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82)
2023(6090)
2022(5090)
2021(4418)
2020(3660)
2019(8047)
2018(7542)
2017(13818)
2016(7803)
2015(8156)
2014(7795)
2013(7530)
2012(6760)
2011(6078)
2010(5779)
2009(5188)
2008(5057)
2007(4250)
2006(3608)
2005(2911)
作者
(26330)
(22104)
(22087)
(20490)
(13688)
(10851)
(9696)
(8853)
(8279)
(7572)
(7551)
(7278)
(7241)
(7109)
(6884)
(6674)
(6660)
(6582)
(6264)
(6264)
(5845)
(5369)
(5050)
(5044)
(4905)
(4891)
(4814)
(4750)
(4642)
(4517)
学科
(28094)
经济(28063)
(21054)
管理(20882)
(16002)
企业(16002)
方法(14398)
数学(13189)
数学方法(13097)
(8956)
(7704)
(7395)
(7295)
贸易(7295)
(7133)
中国(6674)
业经(6659)
农业(6147)
技术(5353)
环境(5288)
(4690)
财务(4689)
财务管理(4683)
产业(4524)
企业财务(4477)
(4283)
(4249)
地方(4197)
(3854)
(3808)
机构
大学(111776)
学院(111537)
(43546)
经济(42881)
管理(40728)
研究(40386)
理学(36960)
理学院(36507)
管理学(35728)
管理学院(35556)
(33825)
科学(29901)
农业(27670)
中国(27233)
业大(26723)
(22768)
(22480)
研究所(21359)
农业大学(19093)
中心(17774)
(16814)
(15379)
财经(14546)
(14513)
(14241)
(14118)
(14013)
科学院(13932)
实验(13830)
(13473)
基金
项目(87749)
科学(67745)
基金(64939)
(61950)
国家(61466)
研究(52907)
科学基金(50710)
自然(36467)
自然科(35693)
自然科学(35679)
基金项目(35314)
(35117)
自然科学基金(35090)
社会(34824)
社会科(33170)
社会科学(33160)
(30575)
资助(25283)
教育(23925)
计划(20580)
重点(20510)
(18996)
科技(18863)
(18509)
编号(18286)
(18259)
科研(18059)
(17939)
创新(17852)
(16266)
期刊
(38466)
经济(38466)
学报(31359)
(29529)
研究(24441)
科学(24193)
大学(21754)
学学(21286)
农业(20096)
中国(18174)
管理(12420)
(11892)
(11138)
业大(10018)
农业大学(8681)
(7729)
经济研究(7408)
业经(7191)
科技(7108)
财经(6866)
技术(6661)
(6518)
金融(6518)
中国农业(6231)
教育(6186)
林业(6123)
(5876)
自然(5582)
问题(5545)
商业(5482)
共检索到143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卫旭阳  刘婷婷  翟锡姣  郑少文  邢国明  
旨为筛选能够显著促进菜豆光合作用及豆荚花色苷合成的芸苔素浓度。采用盆栽试验进行,设置有2个紫菜豆品种紫架豆(A1)、紫玉架豆(A2),5个芸苔素浓度B1:CK,B2:0.05 mg/L,B3:0.10 mg/L,B4:0.15 mg/L,B5:0.20 mg/L,共计10个处理,研究不同芸苔素浓度对菜豆光合特性及豆荚花色苷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菜豆伸蔓期处理A1B2净光合速率最高,与对照产生显著性差异;在菜豆的开花结荚期A1B5蒸腾速率最高,与对照产生显著性差异;处理A1B4的叶绿素含量最高,与对照产生显著性差异;总黄酮含量为处理A2B5最高,且与对照产生显著性差异,含量提高了40.24%;原花青素含量为处理A1B3效果最佳,且与对照差异显著,含量提高了72.4%;花青素含量为处理A2B3效果最佳,且与对照差异显著;花色苷含量为处理A1B3效果最佳,且与对照差异显著,含量提高了90.07%;综上所述,外源喷施芸苔素对于菜豆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产生显著影响,且芸苔素浓度B2、B5效果最佳,促进效果最为明显;外源喷施芸苔素对菜豆豆荚总黄酮、原花青素、花青素、花色苷有显著影响,且芸苔素浓度B3对各品种均有显著影响,为最佳浓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翟锡姣  刘婷婷  曹世宇  卫旭阳  郑少文  
为了探究春夏季设施内菜豆对水碳耦合的生理响应,采用盆栽试验,设2个CO_2浓度水平,即(390±20)μmol/mol(C390,对照)和(800±50)μmol/mol(C800),2个灌溉水平,即全生育期灌溉12次(W12)和全生育期灌溉18次(W18),共计4个处理,分别为C390W12、C390W18、C800W12、C800W18,研究CO_2加富及不同灌溉次数对菜豆不同生育期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菜豆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及干质量均以C800W18处理最佳;CO_2加富对菜豆伸蔓期和开花期的净光合速率(Pn)及胞间CO_2浓度(Ci)的促进效应极显著,对结荚期Ci影响显著,而对各时期气孔导度(Gs)与蒸腾速率(Tr)影响均不显著,灌溉水平对菜豆伸蔓期Pn,苗期和伸蔓期Ci影响显著,对伸蔓期Gs及结荚期Tr影响显著,水碳互作效应对菜豆伸蔓期的Ci和Gs影响极显著;CO_2加富可以显著提高碳同化关键酶活性,其中在CO_2加富条件下碳酸酐酶(CA)及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活性随着灌溉增加而降低,果糖-1,6-二磷酸酶(FBP)活性受灌溉水平影响不显著,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SBP)活性在CO_2加富条件下随灌溉增加而提高;CO_2加富显著提高了开花期与结荚期的叶绿素含量,灌溉水平显著提高了菜豆结荚期叶绿素含量。