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28)
- 2023(2431)
- 2022(2101)
- 2021(2091)
- 2020(1807)
- 2019(3980)
- 2018(4095)
- 2017(6935)
- 2016(4421)
- 2015(5067)
- 2014(5058)
- 2013(5013)
- 2012(5099)
- 2011(4633)
- 2010(4726)
- 2009(4516)
- 2008(4859)
- 2007(4488)
- 2006(3911)
- 2005(3637)
- 学科
- 济(12979)
- 经济(12958)
- 管理(10399)
- 业(9201)
- 企(8091)
- 企业(8091)
- 学(7076)
- 方法(5958)
- 数学(4738)
- 数学方法(4563)
- 农(3607)
- 财(3403)
- 中国(3343)
- 制(3133)
- 理论(3108)
- 业经(2575)
- 贸(2575)
- 贸易(2571)
- 易(2506)
- 和(2231)
- 务(2222)
- 财务(2210)
- 财务管理(2199)
- 农业(2193)
- 体(2178)
- 策(2173)
- 教育(2166)
- 及其(2145)
- 银(2145)
- 银行(2099)
- 机构
- 大学(68807)
- 学院(68056)
- 研究(29700)
- 农(25465)
- 科学(24589)
- 农业(20779)
- 中国(20582)
- 所(18721)
- 业大(17962)
- 管理(17928)
- 济(17854)
- 研究所(17449)
- 经济(17242)
- 京(16421)
- 理学(14984)
- 理学院(14696)
- 管理学(13952)
- 管理学院(13859)
- 农业大学(13255)
- 省(13045)
- 中心(12707)
- 室(12295)
- 业(11936)
- 实验(11478)
- 江(11478)
- 实验室(11017)
- 技术(10995)
- 科学院(10866)
- 重点(10485)
- 北京(10312)
- 基金
- 项目(46507)
- 科学(32799)
- 家(32525)
- 国家(32271)
- 基金(31490)
- 研究(24813)
- 科学基金(23991)
- 省(19379)
- 自然(19347)
- 自然科(18935)
- 自然科学(18924)
- 自然科学基金(18565)
- 划(17382)
- 基金项目(16132)
- 资助(14244)
- 科技(13395)
- 计划(13149)
- 社会(12149)
- 重点(11561)
- 教育(11459)
- 社会科(11292)
- 社会科学(11285)
- 农(10136)
- 专项(10013)
- 科研(9795)
- 发(9675)
- 业(9349)
- 创(9124)
- 部(8757)
- 编号(8750)
共检索到105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霞 谭胜兵 田纪春 王宪泽
【目的】研究不同淀粉组分含量小麦品种灌浆过程中籽粒所含淀粉去分支酶的活性及类型,为研究其在小麦支链淀粉合成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非变性PAGE与HPLC技术,对糯麦1号、关东107、鲁麦21和济南16四个小麦品种灌浆过程中的淀粉去分支酶进行分析。【结果】在灌浆过程中,淀粉去分支酶的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灌浆中期活性最大;淀粉去分支酶对底物支链淀粉均具有相似的酶解活性;对灌浆中期小麦淀粉去分支酶进行的纯化结果表明,小麦籽粒胚乳中也存在2种类型的淀粉去分支酶,一种是以极限糊精为特异性底物的极限糊精酶(Limit dextrinase),另一种是以支链淀粉为底物的异淀粉酶(Isoamyl...
关键词:
小麦 淀粉 淀粉去分支酶 非变性PAGE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松洁 郭天财 罗毅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3个不同面筋含量冬小麦品种子粒灌浆过程中AGPP,SSS和SBE3个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AGPP,SBE和强筋品种的SSS酶活性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花后20d达到峰值;中筋和弱筋品种的SSS酶活性则呈双峰曲线,花后10d和20d分别有两个峰值,且第2个峰值显著高于第1个峰值。表明强筋品种子粒中淀粉合成酶底物含量丰富,淀粉合成比较活跃,而中筋和弱筋品种子粒中支链淀粉合成比较活跃。
关键词:
冬小麦 面筋 淀粉 合成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文静 王鹏 王国杰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3个不同类型冬小麦品种藁麦8901(强筋品种)、豫麦49号(中筋品种)和洛麦1号(弱筋品种)灌浆期籽粒中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冬小麦籽粒中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P)、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淀粉粒结合的淀粉合成酶(GBSS)、淀粉分支酶(SBE)活性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豫麦49号在灌浆期上述几个酶活性变化的峰值均高于其他2个品种,且大部分被研究的酶类在灌浆中后期仍维持较高活性。可见,与藁麦8901和洛麦1号相比,豫麦49号具有较强的淀粉合成能力。
关键词:
冬小麦 品质类型 淀粉 酶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吴静 罗兴录 朱艳梅
以低淀粉木薯品种华南124及高淀粉品种辐选01为材料,研究木薯各生育时期叶片、茎秆和块根的内源IAA含量,块根淀粉合成关键酶ADPGPAse、sss和sBe活性,以及块根淀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木薯茎叶内源IAA含量与块根ADPGPAse、sss和sBe活性呈负相关,木薯生育后期高淀粉品种茎叶内源IAA含量逐渐下降,低淀粉品种则逐渐上升;2)块根内源IAA含量与块根ADPGPAse、sss和sBe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生育后期高淀粉品种块根内源IAA含量显著大于低淀粉品种;3)块根ADPGPAse、sss和sBe活性与块根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生育后期高淀粉品种块根ADPGPAse、sss...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志萍 德木其格 马宇 巴图 李建波 郭呈宇 吕二锁 王海泽 王文迪 徐寿军
