中心(48912)
- 农业(46398)
- 江(46207)
- 财经(43907)
- 北京(42954)
- 范(41923)
- 师范(41361)
- 院(40853)
- 经(39906)
- 州(37436)
- 经济学(35533)
- 技术(35451)
- 基金
- 项目(222212)
- 科学(171829)
- 基金(159202)
- 研究(157883)
- 家(141798)
- 国家(140654)
- 科学基金(118121)
- 社会(96495)
- 社会科(91107)
- 社会科学(91082)
- 省(87421)
- 基金项目(84471)
- 自然(79334)
- 自然科(77428)
- 自然科学(77404)
- 自然科学基金(76016)
- 划(74741)
- 教育(72284)
- 资助(66283)
- 编号(64257)
- 成果(52271)
- 重点(50589)
- 部(47912)
- 发(47418)
- 创(46081)
- 课题(44751)
- 科研(43364)
- 创新(43027)
- 计划(42524)
- 大学(40848)
- 期刊
- 济(132114)
- 经济(132114)
- 研究(91984)
- 中国(59887)
- 学报(58502)
- 农(52920)
- 科学(51320)
- 管理(44162)
- 大学(42653)
- 财(41120)
- 学学(40293)
- 农业(36857)
- 教育(36087)
- 技术(25841)
- 融(24136)
- 金融(24136)
- 业经(21815)
- 经济研究(21469)
- 财经(20811)
- 业(19038)
- 经(17732)
- 图书(16793)
- 问题(16770)
- 科技(16129)
- 版(15710)
- 业大(15342)
- 理论(14870)
- 技术经济(14256)
- 现代(13765)
- 实践(13635)
共检索到459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李锋 葛长字 方建光 毛玉泽 于守团
在自然变温和水浴恒温的条件下。用3种接种密度培养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 formis,以研究其增殖形式。结果表明,较高接种密度时,扁藻密度始终较高且较早进入平稳期;接种密度相同,恒温下较早进入平稳期。但就所能达到的最大密度而言,变温培养时更高;低密度接种的比生长速率最大,而中等接种密度下的比生长速率最稳定;培养时的比生长速率较高,且比较稳定;增殖模型所反映的和观测结果一致。随着接种密度增加,依赖于初始种群密度的参数a减少,环境容量增加而瞬时增殖速度下降。模型也反映出在相同接种密度条件下,变温培养的环境容量大于恒温培养;恒温时的微藻瞬时增长速度要大于变温时。就(N_t...
关键词:
温度 接种密度 比生长速率 增殖模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鹏 徐韧 刘材材 刘汉奇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室内模拟研究了不同温度、盐度和起始密度3因素的不同水平组合下悬浮清洁疏浚物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生长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起始密度对中肋骨条藻生长影响非常显著(P<0.01),温度对其生长影响显著(P0.05)。在本实验范围内,悬浮清洁疏浚物在培养条件为温度25℃,盐度22,起始密度0.1×104cells·mL-1时中肋骨条藻的比生长速率最大,藻细胞生长的抑制影响最小。0~16μm粒径清洁疏浚物主要通过遮光效应引起藻细胞光合作用减弱,从而对藻细胞生长产生影响。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白凯强 韩军军 林庆莹 吴月 王艺 霍元子 何培民
通过混养生态系统模拟试验研究了紫贻贝(Grateloupia lanceolata)和披针形蜈蚣藻(Mytilus edulis)不同养殖密度组合下的生态混养状况。选取壳长(45.14±3.85)mm的紫贻贝和长度(62.48±7.38)mm的披针形蜈蚣藻,采用5种湿重配比进行混养实验,分别为G1(1∶0)、G2(1∶0.25)、G3(1∶0.5)、G4(1∶1)和G5(1∶2)。每种组合中紫贻贝密度均为0.63 ind·L(-1),而披针形蜈蚣藻密度分别为0 g·L(-1)、1.25 g·L(-1)、2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艺峰 郭小强
通过均匀设计试验研究N、P、Si含量与接种密度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 ,8d藻生长率和 8d密度差不受N含量 (质量浓度 1.0~ 89.4mg/L)影响 ,但随P含量 (质量浓度 0 .1~ 2 8.6mg/L)和Si含量 (质量浓度 0 .5~ 2 0 .1mg/L)增加而增加。当P质量浓度 2 8.6mg/L、Si质量浓度 2 0 .1mg/L ,接种密度分别为 8.4× 10 4 ml- 1和 143.1× 10 4 ml- 1时 ,藻生长率和密度差可达 0 .778d- 1和 869.7× 10 4ml- 1。 11d藻生长率主要受接种密度的影响 ,N质量浓度起次要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宁宇 夏连军 么宗利
研究了养殖密度和温度对白斑狗鱼稚鱼在设施养殖中生长的影响。经过30d的养殖试验发现养殖密度和温度对白斑狗鱼稚鱼在设施养殖中的摄食和生长都有显著影响。日增重、特定增长率、生长效率、摄食效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净增重24ind·m-3和16ind·m-3密度组最高;随着温度的升高,日增重、特定增长率、生长效率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24℃组生长最快,摄食效率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特定生长率与密度之间存在显著直线回归关系,其回归方程为SGR=7.30-0.122SD(r2=0.9927);养殖温度和特定增长率之间存在显著二次函数关系,其回归方程为SGR=-0.047T2+2.169T-19.5...
