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42)
- 2023(5860)
- 2022(4968)
- 2021(4389)
- 2020(3698)
- 2019(8005)
- 2018(7491)
- 2017(13919)
- 2016(7792)
- 2015(7978)
- 2014(7512)
- 2013(7264)
- 2012(6609)
- 2011(5851)
- 2010(5533)
- 2009(4998)
- 2008(4875)
- 2007(4053)
- 2006(3499)
- 2005(2851)
- 学科
- 济(26235)
- 经济(26195)
- 业(22544)
- 管理(21837)
- 企(17500)
- 企业(17500)
- 方法(13240)
- 数学(12118)
- 数学方法(12025)
- 财(9212)
- 税(8437)
- 农(8315)
- 税收(7954)
- 收(7925)
- 学(7611)
- 贸(6770)
- 贸易(6770)
- 易(6624)
- 中国(6330)
- 业经(6175)
- 农业(6043)
- 务(5643)
- 财务(5642)
- 财务管理(5637)
- 企业财务(5403)
- 技术(5358)
- 环境(4823)
- 制(4519)
- 收入(4169)
- 人事(4065)
- 机构
- 大学(108145)
- 学院(107749)
- 济(41647)
- 经济(40999)
- 管理(39821)
- 研究(38682)
- 理学(36035)
- 理学院(35627)
- 管理学(34895)
- 管理学院(34742)
- 农(30834)
- 科学(28647)
- 中国(27058)
- 农业(25100)
- 业大(24747)
- 京(21675)
- 所(21358)
- 研究所(20214)
- 财(19169)
- 农业大学(17203)
- 中心(16784)
- 财经(15914)
- 江(14884)
- 经(14731)
- 省(14231)
- 院(14104)
- 室(13796)
- 实验(13233)
- 业(13119)
- 北京(12847)
- 基金
- 项目(84297)
- 科学(64965)
- 基金(62838)
- 家(60220)
- 国家(59755)
- 研究(50657)
- 科学基金(49179)
- 自然(35594)
- 自然科(34831)
- 自然科学(34817)
- 自然科学基金(34252)
- 基金项目(34242)
- 社会(33304)
- 省(32930)
- 社会科(31686)
- 社会科学(31677)
- 划(29039)
- 资助(24492)
- 教育(22077)
- 计划(19820)
- 重点(19610)
- 创(18183)
- 科技(18062)
- 部(17664)
- 科研(17634)
- 发(17565)
- 编号(17264)
- 业(17253)
- 创新(17117)
- 农(15057)
共检索到141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申 刘业萍 刘丽萍 于存申 吕绍元 李海云 司东霞
为明确硝态氮(NO_3~–-N)不同供应水平下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的生长和养分吸收特性,确定适宜高羊茅正常生长的NO_3~–-N浓度,以Ca(NO_3)_2为氮源,在石英砂盆栽培养条件下,研究高羊茅生长及养分吸收对不同浓度外源NO_3~–-N(0、5、10、15和20 mmol·L~(–1))的响应。结果表明,外源NO_3~–-N显著影响了高羊茅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随NO_3~–-N浓度的增加,高羊茅株高和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植株地下部干物质累积量、根长和根表面积随NO_3~–-N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平均根系直径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 0.05)。增加NO_3~–-N浓度可提高植株地上部磷浓度和磷吸收量,适宜浓度的NO_3~–-N可促进植株地上部氮、钾的吸收和累积。适合高羊茅生长的NO_3~–-N浓度范围为4.3~18.2 mmol·L~(–1),4.3 mmol·L~(–1) NO_3~–-N浓度可作为高羊茅养护管理时合理施用氮肥用量推荐的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检 樊卫国
【目的】探究硝态氮和铵态氮及其配比条件对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实生苗的氮素吸收动力学参数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确定枇杷可吸收利用的氮素形态,为枇杷的氮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枇杷实生苗为材料,采用离子耗竭法,测定枇杷实生苗根系对不同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吸收动力学参数;以p H为7.35的石灰性黄壤为栽培介质,设置5个不同硝铵比的施氮处理,研究不同硝态氮和铵态氮配比对枇杷实生苗生长及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在不同的nH4+及no3-离子浓度及其不同配比的营养液中,枇杷实生苗根系吸收铵态氮、硝态氮及总氮的规律均符合MicHaELis-MEntEn酶动力学方程...
