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59)
2023(6446)
2022(5646)
2021(5119)
2020(4229)
2019(8932)
2018(9093)
2017(16062)
2016(9073)
2015(9782)
2014(9504)
2013(8685)
2012(7599)
2011(6992)
2010(6913)
2009(6518)
2008(5908)
2007(5248)
2006(4480)
2005(3867)
作者
(26863)
(22380)
(22021)
(21046)
(13963)
(10787)
(10025)
(8807)
(8432)
(7812)
(7594)
(7457)
(7137)
(7114)
(6966)
(6934)
(6924)
(6736)
(6700)
(6277)
(5823)
(5561)
(5467)
(5159)
(5143)
(5106)
(5041)
(4761)
(4686)
(4592)
学科
(25628)
经济(25586)
管理(22297)
(17960)
(14553)
企业(14553)
方法(9593)
(9186)
(8881)
中国(8642)
数学(8043)
数学方法(7918)
(7357)
(7210)
业经(6417)
(6377)
理论(6046)
农业(5527)
(5304)
银行(5264)
地方(5237)
(5086)
(5073)
贸易(5071)
(4955)
金融(4947)
(4915)
教育(4871)
环境(4817)
(4299)
机构
学院(116894)
大学(113119)
研究(43387)
(38670)
经济(37635)
管理(37368)
理学(31792)
理学院(31418)
中国(31233)
科学(30640)
管理学(30464)
管理学院(30277)
(28075)
(24084)
(23663)
农业(22576)
研究所(21950)
业大(21815)
中心(19362)
(18816)
(18736)
技术(17635)
(16699)
(15658)
(15541)
师范(15271)
(14818)
北京(14542)
财经(14460)
农业大学(14403)
基金
项目(83178)
科学(62575)
研究(58033)
基金(56502)
(52376)
国家(51946)
科学基金(42129)
(35437)
社会(33647)
社会科(31666)
社会科学(31661)
(29839)
基金项目(29001)
自然(28403)
自然科(27780)
自然科学(27769)
自然科学基金(27220)
教育(27210)
编号(24238)
资助(23394)
重点(19856)
成果(19654)
(18692)
课题(18164)
计划(17852)
(17589)
科研(16647)
(16635)
创新(16508)
科技(16466)
期刊
(45269)
经济(45269)
研究(30972)
学报(27112)
(26045)
中国(26035)
科学(21115)
大学(18703)
学学(17985)
农业(17604)
教育(16947)
(14864)
管理(13969)
技术(10243)
业经(9524)
(8966)
(8878)
金融(8878)
经济研究(8104)
业大(7673)
(7370)
财经(6662)
科技(6591)
农业大学(6476)
职业(6306)
(5848)
林业(5660)
图书(5391)
问题(5198)
商业(5171)
共检索到173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邢克智  刘茂春  
不同温度下测定青虾(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nipponenseDeHaan)幼体的耗氧率和呼吸系数,在24~32℃下的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高,其湿重耗氧率的回归方程为:y=-4.5383+0.3888x;其干重耗氧率的回归方程为:y=-13.2200+1.1875x。在24℃、28℃和32℃条件下,青虾幼体的呼吸系数分别为0.71、0.76、0.7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谢文星  谢山  黄道明  常秀岭  杨汉运  陈英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陶淑宜  
青虾又称日本沼虾(Macrogbrachivm nip-ponese)(de Haan)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国内外欢迎的名特优水产品。近年来,澳大利亚和墨西哥的企业家要求移植我国的青虾,并在国外合作开发。同时,我国西北地区和一些山区,也都希望移养和发展青虾。根据国内外这一形势,我们承担了有关部门下达的青虾活体长途运输的研究项目,项目要求达到安全运输时间的指标不少于18小时,即空运到上述两个国家的途中总间隔时间。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雷  
实验模拟了杨桃从采摘、贮藏、运输到销售的全过程,研究不同温度变化对采后杨桃品质的影响。通过杨桃问卷调查,结合消费者的购买意向,确定实验检测的关键指标。实验表明,温度变化对杨桃PH值影响不大;干耗率则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在1℃、5℃和15℃冷藏条件下,杨桃干耗率变化程度不明显,而在常温30℃条件下,杨桃干耗率明显升高。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周建聪  蔡利  杨静茹  林先鑫  顾志峰  石耀华  刘春胜  