为探明春大麦可溶性糖含量与籽粒淀粉组分含量的关系,以蒙啤3号和蒙啤5号为试材,设375,450,525,600万株/hm~2共4个密度处理,于2018—2019年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大麦灌浆期叶片、茎秆和籽粒可溶性糖与淀粉组分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其对籽粒淀粉组分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2 a 2个品种各处理叶片、茎秆和籽粒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灌浆进程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在花后21 d出现;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最大值在525万株/hm~2密度处理出现。2 a 2个品种各处理籽粒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随着灌浆进程呈逐渐上升趋势,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峰值均为525万株/hm~2处理。相关分析显示,各灌浆阶段叶片、茎秆和籽粒可溶性糖含量与成熟期籽粒淀粉组分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显示,对成熟期籽粒总淀粉含量影响最大的是花后21 d叶片、花后7 d茎秆和籽粒可溶性糖含量,通径系数分别达到1.002 3,0.580 4和0.745 5;对直链淀粉含量影响最大的是花后35 d叶片、花后7 d茎秆和籽粒可溶性糖含量,通径系数分别达到0.776 6,0.469 7和0.715 6;对成熟期籽粒支链淀粉含量影响最大的是花后21 d叶片、花后7 d茎秆和花后14 d籽粒可溶性糖含量,通径系数分别达到1.046 9,0.638 2和0.775 6。525万株/hm~2是该试验条件下提高大麦籽粒淀粉组分含量最适宜的种植密度;花后7 d茎秆和灌浆初期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对大麦产量和品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麦 可溶性糖 淀粉组分 相关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希伟 张敏 张玉春 杨敏 宋霄君 蔡瑞国
【目的】揭示灌浆期遮光对糯小麦和非糯小麦籽粒淀粉理化特性影响的差异,探讨籽粒淀粉组分与理化特性的内在联系。【方法】大田条件下,选用非糯小麦品种轮选987和糯小麦品种农大糯50222,分别于灌浆前期(花后1—10 d)、灌浆中期(花后11—20 d)和灌浆后期(花后21—30 d)遮去60%的光合有效辐射处理,以大田自然光强为对照(CK),研究灌浆期遮光对糯小麦和非糯小麦籽粒淀粉组分和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灌浆期遮光显著降低小麦籽粒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其中灌浆前期遮光降低幅度最大,而灌浆后期最
关键词:
小麦 籽粒淀粉 遮光 淀粉组分 理化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友军 熊瑛 吕强 陈明灿 骆炳山
比较了3种类型专用小麦(强筋小麦郑麦9023、中筋小麦温麦4号和弱筋小麦豫麦50)在籽粒灌浆过程中旗叶、倒一茎节、倒二三茎节、倒四五节茎节、叶鞘中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及籽粒中可溶性总糖、淀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灌浆过程中,中筋小麦温麦4号和弱筋小麦豫麦50旗叶中可溶性总糖、蔗糖、SS和SPS活性均高于强筋小麦郑麦9023,温麦4号略高于豫麦50。SS和SPS活性峰值出现时间早于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在花后12d至成熟期间,豫麦50籽粒中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温麦4号次之,郑麦9023最低;豫麦50淀粉含量显著高于温麦4号和郑麦9023,灌浆后期的ADPP活性也高于温麦4号和郑麦9023。相关分析...
关键词:
小麦 叶 茎 粒 可溶性糖 淀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蔡一霞 刘春香 王维 张洪熙 张祖建 杨静 唐汉忠
【目的】从品质形成的动态角度探讨相似AAC(apparent amylose content,表观直链淀粉含量)水稻品种其米质动态形成的差异。【方法】选用成熟种子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相似而米质不同的两个水稻品种武育粳3号和30优917为材料,研究其灌浆过程中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及RVA谱动态变化差异。【结果】两个品种在籽粒灌浆过程中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RVA谱的动态变化存在显著差异。在花后5—15 d2个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到灌浆后期则表现相近。胶稠度和RVA谱在籽粒灌浆的全过程中均有明显差异。与30优917相比,武育粳3号的胶稠度在花后5—10 d较软,到籽粒灌浆的中后期(花后2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红梅 张涛 王春夏 汪可心
以兰州百合与亚洲系精粹百合鳞茎为试材,研究不同规格鳞茎发育过程中糖和淀粉含量及淀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较小规格鳞茎淀粉积累始期与高峰期分别比较大规格鳞茎提前约10d。兰州百合鳞茎A[Φ=(6.4±0.6)cm]可溶性糖的积累比鳞茎B[Φ=(4.9±0.3)cm]提前10d,而精粹百合鳞茎C[Φ=(6.0±0.5)cm]比鳞茎D[Φ=(4.3±0.5)cm]提前20d。精粹百合萌发阶段总可溶性糖的下降幅度大于兰州百合。百合鳞茎中的α-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β-淀粉酶活性,并且较大鳞茎的淀粉酶活性高于较小鳞茎。采收期不同,不同规格的百合鳞茎内部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水平有较大差异。兰州百合鳞茎A淀粉含量...
