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59)
2023(5339)
2022(4474)
2021(3982)
2020(3287)
2019(7151)
2018(6766)
2017(12766)
2016(7023)
2015(7245)
2014(6863)
2013(6735)
2012(6063)
2011(5425)
2010(5102)
2009(4541)
2008(4454)
2007(3658)
2006(3028)
2005(2441)
作者
(23028)
(19242)
(19154)
(17824)
(12016)
(9529)
(8338)
(7733)
(7213)
(6652)
(6475)
(6292)
(6277)
(6169)
(5993)
(5828)
(5762)
(5734)
(5458)
(5395)
(5166)
(4700)
(4478)
(4410)
(4315)
(4211)
(4201)
(4158)
(4084)
(3892)
学科
(24768)
经济(24738)
(20245)
管理(20113)
(15237)
企业(15237)
方法(12341)
数学(11268)
数学方法(11200)
(8335)
(7256)
贸易(7256)
(7247)
(7104)
(6384)
中国(6061)
业经(5767)
农业(5655)
技术(4838)
(4634)
财务(4633)
财务管理(4628)
(4607)
环境(4579)
企业财务(4421)
(3990)
(3982)
银行(3950)
产业(3869)
(3815)
机构
大学(98594)
学院(98544)
(39526)
经济(38911)
管理(37288)
研究(35140)
理学(33665)
理学院(33276)
管理学(32660)
管理学院(32513)
(28669)
科学(25416)
中国(24597)
农业(23378)
业大(22680)
(19781)
(19266)
研究所(18273)
农业大学(15938)
中心(15730)
(15671)
财经(13424)
(13308)
(12426)
(12407)
(12252)
(12240)
经济学(12094)
(12045)
科学院(11977)
基金
项目(77137)
科学(59578)
基金(57418)
(54643)
国家(54203)
研究(46678)
科学基金(44802)
自然(32080)
自然科(31396)
自然科学(31383)
基金项目(31314)
社会(31266)
自然科学基金(30860)
(30537)
社会科(29762)
社会科学(29753)
(26466)
资助(22293)
教育(20550)
重点(17817)
计划(17784)
(16707)
(16285)
科技(16252)
(16193)
编号(15950)
(15932)
科研(15917)
创新(15701)
(14416)
期刊
(35504)
经济(35504)
学报(26398)
(24809)
研究(21919)
科学(20788)
大学(18256)
学学(17942)
农业(16774)
中国(15539)
管理(11457)
(11224)
(9546)
业大(8090)
农业大学(7025)
经济研究(6922)
业经(6861)
(6741)
金融(6741)
(6637)
财经(6345)
科技(6175)
技术(5500)
(5391)
商业(5316)
问题(5133)
林业(5124)
中国农业(5068)
自然(4651)
(4461)
共检索到127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偲雨  周金源  张玲  张雪梅  刁源  曾顺德  
如何延长货架期、减缓品质下降是鲜切蔬菜贮藏保鲜的关键,清洗是鲜切蔬菜加工中重要的环节。为探明不同清洗方式对鲜切马铃薯冷藏期间食用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本文以鲜切马铃薯为试验材料,以纯水浸泡清洗为对照,以次氯酸钠水溶液和二氧化氯水溶液50、100和150 mg/L等3种浓度为清洗处理方式,所有处理在4℃下冷藏0、1、2、5、8和12 d后,对鲜切马铃薯各处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和三氯甲烷残留量进行检测,并对其感官进行评定。结果表明:100 mg/L次氯酸钠清洗鲜切马铃薯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保持良好的感官品质。清洗后三氯甲烷残留量为0.3μg/L,低于国家饮用水安全标准三氯甲烷限值0.06mg/L...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林朝朋  谢如鹤  许晓春  
研究了鲜切马铃薯的干物质含量、还原糖含量、淀粉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褐变度等在低温运输条件下的变化,并考察该运输条件下不同保鲜剂的保鲜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运输期间鲜切马铃薯的品质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采用的最佳保鲜剂组合为0.2%L-半胱氨酸+0.1%植酸+2%柠檬酸+0.1%山梨酸钾;与对照组(清水)相比,该组合保鲜剂可以较好地保持马铃薯的营养品质,延缓了鲜切马铃薯的褐变和抑制了多酚氧化酶活性,在此条件下模拟运输12 d,鲜切马铃薯外观色泽基本保持良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鑫昊  董文  陈铭  刘蕾  叶亦心  秦玉芝  周华兰  熊兴耀  胡新喜  