为了揭示温度和氨氮对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耗氧率(R_(O))与排氨率(R_(N))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和密闭流水法分析了不同温度和氨氮浓度条件下,3种规格红螯螯虾(小规格S、中规格M和大规格L)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温度对红螯螯虾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显著(P<0.05)。氨氮浓度对红螯螯虾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显著(P<0.05)。不同温度下红螯螯虾耗氧率和排氨率Q10变化范围分别为1.102~3.361和0.346~3.417,且分别在25℃~30℃和30℃~35℃时达到最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薛毓才  高逸鸣  黄旭雄  
为了研究不同温度下锯齿新米虾(Neocaridina denticulata)耐受低溶解氧能力及生理响应,将锯齿新米虾置于不同温度(20℃、25℃和30℃)下的密闭呼吸瓶中进行急性低氧胁迫,测定其呼吸速率、窒息点及与抗氧化及呼吸代谢相关的酶活性。结果表明:锯齿新米虾的耗氧率随温度和水体溶解氧的升高而显著升高; 3个温度下其窒息点均小于0.1 mgO2/L。在富氧对照组,锯齿新米虾的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与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均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温度升高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低氧胁迫组中锯齿新米虾COX与LDH活性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 SDH活性随水温的升高无显著变化,而SOD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相比富氧对照组,低氧胁迫组中锯齿新米虾SDH活性显著降低,但LDH活性显著升高,COX活性没有显著变化;相比富氧对照组, 30℃下低氧胁迫组中锯齿新米虾SOD活性显著降低,但在20℃和25℃下锯齿新米虾SOD活性在富氧对照组和低氧胁迫组间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锯齿新米虾具有很强的耐低氧胁迫能力和快速提升无氧呼吸酶活性并降低有氧呼吸酶活性以适应低氧胁迫的生理机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肖广侠  孟宪红  孔杰  曹宝祥  刘宁  张庆文  罗坤  李战军  
采用单胞藻(SA)、配合饵料(AF)、轮虫(BP)和卤虫幼体(BS)4种饵料,设计了SA+AF、SA+AF+BP、SA+AF+BS和SA+AF+BP+BS 4种饵料组合并用于中国对虾苗种培育,投喂SA+AF饵料的受精卵分设"碘伏"消毒及未消毒组,投喂其他饵料的受精卵均为"碘伏"消毒组。分析各期幼体成活率、P10体重及WSSV携带量,结果表明,N-Z期间,受精卵消毒与否及投喂不同饵料对中国对虾的成活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Z-P期间,投喂BP的成活率明显高于未投喂BP组(P<0.01);投喂SA+AF+BS的幼体在M-P期间成活率与其他饵料组差异极显著(P<0.01);投喂SA+AF+B...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薛素燕  赵法箴  方建光  孔杰  毛玉泽  张继红  张庆文  
采用室内受控实验方法测定了不同温度(15,20,25和30℃)和盐度(盐度5,10,15,20,25,30和35)以及温度和盐度交互作用对中华原钩虾幼体孵化、存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华原钩虾幼体孵化的数量受水温影响显著(P<0.05),20℃幼体孵化率最高,平均每只亲体孵化幼体30.67个。水温对幼体生长的影响差异十分显著(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永鑫  张殿福  陶忠虎  付峰  顾泽茂  
为确定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胚胎和幼体发育的最佳温度,设置19、22、25、28℃4个温度,观察各温度条件下克氏原螯虾胚胎和幼体发育过程,记录不同温度下胚胎和幼体阶段的成活率、发育速率、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结果显示:温度对克氏原螯虾胚胎孵化率、孵化时间及幼体发育速率和成活率均有显著影响,在试验温度(19~28℃)范围内,胚胎发育进程随温度升高而加快,19℃和28℃条件下胚胎孵化时间分别为(622.67±6.02) h和(349.67±4.63) h;胚胎孵化率随温度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22℃时孵化率最高,为91.03%±2.97%,28℃时孵化率最低,仅为40.53%±4.97%;幼体发育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19℃和28℃条件下幼体阶段发育所需时间分别为(304.00±10.73) h和(194.00±9.03) h;幼体成活率随温度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水温22℃时,成活率最高(94.37%±1.60%),水温28℃时,成活率最低(82.67%±1.51%)。采用Sanderson-Pearis公式,计算得出克氏原螯虾胚胎和幼体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分别为7.32、3.29℃。根据所建立的胚胎和幼体发育的温度依赖性发育模型推算出,克氏原螯虾胚胎和幼体发育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2.06和22.78℃。综合各项指标,建议克氏原螯虾人工繁育过程中胚胎和幼体发育的温度范围设置为22~25℃。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杜劲松  高攀  刘立志  咸玉兰  
