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82)
2023(7147)
2022(5985)
2021(5322)
2020(4389)
2019(9808)
2018(9252)
2017(17074)
2016(9612)
2015(10331)
2014(9735)
2013(9611)
2012(8960)
2011(8054)
2010(7788)
2009(7059)
2008(6862)
2007(5960)
2006(5150)
2005(4467)
作者
(33493)
(27925)
(27842)
(26000)
(17920)
(13880)
(12283)
(11072)
(10868)
(9707)
(9651)
(9340)
(9270)
(9141)
(8977)
(8888)
(8554)
(8333)
(8196)
(8065)
(7497)
(7066)
(6735)
(6440)
(6405)
(6251)
(6174)
(6110)
(5868)
(5833)
学科
(33924)
经济(33875)
管理(25691)
(25333)
(19855)
企业(19855)
方法(16505)
数学(14799)
数学方法(14644)
(11386)
(9991)
(9884)
中国(8758)
(8349)
贸易(8348)
(8153)
业经(7696)
农业(6996)
(6151)
财务(6148)
财务管理(6135)
技术(6127)
(6088)
环境(6003)
企业财务(5861)
地方(5268)
(5036)
银行(4981)
(4951)
金融(4950)
机构
大学(139737)
学院(137762)
研究(54299)
(52050)
经济(51102)
管理(47938)
理学(42714)
理学院(42092)
(41666)
管理学(41047)
管理学院(40851)
科学(40430)
中国(37841)
农业(33884)
业大(32438)
(31088)
(30036)
研究所(29215)
中心(23203)
农业大学(22680)
(21958)
(20401)
(20000)
(19817)
(19439)
实验(18251)
北京(18219)
(18128)
财经(18086)
科学院(17992)
基金
项目(105731)
科学(80610)
基金(77730)
(74944)
国家(74369)
研究(62501)
科学基金(60490)
自然(44541)
自然科(43548)
自然科学(43523)
自然科学基金(42797)
(41669)
基金项目(41591)
社会(39710)
社会科(37620)
社会科学(37608)
(36519)
资助(31576)
教育(27674)
计划(25194)
重点(24805)
科技(23574)
(22369)
(22169)
科研(22077)
(21842)
编号(21174)
(21098)
创新(21054)
(19270)
期刊
(49718)
经济(49718)
学报(40650)
(36437)
研究(33925)
科学(31690)
大学(28427)
学学(27744)
中国(25194)
农业(24650)
(16329)
管理(16310)
(13384)
业大(13055)
农业大学(10999)
(10002)
(9631)
金融(9631)
林业(9561)
经济研究(9428)
科技(8935)
财经(8755)
业经(8351)
技术(8084)
教育(7915)
(7481)
中国农业(7375)
自然(7352)
问题(6891)
自然科(6269)
共检索到191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胜坤  王军  康丽华  徐大平  
通过测定青枯菌在尾巨桉根表吸附量和根部侵入量,研究不同温度、pH值和接种浓度对青枯菌在尾巨桉苗木根部吸附和侵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青枯菌在尾巨桉苗木根部吸附侵入的最适温度条件是30℃;pH值为6.0或7.0时均有利于青枯菌在尾巨桉根表的吸附侵入;在接种浓度为3.0×108和3.0×109个.mL-1时青枯菌的吸附量和侵入量都比较高,高浓度的细菌有利于青枯菌在尾巨桉根部的吸附侵入,但过高浓度的细菌,其吸附量并不继续增加。说明在30℃,pH6.0或7.0和接种浓度高于3.0×108个.mL-1的条件,有利于青枯菌在尾巨桉根部吸附和侵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胜坤  王军  徐大平  
通过测定青枯菌的根表吸附量和根部侵入量,研究了胞外多糖(EPS)和脂多糖(LPS)在青枯菌对尾巨桉根部吸附和侵入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接种青枯菌的6 h内,EPS处理后尾巨桉根部青枯菌GN1和93B的吸附量和侵入量明显升高,而LPS处理后尾巨桉根部GN1和93B的吸附量和侵入量都明显下降;无EPS菌株的根表吸附量和根部侵入量都明显降低,无EPS及LPS菌株的根表吸附量和根部侵入量亦有所下降,但没有无EPS菌株下降明显;EPS具有促进青枯菌对尾巨桉根部吸附和侵入的作用,LPS则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军  韦爱梅  孙思  