综上,CO_2加富并在全生育期灌溉18次适宜菜豆的生长发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焦青松  贾凌云  田武英  汤淑珍  冯汉青  
【目的】研究胞外ATP对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为探讨胞外ATP对植物光合作用的调节作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农普12号”菜豆幼苗叶片为材料,以去离子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0.01,0.1,1.0 mmol/L)胞外ATP及其结构类似物AMPPCP(胞外ATP受体的竞争性抑制剂)对菜豆叶片光合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胞外ATP可以显著提升菜豆叶片的气孔导度(GH2O)、蒸腾速率(E)、胞内CO2浓度(Ci)和净光合速率(Pn),但对PSⅡ潜在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PSⅡ光适应下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非光化学荧光猝...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胡玉玲  胡冬南  袁生贵  郭晓敏  
为了探索不同肥料和不同质量浓度芸苔素内酯(BRs)在油茶Camellia oleifera优良无性系上的运用最佳效果,选择5年生‘长林4号’‘长林18号’和‘长林166号’优良无性系油茶品种,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它们分别施生物有机肥、油茶专用肥及复合肥和叶面喷施0.067,0.033和0.020 mg·L-1芸苔素内酯,然后测定各处理油茶叶片日光合速率和油茶茶果的各项指标,并对测得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①净光合速率最高处理是‘长林166号’品系,施复合肥和喷施0.067 mg·L-1芸苔素内酯;②百粒质量最大处理是‘长林18号’品系,施有机肥和喷施0.020 mg·L...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科文  林立金  王均  刘继  刘磊  王铤  廖明安  任纬  
为提高豆瓣菜对镉胁迫抗逆性的同时有效降低其镉含量,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镉(5 mg/kg)胁迫下,不同浓度褪黑素(0,25,50,100,150,200μmol/kg)对豆瓣菜生物量、镉含量、光和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土壤酶活性、p H、有效态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褪黑素有效提高了豆瓣菜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且均随着褪黑素浓度的升高呈现上升的趋势。豆瓣菜根、茎、叶的生物量及叶片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随着褪黑素浓度的升高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褪黑素浓度为50μmol/kg时达到最大值;而豆瓣菜根、茎、叶的镉含量随着褪黑素浓度的升高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在褪黑素浓度为50μmol/kg时最低,分别较对照降低了9. 82%,7. 42%,8. 19%。另外,与对照相比,褪黑素显著提高了种植过豆瓣菜的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及土壤蔗糖酶的活性,且随着褪黑素浓度的升高出现上升的趋势;而随着褪黑素浓度的升高,土壤p H值则出现下降的趋势。综上,适宜浓度的褪黑素可以在提高豆瓣菜对镉胁迫抗逆性的同时有效降低豆瓣菜对土壤镉的吸收,其中褪黑素浓度为50μmol/kg时效果最好,可为镉污染地区豆瓣菜的栽培生产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永强   张金盔   徐劲松   丁晓雨   程勇   许本波   张学昆  