关键词:
白斑狗鱼 稚鱼 养殖密度 温度 设施养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新生 刘建伟 王世绩
选择两个速生的(群众杨-44和欧美杨25/86)和两个慢生的(小叶杨和欧美杨28/86)杨树无性系,在水培和生长箱控制条件下,测定了净光合速率(Pn)、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表观光量子产量(Φ)、气孔传导度(Cs)和蒸腾速率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四个杨树无性系的LSPLCP,Φ.CS和最大的Pn对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响应特征不同。这可能反映了杨树无性系生态型差别,同时也为杨树无性系在生理指标基础上进行早期选择提供了证据
关键词:
杨树无性系,温度效应,湿度效应,光合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敏 张雷杰 赵惠忠 张杰 杨乐
为了解决目前水产品在不同温度下热物性参数数据缺乏的问题,采用微热探针法测试系统对-30℃~20℃温度范围内鳗的热导率进行了系统测试。该测试装置简单、方便,测试时间短(小于40s),试样温升小(<2℃),测试过程中可较为准确地反映试样所处状态的实际物性值。实验测定了20℃、10℃、0℃、-10℃、-20℃和-30℃等6种不同温度条件下鳗的热导率,测试结果表明:在保证较高的测量精度前提下,微热探针法测试系统可方便地测定鳗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发生相变前后的热导率。温度对鳗的热导率具有显著影响,在冻结点以上,鳗的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在冻结点以下,其热导率迅速增高,且随温度的下降而呈递增趋势。这一结...
关键词:
鳗 微热探针 温度 热导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阎爱华 曹克强 陈书龙
采用胡萝卜片培养短体线虫技术,测试不同培养时间和接种密度对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繁殖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培养条件下,每片胡萝卜(厚10 mm,直径3 cm)接种25头线虫雌虫,线虫的数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前3周线虫的繁殖系数为6.24,线虫的群体数量增长缓慢;第3~6周线虫的繁殖系数略有增高,为8.99;第6~9周其繁殖系数高达17.88,线虫群体数量快速增长;之后,线虫群体数量增速下降,其繁殖系数降为1.42。在接种不同密度线虫的实验中,线虫的群体数量均显著增长,其繁殖系数在不同接种密度处理中差异不显著;随机挑取10头雄虫与雌虫,比较不同线...
关键词:
短体线虫 薯蓣红斑病 繁殖 形态特征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芳 刘小召 冯骞 白静 刘秋凤 田海峰 孟彦 肖汉兵
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研究了养殖密度对2~5龄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摄食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龄大鲵适宜养殖密度为27尾/m2,该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9尾/m2组、18尾/m2组(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金錶 陈涛 陈琳 杨渡远 胡佐楚 黄国光
探讨恢复业已衰退的大亚湾对虾资源的可行性。1992至1994年在大亚湾放流体长10~57mm的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长毛对虾(P.penicillatus)和墨吉对虾(P.merguiensis)共为2947万尾,标志放流体长51~109mm以上的三种对虾14688尾。放流增殖效果明显,日本对虾的回捕率为9.3%,长毛对虾和墨吉对虾的回捕率为5.0%。大亚湾内放流的对虾,不作季节性远距离洄游,只作季节性短距离的浅水—深水区移动。日本对虾的标志放流在国内尚属首次。
关键词:
对虾 标志放流 资源增殖 大亚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艳娟 谭勋 刘家国 赵洪进 王小龙
将体重为120~150 g的清洁级SD雄性大鼠145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25只)、肝癌模型组(40只)、亚硒酸钠组(40只)和富硒麦芽组(40只)。在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日粮中添加亚硒酸钠至硒含量达到饲养标准(0.1 mg.kg-1),在亚硒酸钠组和富硒麦芽组日粮中分别添加亚硒酸钠和富硒麦芽使硒含量均达到3.0 mg.kg-1。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连续16周饮用含100 mg.L-1的二乙基亚硝胺(DEN)溶液以诱癌,然后改饮自来水至18周末。每组于4、8、12、16和18周时随机挑取5只大鼠断头处死,肝脏切片经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染色后计数肝癌组织中PCNA阳性细胞并计算PC...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雅萌 徐军田 李信书 姚东瑞 刘兆普