以马铃薯“兴佳2号”为材料,在冬闲稻田对白膜覆盖、白膜膜上覆土(简称白膜覆土)、黑膜覆盖、黑膜膜上覆土(简称黑膜覆土)、稻草覆盖、裸地等不同覆盖方式栽培马铃薯的田间比较试验,分析其对马铃薯出苗、生长势、产量和马铃薯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膜覆盖出苗最早,其次为黑膜覆盖、稻草覆盖、白膜覆土、黑膜覆土和裸地栽培。与裸地栽培相比,覆盖栽培植株株高、SPAD和主茎数增加。白膜覆盖产量最高,为34.87 t/hm~(2),其次为黑膜覆土、黑膜覆盖、白膜覆土,产量分别为32.58、32.52、29.45 t/hm~(2),稻草覆盖和裸地栽培的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白膜覆盖产量显著高于白膜覆土,但黑膜覆盖与黑膜覆土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不同覆盖方式块茎干物质含量在15.46%~16.74%;裸地栽培和稻草覆盖处理的绿薯率最高为19.79%和19.77%,其次为白膜覆盖和黑膜覆盖,分别为16.46%和7.85%,白膜覆土、黑膜覆土的最低,分别为3.08%和2.56%。各处理龙葵素含量4.65~9.76 mg/100 g,黑膜覆盖的最低,裸地栽培的最高。块茎镉含量在0.029~0.042 mg/kg,裸地栽培最低,白膜覆盖的最高。黑膜覆盖及黑膜覆土的产量高,绿薯率、龙葵素含量低,块茎镉含量不超标,适合湖南冬闲田早春马铃薯栽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鑫昊  董文  陈铭  刘蕾  叶亦心  秦玉芝  周华兰  熊兴耀  胡新喜  
以马铃薯“兴佳2号”为材料,在冬闲稻田对白膜覆盖、白膜膜上覆土(简称白膜覆土)、黑膜覆盖、黑膜膜上覆土(简称黑膜覆土)、稻草覆盖、裸地等不同覆盖方式栽培马铃薯的田间比较试验,分析其对马铃薯出苗、生长势、产量和马铃薯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膜覆盖出苗最早,其次为黑膜覆盖、稻草覆盖、白膜覆土、黑膜覆土和裸地栽培。与裸地栽培相比,覆盖栽培植株株高、SPAD和主茎数增加。白膜覆盖产量最高,为34.87 t/hm~(2),其次为黑膜覆土、黑膜覆盖、白膜覆土,产量分别为32.58、32.52、29.45 t/hm~(2),稻草覆盖和裸地栽培的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白膜覆盖产量显著高于白膜覆土,但黑膜覆盖与黑膜覆土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不同覆盖方式块茎干物质含量在15.46%~16.74%;裸地栽培和稻草覆盖处理的绿薯率最高为19.79%和19.77%,其次为白膜覆盖和黑膜覆盖,分别为16.46%和7.85%,白膜覆土、黑膜覆土的最低,分别为3.08%和2.56%。各处理龙葵素含量4.65~9.76 mg/100 g,黑膜覆盖的最低,裸地栽培的最高。块茎镉含量在0.029~0.042 mg/kg,裸地栽培最低,白膜覆盖的最高。黑膜覆盖及黑膜覆土的产量高,绿薯率、龙葵素含量低,块茎镉含量不超标,适合湖南冬闲田早春马铃薯栽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杰辉  何长征  宋勇  熊兴耀  刘明月  
选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站第四纪红土、紫色土、河流冲积土、石灰岩红壤和板页岩红壤5种不同类型的土壤,探讨每666.7m2施N、P、K复合肥50、75、100、125kg(分别记为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和处理Ⅳ)对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第四纪红土马铃薯产量极显著低于其余4种土壤,V-C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余4种土壤,蛋白质和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余4种土壤;在5种类型土壤中均以处理Ⅲ的马铃薯产量最高;施肥量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与土壤类型有关,总体而言,第四纪红土、紫色土、石灰岩红壤和板页岩红壤马铃薯块茎中V-C、蛋白质和干物质含量均以处理Ⅲ较高,河流冲积土以处理Ⅳ较高;不同类型土壤中施肥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秦鱼生  涂仕华  冯文强  廖鸣兰  