【目的】14-羟基芸苔素甾醇相比其他芸苔素甾醇类化合物,生物活性提高50%以上,探明14-羟基芸苔素甾醇对油菜种子和包衣药剂的影响,对建立高效新型油菜种子处理技术,促进油菜绿色高产高效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以14-羟基芸苔素甾醇调节剂与包衣杀虫剂处理甘蓝型中熟冬油菜品种(阳光2009)和短生育期早熟品种(阳光131)种子,调查种子发芽、苗期生长量、产量和抗虫性等性状,分析不同环境、品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之间的互作效应。【结果】14-羟基芸苔素甾醇调节剂处理种子后,在不同主产区,不同品种油菜受不同拌种处理的影响不一致,早熟油菜发芽受拌种处理影响不显著,而中熟油菜呈极显著差异。0.0075 mg·L~(-1)的14-羟基芸苔素甾醇比芸苔素内酯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0.015 mg·L~(-1)的14-羟基芸苔素甾醇与芸苔素内酯差异不显著,0.0075和0.015 mg·L~(-1)的芸苔素内酯分别平均增产5.19%和8.15%,0.0075和0.015 mg·L~(-1)的14-羟基芸苔素甾醇分别平均增产11.98%和5.50%。14-羟基芸苔素甾醇调节剂与噻虫胺(种卫士)和噻虫嗪(苗得意)等包衣剂复配对油菜苗期生长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独立使用种卫士和苗得意分别增产4.7%和4.6%,0.0075和0.015 mg·L~(-1)的14-羟基芸苔素甾醇与种卫士复配分别增产6.8%和3.3%,与苗得意复配分别增产3.5%和8.2%。抗虫性试验表明,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会影响噻虫嗪类种衣剂的防虫效果。【结论】14-羟基芸苔素甾醇调节剂拌种对早期油菜生长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能显著提高油菜生长速度和产量。为适应不同产区、品种的互作效应,需要针对性地利用调节剂优化种子处理技术,推动我国油菜产量显著提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春琴  张福锁  毛达如  
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在不同铁供应水平下,该态氮(NH-N)和硝态氮(NO-N)以及老叶遮光对菜豆吸收铁、锰、铜、锌及其在体内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NH-N的供应抑制了菜豆对锰、铜的吸收及向上部的转移,促进了缺铁菜豆对锌的吸收和铁、锌向地上部的转移。老叶遮光明显提高了菜豆对铁、标的吸收,对铜和锌的吸收没有显著影响。氮素形态对新叶中铁含量的影响不大;NH-N的供应显著降低了新叶中锰、铜以及供铁菜豆新叶中锌的含量,提高了缺铁植株新叶中锌的含量。铁的供应使新叶中铁的含量明显增加,锰、锌的含量明显降低,铜的含量却无明显变化。老叶遮光对新叶中铁、铜、锌的含量影响不大,却使锰的含量显著增加,在缺铁时尤为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乔玲玲  马雪蕾  张昂  吕晓彤  王凯  王琴  房玉林  
【目的】探究不同因素对葡萄果实理化性质及果皮中花色苷含量的影响,为改善葡萄原料品质及酿酒工艺中花色苷的浸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酿酒葡萄赤霞珠果实为原料,以未处理葡萄果粒为对照,测定温度(20,30,40℃)、pH(2.2,3.0,4.0,5.0,6.0,7.0,8.0)及脱水处理(用质量分数5%的食盐溶液分别脱水0.5,1,1.5,2,3,4,6,9,12H)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和pH等理化性质指标及果皮花色苷(可浸提花色苷、不可浸提花色苷、总花色苷)含量的影响。【结果】(1)与对照相比,20~30℃处理48H可使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4.12~6.52°Brix,总酸质量浓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永柱  罗文龙  黄翠红  陈立凯  王慧  陈志强  郭涛  
【目的】对籼稻种质hrd1紫叶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方法】在特籼占13与02428杂交后代中获得籼稻紫叶材料hrd1。对hrd1主要农艺性状及表型进行观察;配制hrd1与02428的F1、F2、BC1F1群体,观察紫叶与绿叶性状的分离情况,明确其遗传模式;进一步利用F2群体实现紫叶性状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遴选。【结果】hrd1在2叶期的叶尖出现紫色,并逐步扩散至全株大部分组织,成熟期农艺性状与对照(特籼占13)具有较大差异。hrd1叶绿素含量正常,花色素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遗传分析表明其紫叶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hrd1(t)控制,该基因位于第4染色体InDel标记HRD10和HRD...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雪飞  胡静静  王庆菊  沈向  毛志泉  
以3年生紫叶桃为试材,研究分别喷施微量元素Fe,Mn,Zn,B对其叶片花色苷含量及合成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微量元素初期,各个处理之间叶片花色苷的含量差异不显著。20天后,喷施Mn,Zn的叶片花色苷的含量增加幅度高于其他处理,此结果证明Mn与花色苷含量的正相关关系。喷施Fe处理对紫叶桃叶片中花色苷合成有抑制作用;喷施不同微量元素处理对花色苷合成过程中几个酶的活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在苯丙氨酸解氨酶、查耳酮异构酶、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类黄酮糖基转移酶4个酶中,DFR酶活性变化最为显著,Mn,Zn处理后DFR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且DFR酶活性的差异出现在花色苷含量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会慧  张秀丽  李鑫  王良再  胡举伟  孙广玉  