为了探讨原位状态下不同增殖方式得到的绿潮藻浒苔生物体的差异,通过原位围隔实验,分别获取漂浮浒苔释放的孢子萌发形成的藻体(ST)和浒苔自身营养增殖得到的藻体(VT),通过比较这两种浒苔的生长、光合作用和荧光参数的不同,来估测其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ST的生长速率比VT显著高出61.27%,并且ST的最大光合作用速率(Pmax)、光合效率(α)和光合活性(P/R)比VT分别显著高出25.33%、14.93%和134.69%,而呼吸作用速率和光补偿点比VT显著低了45.7%和52.2%,这表明ST与VT相比具有更大的生长优势。另外,VT的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显著高于ST,在高光下尤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欧阳芳群 崔夏 张辉 邓军育 石青松 李玉岭 孙猛
[目的]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将不利于蓝云杉生长,研究蓝云杉在高温胁迫下的生长、光合响应机制,为蓝云杉引种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五年生蓝云杉苗为试验材料,设定45、50、55℃3种温度,处理6 h;其中45℃处理还有12、18、和24 h不同时长,常温(25℃)作为对照。研究处理后、恢复7和28 d的生长表型、针叶含水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高温、胁迫时长对蓝云杉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45℃处理6 h蓝云杉基本可以恢复正常生长,而50℃和55℃处理的蓝云杉整株针叶都变黄,干枯掉落,伴随着相对含水量的降低,且光系统Ⅰ(PSⅠ)有效量子产量实际光化学效率(Y(Ⅰ))、PSⅠ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Ⅰ))、由供体侧限制引起的PSI处非光化学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D))、受体侧非光化学能量耗散产生的量子产量(Y(NA))、光系统Ⅱ(PSⅡ)有效量子产量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PSⅡ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Ⅱ))、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和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_o)均显著低于45℃处理和对照。尽管45℃处理6、12、18、24 h后从表型上看不出蓝云杉的形态发生明显变化,但是恢复期发现12、18 h针叶继续失水、变黄,24 h处理整株针叶都变黄,基本干枯掉落,针叶相对含水量降至最低。恢复28 d时,18、24 h的荧光参数φEo几乎为0,电子传递受到了抑制。[结论]胁迫时长为6 h,蓝云杉可以耐45℃高温处理,不耐50、55℃高温。45℃高温处理时长超过12 h苗木失水严重,针叶干枯,对光合特性产生了显著影响,难恢复正常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胜坤 王军 康丽华 徐大平
通过测定青枯菌在尾巨桉根表吸附量和根部侵入量,研究不同温度、pH值和接种浓度对青枯菌在尾巨桉苗木根部吸附和侵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青枯菌在尾巨桉苗木根部吸附侵入的最适温度条件是30℃;pH值为6.0或7.0时均有利于青枯菌在尾巨桉根表的吸附侵入;在接种浓度为3.0×108和3.0×109个.mL-1时青枯菌的吸附量和侵入量都比较高,高浓度的细菌有利于青枯菌在尾巨桉根部的吸附侵入,但过高浓度的细菌,其吸附量并不继续增加。说明在30℃,pH6.0或7.0和接种浓度高于3.0×108个.mL-1的条件,有利于青枯菌在尾巨桉根部吸附和侵入。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于坤 叶海辉 黄陈翠 巩杰 黄辉洋
采用q RT-PCR技术,对不同温度(10℃,15℃,20℃,25℃)以及低温(10℃,15℃)和盐度(10,35)联合作用下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甲壳长3.7~5.8 cm,体质量80~100 g)ANT2基因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4个温度下肝胰腺、肌肉、鳃中ANT2基因表达量依次为低、中、高,存在组织表达特异性。随着温度降低,ANT2基因总体上趋低表达,但在15℃时ANT2基因在肌肉(1~12 h)和鳃中均显著高于20℃(P<0.05)。该结果提示,ANT2基因与能量代谢相关,且在一定低温下被诱导表达,可能参与低温胁迫的应答。相同低温下,3种组织中AN...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