氮、钾是马铃薯吸收最多的两种营养元素。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的氮、钾肥配比对川芋56和白花洋芋2个马铃薯品种产量、养分吸收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氮、钾肥配比对马铃薯的养分吸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影响显著。2个马铃薯品种的产量都随钾肥用量增加而升高,高钾用量处理的产量最高,川芋56最佳施钾量比白花洋芋高;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抛物线变化,中氮用量处理的产量最高。钾肥的施用显著增加2个马铃薯品种的淀粉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氮、钾营养对马铃薯维生素C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沈学善  王平  吴翠平  屈会娟  黄钢  宋霞  陈尚洪  陈红琳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地区对马铃薯花青素含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实地调查,统一繁育种薯,并在盆周山地、平坝浅丘、盆地平原设3个不同光照试验点,种植‘黑美人’、‘川芋彩1号’和‘蓉芋紫5号’等3个不同基因型马铃薯品种,测定其花青素含量和主要品质指标。【结果】小金县(海拔3000 m)繁育的紫色马铃薯品种‘黑美人’生产种薯,在金堂县(海拔452 m)种植后,商品薯的花青素含量降低11.62%33.66%;而马铃薯品种‘川芋彩1号’同一批原种分别在小金县和新都区(海拔472 m)种植,所繁育的生产种薯块颜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金建新  何进勤  黄建成  桂林国  
【目的】为合理制定主食化专用品种宁薯16号在宁夏中部干旱带适宜的灌溉制度,为其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灌水依据。【方法】本试验采用水量单因素试验,设置5个梯度灌溉定额处理。【结果】灌水量和株高表现为正相关关系,6月29日测定株高,处理5最大,为56.8 cm。马铃薯在现蕾期处理1较处理5根系生物量多66.7%,但地上部生物量处理5较处理1多97.4%,但在8月20日,处理4较处理5的地上生物量多7.4%。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均为处理4,分别为3279.4 kg/667m~2和80.41%,水分利用效率WUE处理1最大,为11.81 kg/m~3,较最小值处理5高29.7%。马铃薯品质随着灌水量增加,各指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灌溉定额小于4500 m~3/hm~2时,淀粉、蛋白质和多糖等指标的含量较大。综合以上各因素,为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结论】宁夏中北部干旱地区推荐处理3(灌溉定额为4500 m~3/hm~2)作为马铃薯主食化专用品种宁薯16号的灌溉定额。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殷金岩  耿增超  孟令军  王海涛  张雯  陈心想  
【目的】研究不同硒肥对马铃薯产量、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富硒马铃薯的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选用马铃薯"早大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用量(0(CK),1.5,3.0,6.0,10.0mg/kg)硒酸钠硒肥、亚硒酸钠硒肥、生物炭基硒肥、保水缓释硒肥4种硒肥进行盆栽试验,研究4种硒肥对马铃薯产量、硒含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硒肥用量为1.5mg/kg(除亚硒酸钠硒肥外)时马铃薯产量增加,之后随着硒肥用量增加马铃薯产量降低;随着硒肥用量的增加,马铃薯总硒含量和有机硒的转化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马铃薯的产量、总硒含量及有机硒的转化率,硒肥用量以3.0mg/kg为宜。在适宜硒肥用量3.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涛  何进智  何文寿  王耀科  陈建国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秦鱼生  涂仕华  冯文强  孙锡发  廖鸣兰  
本文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对马铃薯产量性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氯化钾和硫酸钾用量的增大都显著增加马铃薯的各种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提高马铃薯品质。在试验设计的钾肥用量水平下,硫酸钾和氯化钾对马铃薯产量的作用并无显著差异,而在马铃薯产量构成因素上差异明显,硫酸钾处理的商品薯率显著高于氯化钾处理,而单株块茎数显著低于氯化钾处理。高钾水平下,氯化钾处理较硫酸钾处理淀粉和维生素C含量更高,还原糖含量更低。3个钾肥水平下,氯化钾处理的净效益增加值和钾肥经济效益都比硫酸钾处理多,施用210 kg/hm2K2O时,马铃薯经济效益最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玉坤  薛龙飞  