关键词:
枇杷 硝态氮 铵态氮 生长 吸收动力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智广 邹定辉 高坤山 李美真
龙须菜的细胞壁含有丰富的胶质成份,是琼胶生产的良好原料,在中国沿海已经形成了大规模的人工养殖。同时,随着中国近海富营养化现象的日趋严重,龙须菜的规模养殖被认为是缓解海水富营养化的一条有效途径。以探讨龙须菜的生物修复功能为目的,研究了龙须菜对无机磷吸收的基本特征以及不同温度、光照强度和硝氮浓度对其的影响。整个实验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进行,分别设置了3个不同温度:15、23和31℃;3个不同的光照强度:0、30和200μmol photons/(m2.s)和3个不同的硝氮浓度:0、30和200μmol/L,测定了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的龙须菜对无机磷吸收的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龙须菜对无机磷的吸收动力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恒 李美真 徐智广 王翔宇 曹婧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3种大型红藻真江蓠(Gracilaria asiatica)、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和蜈蚣藻(Grateloupiafilicina)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营养盐浓度下这3种海藻对氮、磷的吸收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3种大型海藻对水体中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吸收效果明显,并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比较前24 h对氮的平均吸收速率,真江蓠和脆江蓠在50μmol/L组出现最大值,分别为0.739μmol/(g.h)和0.648μmol/(g.h),蜈蚣藻在20μmol/L组出现最大值0.614μmol/(g.h);比较前24 h对磷的吸收速率,真江蓠和脆江蓠在1.0μmo...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唐斌 李富翠 张亚楠 陈佳宝 范志浩 汪梦寒 宋桂龙 韩烈保
为研究植丝式混合草坪中人造草丝对草坪草生长及养分去向的影响,本研究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品种‘交战IV’为试验材料,以不植丝处理为对照,研究植丝对草坪坪观质量、生长速度和生物量、草坪草养分吸收、草坪土壤中养分残留以及养分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植丝促进了草坪草的生长并提升了草坪的坪观质量。植丝后草坪草氮素和磷素吸收量增加,其中草屑和根系氮素的吸收量最高分别增加了30.0%和40.6%,草屑磷素吸收量最高增加了24.8%。土壤中矿质氮和速效磷残留量增加,分别最高增加了33.9%和87.0%。硝态氮淋溶损失量减少,最大降幅可达79.3%。因此,植丝促进了草坪草生长,提高了草坪草氮素和磷素利用效率,降低了草坪氮素淋溶风险。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恒 李美真 曹婧 徐智广
以大型红藻真江蓠Gracilaria asiatica、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蜈蚣藻Grateloupia filicina大型褐藻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海黍子Sargassum pallidum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在10~25℃不同温度下这几种海藻对硝氮(NO3-N)的吸收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几种大型海藻对水体中NO3-N的吸收效果明显,其中真江蓠和脆江蓠的吸收速率15℃时最高,为0.507±0.136和0.448±0.095μmol/g·h,蜈蚣藻和鼠尾藻在20℃时最高,为0.614±0.033和0.289±0.019μmol/g·h,海黍子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英 王冬梅 黄益宗
以封丘土壤为培养基质,研究在不同N水平下接种分离自封丘长期定位施肥土壤的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对白三叶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N水平下,AMF侵染率随着外界施N水平升高而降低。3种N水平下,分离自NK(N、K混施)土壤的AMF群落能促进白三叶草生长及营养吸收;高N水平下,分离自1/2OM+1/2NPK(一半有机质一半化肥)土壤的AMF群落对白三叶草营养无贡献,反而会抑制其生长。不同N水平下AMF群落对白三叶草的营养贡献出现差异,这与长期不同的培肥方式下AMF的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有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海星 李生秀
研究了玉米根系的吸收作用和土壤水分对耕层土壤硝态氮迁移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系发育状况及水分供应明显影响硝态氮的迁移及分布。根系自然生长和灌水处理,距主茎不同距离的各位点硝态氮浓度差异小;而限制根系生长和不灌水处理,则差异较大。距主茎0~10cm范围的耕层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的变化趋势是由远到近逐渐降低。这种变化趋势与耕层土壤中根系吸收面积的变化趋势相反。限制根系生长时,各位点土壤硝态氮浓度与土壤水分有相当一致的变化规律,说明随着植物吸水硝态氮作为溶质向根表迁移。与硝态氮不同,铵态氮的迁移和分布不受根系发育状况及水分供应的影响。
关键词:
水分 根系发育 养分迁移 硝态氮 铵态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林丽果 宋锐 林选栋 蒋勇斌 刘慧霞