以叶片富含花色素苷的紫丁香Syringa oblata和花色素苷含量低的紫丁香变种白丁香Syringaoblata var.alba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丁香新生叶、半展开叶和展开叶中花色素苷对叶片光合机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紫丁香新生叶片叶绿素含量较低,而花色素苷含量较高,其含量是白丁香叶片的17.3倍,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低于白丁香20.17%,并且吸收的光能用于电子传递的比例(φEo)和单位反应中心用于电子传递比例(ETo/RC)也显著低于白丁香,紫丁香新生叶片的光化学效率和电子传递速率明显低于白丁香。紫丁香新生叶片中的花色素苷减少了PSⅡ对光能的吸收,降低了PSⅡ反应中心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冬南  胡玉玲  牛德奎  涂淑萍  张文元  郭晓敏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分别对长林系列3个优良油茶无性系进行施肥配比和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BR)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油茶品种是影响油茶各项生长指标的最根本的因素;(2)各因子对地径、冠幅、产量和净光合作用影响权重依次是品种、因子间互作、施肥和芸苔素内酯,施肥对叶绿度影响比因子间互作影响大,而对高生长影响刚好相反;对出籽率影响依次是品种、施肥、芸苔素内酯及因子间互作;(3)18号品系、N2P2K2和0.067mg.L-1芸苔素内酯浓度组合时,树高、冠幅和出籽率表现最好;4号品系、N1P1K1和0.067 mg.L-1芸苔素内酯组合时,地径增长、叶绿度和产量最大;4号品系、N2P2K2...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田野  张会慧  王娟  李世兰  杜蕊  孙广玉  
研究了全光照和不同遮荫条件(25%、50%和75%遮荫)下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 fatropurpureaJacq花色素苷和叶片光合能量分配的变化。结果表明:遮荫降低了紫叶李幼苗叶片的花色素苷含量,叶绿素含量升高。遮荫程度越大,紫叶李幼苗叶片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增加,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电子传递速率(RETR)下降,说明紫叶李幼苗具一定喜光性,适于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叶片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及RETR光响应曲线表明,ФPSⅡ随着光强升高而下降,遮荫程度越大下降幅度越大,而ETR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春琴  张福锁  毛达如  
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在缺铁条件下,两种形态氮素(NO-N和NH-N)及老叶遮光对菜豆植株生长、氮、磷、钾、钙、镁的吸收及其在体内分布的影响。在缺铁条件下,NON营养的菜豆新叶出现明显的黄化,遮光可减轻黄化症状,NON的供应甚至可基本上使新叶保持绿色,但对干物质的积累没有明显的影响。NON的供应使钾和钙的吸收明显降低,新叶中的含量也显著低于NON处理。黄化叶中磷的含量较低。新叶中氮和镁的含量在各个处理间差异不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汪月宁  代红军  贺琰  魏强  郭学良  刘妍  殷梦婷  王振平  
【目的】分析高温胁迫下参与油菜素内酯调控葡萄花色苷及果实品质合成的相关基因,探讨油菜素内酯调控果实花色苷及品质合成的机制。【方法】以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转色前一周利用红外辐射器模拟高温环境,并全树喷施0.6 mg·L~(-1)的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测定花色苷、总糖及相关品质指标,选择转色中期(花后70 d)的果实进行转录组测序,从分子水平阐述EBR对高温胁迫下花色苷合成的影响。【结果】从转色开始,各处理花色苷含量逐渐升高;成熟时,高温组(HT)花色苷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CK),高温油菜素内酯组(HTE)花色苷含量高于HT组。总糖、还原糖、蔗糖变化规律与花色苷相似,HT组含量均在成熟期时低于CK组,成熟期各种糖含量为CK组>HTE组>HT组。分析3种处理下‘赤霞珠’果实基因水平的差异,通过GO和KEGG富集发现了14个与蔗糖和淀粉代谢途经相关的差异基因,其中HT和HTE处理显著上调了10个基因,显著下调了4个基因;苯丙氨酸代谢途径有11个差异基因,其中有7个参与花色苷合成的基因在HT处理中上调,有4个参与木质素合成的基因在HT处理下表达量显著上调,说明高温可能促进了木质素合成,从而降低了花色苷的积累量;内源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的差异表达基因11个,其中ABA信号转导受体基因PP2C及激酶SnRK2的表达量在高温胁迫下显著提高,其可能与EBR共同参与调控高温胁迫下葡萄花色苷的合成。对部分差异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实时荧光定量(qRT-PCR)验证,证实了转录组数据的准确性。【结论】EBR通过改变糖代谢、花色苷合成及内源激素信号转导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缓解了高温胁迫对葡萄花色苷积累的抑制作用,提高了果实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