为解决晋北地区马铃薯生产化肥施用过量的问题,基于3年定位施肥试验,设置无施肥对照处理(CK)、常规施肥处理(CF)和等氮30%有机替代处理(CM)3种不同施肥模式对马铃薯光合特性、产量构成和薯块品质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各处理马铃薯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和净光合速率(Pn)均随马铃薯生育进程的推进而降低,SPAD和Pn在各个阶段均表现为CM>CF>CK;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各阶段表现不同,但在生长后期CM处理各项光合指标均优于CF和CK处理;2)相比CK处理,CF和CM处理折合产量分别增产13.4%和16.6%,CF和CM处理商品薯率分别提高2.32%和1.46%;3)相比CK处理,CF和CM处理均可增加薯块中淀粉含量,降低还原糖和水分含量,CM处理对蛋白质含量有显著提升作用。综上,等氮30%有机替代施肥模式能够增加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改善马铃薯生长后期光合特性,有效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期,促进马铃薯产量提升并增加薯块蛋白质含量,相比常规施肥模式更适合晋北地区马铃薯种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田再民  杨立军  冯琰  龚学臣  张红杰  李林鑫  
以‘冀张薯8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处理f7、f4叶片的SPAD值均大于其它处理,施氮肥量越高SPAD值越大,磷肥和钾肥的施入对SPAD值的影响较小;氮、磷、钾肥对马铃薯不同时期株高增长的影响有所不同,从日平均增长量来看,处理f7最高,而后依次为f4、f6、f3、f5、f2、f1;马铃薯产量以处理f7产量最高,f4次之,方差分析表明,两处理与其它处理相比表现为极显著,在磷钾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氮肥使用量的增加,产量也随之增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晓峰   董海霞   徐文杰   胡亮亮   董志香   周萌   黄彩霞  
【目的】探究黄土高原旱作区马铃薯不同覆盖种植方式对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寻求适宜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种植模式。【方法】于2022年在甘肃农业大学试验基地开展试验,设置垄作种植+高秸秆覆盖量(SLH)、垄作种植+低秸秆覆盖量(SLL)、平作种植+高秸秆覆盖量(PH),平作种植+低秸秆覆盖量(PL)4个覆盖处理,以传统露地平作种植为对照(CK)。【结果】覆盖处理较CK显著提高马铃薯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0.14%~0.78%,覆盖处理在块茎形成期增墒效应最突出,较CK平均增加0~9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17.85%。覆盖处理较CK显著提高马铃薯全生育期0~180 cm土壤贮水量,SLH处理在块茎形成期和成熟期增幅最大,分别增加11.54%和11.14%。秸秆覆盖较CK显著提高薯块产量5.24%~26.16%,WUE提高10.39%~34.07%,商品薯率提高2.11%~12.88%。覆盖处理较CK显著降低马铃薯生育前期(播种期-苗期)和后期(淀粉积累期-成熟期)耗水量,显著增加生育中期(块茎形成期-淀粉积累期)耗水量,但全生育期耗水量总体显著降低。SLH、SLL、PH、PL处理较CK分别增加马铃薯总收入36.99%、20.54%、11.12%、8.45%。【结论】覆盖处理能显著提高WUE和马铃薯产量,秸秆覆盖操作简单、绿色环保、省工省力,显著增加马铃薯种植收入,垄作种植+高秸秆覆盖量(SLH)提高WUE和马铃薯产量最高,适宜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生产种植模式中推广使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相昆  田海燕  魏建军  战勇  
本研究以"陇薯3号"原种为试验材料,选择重30g左右的健康小薯作为种薯,将小整薯分别按4个密度进行种植(行距均为90cm,株距分别为14.3、12.5、11.1和10cm),并在常规大田生产条件下,选择大种薯切块播种和小整薯播种,探讨二者在产量及发病率方面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昭苏垦区的自然条件下,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单位面积块茎数目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单个块茎重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多重比较表明,无论是产量、单薯重量、单株块茎数、单位面积主茎数、株高、商品薯率,还是病株率、病指,利用小整薯播种均优于传统的切块播种,但通过方差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