关键词:
百合鳞茎 糖 淀粉 淀粉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平 苏旺 高小丽 雷锦银 高金锋 王鹏科 冯佰利
为研究糜子开花后籽粒灌浆期间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及淀粉积累特征,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探寻糜子在干旱地区的最佳覆盖栽培模式。以粳性糜子品种榆糜2号为材料,采用秸秆覆盖、起垄覆膜、双沟覆膜和全膜覆盖处理,并以露地栽培为对照,测定籽粒灌浆期间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及淀粉积累动态。结果表明,覆盖栽培糜子籽粒灌浆前、中期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水溶性淀粉合成酶(SSS)、颗粒结合性淀粉合成酶(GBSS)及淀粉分支酶(Q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露地栽培(P<0.05),且籽粒淀粉积累速率较快,最终淀粉含量高于露地栽培,其中全膜覆盖效果最佳,其籽粒中支链淀粉积累量的增加率达16.62%(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秦海霞 侯俊峰 丁会纳 夏先春 何中虎 Morris F Craig 王晨阳 马冬云
为了研究不同硬度等位基因与小麦籽粒淀粉组分含量及特性的关系,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依据,以7个硬度Puroindoline b位点近等基因系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硬度基因型对小麦籽粒淀粉组分含量及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ina-d1b/Pinb-d1a基因型的籽粒硬度值、支链淀粉含量最高;Pina-d1b/Pinb-d1a基因型的淀粉溶解度最高,而Pina-d1a/Pinb-d1d溶解度最低,两者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基因型之间籽粒淀粉酶解力没有显著差异;冻融失水率以基因型Pina-d1a/Pinb-d1b最低,表明Pina-d1a/Pinb-d1b基因型冻融稳定性最好,可能较适宜冷冻食品的制作;对于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步洪 张文杰 常二华 王志琴 杨建昌
以10个水稻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灌浆期籽粒中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ase)、淀粉合成酶(SSase)和淀粉分支酶(Q-酶)活性变化及其与灌浆速率、胶稠度(GC)、碱化值(ASV)和直链淀粉含量(AC)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中ADPGPase、SSase和Q-酶活性变化呈单峰曲线,前两个酶活性峰值出现的时间在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之前,Q-酶活性峰值的时间与Tmax趋于同步。上述各酶在灌浆前期的活性、灌浆期的最大活性和平均活性与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和籽粒中淀粉的含量(mg·粒-1)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灌浆各期籽粒中ADPGPase活性以及灌浆前、中期的Q-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永辉 张业辉 张名位 魏振承 唐小俊 张瑞芬 邓媛元 张雁
【目的】分析米粉丝加工中不同水稻品种大米原料的直链淀粉含量对米粉丝品质的影响,为确定适合米粉丝加工用大米原料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以直链淀粉含量介于16.45%—29.64%的14个不同籼型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采用一步成型法制作米粉丝,分析评价米粉丝的加工效果、感官品质、蒸煮品质和质构特性,通过相关分析建立大米原料直链淀粉含量与加工米粉丝品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水稻品种大米原料直链淀粉含量的升高,米粉丝的加工效果显著提高,但当其含量超过26.14%后,米粉丝的加工效果反而出现下降的趋势;米粉丝的劲道感、爽滑感、不粘牙、光泽以及综合感官品质与大米原料的直链淀粉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宏伟 邹德堂 迟凤琴
以不同品种春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子粒淀粉含量及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施氮范围内随氮肥施用量提高,淀粉含量表现增加趋势,品种间存在差异;在吐丝49天之内,SS活性呈单峰曲线变化,到吐丝21天达到高峰,之后缓慢下降,但高氮处理下降速度慢于低氮处理;子粒灌浆期间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呈单峰曲线变化,四单19的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最高,依次是东农早粘、东农248、东甜4号,氮肥施用量对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影响较大;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与淀粉含量的关系除吐丝后7天相关未达显著水平,其它均达极显著正相关;SS分解活性与子粒中淀粉含量在吐丝后均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氮肥施用量 玉米 淀粉 淀粉含成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天财 宋晓 马冬云 岳艳军 查菲娜
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和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籽粒灌浆及淀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灌浆期间籽粒干物质积累及灌浆速率均随灌浆进程推进呈增加的趋势。氮素营养水平对2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及淀粉特性影响效应不同,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以N3处理(270 kg/hm2)的干物质积累量及灌浆速率最大,而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有下降的趋势,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施氮量的增加,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淀粉粘度参数均呈增加的趋势,且以N3处理的值最大,并且各处理之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的糊化参数也随施...
关键词:
氮营养 干重 灌浆速率 淀粉糊化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