坪用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因长期多频灌溉往往生长在土壤盐渍化或潜在盐渍化的生境中,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盐浓度下硅对两个高羊茅品种(抗性强的XD和抗性弱的K31)种子发芽、苗期生物量及光合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盐浓度、硅、品种、盐浓度×品种以及硅×盐浓度互作均显著影响了高羊茅种子发芽及苗期光合特征(P<0.05)。两个品种XD和K31的出苗率、保苗率、生物量以及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气孔限制值(L_s)均随盐浓度增加呈整体下降趋势,而胞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邱丹丹 杨秀珍 董南希 李清清 戴思兰
为探究氮质量浓度对盆栽小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 Ramat.)干物质以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以采取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本研究以盆栽小菊‘东篱秋心’为研究对象,以珍珠岩为栽培基质,设置不同氮质量浓度处理(40、120、180、240和350mg/L)进行盆栽试验,统计分析各处理的干物质质量、养分含量、氮累积量和氮吸收效率等。结果表明:在240mg/L氮处理下,‘东篱秋心’生长最好,花、叶和全株干物质质量最大,且与180mg/L氮处理差异不显著;根冠比随氮质量浓度提高呈减小趋势;各器官氮含量和累积量均在350mg/L氮处理下最大;花磷含量在240mg/L氮处理下最大;花、叶和茎钾含量均在40mg/L氮处理下最大;氮吸收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随氮质量浓度提高而减小。综合考虑,氮质量浓度为180~240mg/L,对应的氮施用总量为270~360mg/株,可作为该品种氮肥施用量参考值。
关键词:
氮质量浓度 盆栽小菊 干物质 氮磷钾养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强 康平德 鲁耀 雷宝坤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养分吸收量及土壤无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玉米籽粒产量有显著影响,在施纯氮0~600 kg/hm2范围内,产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增施氮肥能显著增加玉米植株和籽粒的全氮含量,而对玉米籽粒的全钾、全磷含量影响不大,但降低了植株全磷的含量;氮肥施用量对各处理0~100 cm土壤层的硝态氮含量影响较大,表现为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各土壤层硝态氮含量逐渐增加,硝态氮含量基本上随土壤深度而减少;施氮量对0~100 cm土壤层铵态氮含量影响也较大,但各处理间、不同土壤层间的铵态氮含量变化不明显。
关键词:
玉米 施氮量 产量 养分吸收量 无机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曹哲 何文寿 侯贤清 党柯柯 赵小霞 俞晓红
【目的】研究氮素不同施用量在马铃薯不同的生育期对马铃薯各器官氮、磷、钾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结果】在马铃薯生育期,施氮肥均可提高植株器官N、P、K质量分数,其中N2P2K2处理的各器官N、P、K质量分数最高,均显著高于N0P2K2处理。生产1000 kg块茎所需N、P2O5、K2O平均比例为1∶0.49∶2。施氮肥均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其中N2P2K2处理(225 kg/hm2)对马铃薯增产和提高商品薯率效果最佳,较N0P2K2处理显著提高21.33%和18.56%。【结
关键词:
马铃薯 养分吸收 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品芳 白文波 杨志成
通过室内水培试验,探讨了NaCl胁迫对苇状羊茅离子吸收与运输及生长的影响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使苇状羊茅茎叶和根系的K+含量、K+/Na+、Ca2+/Na+、干物质重下降,而使Na+、Cl-含量、Cl-/Na+及对K+/Na+的吸收与运输选择性增高。茎叶Na+含量和Cl-含量增大的幅度大于根系,且Cl-大于Na+,茎叶中Cl-/Na+基本保持在1.6左右,而根系在0.8左右。胁迫时间对植株K+、Na+含量的影响最为显著。K+-Na+吸收选择性主要受环境盐分浓度的影响,而其运输选择性却主要受胁迫时间的影响。盐分对苇状羊茅地上部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根系,且Cl-的影响程度...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崔丽香 何文辉 李鲜鲜 蔡清洁 张奥
以羽毛藻为研究材料,利用CO_2培养箱通入不同CO_2浓度的空气进行培养,探究在高浓度CO_2和高浓度硝氮条件下羽毛藻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浓度CO_2或硝氮都能显著促进藻体的生长,高碳高氮下藻体的相对生长率比低碳低氮组高出63.77%。另外,高浓度CO_2会使藻体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下降,而使硝酸还原酶活性升高,其中明显的表现为高碳低氮组叶绿素a含量比低碳低氮组降低了39.01%,高碳高氮组比低碳高氮组降低了49.26%,相应类胡萝卜素高碳组分别降低了47.62%和43.24%,增加硝氮浓度能够提高藻体中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嫚 周苏玫 杨习文 周燕 杨蕊 张珂珂 贺德先 尹钧
【目的】针对黄淮冬麦区过量施氮的现象,研究了适量减氮在不同土壤墒情下硝态氮分布以及冬小麦对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的变化,为该地区小麦生产上科学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4—2015和2015—2016两个小麦生长季,在大田条件下设置3个灌水处理,自然降水(W1)、适墒(W2,70%±5%)、足墒(W3,80%±5%)和3个施氮量处理(不施氮,N1;减氮施肥,N2:195 kg·hm(-2);常规高量氮肥,N3:270 kg·hm(-2)),测定了0—1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冬小麦植株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