通过接种青枯菌与非病原的大肠杆菌,对2个桉树无性系和1种非寄主树木的根表吸附菌量及根内含菌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青枯菌对感病寄主根表的吸附量多于对抗病寄主和非寄主根表的吸附量,对感病寄主根部的侵入量多于对抗病寄主但少于对非寄主根部的侵入量;病原菌较非病原菌对感病寄主根表的吸附量大,但二者对感病寄主根部的侵入量则依据根部伤口的有无而互有高低。青枯菌接种24h内,感病寄主根表吸附菌量和根内含菌量呈上升趋势,在抗病寄主及非寄主根表的吸附菌量和根内含菌量却呈下降趋势。从统计学上看,青枯菌对寄主根部的吸附和侵入都显示出了一定的选择性,但由于病原细菌能够大量地吸附和侵入抗病寄主和非寄主根部,非病原细菌也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文  
通过营养袋栽培试验,研究了污泥营养基质对尾巨桉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营养基质能 够显著促进尾巨桉苗木的生长,显著增加尾巨桉苗木树冠、地径和总生物量,其中以80%赤红壤+20%污泥和 70%赤红壤+30%污泥2种营养基质的效果最好。污泥营养基质能够显著提高尾巨桉苗木叶片的叶绿素和N、P、K 含量,但对尾巨桉苗木叶片的Cu、Zn含量没有影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谢安强  洪伟  吴承祯  
通过菌液浇施的方法接种10株桉树内生菌于磷胁迫的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幼苗,接种30d后进行低磷胁迫。在胁迫15,30,45 d后取样测定酸性磷酸酶活性,3个月后收获植株样品进行生物量测定和植株含磷量测定。在正常供磷条件下,接种真菌菌株G,菌株E和菌株J的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了69.24%,53.87%和53.87%。在磷胁迫处理1条件下,接种菌株E,菌株G和菌株J的根系磷酸酶活性增加了50.00%,50.00%和27.78%。在磷胁迫处理2条件下,接种菌株J,菌株G和菌株E的根系磷酸酶活性增加了50.00%,37.50%和25.00%。接种菌株J...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康丽华  李素翠  
根瘤菌接种对黑木相思、灰木相思、银荆和黑荆苗木的生长、结瘤及固氮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接种不同根瘤菌的相思苗木其苗高、总生物量和根瘤生物量分别比不接菌的对照苗木增加35.38%~160.26%、17.85%~238.79%和2.4%~102.61%。接菌的不同相思树种/种源苗木其苗高、总生物量和根瘤生物量分别比各自不接菌的对照苗木增加2.64%~109.82%、1.82%~281.48%和64.7%~211.15%。接菌苗木的氮含量和总氮量比对照高出8.58%~77.55%和11.64%~262.50%。根瘤固定的氮绝大部分运输到植株其它部位,分配到地上部分的氮素多于根部。固氮量与苗木生长量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建国  李贻铨  万细瑞  
对酸性土壤上NP营养对杉木、湿地松、尾叶桉苗木根冠干物质分配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NP营养亏缺的解除,尾叶桉苗叶片、根系干物质的累积随之下降,光合产物向茎部转移;湿地松根、茎干物质积累随NP营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光合产物的累积向叶片转移;杉木根系干物质随NP营养亏缺的解除而下降,光合产物向叶片和茎部转移。3个树种的共同特点是:在营养亏缺状态下,苗木根冠比(R/S)的提高实际上反应了苗木对土壤NP营养亏缺的适应性特征。关于NP营养与根冠干物质分配的关系可以应用异速生长模型、Thornley模型、功能平衡模型来表示,3种模型均能良好反应出酸性土壤上NP营养对苗木干物质分配的影响,应用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永亮  周晓燕  韩士杰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sources on pH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mineral nutrients in the root/soil interface of Larix gmelinii seedlings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root-mat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NH~+_4-N decreased the pH in the root/soil interface, while...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智广  邹定辉  高坤山  李美真  
龙须菜的细胞壁含有丰富的胶质成份,是琼胶生产的良好原料,在中国沿海已经形成了大规模的人工养殖。同时,随着中国近海富营养化现象的日趋严重,龙须菜的规模养殖被认为是缓解海水富营养化的一条有效途径。以探讨龙须菜的生物修复功能为目的,研究了龙须菜对无机磷吸收的基本特征以及不同温度、光照强度和硝氮浓度对其的影响。整个实验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进行,分别设置了3个不同温度:15、23和31℃;3个不同的光照强度:0、30和200μmol photons/(m2.s)和3个不同的硝氮浓度:0、30和200μmol/L,测定了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的龙须菜对无机磷吸收的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龙须菜对无机磷的吸收动力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晓斌  郑文锋  张学武  马松涛  