对体重分别为0.8~1.0 g、14.0~16.5 g和340~400 g的3种规格白斑狗鱼(Esox lucius)在水温12、14、16、18、20、22、24、26℃下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测定,同时测定了水温20℃时,摄食状态和光照周期对其耗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白斑狗鱼的耗氧率与水温正相关,三种体重规格其关系式分别为Y=0.0245X-0.0418(R2=0.9878),Y=0.0177X-0.0394(R2=0.9935),Y=0.0034X+0.0246(R2=0.844);窒息点随着水温的升高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但在18~22℃时稳定在同一水平(P>0.05)。耗氧率和窒息点与体...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东  张继红  王文琪  杜美荣  任黎华  王忠  
为探索虾夷扇贝(Datinopecten yessoensis)夏季大量死亡的生理原因,模拟虾夷扇贝筏式养殖区夏季水温变化情况,采用室内控温实验,研究了温度剧烈和缓慢变化对虾夷扇贝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及其影响的差异性。实验设置10℃、15℃、20℃、25℃4个温度梯度,设计温度骤变(每小时升温5℃)和温度缓变(每天升温1℃)2种温度处理方式,测定升温前后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显示,温度变化对虾夷扇贝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显著(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敏  张雷杰  赵惠忠  张杰  杨乐  
为了解决目前水产品在不同温度下热物性参数数据缺乏的问题,采用微热探针法测试系统对-30℃~20℃温度范围内鳗的热导率进行了系统测试。该测试装置简单、方便,测试时间短(小于40s),试样温升小(<2℃),测试过程中可较为准确地反映试样所处状态的实际物性值。实验测定了20℃、10℃、0℃、-10℃、-20℃和-30℃等6种不同温度条件下鳗的热导率,测试结果表明:在保证较高的测量精度前提下,微热探针法测试系统可方便地测定鳗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发生相变前后的热导率。温度对鳗的热导率具有显著影响,在冻结点以上,鳗的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在冻结点以下,其热导率迅速增高,且随温度的下降而呈递增趋势。这一结...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慧  来琦芳  房文红  
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盐度为6的海水中不同K+浓度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e chinensis)幼虾存活率的影响,并测定中国明对虾幼虾在不同K+浓度水质中的耗氧率及窒息点。结果表明:(1)K+含量过低或过高,均会成为影响中国明对虾幼虾生存的限制因子,中国明对虾幼虾对K+的生存适宜范围为16.00-165.80 mg/L,K+质量浓度低于16 mg/L时,中国明对虾幼虾的存活率随K+浓度的增加而上升;而当K+质量浓度高于165.80 mg/L时,中国明对虾的存活率随K+浓度的增加而下降。(2)水中不同K+浓度会对中国明对虾幼虾的耗氧率产生影响,在K+质量浓度分别为...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蒋刚  戴颖  张亚  黄旭雄  朱永明  
为了探究温度对日本沼虾(Macrobranchiumnipponense)幼体发育及成体繁殖性能的影响,将刚孵化的日本沼虾溞状幼体分别置于21℃、26℃和31℃的恒温水体中连续培养90d,观察其发育和成体繁殖性能。结果显示:日本沼虾个体发育速度随培养温度的升高而加快,21℃、26℃和31℃溞状幼体完全变态成仔虾所需时间分别为(54.7±1.5)d、(24.0±1.0)d和(19.3±0.6)d;实验水温不影响日本沼虾溞状幼体的成活率,但影响溞状幼体变态成仔虾的成活率,21℃组溞状幼体变态成仔虾的存活率显著低于26℃组和31℃组(P<0.05);温度影响日本沼虾的性腺发育,在90d的试验期内,21℃组未出现抱卵个体,31℃组最早出现性成熟个体,首次抱卵时间为(55.7±5.5)d,比26℃组提前了约17d。雌虾首次抱卵量在26℃组显著高于31℃组,但相对繁殖力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结束时26℃组日本沼虾体长和体重均最大,且显著高于21℃组(P<0.05)。本研究表明,温度影响日本沼虾的生长与发育,但不改变其相对繁殖力;高温促进性成熟个体的小型化。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蒋刚  戴颖  张亚  黄旭雄  朱永明  
为了探究温度对日本沼虾(Macrobranchiumnipponense)幼体发育及成体繁殖性能的影响,将刚孵化的日本沼虾溞状幼体分别置于21℃、26℃和31℃的恒温水体中连续培养90d,观察其发育和成体繁殖性能。结果显示:日本沼虾个体发育速度随培养温度的升高而加快,21℃、26℃和31℃溞状幼体完全变态成仔虾所需时间分别为(54.7±1.5)d、(24.0±1.0)d和(19.3±0.6)d;实验水温不影响日本沼虾溞状幼体的成活率,但影响溞状幼体变态成仔虾的成活率,21℃组溞状幼体变态成仔虾的存活率显著低于26℃组和31℃组(P<0.05);温度影响日本沼虾的性腺发育,在90d的试验期内,21℃组未出现抱卵个体,31℃组最早出现性成熟个体,首次抱卵时间为(55.7±5.5)d,比26℃组提前了约17d。雌虾首次抱卵量在26℃组显著高于31℃组,但相对繁殖力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结束时26℃组日本沼虾体长和体重均最大,且显著高于21℃组(P<0.05)。本研究表明,温度影响日本沼虾的生长与发育,但不改变其相对繁殖力;高温促进性成熟个体的小型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