通过类菌原体MLO侵入泡桐筛管,引起寄主细胞变化的观察和对细胞差别透性的分析、病健组织结构的观察,研究了MLO侵入泡桐后对寄主组织和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MLO的侵入使筛管细胞产生胼胝质,胼胝质的聚集堵塞了筛板孔和由胞间连丝连接筛管与相邻细胞的通道,使得皮部细胞的差别透性增大,木质部的差别透性减小,形成层相对厚度变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应龙  弓明钦  王凤珍  陈羽  
对混合接种VA菌根真菌苏格兰球囊霉和ECM真菌彩色豆马勃影响尾叶桉苗期矿质营养元素吸收情况进行了研究。接种菌根真菌对苗木吸收N、P、K和B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苗木对上述营养元素的吸收和积累。从试验苗木植株营养元素的含量来看,接种苗木N、P、K和B分别为未接种苗木相应元素的3.58~7.00,2.67~2.89,2.65~3.18和2.78~3.88倍,其中混合接种更有利于苗木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但接种菌根真菌对试验苗木各部分营养元素的相对含量(浓度)的影响不同,且影响其在植株根系及枝叶中的运输和分配。接种这两种菌根真菌还影响苗木根系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其中混合接种及单接种ECM菌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爽  王庆成  刘亚丽  田宇明  孙晶  徐静  
Red Pine seedlings were grown in the potted soils with different acidity (pH=4.5,5.5,6.5,7.5,8.0) to investigate their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soil pH,and futher to evaluate the soil pH feasibility. Dramatic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Red Pine seedlings were detected under various soil pH treatme...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明英  杨子林  马桂明  裴卫华  曹继芬  杨佩文  毕云青  林兴华  周丽凤  李向东  
采用根肿病菌和土壤混合法,在休眠孢子浓度1×108(个/g土)条件下,设置7个温度及6个土壤pH值梯度,进行根肿病菌对白菜致病性测定,90 d后拔根调查根肿病菌侵染发病情况。测定结果,在pH值6时,不同温度梯度间白菜根肿病发病株率存在较大差异,其发病株率从高到低的温度为30℃>25℃>20℃>35℃>15℃>10℃>5℃。5和10℃条件下,其根肿病菌侵染力弱,不发病或发病株率较低;15~30℃条件下随温度升高发病率增加,但在35℃条件下,发病株率降低。温度25℃条件下,pH值为4、5、6、7、8、9的白菜发病株率分别为80.36%、100%、65%、10.77%、3.23%、0.0%。pH值4...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晨阳  王筱虹  顾光昊  王金生  
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基因突变与侵入和增殖的关系何晨阳,王筱虹,顾光昊,王金生(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系,南京210095)RELATIONOFMUTATIONOFPATHOGENICITYGENELOCITOINFECTIONANDCOLONIZATI...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俊娟  王胜华  陈放  
以攀枝花地区麻疯树为材料,采用溶液培养方法,设置不同温度(24、29、34℃),研究不同浓度酸铝胁迫(Al3+的浓度为:对照、0.01、0.11、5、mmol/L)对3月龄麻疯树幼苗根系活力、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叶片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相同Al3+浓度处理下,随温度升高,幼苗根系活力降低,MDA、Pro含量增加,POD活性增加;②相同温度处理下,随Al3+浓度增加,根系活力呈下降趋势,叶片MDA含量、Pro含量及POD活性呈上升趋势;③适度低温,适量的Al3+(29℃,Al3+浓度为0.01 mmol/L;24℃,Al3+浓度为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